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1176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2.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泵装配培训资料.docx

泵装配培训资料

装配培训资料

一、泵的基础知识

什么叫泵

通常把提升液体、输送液体和使液体增加压力的机器统称为泵。

泵的用途

泵是一种通用机械,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如农业的灌溉,城市的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工业的冶金、矿山、电力、煤炭、疏浚、火电烟气脱硫,石油、化工以及交通运输等。

泵的分类

根据泵的作用可分成三大类:

(1)、容积泵—利用工作室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液体,如容积泵、柱塞泵、隔膜泵、螺杆泵等。

(2)、叶片泵—利用叶片和液体相互作用来输送液体,如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等。

(3)、其他类型的泵—利用液体能量来输送液体的泵,如射流泵、水锤泵。

以及只改变液体位能的泵,如水车等。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有吸水短管(吸水室)(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叶轮和护套(压水室)等。

离心泵工作前,先将泵内充满液体,然后启动泵,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这就是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特点—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性能平稳。

由于离心泵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因此它的用量在泵类产品中最高。

什么是渣浆

渣浆实际上就是指液体与一些不溶解于液体的固体物的混合物。

固体物的种类、大小、形状以及含量等因素综合决定了渣浆的物理特性和流动特性。

什么是渣浆泵

上面已讲什么叫泵,那么什么是离心渣浆泵呢?

我们通常提到的离心渣浆泵实际上是诸多叶片泵的一种。

它与其他叶片泵的不同之处是输送的浆体内含有固体物,过流部件根据浆体性质,选用耐磨高珞合金铸铁或耐腐蚀橡胶等耐磨耐腐材质。

也是通过旋转的叶轮将能量作用在浆体上,转化为浆体的速度能和压力能,达到输送的目的。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介绍

每台离心泵上都有标牌,标牌上标明了泵的型号、主要性能参数。

什么叫泵的性能参数—表示泵工作性能的参数叫做泵的性能参数,如流量、扬程、转速、功率、效率、汽蚀余量等。

(1)、流量—又叫排量、扬水量,是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液体的数量,分体积流量和重量流量两种表示法。

体量流量用Q表示,单位为m3/S、m3/h、L/s.

重量流量用G表示,单位为t/h、kg/S

重量流量和体量流量的关系为;G=γQ,γ–液体重量(t/m3).

(2)、扬程—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后所获得的能量叫扬程。

其值等于泵的出口总压力与入口总压力代数差,用H表示,单位为(m)。

扬程表达式:

H=(Z2-Z1)+(P2-P1)/γ+(V22-V12)/2g。

工作压力—泵运行时泵排出口处的压力叫做泵的工作压力。

它不仅与泵的扬程、液体(浆体)重度有关,还与串联泵运行级数有关。

注意:

许多现场将两者混淆。

(3)、离心泵的转速是指泵轴每分钟的转速,用n表示,单位为r/min。

大家注意:

我们今后谈的离心泵性能都是转速恒定,因为每台泵可能有多条性能曲线,每条曲线都有一个固定转速。

不可混淆。

(4)、功率—离心泵的功率是指离心泵的轴功率,即原动机传给泵的功率,用N表示,单位为千瓦(KW)。

有效功率—泵的重量流量和扬程的乘积叫做泵的有效功率。

用Ne表示。

表达式为:

Ne—YQH/102

(5)、泵效率—离心泵的效率即为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N之比值。

用η表示:

η=Ne/N=YQH/102N。

(6)、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

用NPSH表示,单位为米液柱。

大家注意:

这里多讲两句汽蚀的形成和危害,水泵的汽蚀是由水的汽化引起的,所谓汽化就是水由液态转化为汽态的过程。

汽化发生后,泵入口的液体中就会形成许多小汽泡。

当汽泡随同水流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时,汽泡在高压的作用下破裂,高压水以极高的速度流向这些原汽泡占有的空间,形成一个冲击力。

金属表面在水击压力作用下,形成疲劳和化学腐蚀而遭到严重破坏(外观现象:

金属表面出现坑窝麻点严重时成蜂窝状)。

水的汽化与温度和压力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压力下,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水开始汽化;如果在一定温度下,压力降低到一定数值时,水同样也会汽化,把这个压力称为水在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

