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2096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docx

个人考研总结另含一清华考研经验

考研是大学生最热门的两大话题之一。

考研?

工作?

这两个选择往往是最难的选择,很多人都说要看自己喜欢什么,要是想去工作就不考了呗,但是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往往一些专业本科生并不能有很好的发展,考研就成了你的另一个选择。

只是一个选择而已,比如我们年级第一名就没有考研,他更喜欢去接触社会,因为这样才能成长,而且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要是不准备考研的话就不要呆在宿舍里整天游戏,出去实习才是最应该做的。

在这里说这些是因为本人没少纠结过这些东西,耽误了考研,很是后悔,因为考研其实是大学生应该经历的一个历练,一个能使人转变的过程,端正自己的目的,才能在考研的道路中走得稳稳当当,走得心安理得。

首先,大家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学校,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希望你能选择你喜欢的,你向往的,你能够达到的,适合你的。

不要把‘我家里希望我考研’或者‘我爸爸希望我能考上这个学校’之类的话,这样会使自己陷入不情愿的泥潭,会很纠结很痛苦,这些事情你可以和家人,朋友,师长好好的探讨一次,切记,一次就差不多了,没必要在这个上面做过多地纠结,因为并不是无数个选择摆着你面前,其实你细细地数一数,也就那么几个院校适合自己。

用排除法,把不想选的一个个划掉,最后剩下的那个就是了。

大约10月10号是网上正式报名的日期,到时候就去注册就是了,不用纠结这纠结那。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事情,周围很多的人会报考同济,清华,天大,哈工大,之类的非常优秀的院校,而看看自己选择二本类院校,心里会有一些抵触的心情,这很正常,我也是这样的,这里就涉及到自己的人生观的问题了,我并不特别的向往北京,上海,这样的奢华的生活,我喜欢不紧不慢的生活,我感觉济南就挺适合我的,所以我没必要不停的去羡慕那些即将迈进京城的考生们,当然,偶尔的羡慕下很正常嘛~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是20的人了,对于自己应该有一个大概的规划,对于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了解,有很强的自信心固然很好,但这个真实的社会告诉我们还要量力而行。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道路。

那么说说我们的考试内容,我是一名建环的学生,我们的考试内容为4科,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

先说下数学,我自己的数学基础很一般,因为我老是不太能理解数学各种符号的含义,感觉很别扭。

然而我遇到了一位高数老师,他改变了我,他给我们暑假里上辅导班,14天的时间他讲的内容我记了整整两个本子,然后自己又在课下整理了一遍,很系统的把高数理了一遍,他讲的第一节课就是数学符号的含义。

我不得不承认要不是听了他的课,我的数学估计就不用考了。

这里就提到了辅导机构的事,有不少的人选择了高联全程班,也有人选择了学校内部的辅导班,比如我。

还有人选择了数学全书(俗称砖头书),这些都可以,看自己适合哪种类型的学习方式。

我这里说下高联这类的辅导机构和数学全书的问题。

如果你自己不太会安排学习和休息娱乐,更喜欢上课的模式,更喜欢大家一起来学习,更喜欢有人给你指导着学习的话,辅导机构是最好的选择,不用在乎那点钱,三科全程也就不到2000,要是考上研究生了(就算是二本院校的研究生)也是非常值得的,况且可以合理的安排学习计划,很省心。

那数学全书呢,比较适合喜欢自学型的,我有一个同学把全书看了5遍,全书上的真题做了10遍,人家乐此不疲,人和人嘛都是不一样的。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两种模式不要串着来,切记,比如我的一个室友,他和我一起上的学校内部的辅导班,后来他又感觉不太好,而且周围的人都在看数学全书,因此他又改看数学全书,结果是两样都没有复习好。

因为我要说的是数学全书其实并不仅仅是题目和答案,李永乐在里面留下了他的印记,他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这些东西和你上的辅导机构里讲授的并不是一样的,因为数学题有很多解法,很多思路,你只需熟悉其中一种就好,不要用乱了。

