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046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下列的植物种子中有两片子叶的是(  )

①高粱  ②荷花  ③玉米  ④花生  ⑤燕麦  ⑥大豆  ⑦青稞  ⑧红糯米.

A.①③⑥⑦B.②④⑤C.①③⑧⑤D.②④⑥

2.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过程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l

20粒绿豆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20粒绿豆种子,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  发

3

20粒绿豆种子,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未萌发

4

20粒绿豆种子,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A.1号瓶和2号瓶的变量为水

B.对于2号瓶和3号瓶,提出的问题是:

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C.对于2号瓶和4号瓶,作出的假设是:

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D.1号瓶和3号瓶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它们有两个变量:

水和温度

3.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四个视野,在下列关于结构名称与功能的表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④区域不但具有分裂增生能力,还能吸收少量的水分和无机盐

B.①区域的细胞出现了液泡,是细胞伸长最快的部位

C.③区域没有分裂能力,但能对根尖起到保护作用

D.②是根尖中吸收无机物最活跃的部位,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根就从土壤中吸水

4.植物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时,最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

A.磷B.氮C.钾D.磷和钾

5.枝芽的结构中,能发育成新芽的是()

A.芽轴B.芽原基C.幼叶D.分生组织

6.下列生产活动中,属于维护顶端优势的是()。

A.果树摘心B.去掉部分枝叶

C.摘去棉花的顶芽D.对果树茎环剥

7.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原有的有机物运走耗尽,有机物的消耗靠的是()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

8.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导管可运输水B.②③具有保护作用

C.④中能进行光合作用D.⑤可以张开或闭合

9.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CO2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0.

某同学将甲、乙两盆相同的天竺葵放在阳台上,甲盆每天大量浇水,乙盆4~5天浇水一次。

一段时间后,甲盆天竺葵开始发黄落叶,而乙盆生长正常。

造成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影响了蒸腾作用,造成叶片受伤

B.造成土壤缺氧,影响天竺葵的呼吸作用

C.造成土壤缺少二氧化碳,影响天竺葵的光合作用

D.造成土壤中矿物质缺乏,影响叶的生长

11.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B.蒸腾作用散失了根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

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

D.没有蒸腾作用,生物圈的水循环就无法进行

12.绿色植物通过下列哪项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13.对人类来说,生物学太重要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

下列做法与运用的原理不匹配的是

A.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光合作用

B.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低温保存蔬菜、水果—————抑制呼吸作用

D.幼苗移栽时根部带土坨—————降低蒸腾作用

14.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5.人体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下列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叙述是(  )

 ①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②关节腔内有滑液③关节囊里面有坚韧的韧带④关节囊外面有坚 韧的韧带。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下列有关哺乳动物骨、肌肉和关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C.骨骼肌受到刺激产生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

17.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

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②④③①D.③①②④

18.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

A.鸟类孵卵B.鱼类洄游C.狗做“算术”D.蜜蜂采蜜

19.下列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的是(  )

A.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B.释放氧气

C.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D.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20.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只公鸡格斗属于社会行为

B.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与遗传因素有关

C.惊弓之鸟、鹦鹉学舌、黄牛耕地均属于学习行为

D.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属于传递信息的行为

21.大肠杆菌的繁殖方式是(  )

A.孢子生殖B.分裂生殖C.复制方式繁殖D.出芽生殖

22.要保证我们能够吸入新鲜清洁的空气,我们应该()

A.经常开窗,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B.绿化环境

C.及时清除污物,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D.以上三点都是

23.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大作用的是(  )

A.病原菌B.寄生细菌和真菌

C.大肠杆菌D.腐生细菌和真菌

24.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

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大肠杆菌

25.图是噬菌体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寄生在病毒体内B.噬菌体无细胞结构

C.噬菌体属于生物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噬菌体

26.发酵的一般步骤是①高温灭菌 ②接种 ③发酵 ④密封(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④①②③

27.下列微生物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的是(  )

A.乳酸菌B.霉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

28.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

请据表分析,本实验设计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A.二组,温度、空气B.二组,空气、消毒棉球

C.二组,温度、细菌D.二组,温度、空气、细菌

29.下列关于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

B.风干保存食物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C.冷冻保存食物主要是低温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D.保存食物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对人体无害

30.下表列出了四种生物所具有的细胞结构(表中“√”表示有,“×”表示无),其中不正确的是(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衣藻

草履虫

×

酵母菌

×

艾滋病病毒

×

×

×

×

×

A.衣藻B.草履虫C.酵母菌D.艾滋病病毒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31.玉米是我州最常见的粮食作物,耐寒耐旱成熟快、营养含量高,被世卫组织誉为人类膳食结构平衡大使。

亲爱的同学们,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帮助农民张大爷解决玉米种植中的一些问题:

(1)生产中应选用颗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因为玉米种子的______里贮存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学校老师说,种子除营养贮存充足外,还必须有生活力才能用于播种。

课本中介绍的测定发芽率的方法耗时太长,若有的植物种子处于休眠期,虽有生活力却不会萌发。

小华按要求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纵向切开后,用红墨水浸泡。

结果如表所示。

预估这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玉米种子无休眠期)______%.