如果液体在流动过程,某一局部(泵入口)的压力等于或低于与水温相对应的汽化压力时,水就在该处发生汽化。

我们把汽泡的形成、发展和破裂以致材料受到破坏的全部过程,称为汽蚀现象。

下面讲一下泵产生汽蚀的危害:

(1)材料破坏

(2)引起严重的噪声和振动。

(3)性能下降 汽蚀发展严重时,大量汽泡的存在会堵塞流道的截面,减少液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导致扬程下降,效率也相应降低。

因此,渣浆泵应保证在无汽蚀发生的条件下运行,如果泵在汽蚀发生的情况下使用,会使泵的过流部件在汽蚀和磨蚀的共同作用下过早的损坏。

举例:

济南南郊热电厂除灰车间,应用100ZGB渣浆泵进行灰渣浆液输送。

叶轮选用高珞铸铁耐磨材质,正常使用寿命约10个月,因汽蚀只使用一个月每个叶片根部出现一个约50mm直径的洞,造成泵扬程下降叶轮报废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汽蚀案例,原因是泵吸入口前池异物太多,使用中入口管路堵塞,引起泵汽蚀。

(7)、离心泵性能曲线介绍

通常把表示主要性能参数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泵的性能曲线或特性曲线,实质上,泵的性能曲线是液体在泵内运动规律的外部表现形式(外特性参数,通过实测求得(符合国家GB3216—2005回转动力泵水里性能试验标准的试验台试验得到)。

特性曲线包括:

流量-扬程曲线(H=f(Q)),流量-效率曲线(η=f(Q)),流量-功率曲线(N=f(Q)),流量-汽蚀余量曲线((NPSH)r=f(Q)),性能曲线的作用是泵在任意的流量点,都可以在曲线上找出一组与其相对的扬程、功率、效率和汽蚀余量值,这一组参数称为工作状态,简称工况或工况点,泵的最高效率点的工况称为最佳工况点,最佳工况点一般为设计工况点。

一般情况,泵的额定参数即设计工况点和最佳工况点相重合或很接近。

在设计高效率区间运行,即节能,又能保证泵正常工作,因此了解泵的性能参数相当重要。

它是产品选型应用的依据,当现场应用中出现性能不足时,通过泵性能曲线分析查看,可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举例:

辽阳洗煤厂应用ES-10G渣浆泵,调试中出现扬程不足问题,通过利用曲线分析,泵扬程低原因,是由于泵叶轮错装切割直径后叶轮,造成的泵扬程低。

 

二、渣浆泵的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

型号含义、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介绍

50B-L(R)50—泵出口直径(mm)B—托架代号L—系列代号(轻磨蚀渣浆)。

L型(LR)渣浆泵,是卧式双壳轴向吸水离心式渣浆泵,吐出口可在360º内每隔45°转成八个出水方向安装使用,该泵适用于输送轻磨蚀渣浆,如体积浓度≤5%的细颗粒渣浆。

轴封形式:

分填料、付叶轮、机械密封(无注水、外冷却、内冷却)。

6/4E-AH(R)6—泵进口直径(英寸)4—泵出口直径(英寸)E—托架代号。

AH—系列代号(中等扬程强磨蚀)R-橡胶内衬

AH型渣浆泵,是卧式双壳轴向吸水离心式渣浆泵,吐出口可在360º内每隔45°转成八个出水方向安装使用。

该泵选用较厚的承磨件并配有重型托架,故适于输送强磨蚀,高浓度渣浆或低浓度高扬程渣浆和具有一定腐蚀性的渣浆。

轴封形式:

分填料、付叶轮、机械密封。

说明:

强磨蚀渣浆一般指黑色有色矿山的精矿,尾矿中固体物粒径大于0.1毫米,体积浓度CV>5%的矿浆和电厂的渣浆;当固体物粒径小于0.1毫米,体积浓度CV<5%的矿浆、、煤粉浆和电厂的灰浆等都可看成是轻磨蚀渣浆。