相对于高数来说,概率和线代就比较基本了,多做些题目就是了,变化并不是很多。

数学在考试的时候很容易发挥不好,因为题目的分布并不是由易到难,很有可能你第一个选择题就做懵了,别急,可以先做下面的,大题也可以先去答概率和线代部分,这两部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再说下英语,对于英语我的发言权并不是很多,因为我的英语比较烂,但是还是有一些心得的,比如总的来看考研英语其实就是在考你的阅读能力,而且注意考研英语和四六级的差别,不要以为这两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就算是英语单词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考研英语就非常别扭,因为它考察的常常是单词的第二意思,比如certain在考研英语中出现几乎都是某些的意思,还有appreciate不考感激考欣赏,interest不考兴趣考利益,等等。

所以要是准备考研的话还是把四六级的东西扔了吧,没很大的帮助。

我用的是一套黄皮的真题解析,里面都是真题,不推荐模拟题,你要做的就是把近十年的真题完全弄懂,里面的单词都要知道,能不能全记下来就看自己了,每天逮住真题读1一个小时,句子认真的分析下结构,弄明白考研的句型和出题的思路就差不多了,这些工程要在10月份开始复习政治前进行完,10月份之后的任务就是每天坚持阅读。

作文30分,分大小作文,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的平均分在9分左右,小作文的平均分在6分左右,这样你就可以看出大作文是非常不好得分的,我在这里真的没法教你该怎么做,因为我的做法是报了个高联万能作为班,不得不说老师讲的很好,而且绝对不是全套的模板,都是一些很经典的东西,我在课下自己整理了7张A4纸,然后又从中总结出了属于我自己的大小作文模板,结果考试时候我感觉卷子的空格给的不够。

说到底,就是你得有货,得有属于自己的模板,不要去拿别人的,作文就说到这里,自己掂量着办吧。

那么最后交代些英语考试的流程,3个小时,开封试卷后先瞄一眼大作文图画,想一想中心词,如果中心词不会写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要小心,很有可能中心词就可以找的到,找到了就是天不亡我,找不到。

先做阅读A,一篇大约15-17分钟,然后做阅读B,18-20分钟,这两个做完大约不到一个半小时,休息下,吃块糖,然后写作文,先写小作文,心里有货的人半个小时两篇作文写完,没货的一个小时也写不完,正常的话控制在一个小时内,还有半个小时,完形填空15分钟搞定,翻译句子15分钟搞定,翻译句子最差只看要翻译的那句,好点的话就看看前后两句,切记有些感觉很不好翻的就不要纠结了。

政治是个很纠结的话题,有的人在上面花费了很多时间,每天都是背啊背啊,个人感觉没有很大的必要,政治分四个部分,马克思,近代史,毛邓三,思修,其中马克思是最需要的是理解,近代史和毛邓三最需要的是梳理,思修就比较简单了。

政治最好是报个辅导班,辅导班可以很好的解决我刚才说的理解和梳理的问题,而且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讨厌枯燥的政治的。

真正的政治复习在10月份红宝书(就是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出来之后开始,有些辅导机构在此之前就开了政治课,这时候主要是听,听听内容,千万不要以为这时候就该开始背了。

我的政治考试经验是以下,我没有参加辅导机构,所以看序一看的非常痛苦,选择题50分主要考的是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和一部分记忆能力,分析题50分,这个得背诵一些内容。

选择题我做了肖1000(真的不是1000道题啊,我估计得有2500+了。

),虽然做完后基本都忘了但至少培养了我一些做题的感觉和技巧。

要是跟着辅导机构走的话就看看他们怎么安排的吧。

那么分析题我要说下,一定要记得去书店里预定【20天20题】和【肖4】,这两个的大题好好背背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个人不推荐【任4】,也不相信辅导机构的猜题,例如高联今年又把学员给坑了不少。

