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152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拼音基础

1.看拼音,写词语。

mínɡchányǎɡuānjiàoànshǒuzhuódànbó

zhuójiànmínɡmèimóhúhuālěiyījīn

2.看拼音,写词语。

páihuáizhēnɡfāduǒcánɡjīnɡhuánɡ

wǎnhuíróucuōdānɡēzhànfàng

3.读拼音,写词语。

jūnfáchóuchàngcuōshǒuqīnwěn

kāizáofénshāoqīliángjiǎoxíng

móguǐkǒngbùjīxièlǐngyù

4.读拼音,写词语。

hēzhōudāngechèdǐxuánwō

dàikuǎnfùgàizhēngróngjīnghuáng

5.读拼音,写词语。

biānpàofèiténgfěnsuìqīliángfángyù

nuó yídāngeyánjùncánbàobōxuē

形近字词

6.辨字组词。

 

骋(_________)彻(_________)激(_________)膊(_________)

聘(_________)沏(_________)邀(_________)搏(_________)

7.区别组词。

票(_________)校(_________)诱(_________)宗(_________)

漂(_________)效(_________)透(_________)综(_________)

8.辨字组词。

苞(_________)雷(_________)鲜(_________)庶(_________)

雹(_________)蕾(_________)藓(_________)蔗(_________)

暴(_________)逢(_________)害(_________)在(_________)

瀑(_________)缝(_________)割(_________)茬(_________)

9.比一比,再组词。

摄(______)寇(______)贱(______)惯(______)棋(______)

慑(______)冠(______)溅(______)贯(______)旗(______)

10.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钩(______)络(______)谦(______)焚(______)捶(______)

钓(______)洛(______)歉(______)梵(______)锤(______)

选词填空

11.选词填空。

突然猛然

1.老汉似乎要喊什么,(______)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2.门(______)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

寂静宁静

3.车厢里一片(______),静得可怕。

4.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______)。

12.选词填空。

检测推测猜测

1.这件事非常复杂,又没有线索,叫人很难(______)。

2.飞船在火星的土壤中未(______)到有机分子。

3.据专家(______),这里曾经有恐龙活动。

精美精致精巧

4.她生活得很(______),让人羡慕。

5.这辆汽车模型制作十分(______)。

6.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______)。

1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句子中。

不是……而是……虽然……但是……

即使……也……如果……就……

1.(____)桑娜不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____)有可能活不下来。

2.(____)鲁迅先生不认识车夫,(____)他仍然热心地为车夫包扎伤口。

3.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____)凭空出现的,(____)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____)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____)要居安思危。

14.选词填空。

销毁  毁灭

1.圆明园的(______)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侵略者为了(______)罪证,在园内放了一把大火。

不仅……还…… 如果……就……

3.(______)这个办法真能推广,战士们(______)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4.园中(______)有民族建筑,(______)有西洋景观。

15.选词填空。

深刻深奥

1.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______),不容易懂。

2.这件事给我留下了(______)的印象。

尊敬孝敬恭敬

3.(______)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我(______)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5.老师为了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而辛勤工作,我们应该(______)他们。

句子强化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宅院里伸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开满枝头,露出墙外,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个句子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①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学校的教学楼前挂着一些十分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如果请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是“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练习。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是个机智勇敢、维护正义的人物。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桑娜对她的丈夫说:

“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

鸟儿说:

“我的梦在天空,蓝色的天空可以任我飞翔。

骏马说:

“我的梦在草原,_________。

”我说:

“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机智勇敢的歹徒终于落网了。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这样爱笑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说:

“我女儿要接我去城里享清福,我不去。

”(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桥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

(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家们提出了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等许多设想。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回家去了。

我还深深地思念闰土。

(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献出生命。

(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下面病句。

我们做作业应该细心,尽量避免不出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21.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问题。

银杏

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

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

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

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

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盛而衰,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

到了第三世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退出生物界的历史舞台。

只有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

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4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1—40年时间。

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

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

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100多岁了。

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

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

这是因为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茵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

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

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

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得天独厚:

_______________

稀世之物:

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划横线的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_______________

3.银杏为什么还被称为“公孙树”?

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银杏的,请在文中用“”标画出关键语句。

6.为什么说银杏树可作行道树?

