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754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docx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

这是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教案30篇,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6到10的序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在学习了1到5的序数后,发现小朋友掌握的不够牢固,一来巩固一下所学知识,二来继续学习6到10的数。

活动目标1.能排出10以内自然数列,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正确地运用序数词,会用第几来表示物体在序列所在的位置。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1.灵活运用10以内的序数,正确运用序数词。

2.引导幼儿思考,使幼儿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教具:

数字1~10,图卡,数字挂表学具:

图卡,幼儿操作卡,数卡,

活动过程一.导入学习老师向幼儿展示1到5的序数卡片,引导幼儿描述这五个序数。

幼儿: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天鹅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鱼钩把鱼钓老师:

很好。

现在大家看一下我手中的挂表。

这是什么?

(用手指着口哨)幼1:

口哨。

老师:

对了。

那么它看起来像什么?

幼2:

像6.老师;是啊!

所以啊,6像口哨咧嘴笑。

幼儿:

6像口哨咧嘴笑。

接着展示其他四张图片,引发幼儿思考,并得出对7到10的描述:

7像锄头能耕地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能盛汤10像铅笔加鸡蛋二.做游戏找10个幼儿来参加游戏将标有1到10的十个数字卡片打乱顺序,翻过来放在桌子上,让10个幼儿分别抽取一张卡片,并按照上面的数字序数站在正确的顺序。

最后看每个幼儿是否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

这个任务交给在台下的幼儿来完成。

老师负责检验他们是否正确。

当每个幼儿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时,再让这10个幼儿打乱顺序,两人互换卡片,重新排列顺序,正确排列后把卡片收起来,老师随意叫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让台下的幼儿来判断该幼儿处在第几的位置。

让其余的幼儿也轮流来参加这个游戏,最终让每个幼儿都能灵活运用序数词。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上这节课,让我感到上课很轻松,不知不觉中在快乐声中度过了一节课。

但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提前下很多功夫,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句话: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这节课,每个幼儿都做到了积极快乐地参与,我很开心。

我和幼儿配合的这么好,互动性好。

幼儿喜欢做游戏,所以我将数学的概念融入游戏中,使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更为浓厚,对序数更容易理解。

幼儿教学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以游戏方式生活的,应寓教育于生活之中。

3.要想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老师应该花更多精力来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这样才能构思更多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

第2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一一对应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

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

(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

如:

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

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

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四组活动。

第一、二组:

对应摆放实物卡片。

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

第三、四组:

填空格。

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课后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

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

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可否通过不同的魔术来集中展示一个内涵,一种数学思想?

这一神奇的魔术通过解剖使它不再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似乎可以跳出来一点点了!

我明白了空姐为何自杀?

因为她是局内人,她没法走出她的圈地,而我们说她傻,那是因为我们都是局外人!

第3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

1.活动重点:

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2.活动难点:

会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1.教具:

小动物5只;5以内数字卡;蛋糕一只。

2.学具:

印有数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图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鱼、小草、小虫子、胡萝卜等图片,幼儿抄作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师:

1.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

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因为今天小猪过生日。

妈妈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

(出示蛋糕)师:

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呢?

蛋糕上的一支蜡烛表示一岁,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蜡烛吧,有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

有许多小动物们也来给小猪来过生日了,他们会是谁呢?

1)“喵喵喵”是谁呀?

小猫,看小猫还给小猪带了生日礼物,是什么呀?

(西瓜)有几个?

可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总结:

小猫给小猪送了一个西瓜,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

2)“还会有谁呢?

”“叽叽叽”小鸡也来了,小鸡送了什么礼物呢?

(两根黄香焦)有几根,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数一数。

3)小松鼠、小羊、小兔也来了,他们会是什么礼物呢?

(幼儿观察送了什么礼物)?

数量是多少?

用数字几来表示?

(分别是3朵花、4块巧克力、5块糖果)二、操作探索1.师:

小动物给小猪送礼物了,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小猪送礼物,好吗?