可以用他们的预测猜题来弥补下【20天20题】和【肖4】上没有的内容。

还有时事政治,这个就是一个小本本,买一本,吃掉,选择题6分,大题8-10分就差不多了。

要是辅导机构的话肯定会给你他们内部整理的,都差不多了,自己选一本看就是了。

做题的时候选择题可以推敲推敲,大题尽量写满,列好1,2,3,4之类的,越清晰越能得到分数,记住,多写不扣分,只要你不写反动的东西。

专业课,这个东西,不同的院校考不同的科目,这也是你选择院校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东西,比如我流体力学学的不好,那就选不考流体力学的院校。

专业课这个东西不好说,其实就是多看,反复看。

每个学校都会给出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上面说我们学校今年要考察哪些哪些内容之类的,其实比较扯淡,要知道每个学校都会不由自主的保护自己的学生,比如哈工大经常给黑龙江地区的考生漏题,比如山大的考试大纲里总是会少30分的内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要是想稳妥些就是去报考院校里仔细打听下,我在这些事情上不是很有经验,因为我报考的是本校。

那我就说下专业课的复习应该是尽早比较好,尽多比较好,毕竟专业课是个很容易拉开距离的科目,复习好的能轻易上140,复习不好的可以轻易掉下60。

总的来说下考研的大体进程:

数学的第一轮复习要在暑假结束前完成,暑假是一个非常适合拿来学习数学的时间,因为做题一做4个小时是小意思,很有可能只做了3道题目。

总之要有耐心了,不会了就去探讨,就去问,这样还比较省时间。

数学要在考前一个月完成第二轮(也可以称作冲刺)复习,然后就是每天上午8点半-11点半模拟真实考试做往年的呃真题。

这样的话时间比较充裕,不必那么紧张。

真题刚开始做得个70分也正常,不要气馁。

英语的真题复习一定要在10月前完成,之后就是反复的朗读,作文的话我是等着万能作文班了,所以我12月多才整理的,才开始背的,不过也不算晚。

政治从10月份开始到临考前就没停过,每天坚持看,特别是最后一星期,最能提升的就是政治,就是多背点。

专业课还是那句话尽早看,多看。

再说一下注意事项吧,如考研期间的玩乐,考研期间的住宿,考研期间的找工作问题,考研期间的作息,考研期间的环境问题。

考研期间的玩乐切记不可大伤神经系统,因为恢复是需要时间的。

比如我又睡午觉的习惯,那么中午吃完饭回宿舍后就不能再打开电脑了,因为容易玩过头。

切记!

一定要休息好!

考研期间的住宿问题,要是宿舍里考研的不多,就搬出去住吧,也就几个月而已,也就一点钱,没必要让他们影响了自己。

考研期间很多同学都在找工作,10月和11月是招聘会的高峰期,但这两个月也是考研的关键时期,很多优秀的人会找到不错的工作,而且找工作也确实比上自习有意思,但来年3月-4月也是另一个招聘的高峰期,咱们考研的就不要在10月和11月的招聘上给予关注了,好好考研吧,即使考不上也会懂得很多东西。

考研期间的作息又是另一个问题,这里要说的是要有一套自己的作息规律,没必要模仿别人的,特别是当你周围有那种考研狂人的时候,你要知道那并不适合你,也许人家天生就是每天只需要5个小时睡眠就可以高效率工作的人,但你要是不是就算了,没必要为了考研把自己身体搞垮了,咱们少学会就少学会,尽自己的努力就好了,真没那个必要。

我反正每天最早也就7点起,晚上11点半就睡,中午还有一个小时的午休。

考研期间的环境是指你的学习环境,当身处在考研氛围中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大溜走,他们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他们学什么你就学什么,他们怎么学你就怎么学,千万别这样,就算是周围都是一个模式,但也不要去模仿,你不见得就适合那样学。

都是大学生了,应该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最后再送你几句话:

1.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焦虑,来自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因为失去很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悔恨。

