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1082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docx

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

福建鸿东混凝土有限公司预拌混凝土施工应用须知

一、预拌混凝土与现场自拌混凝土的区别

1、预拌混凝土定义

预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集中搅拌站(厂)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

该标准明确指出了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

2、现场自拌混凝土特点

现场自拌混凝土(也称传统混凝土),采用设备性能落后、生产效率低、计量简单、没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完整的试验设备计量监控装置、现场技术力量薄弱。

其特点是采用的石子粒径大,坍落度小、强度等级低、砂率小,因而混凝土的收缩小、出现裂缝的机会小。

但是,生产的混凝土强度质量不稳定,对建筑结构安全、使用寿命难以保障。

3、预拌混凝土特点

当今时代,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层出不穷,预拌混凝土已从传统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四组分增加到六组分甚至八~九组分,即除了水、水泥、砂、石外,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纤维、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硅粉等)和各种外加剂(早强剂、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预拌混凝土采用设备先进、生产效率高、有先进的计量监控装置、有可靠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较完整地检测手段、可生产各种等级混凝土。

为满足现代施工机械地要求(如用地泵、车泵高远距离泵送),采用的石子粒径小、水泥标号高,预拌混凝土有着传统混凝土的属性,也兼备了许多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水泥和掺合料用量大、浆量大、砂率大、外加剂用量大、水化热大,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技术均有较高要求,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工地现场自拌混凝土方法施工,容易产生早期塑性裂缝。

所以,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现行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作业,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二、预拌混凝土使用前施工设备

1、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输送

预拌混凝土时集中式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从搅拌站到施工工地有一定的运输距离。

鉴于预拌混凝土的技术特性和技术要求及其时效性,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分)不宜超过下表规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

不高于25℃

高于25℃

不高于C30

120

90

高于C30

90

60

这就需要工地的输送设备配合好预拌混凝土对施工时间的要求。

目前,预拌混凝土在工地的垂直运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塔吊输送

这种施工机械是目前比较落后的输送方式。

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配合,施工效率较低,对预拌混凝土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一是难保证每车混凝土在初凝期内输送到作业层施工部位,对强度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楼层梁板施工容易出现浇筑衔接不上的冷缝,影响工程质量。

(2)、拖式地泵、汽车输送

这两种施工机械是目前常用的输送方式。

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能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是多数施工单位首选的施工方法。

2、施工单位自配泵机的性能问题

建议施工单位不要因工价便宜而使用残旧泵机,泵机残旧必然很难泵送混凝土,如因此调大混凝土的砂率,增加胶结料用量,此时板状结构的塑性裂缝就会很容易出现。

3、预拌混凝土订货计划

施工单位在使用预拌混凝土前,应提前24小时以书面(或传真)形式向搅拌站调度室发出订货计划通知(在无传真机时,可先用电话联系及邮件作订货计划通知。

但是,在开始施工时当第一车混凝土到达工地后,应将填写好的《订货计划通知单》交运输车司机带回搅拌站,防止因电话上语言不通、接听和记录出错,导致试验资料出错影响工程竣工交验)。

一次性使用500m2以上混凝土,应提前三天通知搅拌站,使搅拌站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需混凝土2小时前电话通知搅拌站发货,在发出订货通知前应从几方面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确定:

(1)、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坍落度要求;

(2)、不同部位(如承台、柱、梁板);

(3)、不同的设备施工条件(如机械设备:

塔吊、地泵、汽车泵,每车混凝土浇筑时间长短及对混凝土有特殊技术要求等读应交底说明);

(4)、其它混凝土特殊要求。

施工单位的订货计划内容:

(1)工程名称以及施工单位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以及工程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2)本次浇筑需要的混凝土总立方量。

(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石子粒径和施工部位。

(4)施工现场运送方式(地泵、车泵、塔吊、人工运送)。

(5)第一台混凝土车到达工地的时间以及每车发货的间隔时间。

(6)对预拌混凝土是否有特殊技术要求。

6、预拌混凝土使用前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使用预拌混凝土应列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范围,内容包括:

施工方法、施工工具、劳动力配置、各部位强度等级和用量计划;施工通道、专人指挥车辆进出、卸货和验收人以及现场平面布置等。

其中施工通道及施工机具问题,对施工进度极其重要。

(1)施工通道的配合

由于混凝土运输车的体积大(长8.5米、宽2.5米、高3.9米),而满载混凝土车(自重+混凝土重量)总重量约为35~40吨左右,这就要求通道路面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防陷车。

夜晚时,施工单位应提供足够的灯光照明,通道的架空电线、电缆须高出地面4.5米以上,预防因单车道、通道路况差,车在出故障时堵车影响施工或因搅拌车碰挂电杆、电线电缆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施工现场应提供安全的通道以方便混凝土车的进、出、停和调头,需设置循环车道,并且,有专人指挥车辆的进出、卸货。

第一次进车前,施工单位应通知预拌混凝土厂家派员到现场实地察看场地道路,落实双方配合人员后发车。

(2)洗车位的设置

为保障市容环境卫生,许多区、镇的城监大队都禁止进出施工工地的车辆带泥上路,这也是建设主管部门要求各工地抓好文明施工的具体内容,所以施工单位应在工地合适位置为混凝土运输车设立洗车场地,方便混凝土车清洗料罐、清除粘在卸料槽上的少许残留物以及轮胎上的泥土,避免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3)场外停车点

若工地在城市中心地带,而工地又没有可以用来停车卸料地点或停放等候卸料车辆的位置,施工单位应提前与有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道路暂用许可证,并且知会搅拌站。

混凝土施工浇筑的时间应尽量安排在避开上、下班高峰期,以免阻碍交通或混凝土运输车在途中因交通堵车而影响施工。

7、施工管理人员的配合

因混凝土拌制后,水泥和水发生水花热,随时间延长,坍落度会不断损失,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所以,在第一车混凝土到达工地的时间前,工地需组织好人员准备卸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混凝土浇捣完毕,禁止因超时卸料或其他原因令混凝土坍落度变小而向混凝土内加水。

因往混凝土内加水,虽可增大混凝土的流动,但会使混凝土的水胶比增大,降低混凝土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

如确有其它特殊原因,应及早通知搅拌站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处理。

施工前,必须得对泵机操作人员交底,严禁随意泵送加水,如违反给予经济处罚。

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原因或泵机堵管需要暂停施工,应及时通知搅拌站调度室停止发货,在问题处理后应及时指令搅拌站发货,并同时通报工地积压车辆数量,以便搅拌站调节车辆衔接时间。

三、预拌混凝土使用须知

1、模板和支撑要求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水平布置泵送管产生的水平冲击力、施工荷载。

防止移位失稳,甚至出现爆模现象。

(2)模板的拼缝要严密,不能因有漏浆现象而产生的混凝土麻面的外观质量问题,甚至产生松散、露筋、蜂窝、孔洞等严重的质量事故。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充分湿润模板,但不得积水。

(4)对跨度不小于4m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2、浇筑和振捣的要求

(1)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撑、钢筋绑扎和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要求,底模内不应积水,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发生质量问题。

选择合理的浇筑时间,避开大雨、中雨、高温、最低温(5℃)和上下班高峰期。

(2)混凝土浇筑落差不宜超过2m,否则宜采用串筒或溜槽,浇筑混凝土不宜使拌合料集中聚热,应组织人员分散布料,以免荷载集中破坏模板支撑或散热不利。

(3)在浇筑墙柱梁板时,应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柱和墙,浇完后再同时浇梁板混凝土。

墙柱浇注完毕后,如出现浮浆时,应及时清理,以免新旧混凝土出现断层。

(4)应根据振捣部位,合理选择振捣棒的频率和直径,振捣棒的移动时间距不宜大于其它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的作用半径为300~400mm),振捣棒宜垂直下插法(即振动棒于混凝土面成40℃~45℃),快插慢拔,振捣时间根据坍落度不同,一般为10~30秒应视混凝土表面是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

