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173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docx

精选高中化学313学案设计精选文档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学习目标

1.掌握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掌握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复习·回顾】

金属通常可以表现出哪些化学性质?

 

三、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观察·思考】

(1)将铝片(已处理)放入NaOH溶液中(同时展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你认为铝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为什么?

(2)请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对比铝片与盐酸、NaOH溶液的反应

实验用品:

6mol·L-1的盐酸、30%的NaOH溶液、铝片、蒸馏水500mL、小广口瓶16个、镊子16个、大广口瓶14个、大试管16支、单孔塞(带导管)14个、小烧杯14个、火柴14盒、250mL烧杯9个、500mL烧杯1个、剪刀1把。

实验步骤:

(1)分别用镊子取出3片铝片,放入盛有6mol/L的盐酸、30%NaOH溶液的大试管中(分2小组同时进行)。

(2)将带有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大试管,导管插入肥皂水中(广口瓶起试管架的作用)。

(3)有大量泡沫产生后,用火柴点燃肥皂泡并观察现象。

(4)观察完现象后取出导管,并将酸、碱溶液倒入废液缸,剩余铝片留在大试管中,仪器放回水槽。

现象及解释:

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产生现象的原因

(1)

(2)

(3)

实验结论:

铝片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气体产物都是。

 

【交流·研讨】

(1)试推测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另一产物中含有哪些元素?

你的推测依据是什么?

 

(2)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若是离子反应请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迁移·应用】

(1)你认为日常生活中在使用铝制餐具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应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银色漆颜料 ⑤明矾净水 ⑥明矾与小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⑦易拉罐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 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③⑤⑧⑨              B.①②④

C.③⑤⑨D.③⑤⑥⑦⑧⑨

【知识整合】

(1)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你认为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共性是什么(从氧化还原的角度)?

为什么会有这种共性?

 

(2)由此你来推测一下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什么形态(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存在?

 

【拓展·提升】

两份铝粉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1∶2B.1∶3

C.3∶2D.1∶1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交流·研讨】

试根据反应2CO+O2

2CO2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推导出各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体积之比和质量之比。

 

【迁移·应用】

1.标准状况下,把2.7g铝放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铝完全反应。

计算:

(1)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

(2)产生H2的体积。

 

2.标准状况下,用铝箔(过量)包裹0.1mol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随堂检测

1.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

A.MgB.Al

C.ZnD.Ag

2.把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烧碱溶液

C.硫酸铝溶液D.氯水

3.在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是()

A.水B.铝

C.氢氧化钠D.氢氧化钠和水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NaB.Fe

C.AlD.Cu

5.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

A.O2和H2的混合气体B.0.05mol的H2

C.大于0.05mol的H2D.小于0.05mol的H2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

2Na+Cu2+

Cu+2Na+

B.金属铝加入到NaOH溶液中:

Al+2OH-+H2O

Al+2H2↑

C.铁粉加入到FeCl3溶液中:

Fe+2Fe3+

3Fe2+

D.铜片插入到AgNO3溶液中:

Cu+Ag+

Cu2++Ag

7.将质量相同的Na、Mg、Al、Fe、Zn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则这些金属与酸反应生成H2的体积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Zn>Fe>Na>Mg>AlB.Al>Mg>Na>Fe>Zn

C.Na>Mg>Al>Fe>ZnD.Fe>Zn>Mg>Al>Na

8.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A.1∶2∶3B.6∶3∶2

C.3∶1∶1D.1∶1∶1

9.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铝钾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10.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

A.Fe3+、S、Cl-、Na+B.Ba2+、Mg2+、HC、Al

C.N、Na+、K+、CD.N、K+、Al、OH-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复习·回顾】

金属可以

三、【观察·思考】略。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产生现象的原因

(1)

铝片与盐酸、NaOH溶液都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铝片与盐酸、NaOH溶液都发生反应,反应中生成了H2

(2)

产生大量的肥皂泡

(3)

肥皂泡破裂发出爆鸣声并且可以燃烧

H2

【交流·研讨】

(1)Al元素和Na元素。

依据为元素守恒。

(2)2Al+2NaOH+2H2O

2NaAlO2+3H2↑2Al+2OH-+2H2O

2Al+3H2↑

【迁移·应用】

(1)不宜长时间存放和蒸煮酸、碱性的食物。

(2)D

【知识整合】

(1)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容易失电子,单质往往表现出还原性。

(2)化合态

【拓展·提升】D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交流·研讨】

2CO+O2

2CO2

化学计量数之比

2∶1∶2

分子个数之比

2∶1∶2

物质的量之比

2mol∶1mol∶2mol

体积之比

2∶1∶2

质量之比

56g∶32g∶88g

【迁移·应用】

1.解:

n(Al)==0.1mol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2mol2mol3mol

0.1moln(NaOH)n(H2)

n(NaOH)==0.1mol

n(H2)==0.15mol

V(H2)=0.15mol×22.4L·mol-1=3.36L

答:

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产生H2的体积为3.36L。

2.解:

2Na+2H2O

2NaOH+H2↑

0.1mol0.1mol0.05mol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0.1mol0.15mol

n(H2)=0.05mol+0.15mol=0.2mol

V(H2)=0.2mol×22.4L·mol-1=4.48L

答:

生成H2的体积为4.48L。

随堂检测

1.解析:

活泼金属遇到稀酸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题干中只有银性质稳定,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的后面,因此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

D

2.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镁与铝的化学性质以及在化学性质上的不同之处。

盐酸、氯水与镁、铝都反应。

硫酸铝溶液与镁可以反应,置换出铝,不符合题意。

烧碱溶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铝有两性,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和可以溶于水的偏铝酸钠,而镁是活泼金属,不与碱反应。

答案:

B

3.解析:

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过程是:

2Al+6H2O

2Al(OH)3+3H2↑,Al(OH)3+NaOH

NaAlO2+2H2O。

H2O中+1价的氢变为0价,H2O得电子是氧化剂。

答案:

A

4.解析:

Na与溶液中的水反应,Al与氢氧化钠反应,Fe和Cu在常温下不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

BD

5.解析:

0.1mol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0.05mol,生成氢氧化钠0.1mol,氢氧化钠与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所以收集到气体的物质的量大于0.05mol。

答案:

C

6.解析:

Na与CuSO4溶液反应时,Na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即2Na+Cu2++2H2O

Cu(OH)2↓+2Na++H2↑,A项错误;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Al+2OH-+2H2O

2Al+3H2↑,B项错误;Fe3+具有较强氧化性,可将Fe氧化为Fe2+,C项正确;D项中电荷不守恒。

答案:

C

7.解析:

同等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出H2的多少与其物质的量多少有关,n=,物质的量大,置换出的H2多。

答案:

B

8.解析:

金属均为0.3mol,金属过量,但钠可与水反应生成H2,故三者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为3∶1∶1。

答案:

C

9.解析:

A、B、C中都是钠与酸(或水)反应,它与放出的氢气的关系式为2Na~H2;而D中除了Na与水反应放出H2外,铝还会与生成的NaOH反应放出一定量的H2,即2Al+2NaOH+2H2O

2NaAlO2+3H2↑,故D中放出的氢气最多。

答案:

D

10.解析:

B中HC在酸、碱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

答案:

B

本页可删除

亲爱的朋友:

人生当自勉,学习需坚持。

从这一刻开始,我依旧是我,只是心境再不同。

不论今后的路如何,我都会在心底默默鼓励自己,坚持不懈,等待那一场破茧的美丽。

祝你成功!

加油!

小学资料铺子为您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