其它渣浆可用上述类比。

40PV-SP(R)40—泵吐出口径(mm);PV—轴承组件系列代号,SP—液下渣浆泵,R-橡胶材料。

PV型液下泵是立式离心式渣浆泵,这类泵无轴封结构,不用加轴封水,使用时应使泵和部分支架管浸入液面以下工作。

这类泵常安装在坑池上使用,它可以固定使用,也可吊着使用。

还可在泵吸入口处加装进水管,抽吸坑底的高浓度渣浆。

这类泵适合输送强磨蚀渣浆。

12/10G-G(GH)12—泵进口直径(英寸10—泵出口直径(英寸)G—托架代号,G(GH)—系列代号(砂砾泵)。

G型砂砾泵,是卧式单壳轴向吸水离心式渣浆泵,泵体、泵盖的连接采用特殊的夹紧装置,泵的吐出口可在360º内任意方向安装使用,这种泵的汽蚀性能很好,还能输送其它泵不能输送的大颗粒物料和强磨蚀渣浆。

常用于挖泥船挖泥,河道疏浚及炼铁厂炉前爆渣输送。

轴封形式:

分填料、付叶轮、机械密封。

4RV-AF4为吐出口直径(英寸),RV转子型号,AF为泡沫泵的代号。

AF系列泡沫泵,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煤炭,化工等工业部门。

适用于输送含有泡沫的磨蚀性或腐蚀性渣浆

该系列泵在工作时能有效地消除浆体中的泡沫。

在来料不足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特别适用于各种浮选工艺流程中,是输送泡沫类浆体的理想产品。

AF系列泡沫泵是立式离心式渣浆泵,这类泵无轴封结构,配有一个储料箱,不用加轴封水,使用时料浆流入储料箱具有一定的液面高度时便可启动工作。

200ZJ-I-A-60200-泵出口直径(mm)ZJ—渣浆泵I—泵适用级数(I为一级,Ⅱ为二级)A—叶轮叶片数(5枚)60—叶轮名义直径(mm)。

ZJ型渣浆泵,为卧式轴向吸入单级单吸双壳体离心式渣浆泵,泵的出口位置可按45º间隔旋转角度安装。

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矿山、煤炭等行业,适合选矿厂矿浆输送,电厂水力除灰、洗煤厂煤浆及重介输送等。

轴封形式:

分填料、付叶轮加填料、机械密封。

1,叶轮2,护套3,前护板4,后护板,5,泵盖

6,泵体7,密封箱8,轴9,托架体10,机械密封

一五0ZGB一五0—泵出口直径(mm)Z-渣浆泵G—高扬程B-系列代号P—多级串联。

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介绍

ZGB系列渣浆泵,为卧式双壳轴向吸水离心式渣浆泵,吐出口可在360º内每隔45°转成八个出水方向安装使用,该泵适用于输送磨蚀性渣浆和磨蚀性渣浆(在大流量高扬程区域,应输送轻磨蚀渣浆。

在小流量低扬程区域,可输送强磨蚀渣浆)。

轴封形式:

分填料、填料加付叶轮、机械密封。

渣浆泵的传动形式—分三角带传动和联轴器直联传动。

注意ZGB系列泵以直联传动为主,也可三角带传动。

1,前护板2,叶轮3,护套4,托架体,5,轴

7,机械密封8,密封箱9,后护板10,泵体11,泵盖

三、钳工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一、装配的基础知识

二、螺栓、螺母

三、轴承的安装

第一部分装配的基础知识

装配的概念

装配: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

也就是:

把已经加工好,并经检验合格的单个零件,通过各种形式,依次将零部件联接或固定在一起,使之成为部件或产品的过程。

装配的分类:

组件装配

部件装配

总装装配

整个装配过程要按次序进行

装配的方法:

互换装配法

分组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

装配工作的基本要求:

(1)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2)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

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有跳动。

(3)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若有油路,必须畅通。

(4)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现象。

(5)试车前,应检查各个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和运动的灵活性,各操纵手柄是否灵活和手柄位置是否在合适的位置;试车前,从低速(压)到高速(压)逐步进行。

装配图的主要内容:

⑴图形,能表达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相互位置关系和工作原理的一组视图;

⑵尺寸,表达零件之间的配合和位置尺寸及安装的必要尺寸等;