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送个小猪,(要求;小朋友们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么礼物,有几个,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礼物数量,看看黑板上的每个框中的数字再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幼儿先讨论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再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数量,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5.小猪请老师把小朋友送的礼物先收一下,师生整理好篮子。

三、游戏巩固1.师:

小猪非常开心,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们都给他送了许多的礼物。

现在快要到中午了,小动物们的肚子有些饿了,小猪想送一些吃的给小动物们。

小猪要请我们的小朋友帮他招待小动物们。

(要求:

看看你的抄作纸上的数字是几,就给小动物喂几个吃的。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检查幼儿操作。

3.作品展示,并给予评价。

四、游戏结束:

为小猪庆祝生日,唱生日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

开始部分,我利用小猪过生日这一游戏环节,让幼儿用手口一致数数方法。

数一数蛋糕上的蜡烛有几支,让幼儿对数字1-5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手口一致的数数,并能准确地表示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

接下来一个环节是让小朋友送礼物,先让小朋友数数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再看数字卡上的数字是几,再把相同数字的物品贴到数字卡上,是按物品对数字,幼儿基本能掌握。

最后一个环节又让幼儿按数字取物一一对应,进一步帮助幼儿对1-5数字的理解,同时也给孩子独立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

但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第4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复习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5以内的数字和数序,进一步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听清要求并按要求活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立体数字1-5,5以内数量的物体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叫醒数宝宝:

*数宝宝都睡着了,谁来叫醒它们?

*集体验证数字是否放正确,并认读数字。

2.帮数宝宝排队外出活动——复习数序。

3.和数宝宝玩游戏:

《看数拍手》。

*学玩该游戏。

*能按要求活动。

4.给数宝宝送“玩具”——物体卡片。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孩子爱玩的天性,运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学生记忆数字和量的关系,并全员参加手指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用鲜艳的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动物吸引学生的眼光,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与我主动的配合,发挥主动学习的能力。

当然在这次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

一是出示课题的幻灯片没有及时的打开。

二是在检验环节没有打乱数字的顺序,减低了考验的难度。

三是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引导的不是很充分,没有把学生的观察方向引入到学习环境中。

第5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顺数和倒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数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幼儿对数的教育应从数数开始,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认识数数。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1――10的顺数和倒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顺数和倒数的规律。

3.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1――10之间顺数与倒数的规律

活动准备1.1――10数字卡片两套,方向箭头两个2.磁铁圆点若干,小动物玩具十个3.小汽车两辆(颜色不同)4.音乐:

《郊游》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请小朋友们去郊游为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想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以报数的方法,初步感知顺数的规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

(二)接着导入到倒数的认识教师引导幼儿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顺序也会发生变化,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那么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就叫做倒数了。

(三)巩固部分1.教师以惊讶的神情导入这些小动物有的胸前有数字,但个别是没有的,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按规律排好队。

2.请小朋友们与小动物玩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可以从任意数起的顺数和倒练习。

3.教师以郊游的方法导入小汽车,引导幼儿根据对汽车不同的颜色进行观察,并且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指导幼儿参与体验,巩固感知顺数和倒数。

4.指导幼儿参与手指游戏,再次进行对顺数与倒数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和倒数,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与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共同寻找顺数和倒数,下一节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活动结束后,有的小朋友自觉排队,请一人当小队长,按顺序数数,有的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数数,由这些可以说明孩子们已经有了探究的兴趣,那么我们教师应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去探索,毕竟学习不能只通过一两集体活动来完成。

第6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学习6—9相邻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6—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幼儿能熟悉地找出6—9各数的相邻数。

3.知道朋友间要团结友爱。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

学会了10以内的数字。

2.1—10的数字胸卡三套,1—10的数字卡和实物卡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

”“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搬了新家,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现房子图片,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1、“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2、用向小朋友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数字们见小朋友来了都非常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3、介绍完后提问幼儿:

你们发现了什么?

说出数字间的关系。

(多1或少1)三、游戏:

找朋友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邻居,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左边的比它少1,右边的比它多1。

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2、游戏;将幼儿每6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6—9的数字胸卡带上。

教师逐一请数字6—9的幼儿出来找朋友,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各数的好朋友找出来,并说一说数字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3、小结游戏情况。

四、玩实物卡。

幼儿两两一组将实物卡按1—10的顺序排好,然后说一说,找一找各数的相邻数。

五、活动总结。

师:

“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

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活动延伸:

教师把胸卡、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第一个活动2—5相邻数的学习,孩子对2、3、4、5这几个数的相邻数很熟悉,而且能很快说出他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

