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1849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docx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2·金华十校模拟)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说:

“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下列对这句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企图领导世界的打算使各国的关系疏远

B.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同盟的形成是加剧彼此不信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C.所谓的“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态度”是指欧美主要国家推行绥靖政策

D.造成当时世界“正在倒退”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

2.(2012·绍兴模拟)丘吉尔说:

“我知道,今天人们很不愿意回忆那一次会议,在那次会议中张伯伦和达拉第等自投罗网,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投降。

”丘吉尔这样说的理由是因为“那一次会议”()

A.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

B.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

C.使德国法西斯得到了“向西进军”的鼓励

D.使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

3.“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

”文中的“狼群”是指()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

4.(2012·海口高二检测)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

“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

在以后一两年内,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

”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日本全面侵华事件

B.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C.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D.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6.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这种结局()

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

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2012·杭州模拟)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是利用微波波段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有特别设计的真空管——磁控管的雷达,是盟军得以打败法西斯的功臣之一,请问以下法西斯哪个计划实施的失败可以作为史料佐证这一观点()

A.白色方案B.施里芬计划

C.“巴巴罗萨”计划D.海狮计划

8.毛泽东说: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

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的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灭亡的决定点。

”这里对“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的道路”最准确的理解是()

A.希特勒不应该进攻莫斯科

B.进攻莫斯科必然导致失败

C.进攻斯大林格勒必然导致失败

D.进攻俄国必然导致输掉整个战争

9.(2012·济南模拟)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家”,和苏联并称为“民主世界的双璧”。

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10.罗斯福说:

“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

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

”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1.(2012·宁波模拟)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领导人话中反映的史实,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法兰西的抵抗火焰不能熄灭,也决不会熄灭

②我要求国会宣布……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存在着战争状态

③第二战场的开辟对苏联有多重要呢?

……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④在阿拉曼战役前,我们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后,我们战无不胜

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12.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实片《转折之战》,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系列重大战役。

其中扭转三大战场形势的是()

①不列颠空战②列宁格勒保卫战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④阿拉曼战役

⑤中途岛海战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13.从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A.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B.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C.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

D.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14.(2012·岳阳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动营中服役,许多非洲人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旗帜下作战,而200多万印度人自愿加入了英国军队,另外还有在香港、新加坡和缅甸被俘的4万名印度俘虏,在日本人的宣传下认识到英国的殖民政策,参加了日本人资助的印度国民军。

当这些人返回家园时,他们必然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当地的殖民地官员和本民族领导人。

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最重要影响是()

A.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推向战争的深渊

B.战争导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走向分裂

C.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

D.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与世界先进文明的联系

15.(2012·舟山高二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位将军说过:

“我们的世界是核子的巨人,道德侏儒的世界。

”这提醒我们()

A.人类因为掌握核武器成为巨人

B.科学的发展加快了人类道德沦丧

C.要正确地对待和运用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必定带来全人类的毁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共70分)

16.(2012·杭州高二检测)在世界大战的激烈厮杀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

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

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各企业问题。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日本

意大利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国

1930

218

266

162

512

498

699

1933

183

351

452

333

524

570

1934

292

455

709

540

707

803

1935

300

966

1607

646

867

806

1936

313

1149

2332

892

995

932

1937

940

1235

3298

1245

890

1032

1938

1740

746

7415

1863

919

1131

——根据《大国崛起》相关数据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4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

(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4分)

(4)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

(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共和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耻辱的阴影,在左右两派的心目中都是一个畸形儿。

这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打击。

饱受失业和破产的中下层群众对现实极端不满,渴望出现‘救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人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

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

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

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

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

《欧洲史》

材料三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

试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这些苦果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是怎样“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

(4分)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产生了巨大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

②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

③到1941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吞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暴力和痛苦的大漩涡之中。

……④随着美国和苏联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盟国于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

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

(1)根据材料一,用四句话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并概括材料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观点。

(4分)

(2)分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和美国的影响。

(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图一的人物是哪种邪恶势力的代表?

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4分)

(2)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日本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了哪些罪行。

(4分)

(3)请你为以上图片选定一个主题。

(2分)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2004年6月,来自16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数十个国家的几千名来宾参加了诺曼底登陆庆典仪式。

在庆典仪式中,希拉克总统为老兵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他们中最大的94岁,最年轻的也有79岁。

总统向老兵们致词说:

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

“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

——《杂文选刊》2004年9月(上)

材料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战区,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平民共伤亡3120余万,军队伤亡38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

——柳茂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决定进行诺曼底登陆行动的是哪一次会议?

(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什么希拉克总统对老兵们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4分)

(3)材料一中的图二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对战争怎样的认识态度?

你认为中国应如何防范日本军国主义野心的膨胀?

(6分)

21.(2012·黄冈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着:

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

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

“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

……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三德国军队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耳曼的领土将在10月1日开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

——《德意日法西斯覆灭记》

材料四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到苏军解放时为止,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成为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

1970年,奥斯威辛纳粹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许多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时所拍的照片和留言,告诉年轻的一代:

历史不能忘记。

(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4分)

(2)材料三应出自哪一个国际条约?