总数

胚乳染红数

胚染红数

100

100

15

(2)小华发现张大爷家的玉米叶色发黄,叶片边缘和尖端焦枯,茎秆软弱。

他建议增施含(填字母代号)______丰富的肥料,才能保证高产。

A.氮、磷   B.氮、钾   C.磷、钾   D.钙、钾

(3)玉米收获后,张大爷没有将桔秆直接焚烧。

而是铡碎后放入沼气池,镇上来的扶贫干部夸奖了张大爷,说他的做法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提高了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______,减少了农药、化肥的用量。

(4)很多地方在播种前对土地耕翻起垄,在垄腰或垄顶栽种玉米,生长期间尽量避免大水漫灌,是为了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根部的呼吸作用。

(5)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应选优质高产品种。

现有两个玉米品种:

A品种的主要特征是:

株型紧凑。

叶片挺直,生长期长,晚熟;B品种的主要特征是:

株型分散,叶片平展(叶与茎的夹角大)生长期短,早熟。

请你从光能利用的角度考虑,建议张大爷种植______品种(填字母代号)。

32.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

(1)图B示______动作,图A示______动作。

(2)[1]和[2]分别表示两种肌肉,[1]是______,[2]是______.

(3)在图A和图B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4)[1]和[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______的支配下.

33.生物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获得了生物学基本知识,我们要善于总结归纳,学会生活,从而形成了生物学基本观点和创新意识。

(1)我们学习了很多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了解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请你用所学生物学知识举例说明。

(2)如果你的手上有100个细菌,它们每30分钟繁殖一代,在没有洗手和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四个小时后,预计你手上的细菌数量将达到多少个?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3)人们根据细菌和真菌的特点,利用发酵技术使之造福人类。

如人们利用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___________的原理,用于蒸发馒头而使其变得松软;利用 ___________来制作酸奶和泡菜。

(4)人们根据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特点,有效防止食物腐败。

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腐目的。

请你说出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

(至少写出两点)

(5)通过上述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明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生物……请你说明动物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至少写出两点)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4.甲图中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某种物质,乙图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物质,它们可以通过乙图中的 [  ]_______进出叶片。

(2)乙图中②叶肉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它是进行甲图中C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这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3)乙图中的③叶脉,属于____________组织,通过B生理活动提供动力,运输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解: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

如题中的高粱、玉米、燕麦、青稞、红糯米等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多为网状脉。

如题中的荷花、花生、大豆等都属于双子叶植物。

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

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区别,据此判断。

只要熟练掌握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区别,即可轻松解答。

2.答案:

C

解析:

解:

A、1号瓶和2号瓶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水,A正确;

B、2号瓶和3号瓶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温度,提出的问题是:

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B正确;

C、2号瓶和号瓶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空气,作出的假设是:

绿豆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C错误;

D、对照实验的原则的变量唯一,1号瓶和3号瓶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它们有两个变量:

水和温度,D正确。

故选:

C。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探究活动中的对照实验要求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应相同,也就是变量的惟一性,据此可以解答不同

此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同时要掌握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

3.答案:

A

解析:

解:

A、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A错误;

B、①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该区域的细胞出现了液泡,B正确;

C、③根冠,该区域没有分裂能力,但能对根尖起到保护作用,C正确;

D、②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是根尖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活跃的部位,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根就从土壤中吸水,D正确。

故选:

A。

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

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如图所示:

①伸长区、②成熟区、③根冠、④分生区

掌握根尖的结构及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

4.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缺少氮磷钾对植物的影响。

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

植物比其它的矮小瘦弱,而且叶片发黄,表明该植物缺少氮肥。

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

综上,B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枝芽的结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枝芽中各结构的功能。

枝芽本身是一个幼小的,未发育成熟的茎,它具备茎的各部分的幼小结构。

枝芽可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枝芽的发育,顶端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它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好顶芽,维持顶端优势,如用材林;一是打破顶端优势,如果树。

注意顶端优势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顶端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对于用材林,我们要保护好顶芽,及时去除部分侧枝,让树木长得又高又直。

对于果树等,我们要及时去掉顶芽,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从而多开花,多结果实。

AC都是打破顶端优势,从而多生侧枝,多开花结果或维持好的形态。

D对果树茎环剥是控制有机物的运输。

而B给小树剪去侧枝和侧芽的目的是合理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小树主干向高处生长,保留了顶端优势的原理。

综上,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④清水漂洗;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因此有机物的消耗靠的是呼吸作用。

A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

A

解析:

解:

A、①是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A错误;

B、②③为表皮,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B正确;

B、④是叶肉,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⑤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由保卫细胞控制张开或闭合,D正确。

故选:

A。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下表皮,④是叶肉,⑤是气孔。

知道叶片的结构,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平时要注意多观察课本插图。

9.答案:

B

解析:

解: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的条件--光,而不是缺乏二氧化碳;故符合题意。

C、只有叶绿体滤液,仍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不符合题意。

D、遮光后c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此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氧气。

10.答案:

B

解析:

解: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甲盆每天大量浇水,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甲盆开始发黄落叶。

故选:

B。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11.答案:

D

解析:

解:

A、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

A正确;

B、根吸收来的水分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

B正确;

C、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

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

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C正确;

D、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而不是没有蒸腾作用,生物圈的水循环就无法进行,D错误。

故选:

D。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

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减少干旱。

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12.答案:

C

解析:

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A错误;

B、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错误;

C、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比如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植物的茎和叶能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补充地下水,C正确;

D、吸收作用是指生物从外界环境获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过程,D错误。

故选:

C。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

此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蒸腾作用的概念,要熟记。

13.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yu原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低温时呼吸酶的活性下降,所以低温保存蔬菜、水果—————抑制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幼苗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不能降低蒸腾作用,但是对根有保护作用,可提高成活率,D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

C

解析:

解:

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A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只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

C错误;

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

故选:

C。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据此分析解答。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可结合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掌握。

15.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关节的结构特点。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如图:

 

关节面上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以及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关节囊为坚韧的结缔组织以及关节囊外有坚韧的韧带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

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6.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肌肉、关节的基本结构等知识。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并能正确解答是关键。

A.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能够活动的骨连接叫做关节,故A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故B不符合题意;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骨的位置发生变化就会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必须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并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运动产生。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运动产生的过程。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