并且说出前面的朋友和后面的朋友与中间数少1和多1的数量关系,第一个活动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

在第二个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将操作的要求清楚的告诉孩子,让孩子能回忆上次的操作方法,迁移已经学会的操作经验进行再次操作。

今天孩子的操作速度快了,大部分幼儿都能快速正确的找到某数的相邻数。

这个活动我没有增加难度,没考虑个别差异,对好的孩子来说就缺少一点挑战性,因此我可以再准备多点操作材料,提供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我认为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也很重要的学科,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应有对以前知识的复习,然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来进行学习,这样对幼儿的学习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第7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学习图形的分割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进行分割。

2、探索图形分割的不同形式,能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如: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了解图形拼合的方法。

物质准备:

房子图、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的图形、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以“老师的新家安装玻璃”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

老师最近要搬新家,但是太忙了还没装修完,瞧,窗户的玻璃还没有安装好,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忙,愿意吗?

二、幼儿操作,尝试分割几何图形。

(一)第一次操作1、引导幼儿根据观察窗户的不同形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安装玻璃。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窗户都是什么形状的?

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玻璃?

这该怎么办?

怎样才能剪得刚刚好又不浪费材料?

你们都说很多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1)观察比较窗户与玻璃的不同。

(2)发现问题:

想想怎样才能让每块窗户都安上合适的玻璃。

2、幼儿操作,师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

(1)师:

是怎么安装玻璃的?

这个图形是怎么来的?

你来试试,先折一下然后比一下,合不合适,好的合适了,我们就剪下来。

(2)你把什么图形分割成什么图形?

分割成几块?

(3)这个窗户还没有安装上玻璃,谁来试一试?

正方形变成几个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合在一起又变回什么形状?

(4)你用什么方法来制作玻璃的,直接剪这种方法好用吗?

为什么?

那折了再剪和直接剪哪种方法比较不浪费材料呀?

(5)原来我们要对角或者对边折一折、压一压、然后打开沿着直线剪下来。

4、发现图形分割的简单关系小朋友真能干,原来正方形能分割成两个长方形也能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圆形能分割成两个半圆形,无论这些形状怎样分割,合起来都能变回原来的大图形,这回帮老师解决了大难题。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用图形分割或者拼合的方式制作自己喜欢的玻璃安装窗户。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单个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还不够。

然而,帮助幼儿理清这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对事物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把它与相关事物进行比较,这也是我设计此活动的初衷。

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征,以生活情景给窗户安装玻璃为背景,使枯燥的数学活动生活化、情趣化,让幼儿更易接受。

活动以幼儿分组操作为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他们充裕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

然后组织幼儿讨论讲述,帮助幼儿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整理升华。

这节活动让孩子在一个自由和宽松的氛围中学习。

活动打破以往的老师先教孩子再操作的模式,而是根据《指南》中提到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探究,所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节活动的内容选择很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在操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很投入。

但给孩子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从而导致在第一次操作后的概念梳理不够清晰,应该引导孩子观察、对比为什么不合适,找出原因然后再出示操作步骤图给孩子一点提示。

第一次的小结起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孩子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为第二次的操作难点做个小小的提示,这样孩子在操作时目的更明确。

在活动中应该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在分享交流时抓住孩子出现的问题,帮助孩子经验梳理会更有效。

第8篇、中班数学活动空间方位辨别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空间方面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为了让幼儿通过游戏去自由探索空间方位的神秘,我就结合中班整合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辨别物体的空间位置,并能正确数出7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1、2)、范画(1、2)、7以内数量的图片,录音机、录音带《火车开来了》、课前教会幼儿唱《小猫歌》和会玩躲小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听音乐入室:

《火车开来了》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看这里有很多椅子,我们找个位置坐下来。

”3、游戏:

躲小猫“等一下老师和你们玩“躲小猫”的游戏,老师来做猫妈妈去抓小猫,你们做小猫去躲。

猫妈妈找不到你们的话,等一下你们要告诉猫妈妈“你刚刚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二、辨别空间方位:

1、提问:

“有哪只小猫告诉我,你刚刚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2、出示范画

(1):

(1)、“谁来告诉我,你在图片上看到什么,?

有多少?

(2)、出示蝴蝶和蜗牛图片:

“谁也来了,它在哪里呢?