有学者认为,这个国际条约的签订是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产物,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种民族利己主义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4分)

(3)与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相比,奥斯威辛集中营有何特殊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由题干中时间“1932年”“倒退”“猜疑……的态度”可知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关,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各国都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建立贸易壁垒,德、意、日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2.【解析】选C。

根据材料信息,张伯伦和达拉第参加向德意法西斯投降的会议是慕尼黑会议,该会议刺激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德国开始向西进军,故C项正确。

3.【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

德国在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1939年9月突袭波兰并在一个月后占领波兰,由此可推出是德国。

4.【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能力。

从题干中希特勒的话可以看出德国签约的目的是为确保德国进攻西欧时的后方安全,避免两线作战。

5.【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6.【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英、法、苏谈判的破裂,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最后一次努力归于失败,这种结局有利于德国侵略计划的实施,也促使苏联对英法更不信任,从而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7.【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体现了雷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用,而根据所学知识正是由于英国运用先进的雷达设施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导致德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被迫不定期延迟,故答案为D。

8.【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再现相关史实进行思考。

拿破仑因进攻俄国遭到失败,打破了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极大地削弱了拿破仑的力量,成为拿破仑走向失败的决定点,希特勒入侵苏联,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拿破仑与希特勒失败的共同原因是都入侵俄国并失败。

9.【解析】选B。

中国共产党成立、苏联成立都是在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干,综合分析可知,这应是抗战期间。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苏在政治上应是敌对的,A项错误;而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C、D两项也与题意不符合。

10.【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中“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敌人”为法西斯同盟,“类似的总战略”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1.【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

①法国战败是在1940年6月;②指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宣战;③第二战场开辟于1944年6月;④阿拉曼战役发生在1942年10月,故选B项。

12.【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欧洲战场转折的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的战役是中途岛战役;北非战场转折的战役是阿拉曼战役。

【规律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几个事件: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9.1,德军突袭波兰

(2)苏德战争爆发:

1941.6.22,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3)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7,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4)反法西斯联盟:

1942.1,《联合国家宣言》

(5)太平洋战场转折:

1942.6,中途岛海战

(6)苏德战争转折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8)北非战场转折点:

1942.10,阿拉曼战役

13.【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四项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只有D项与图片内容相符,因为图片反映了中国人和犹太人为战争付出的代价才换来了战争的胜利。

14.【解析】选C。

由题干中的“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当地的殖民地官员和本民族领导人”可知这些人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争取和平民主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迫使战后殖民体系崩溃,C项符合题意。

15.【解析】选C。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既体现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推动作用,也反映了科技给人类道德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和运用科学技术。

16.【解析】第

(1)题由材料一中“都是市场……造成的”得出观点;具体表现则结合经济危机爆发及各国的表现来回答。

(2)题结合材料三表格很明显看出军费在不断增长,再比较德日与英法美的增长状况。

第(3)题原因根据各国为缓解危机所实行的措施及国际形势来回答。

第(4)题结合必修二所学知识回答各国的经济政策。

答案:

(1)观点:

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表现:

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打起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世界贸易剧减,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混乱。

(2)特点:

各国国防开支明显增长,德日等法西斯国家增长迅猛,美英法等国相对缓慢。

(3)原因:

各国缓解经济危机,扩大就业的需要;各国矛盾加剧,国际形势紧张;法西斯上台,扩军备战;美英法认识不足,军备相对放松。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调整:

各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7.【解析】第

(1)题要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所遭受的严厉惩罚,列举史实即可;影响要联系所学所述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严厉处罚激发了德国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为纳粹上台创造了条件。

(2)题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归纳材料信息。

第(3)题主要总结20世纪30年代德国对外扩张的史实即可。

答案:

(1)苦果:

德国承担战争罪责;疆界被重新划定,失去了大片领土和人口;海外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由战胜国加以瓜分;军备被加以限制;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影响:

造成了德国的畸形发展,遭受经济危机打击沉重;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为后来纳粹势力的上台创造了条件。

(2)德国民众认为希特勒能使德国重新前进;希特勒的扩军备战,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希特勒的巧妙宣传。

(3)1936年,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3月,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

1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中的四条,用四句话进行概括。

其新观点即第①点。

(2)(3)题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经过:

①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

②30年代,冲突扩大到欧洲。

③1941年,达到最大规模。

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新观点: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2)日本:

受经济危机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美国:

受到经济危机沉重打击;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和社会矛盾,保存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国内市场狭小,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在经济危机中遭受了沉重打击,国内矛盾空前尖锐。

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存在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终于取得国会选举的胜利,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解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暴行和经验教训。

(1)题根据图片提示及题干“邪恶势力”分析即可。

(2)题主要根据图片建立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归纳迁移所学知识,注意是“日本法西斯……罪行”。

第(3)题主题选定要围绕图片反映的中心内容。

抓住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等中心,答案组织具有开放性,只要符合图片的内容即可。

答案:

(1)代表:

法西斯势力。

危害:

德、日、意三国结成法西斯同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大屠杀,如南京大屠杀;在战争中灭绝人性地使用生化武器,如在东北成立“731”细菌部队,在活人身上进行细菌试验;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也犯下了滔天罪行。

(3)主题符合正义战胜邪恶、世界人民期盼和平、法西斯罪行深重受到应有惩罚等内容即可。

20.【解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反攻的基本史实,以及德日两国现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问题。

知识点前后联系密切,要求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

(1)

(2)题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题从对内、对外两方面回答措施。

答案:

(1)德黑兰会议。

(2)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减轻了苏德战场苏军的压力;与苏德战场东西夹攻,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加速了欧洲战场的结束。

(3)态度:

否定、美化侵略历史。

防范措施:

重视科技教育,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从外交手段对日本施加压力要求其重修历史教科书,要求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反省侵略历史并以此教育日本国民;团结亚洲曾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如韩国等)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组建防卫体系;加强与亚洲国家或环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合作(如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从区域化、多极化入手来制约日本,或加强与大国的合作(如美国)来制约日本;阻止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

21.【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

(1)题结合材料回答,由材料一的欢呼到材料二对战争目的的怀疑,可以看出信念的变化。

原因结合时间回答。

(2)题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