2.很容易被一些小事情干扰,其实回头想想,真的没有什么。

就是当时的自己太焦虑,给自己不努力的借口罢了。

3.不要想着考不上研对不起花的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国家。

你最对不起的是你自己,你浪费了你的时间和青春,而这些你是找不回来的。

4.考研别太功利,因为在考研过程中,你会得到人生的很多启示,这不吃亏。

5.考研期间容易发脾气我理解,可别人没必要买你的账,换位思考一下,心平气和的面对所有事情。

6.考研是为自己而考,这样也会心安,考得也踏实。

7.考不上研,就是你自己的问题,和别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另:

我认为没有好的身体不会有好的成绩,所以我坚持每天去操场锻炼,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跑6圈。

反正没感冒过,身体很可以。

另附一个考上清华的考研经验,人家那是下了相当的功夫,而且他明显是个会自主学习的学长,你要是感觉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的话可以借鉴下那位学长的经验。

要是感觉自己的自律能力一般的话还是报个辅导机构合适。

档案

  姓名:

戴震宇

  考研成绩:

总分447分,数学147分,政治81分,英语82分,专业课137分

  本科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报考院校: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2008年研究生考试过去了,我成为这次考试中的一个幸运儿;回想过去大半年时间,无限感慨。

半年来,我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早出晚归,脑海里思考最多的就是学习,我很惊奇:

在过了3年猪一般懒散的生活后,我还能重新拾起高中所拥有的那种勇气和决心为着更高的目标艰苦奋斗。

时常和朋友谈起这些,我都感觉十分诧异;说实话,现在想起过去半年的生活,确实是比较苦的,不过当时并没有觉得,因为当时根本就不会考虑到这些。

  初次踏上考研之路的你们,也许会觉得自己是在黑暗中摸索。

但当你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回过头去,身后的路已是阳光灿烂——我曾这样走过。

所以,我希望我的经验和教训能够让你们不再迷茫,能够在你们的身上体现出更光辉的价值!

  在全面介绍我的考研历程之前,首先,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几个问题:

  1.为什么考研?

  2.考研到底有多大价值?

  3.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研?

  4.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第一个问题,在大三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考虑毕业出路——读研,工作,出国。

对于出国,我想如果没有经济实力的话,很少有人会考虑。

读研成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因为本科生实在是不好找工作,而且待遇差,不过也有些专业比较好就业,比如我们专业,所以我们班很多人都工作了,应该说是很大一部分。

当然我不否认还是有人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但是你们看看这又有多大比例呢?

寥寥无几。

所以我相信考研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次不可错过的机会。

  当时为什么不想工作?

一则我觉得我自己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没有出去工作的心理准备,二则希望考个更好的学校提升一下自己;此外,据我了解(在成绩出来之前我曾经去找过工作,华为等公司),本科生出去所找的工作在条件,待遇等等方面上都与我的理想相差太远,首先是那个工作是枯燥的,乏味的,绝对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么好,其次待遇,我去面试一个大连高金数控公司,现在是私营企业,他说他们只能给一个本科生2000元一个月,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个数字有什么想法,说实话——真寒心啊,我们寒窗苦读,读了这么多年出来不过是一个农民工的工资,那还不如不读,大家看看现在CPI多高啊,更别提那个房价了,要是这样,我们恐怕只能靠父母了。

好多工作过的人都回头来考研,一个原因就在于与期望值的差距,其实出去后再回来考是很难的,一则心很难收回来,二则很多东西都忘光了,需要从头再来,三则工作经验在复试的时候是很不受重视的,相反,应届生则很受青睐。

  关于第二个问题,说到考研有多大价值。

  我给大家列举一个我们华工机械的例子,我们班本科生如果是沿海大概3000-4000一个月,内陆譬如说南京可能不到3000,当然了,这个不绝对,但是在我们学校读两年研后研究生平均工资6000,可能还会更高。

所以说基本上再读两年身价会翻倍,当然了,如果考个更好的学校待遇肯定还会高。

不管你读书的动机有多么纯洁,这都是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研究生呢?

  我考上后,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平时是不是很优秀,我略带惭愧地说,我的平时成绩很差,加权成绩排名年级近200名,微积分成绩也很一般,91,79,线代60,差点不及格,平时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发表过什么论文,所以我觉得我的大学过得很平淡,我并不优秀。

  但是,我上进,我想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

还有人问我英语基础差,六级都没过,能考上吗?