有多少?

”3、出示范画

(2):

“它是谁啊?

”今天喜洋洋也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三、游戏:

拼一拼1、我这里有一些数字宝宝,等一下我会把数字宝宝放在喜洋洋头不同的方位,让你们根据所给的来拼。

如:

教师在喜洋洋头的上面放数字宝宝2,我就在操作材料中找出与数2相同数量的拼在喜洋洋头的上面。

2、幼儿拼一拼:

3、请个别幼儿来说说成品,教师小结。

四、写一写1、出示范例:

“今天老师出了一些题来考考小朋友,看看你们今天学的空间方位懂了多少。

”2、教师示范。

3、幼儿做题:

五、活动结束:

火车开来了小朋友今天我们都学到了很多本领,我们一起去当小老师教一教弟弟妹妹吧。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还很投入到活动中。

他们都能积极举手发言,还能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不过幼儿对辨别空间方位上还不大了解还得继续培养和巩固。

活动开展的时间有点长。

以后我会吸取更多的教学方法争取上的更好。

第9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复习7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遵守操作规则。

2.能不受干扰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熊猫举重木偶(身上隐含着7以内的数量)、青蛙呱呱偶各一个;人手一份1-7的数字圆点卡片;身上有数字卡片或者圆点卡的小动物木偶;“喂食”、“找瓶盖”、“数学转盘”、“实物数量图”、“多功能操作盒”等材料。

2.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认识数字1-7,初步感知其数量。

3.环境创设:

活动室内创设与7以内数量相关的环境。

活动过程:

1.以“动物木偶来班级做客”的口吻引入。

2.幼儿观察木偶,通过提问、点数或目测等方式,引导幼儿判断7以内的数量。

(1)幼儿看看、找找、说说“熊猫举重木偶”的身上有什么数学秘密。

(2)以“木偶和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教师以集体、小组或个别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根据“木偶”的指令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或者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

(3)教师围绕“如何快又对地判断数量”以及幼儿的掌握情况进行小结。

3.幼儿自选材料分组游戏,教师指导。

(1)“喂食”:

引导幼儿根据木偶身上的点子卡或数字的数量喂食。

(2)“送礼物”:

引导幼儿用串珠珠、串花等方式做出与木偶身上的数字相等数量的礼物。

(3)墙饰“数字树”互动:

引导幼儿判断花朵的点子数,选出相应数量的花芯进行匹配。

(4)“盖瓶盖”、“实物数量图”、“数学转盘”:

引导幼儿排除干扰,仔细判断7以内的数,并对相同数量的物体或数字进行匹配。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寻找班级、家中数量是1-7的物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木偶形象夸张、有趣,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玩具。

因此,我把木偶作为一种教具,也作为一种手段,巧妙地运用到整个活动中,引导和支持幼儿与“木偶小动物”进行积极的互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并提供多种操作性强、适合不同能力差异幼儿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正确地感知和掌握7以内的数量。

活动点评:

由于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巧妙地把幼儿喜欢的木偶自然地融入到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与整个活动里,因此,幼儿能积极、愉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为幼儿提供与活动内容相适应的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木偶、材料进行互动,注重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指导,特别是重视引导能力差的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和游戏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使每个孩子在愉悦的气氛中都有所提高,获得相应的有益经验。

第10篇、中班数学活动了不起的“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0”,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2.发展幼儿联系生活情景的联想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空盒子2.0---9的数卡。

3.秒表、温度计。

活动过程:

一.看看有什么。

1.每人打开一个空盒子,说说里面有什么。

“没有”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可以用“0”表示)。

2.出示数卡“0”,幼儿认读,说说“0”像什么。

3.请幼儿在空盒里装上喜欢的东西,说说现在是否还能用“0”来表示。

二.说“0”。

1.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说说还有什么情况可用“0”来表示等。

2.可请个别幼儿来表演,如伸出五个手指头,然后藏到背后,可以用“0”表示;拿几张卡片,一一发给好朋友,自己一张也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

三.了不起的“0”。

1.“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还可以用来表示其他吗?

2.教师参与幼儿讨论并逐一出示数卡、温度计、秒表等,使幼儿知道“0”可以排在任何一个数字后面,就能使该数字增大许多。

“0”在秒表中间表示开始,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等。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