分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mm以上。

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5)浇筑过程中不要过振,防止石子下沉,表面砂浆过多,粉煤灰上浮,混凝土硬化后易出现表面塑性裂缝,也不要漏振或欠振,以防止产生蜂窝麻面,削弱混凝土强度。

3、预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跟踪和维护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观察维护模板、支撑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当发现有变形、松动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预拌混凝土的抹面和养护要求

使用预拌混凝土,在抹面和养护工作上尤为重要,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工艺上还是按照传统的现场自拌混凝土施工操作,导致混凝土因“收缩和温度变形”引起的塑形干缩裂缝明显增多。

因此,使用预混凝土在抹面和养护工作上必须按现行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要求作业。

预拌混凝土由于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高性能比,均在配制混凝土中掺加了矿物外加剂和化学外加剂两种材料,因此,预拌混凝土比传统混凝土在施工操作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1)预拌混凝土必须特别重视二次抹面工作。

二次抹面不可忽视,它能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裂性,并且起到消除表面塑性裂缝的作用。

二次抹面的时间,应根据浆料及气候掌握火候,混凝土初凝前当操作者的脚踏在板面时,仍有脚印并略显水份时,用木抹子压实抹面并将浮浆水清除赶走,堵住毛细孔,防止内部水分继续蒸发,避免出现表面塑性裂缝。

在混凝土初凝开始时立即进行二次抹面,用木拍子或用瓦工灰刀来回搓压、用力压实混凝土,使其表面粗糙无浮浆,施工面积大时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或用抛磨机,压实磨合由于上部钢筋阻挡和混凝土沉降不均而产生的裂纹。

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前,必须完成二次抹面、收浆、压实等措施,可以把浆体早期产生的塑性微小裂缝封闭,阻止裂缝扩展。

若等到混凝土终凝,再拔水抹压,裂缝已存在了。

(2)混凝土的养护

预拌混凝土施工的养护比传统混凝土养护要求更高,应在二次抹面处理后,在混凝土的表面浮浆层达到终凝1~2h(用手指用力压擦硬化浆体表面不到损伤时),必须进行喷水的方法全面保湿养护。

a.养护的方法:

对于楼、地板等平面构件应采用浇水、盖麻袋或塑料布保湿遮阳方式养护。

对于柱、墙等立面构件应采用披、挂、包麻袋、浇水或浇水后包塑料薄膜方式养护。

白色的薄膜能反射阳光,宜在夏季使用,黑色的具有较高的吸热作用,宜在冬天使用。

b.养护的时间:

在混凝土硬化后应及时进行全面浇水养护,保湿养护至少不低于7天。

在头3天内,白天应隔2h洒水一次,夜间洒水两次。

3天后每昼夜至少洒水四次。

高温、干燥和多风的气候条件下洒水次数还应增多。

c.养护的注意事项:

对掺有膨胀剂的大体积混凝土宜蓄水养护不少于14天,并应根据气温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推迟拆模(包括松开模板),保温和温控措施;养护要到位,要对可见的整个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防止浇水不到位,墙柱麻袋、塑料布不满包现象;在梁、柱、板整体装模,浇筑的结构,应选用柱模板可独立松拆构造。

在浇筑完一至二天(看气温情况)。

松开柱板,离开砖表面3~5公分,进行灌水养护;在暑天人工在楼地面浇水时,应朝天洒水成雨雾状,降低砖表面的空气温度;在冬天特别是干燥气候宜对底模板喷水补湿;在拆模后即对砖板的底面喷水养护一到几次。

在气候高、空气干燥、风速达、气候温差大以及冬季气温低的环境下施工,宜采用塑料布严密覆盖全部表面并应保持布内有结露水。

如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覆盖塑料布时,可采用喷涂养护剂,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硬化后的混凝土,其强度小于1.2Mpa,严禁上人;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范要求时,不能上建筑材料;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需要上材料组织下一项工序施工时,禁止将建筑材料集中堆放,以免过早受到集中荷载造成混凝土梁板开裂。