⑶技术条件,对于装配、调整、检验等有关技术要求;

⑷标题栏和明细表。

装配夹具

指在装配过程中用来对零件施加外力,使其获得可靠定位的工艺装备。

产品装配的工艺过程:

1、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步骤(准备工作)

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及有关的技术资料。

了解产品的结构、各零件的作用、相互关系及联接方法。

确定装配方法;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选择准备装配时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辅具等;

制定装配工艺卡片。

2、装配过程:

部件装配:

把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叫部件装配。

总装装配:

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叫总装装配。

3、调整、精度检验:

调整工作就是调节零件或机构部件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松紧等,目的是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性能)。

精度检验就是用检测工具,对产品的工作精度、几何精度进行检验,直至达到技术要求为止。

4、喷漆、防护、扫尾、装箱等

●喷漆是为了防止不加工面锈蚀和使产品外表美观。

●涂油是使产品工作表面和零件的已加工表面不生锈。

●扫尾是前期工作的检查确认,使之最终完整,符合要求。

●装箱是产品的保管,待发运。

5、装配前,清理和清洗零件的意义:

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没有杂质留在零件或部件中,否则,就会迅速磨损机器的磨擦表面,严重的会使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坏。

由此可见,零件在装配前的清理和清洗工作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轴承精密配合件,液压元件,密封件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等很重要。

6、装配时,对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内容:

(1)装配前,清除零件上的残存物,如型砂、铁锈、切屑、油污及其他污物。

(2)装配后,清除在装配时产生的金属切屑,如配钻孔、铰孔、攻螺纹等加工的残存切屑。

(3)部件或机器试车后,洗去由磨擦、运行等产生的金属微粒及其他污物。

7、拆卸工作的要求:

①机器拆卸工作,应按其结构的不同,预先考虑操作顺序,以免先后倒置,或贪图省事猛拆猛敲,造成零件的损伤或变形。

②拆卸的顺序,应与装配的顺序相反。

③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必须保证对合格零件不会发生损伤,严禁用手锤直接在零件的工作表面上敲击。

④拆卸时,零件的旋松方向必须辨别清楚。

⑤拆下的零部件必须有次序、有规则地放好,并按原来结构套在一起,配合件上做记号,以免搞乱。

对丝杠、长轴类零件必须将正确放置,防止变形。

第二部分螺栓、螺母

一、螺栓、螺母的作用:

一般螺栓连接时采用紧固连接。

螺栓紧固的目的是增强连接的刚性、紧密性和防松能力,提高受拉螺栓的疲劳强度,增大连接中受剪螺栓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传递载荷的能力。

紧固前准备螺栓装配前,应检查螺栓孔是否干净,有无毛刺,检查被连接件与螺栓、螺母接触的平面,是否与螺栓孔垂直;同时,还应检查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松紧程度。

紧固多个螺栓成组的,装配时应先将全部螺栓拧上螺母,然后根据螺栓的布置情况按一定顺序拧紧。

为使成组螺栓达到均匀紧固的要求,不得一次将螺母完全拧紧,必须分成几次,并每次按顺序拧紧到同一程度,直至完全紧固。

螺母紧固后,螺栓末端应露出螺母外1.5~5个螺距。

    

二、螺栓等级分类:

1、螺栓机械性能等级可分为:

3.6、4.6、4.8、5.6、5.8、

6.8、8.8、9.8、10.9、12.9

共10个性能等级。

2、等级分类中各数值的表示(n.m):

小数点前表示:

抗拉强度n100MPa。

小数点后表示:

屈强比0.m。

例:

4.8级螺栓:

4表示抗拉强度是4×100=400MPa

8表示屈服强度是400×0.8=320MPa

注:

⊕抗拉强度:

材料在拉伸断裂前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屈服强度:

材料开始产生宏观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屈强比: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强度换算:

1MPa=10.1972kgf/cm2

三、拧紧成组螺栓、螺母的方法

1、“一”型排开的螺栓、螺母拧紧方法:

应按从中间向两边均匀拧紧。

2、矩形排列成组螺栓螺母的拧紧方法:

先分别拧中间对称位置的,然后向长方形两边扩展,并分两次以上拧紧。

3、圆形排列的成组螺栓、螺母的拧紧方法:

按逆时针方向拧紧,不要一次拧紧,须分2~3次拧紧。

    1

                      6        3

                        4         5

                              2  

第三部分轴承的安装

轴承安装不正确,会出现卡住,温度过高,导致轴承早期损坏。

因而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

1、轴承的装配前注意事项

1)轴承的准备

由于轴承经过防锈处理并加以包装,因此不到临安装前不要打开包装。

另外,轴承上涂布的防锈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对于一般用途的轴承或充填润滑脂的轴承,可不必清洗直接使用。

但对于仪表用轴承或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清洁的清洗油将防锈油洗去,这时轴承容易生锈,不可长时间放置。

2)轴与外壳的检验

清洗轴承与外壳,确认无伤痕或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

外壳内绝对不得有研磨剂、型砂、切屑等。

其次检验轴与外壳的尺寸、形状和加工质量是否与图纸符合。

安装轴承前,在检验合格的轴与外壳的各配合面涂布机械油。

2、轴承的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a.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是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是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

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

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

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

c.分清轴承的紧环和松环(根据轴承内径大小判断,孔径相差O.1~O.5mm)。

分清机构的静止件(即不发生运动的部件,主要是指装配体)。

无论什么情况,轴承的松环始终应靠在静止件的端面上。

3、检验

轴承安装后应进行旋转试验,首先用于旋转轴或轴承箱,若无异常,便以动力进行无负荷、低速运转,然后视运转情况逐步提高旋转速度及负荷,并检测噪音、振动及温升,发现异常,应停止运转并检查。

运转试验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

四、渣浆泵装配工艺

1范围

本规定适合渣浆泵类产品在装配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渣浆泵产品的组装及包装过程。

2引用标准

SBB097产品涂漆

SBB2101产品零件清理

SBB2109成型填料

SBB2105泵类产品机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3装配中的一般要求

3.1泵的装配必须做到“三按”,即:

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

3.2水泵的零部件(包括外协件、外购件)均须有检验合格标记,方可进行装配。

3.3水泵零件的清理应符合相关标准《产品零件清理》的要求。

3.4叶轮平衡前应对过流部件进行彻底清理。

其中油泵、矿潜泵、清水泵、污水泵的叶轮应按图纸要求齐口,齐口后剩余量、剩余宽度应不小于叶片出口处外圆圆弧尺寸的2/3。

3.5装配过程中要防止碰伤、划伤、撞伤泵件现象。

3.6油漆未干的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3.7装配中如发现零件有缺陷时,要与检查人员联系。

对零件可进行适当修整,但修整后,其主要配合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3.8注意装配过程中,其配合部位、螺纹连接处应涂油,不锈钢件要涂二硫化钼。

4典型零件或工序的装配工艺要求

4.1紧固件的装配

4.1.1螺纹孔装前应用锪钻倒角或修平,双头螺柱与零件联接端应牢固,伸出长度应均匀,一般螺栓(柱)高出螺母之长度应为1.5-3倍的螺距。

4.1.2紧固螺母时,应选用合适的气动扳手及接头并对称均匀拧紧,不能用气动扳手时,要选用合适的扳手拧紧。

螺纹直径与扳手长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螺纹直径与扳手长度

螺纹直径

8

10

12

16

20

22

24

27

30

36

42

扳手长度

125

一五0

170

240

270

270

270

300

330

400

450

注:

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表2。

表2螺栓拧紧力矩

螺栓

螺栓公称直径mm

性能

6

8

10

12

14

16

一八

20

22

24

27

30

36

42

48

等级

拧紧力矩NM

4.6

4

10

20

35

54

88

1一八

167

225

294

441

529

882

一三72

2058

5

12

25

44

69

108

147

206

284

370

519

666

1078

1666

2450

5.6

5

12

25

44

69

108

147

206

248

370

519

666

1098

1705

2548

7

一五

31

54

88

一三7

一八6

265

343

441

686

833

一三72

2736

2334

6.8

6

14

29

49

83

127

176

245

343

441

637

784

一三23

1960

3087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