我觉得这个并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因为考研英语与四、六级英语出题的思路完全不一样,所以大家都不必担心,只要大家有这个恒心和毅力,都会有考上的可能性。

  最后一点,就是目标了。

  现在大家应该是很迷茫的,对于什么专业什么学校都是一片茫然,如果大家对于没有信息感到焦虑的话,可以去找学长了解信息,也不妨考虑去辅导班咨询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因为我自身报过辅导班,我知道辅导班在这方面的信息是比较全的。

其实,那个时候我跟你们一样。

首先是学校,我觉得要报就报个比较好的学校,如果考差的学校的研究生,那还不如不考,没有价值,大家适当可以调高一下自己的目标,也给自己一个比较大的动力,毕竟“人都往高处走”。

当时我很快就决定报考清华,开始我家里人是不支持的,他们都觉得我太过于自信了,但是我觉得我想试试,因为这是我的理想,而且这个是我自己的决定。

至于专业,我是向比我高一届的师兄了解并充分利用网络查阅,然后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

对于大家选择专业方向,我个人建议,不要一味盲目跨专业,因为这个难度是很大的,且不说你初试能不能过,复试都是一个很大的槛,所以大家如果不是很讨厌自己的专业就不要跨度太大。

对于那些非要跨专业跨校的同学,我得提醒你们:

必须准备得特别充分。

大三下学期一开始我就已经下定决心报考清华大学,当时对于专业没有什么了解,也就没有考虑专业的问题。

至于说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原因很简单——我的大学生活太乏味了,希望能通过考清华来给我的大学生活留下点回忆。

“人生能有几回博”啊!

  所以基于以上原因,我于4月份下定决心报考清华精密机械专业。

  之后,我就着手准备考研。

  一、考研历程

  1、基本准备(五六月份)

  大三下学期还是比较忙的,课程非常紧。

我是“忙里偷闲”硬是每天学习到教室关门,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这两个月的计划(完成高等数学即微积分的初步学习,因为我个人觉得微积分已经忘光了),另一方面是为了使自己逐渐适应考研所要经历的生活。

不过,基本上我只是学习高数一两个小时。

同时,我还按照师兄给我介绍的几本参考资料,买了相关书籍。

应该说这两个月的任务我基本上完成了,我把数学高数部分看完了,课后习题也全部自己搞定。

在我7月份去实习前,我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

  7月20日实习回来,我就在学校修整了几天,大约24号搬出去住了。

此后,我就制定了严格的长期规划以及短期(一个月、一个星期还有每天的时间安排)计划。

我把这些计划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懒惰。

  2、基础复习(七月底至十月中旬)

  这段时间我分成两个段落——七月底到八月底,九月初到十月初。

第一阶段,只学习数学剩下的线代和概率以及英语阅读和单词;第二阶段,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并开始数学的全面复习,开始做李永乐版复习全书,基本上是隔天换重点的(就是一天着重数学一天着重专业),英语跟第一阶段差不多,还是每天4篇阅读或者若干单元单词。

  第一阶段:

这段时间考研复习的人应该还是比较多的。

我按照自己的计划每天基本上6:

30起床,7:

00到教室,然后读一段时间的英语,中午11:

30回去休息,下午2:

30到教室,5:

15去食堂,6:

00左右回教室学习,晚上10:

00(当时暑假期间10:

00锁门)回家休息,有时候晚上还去西门外转半个小时。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的效率是非常之高的,生活过的也很充实,对那段生活还是很留恋的。

这段时间我是没有研友的,我每天都只是一个人学习,不过我不觉得乏味,单调或寂寞。

  第二阶段:

我的时间安排基本与第一阶段一样,不过就是晚上开始随着学校教室时间安排的改变而改变到10:

30下自习了。

这段时间里我开始看专业课和李永乐版数学复习全书,我基本上是隔天重点复习这两门。

一般是一天早上看完专业课一个章节,下午看看数学,晚上一直在学英语以及这天没有完成的工作(主要是做题),然后第二天就是上下午的任务和前一天颠倒过来——我个人觉得太过单一的学习时间安排以及一整天的看同一门课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我个人认为这两个月或者说两个半月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阶段,因为这是你打基础的阶段,系统的基础复习是十分关键的;天才是很少的,要把自己始终当作一个初学者来对待,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基础复习。

  3、考研中期(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底)

  据说,到了十月份就有好多人进入疲惫期,有的甚至开始放弃考研,他们声称受不了猪狗不如的考研生活。

这段时间我仍然是十分亢奋的,斗志仍然很高涨。

不过我所要提到的是我没有做到时间安排还像从前那样,不过我确实是争取到了每天8:

00或者8:

30之前赶去教室,因为这个阶段天气十分阴冷,我实在是睡意连绵,无法抗拒。

  十一期间我上了一个政治辅导班(上课之前我曾经把红宝书看了一遍),十月底我又把红宝书看了一遍(现在想起来,我觉得政治开始得有点过早,时间也花得太多了),不过在这个阶段(十月份),政治不是我的重点。

  经过前几个月的复习,我对数学应该来说还是理解得比较多了,所以我开始做题,最开始我做的是400题(很经典),一天一套,很快就做完了,然后就又买了很多题,基本上一天一套,我是基本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做的,感觉良好,虽然分数肯定都不高,不过能够学到新东西我就很满意了,那段时间我没有在意分数的多少,我只在意知识;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在那个阶段就开始注重分数。

  专业课我也开始做考试试题了,感觉考的东西与书本差异很大,感觉有点不爽,并且加上前一阶段不会做的课后习题或者看不懂答案的习题,我有些犯难了,有时候甚至有种不想搞专业课了的想法;不过最终还是理智克服了冲动,我硬是迎难而上,把那些问题解决了一些,那时候太有成就感了——这可是我独立思考解决的啊!

不过还是有些问题没有弄明白,或者有些问题我觉得课后答案错了就没有管了(实际上后来我才发现那些都是我自己理解错了——答案一般不会错的)。

对于专业课,我必须得说,要反反复复地看,即使你看了5遍还是看不懂,不要紧,继续看,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你就会明白,那时候,你或许能够体会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英语:

在这个阶段,最让我犯难的就是英语阅读了,我是始终在找一些合适的资料来做;说实话,我觉得市面上并没有多少合适的资料。

最开始,我听说张锦芯的不错,我买了套她的资料,做了一段时间感觉还不错好。

不过现在想起来,觉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对语言的掌握语感很重要,只要天天做,培养语感,一步步地来,掌握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了。

  政治这时候已经开始做题了,我个人觉得政治资料不在多,只要适当的辅导教材,一本红宝书一本习题还有真题以及适量的好的模拟题就OK了。

这段时间(十一月)我把政治摆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我都做完习题后仔细在书上核对答案,其实做题的过程就是为了熟悉红宝书。

通过这个阶段的扎实的复习,我对红宝书不仅有了全盘的把握,而且也对其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尤其是马哲和马政经部分。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我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考研后期(十二月至2008年一月中旬)

  这段时间的正常度过对于考试的正常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前段时间高强度的复习已经基本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这段时间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过多担心,(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必须得克制在一定程度以内,其实每个人都在担心,尽管可能嘴上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仍然正常作息(当然可以把这个阶段的计划定的稍微宽松些),温习一下以前所学的东西,查漏补缺;特别要指出的就是,个人认为这个阶段的复习的重点应该是政治和英语,其中政治应该注意时事政治,英语应以英语作文为最最最重要的,可以试着去写一些作文(即使不愿意也得去尝试,不管写出来的东西有多烂),数学和专业课可以去做一下最接近真题题型和难度的模拟题或者最近的真题(真题很宝贵,要好好珍惜,尤其是专业课)。

不过,这个阶段不要做太多的模拟题,因为有的模拟题出的很烂,不要让低分打击你的自信,尤其是在1月份以后。

  在12月份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