四、泵送预拌混凝土注意事项

1、大面积泵送混凝土

大面积泵送预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难点和重点是控制不住产生施工冷逢或冷逢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结构裂缝,要达到这个预先控制的目的,应注意以下事项:

(1)根据工程的特点,认真编制好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中应充分考虑到天气、温度、湿度和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的配料实际情况、混凝土初凝时间参数。

确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配置、浇筑分块、管道布置、浇管布置、浇管顺序、浇筑走向及速度等具体要求,力求做到浇筑点先远后近,做到管道只拆不接,后退施工,少踩沉板面砖的的碎石,来回前后的衔接时间尽可能短,有条件的可使用两台泵机两组人员操作,这时要考虑处理好两个施工面结合的时间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并做好按缝的操作技术处理。

(2)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有面大、作业时间长的特点,往往出现在未完成浇筑施工的时间,前期施工的混凝土已经到了终凝时间,要及时把混凝土是早期浇水、遮盖养护措施同时进行。

混凝土泵送机械必须保证输送性能良好以及对大于或等于140mm坍落度的混凝土施工可长时间连续工作;布置输送管道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输送到基坑底板施工,应在基坑边的输送管加上一个缓弯管以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泵送前要用海绵球清洗管道,用0.5m与混凝土相同等级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润管砂浆禁止直接用在混凝土施工,预防泵送时堵管;在泵送过程中,泵送受料斗内应保持足够的混凝土,以防吸入空气产生阻塞,并注意施工现场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动态;车辆积压排队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造成施工困难;如因后续车辆未跟上,应留住最后一车混凝土打打停停,保持作业层施工不出冷缝,防止浆机管道内混凝土堵塞而影响施工。

预计泵送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拆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2、大体积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多数为底板、剪力墙(都有抗渗要求)、承台、核心筒、转换层人梁等构件。

供料前,供需双方都应作好施工组织方案和技术交底,供方应派调度员和技术人员到现场了解泵机、泵管布置和浇捣程序,落实临时用电、用水和排水措施,并了解混凝土浇筑方式和钢筋配筋方案。

供方在提供技术交底中除了采取尽可能降低水化热措施的施工配合比(采用中低热水泥、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降低水泥用量、采用缓凝减水剂、满足和易性前提下降低用水量和砂率、增大石子粒径等),还应从施工方面提出应有足够的人力(振捣、抹面、养护分工明确),泵机应有遮阳设施,泵管宜少用90度的弯管,支管和软管并应覆盖湿麻包,浇筑可采用分层分块跳仓作业,摊铺厚度应根据振动器的作用、深度及和易性确定,一般为300mm~500mm为宜,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

厚度≧1.2m应采取温控措施,在底板适当厚度铺设冷却循环水管但降温速率控制在3℃/d,内外温差控制在25℃,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温控监测。

经抹面、收浆、压实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及时保温、保湿养护,且不少于14天。

据调查底板出现裂缝只占20%,而地下室外墙出现裂缝占80%。

外墙混凝土浇筑完后浇水养护困难,一般三天后,放松模板两侧螺丝留几毫米缝隙以便灌水养护,养护到一定强度后再拆除模板,拆模后及时使用草帘或麻袋围墙侧面保温保湿养护直至回填土。

3、常见构件的预拌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1)地下室混凝土底板施工

地下室混凝土底板施工特点:

面积大、体积大、基层潮湿易渗积水,周围环境空气湿度大,施工的泵送压力小,泵送量速率高,构件的抗裂抗渗要求高。

施工注意事项:

a.地下室混凝土底板的基底容易产生渗积水,应注意做到基底要有斜度去水,不能积水。

底板外边四周要设置排水沟、集水井,能够降低水位和随时排走地下的渗积水十分重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不能施工。

b.因施工所需的泵送压力小,施工基底潮湿,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

现场坍落度检查控制在120mm以下。

配合比应采用较大粒径的石子作级配。

目测泵出的混凝土是明显隆起胶结推滚榨。

控制好水胶比、配合比、石子级配对于混凝土提高本身的致密度来提高强度和抗裂抗渗性能是十分有利的。

c.地下室底板一般厚度300~400mm,施工时注意使用振捣棒和振动平板,振捣棒的振点成三角点合理的振距插振密实。

d.保证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做到不产生施工冷缝。

e.做好施工后的混凝土早期遮盖养护。

(2)承台施工注意事项

承台施工特点类同地下室底板施工特点,但施工时注意预拌混凝土较传统混凝土对承台的模板拼缝密实和模板加固有更高的要求,防止漏浆和爆模。

混凝土施工的水胶比、配合比、石子级配要求同地下室底板施工的要求。

大体积承台施工要求见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

(3)柱施工注意事项

预拌混凝土较传统混凝土对柱施工注意事项:

a.对柱模板拼缝密实要求更高,有条件的做到拼缝贴海绵条或双面胶带,柱板接地缝垫海绵条,保证不漏浆。

b.由于预拌混凝土流动性大,浇筑时对柱模板产生的侧压力大,容易涨模,柱模的加固要求对比传统混凝土要高,在选用钢管构件螺杆加固时,注意加密钢管间距,使用的螺母要用2个。

防止螺母脱滑涨模。

c.柱的浇筑宜在混凝土稍有静置后进行分段浇筑,分次振捣。

防止柱子下段产生过大的侧压力和过量的石子下沉。

d.由于预拌混凝土比较传统混凝土有明显浆量大、石径小的特点,在柱子振捣方面使用传统混凝土施工的振捣时间很容易因过振造成石子下沉和离析现象。

要掌握好振动的时间,振到表面有气泡排出和稍有泛浆状即止,浇筑到柱顶的浮浆一定要清除。

e.预拌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量大,对于柱施工后的混凝土早期养护比传统混凝土要求高,注意做好早期的养护对保证混凝土强度有利于增长和防止开裂十分重要,对于独立柱施工的柱子在拆模后即浇水包塑料布养护10天以上,对于粱柱一起浇筑的结构,要做到可以先拆柱板养护的结构,保证做到拆板即进行早期养护。

f.剪力墙、薄板构件施工注意事项

预拌混凝土剪力墙、薄板构件的模板要求同柱模板的施工要求,在浇筑时应注意分点布料,不能集中布料,振动时另加小型平板振动器在墙身外下部,薄板的振动薄弱处,分点压在模板外侧面附助振捣。

要求混凝土浇筑1天后松动模板螺丝,离缝2—3mm,然后从上一直浇水或沿墙两侧布置喷洒水管,使混凝土内外墙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C30及以下混凝土约5天后拆模,C30以上混凝土约需7天。

拆模后应继续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

4、对现场预拌混凝土质量变异的判断及处理

预拌混凝土是集中式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从各方面的条件及控制完善,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

但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也存在着许多影响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并受制于不确定因素,从而带来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具有正常的波动性,当波动的程度超出控制的要求就造成质量变异,对工程质量造成缺陷或事故。

施工单位在使用预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对质量变异有一定的警惕性,并掌握判断的基本方法,发现质量异常,应及时把信息反馈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并请求派技术人员到场处理。

在现场泵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变异与质量事故的重要部位是在“一头一尾”。

如操作不当,会对建筑结构造成的不良影响,甚至留下隐患。

所谓“一头”就是指泵送混凝土施工开头这个环节,在混凝土正式输送前,必须先在输送泵加料内加水,加砂浆,进行润管处理,然后加入混凝土进行泵送。

这个头料部位是影响质量薄弱部位。

应事先在楼板上放一个大灰斗,交砂浆接住(严禁砂浆直接打到混凝土上使用)。

将砂浆中的积水舀掉,加入水泥重新拌合,用于施工处理或另行他用。

所谓“一尾”:

是指混凝土浇筑收尾这一环节,当混凝土浇筑即将结束时,就要将输送泵竖向导管内的混凝土排放出来,同时加水洗管。

因此,当混凝土排出后,水紧接着排出,由于强大的水压力,会将前面混凝土表面砂浆大量冲走,如果把这部分混凝土直接用于结构上,就会留下质量隐患。

解决的方法应事先准备好与混凝土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水泥。

对于被水冲走砂浆的混凝土,待适量加入水泥砂进行人工拌合后再使用。

常见的现场混凝土质量变异的判断:

(1)水灰比过大

观感:

泵管打到模板上的混凝土平贴、隆起堆积感差,料边沿不近圆形,没有规则隆起推滚的感觉,泵管易进空气产生冲突及堵管现象。

实测:

坍落度检测大于160mm以上。

(2)浆量过大,石过少

观感:

模板上的混凝土呈棉状,表面可见石少,振动板振动下沉量大、泌水多,干缩开裂明显。

实测:

插杆检查,随捣随插,插进容易,缺少有石子阻杆感觉。

(3)浆量过小,石过多

观感:

模板上的混凝土推料高低差大,集石多,流动性差,振动捕拿振动难下沉,振过层仍见隆石及小坑。

泵管有多次堵管现象。

实测:

插杆检查,随捣随插,石子阻杆感觉大,难以插进。

(4)浆骨料分离、泌水

观感:

模板上的混凝土骨料与浆料胶结感差,手抓料感觉松散,石子表面的浆料附着包容性差。

混凝土流动性差,振动板振动泌水多,泌水较清,容易堵管。

检测:

坍落度检查后的剩余混凝土浆、骨料分离明显。

五、混凝土浇捣后的拆模时间

由于搅拌混凝土掺入缓凝剂,使混凝土终凝时间相对延长,所以柱及梁外侧模的拆模时间应在浇捣24小时后拆除。

加入了缓凝剂的混凝土,会受天气与温度的影响,若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温度较高的时候,混凝土终凝时间相对缩短,若为晚上气温较低或气温突然下降,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会延长,此时,柱及外梁外侧模板的拆模时间应适当推迟几小时进行。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时强度等级要求后,可拆模板及支架,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核实,加设临时支撑。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如下表:

结构构件

结构跨度(m)

达到设计强度标准质

的百分率(%)

≤2,>2,≤8

≥50,≥75

梁、拱、壳

≤8,>8

≥75,≥100

悬臂构件

≥100

六、常见混凝土裂缝分析

1、裂缝概述

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复杂的,裂缝控制主要是为了控制有害裂缝,减少(小)可见裂缝,以保证建筑结构地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对于裂缝控制可按“防、放、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理。

(1)裂缝的性质:

当裂缝发展到影响结构性能、使用工程或耐久性承载破坏(约占裂缝的20%);除此以外,只影响结构外观的裂缝称为无害裂缝。

(2)裂缝的形状:

就其深度可分为表面的、贯穿的;就其表面形状可分为网状、纵向、横向、不规则粗短等;就其发展情况可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能愈合的和不能愈合的。

(3)裂缝按其产生原因:

可分为荷载裂缝(是指因动、静荷载的直接作用引起的)和变形裂缝(是指因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温度变异、膨胀、收缩、碳化等变形因素引起的)。

2、与设计有关的裂缝分析

(1)强度等级:

如地下室的功能是停车储物用的,所经设计强度宜取中低等级(如≤40MPa),设计强度宜取60d强度(因整栋楼建设周期短则半年,长则几年),这样可大大降低水泥用量即降低水化热,减少因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

(2)配筋设计:

宜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细筋密集(钢筋变细间距变小),在约束力大的地方应增加配筋率,如墙柱连接处。

楼板转角及开洞处、竖墙弯距最大处挂钢丝网,悬臂支梁处等应增设构造加强筋等。

(3)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10mm,如楼板太薄,配置管线不当可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