如果让你为家乡的道路选择行道树,你最想选择哪种树(银杏树除外)?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

22.课外阅读。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

"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

"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

"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相信并佩服。

()

2.意见不一致。

()

3.形容水的明净。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信服”能换成“同意”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

"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2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看戏

①晚上,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

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走路的石阶上都坐着人,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简直是一个人海。

③大幕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陆续登上了舞台。

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

④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开始唱了,那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

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笑一颦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下来,()在地上,()到空中,()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的情感与舞台上女主角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绪也渐渐进入高潮。

我们的女主角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

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这位艺人的面前。

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⑥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

他就是梅兰芳先生。

1.根据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的原则,把“滴、滚、落、溅”四个动词填回文中的括号内。

2.第①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为什么将观众的表现写得具体详尽,将演出剧情写得十分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揣摩一下画横线的句子中“迷蒙的海”和“一座蜃楼”分别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运用了的方法来描写看戏的场面,用“﹏﹏﹏”划出文中描写梅兰芳演唱的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写写从中体会到什么。

6.文章最后才点明这位艺术家的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课外阅读。

推铁圈儿

①推铁圈儿是我童年经常玩的游戏,尤其是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上除了书包,肯定还有套在脖子上的铁圈儿。

②记忆中,最好的铁圈儿,是木桶上的铁箍,扁平,宽窄有食指粗细,推起来平稳跑得快。

那时的木桶已经很少了,铁箍圈儿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

我就没有。

爷爷屋里倒是摆着两只木桶,一只装玉米面,另一只装的是白面。

一天里,我至少溜进去三次,查看木桶是不是很快就会坏掉,那样的话,我就会拥有最好的铁箍圈儿了。

木桶始终没有坏掉,慢慢地,我便死了那份心。

③推铁圈儿的铁钩比较简单,大多是用粗一点儿的铁丝完成。

钩头有方的,有圆的,圆的只能推钢筋做的铁圈儿。

我没有铁箍圈儿,却坚持用方形的铁钩,可见铁箍圈儿在我心中的位置。

④从二年级开始,放了学,我们都到村东头的小树林里,玩绕树推铁圈儿。

直线向前推,太简单,是一年级那些小孩子玩的,我们很是不屑。

绕树推铁圈儿,手感要好,铁钩的把握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还要有速度,加上地面凹凸不平,能经常保持领先,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做到了,把推着铁箍圈儿的小强他们远远甩在了后面。

小强他们垂头丧气,和我商量别参加,当他们的裁判。

最后,他们答应轮流让我推他们的铁箍圈儿,我才答应了。

⑤一个星期天,我们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大概有一百多个,聚到中学的操场比赛推铁圈儿。

项目是事先商量好的,有接力赛、四百米跑、绕砖跑等。

之所以有这个比赛,主要是平时互相到村头挑战,哪个也不服输,才想起以这种形式定胜负。

结果,我们村和陈堡村打了个平手。

⑥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要求比最后一场:

双手同时推两只铁圈儿,而且铁圈儿还不能一样,一只钢筋圈儿,一只铁箍圈儿。

这是我的撒手锏,我们全村只有我会。

陈堡村商量了半天,还是决定迎战了……

⑦后来,渐渐大了,这种游戏没有再玩过。

现在,别说城市,即便是在农村,也看不到这种游戏了。

1.“撒手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用“”画出来。

2.为什么说“记忆中,最好的铁圈儿,是木桶的铁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些句子能表现“我”渴望拥有一只铁箍圈儿的心情?

(_________)(多选)

A.我没有铁箍圈儿,却坚持用方形的铁钩,可见铁箍圈儿在我心中的位置。

B.最后,他们答应轮流让我推他们的铁箍圈儿,我才答应了。

C.双手同时推两只铁圈儿,而且铁圈儿还不能一样,一只钢筋圈儿,一只铁箍圈儿。

D.一天里,我至少溜进去三次,查看木桶是不是很快就会坏掉,那样的话,我就会拥有最好的铁箍圈儿。

4.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理解。

___________

①皮影戏在家乡又称灯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专家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②家乡人无论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戏。

夜幕降临,皮影戏班子一行人马就带着简单的行李到公社的场房里准备晚上的演出了。

我们小孩子跟在戏班子后面像一窝蜂似的,东跑西窜,吵着闹着,那种高兴劲比过年还兴奋。

③皮影戏班不大,六七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班子。

演戏的行头和道具很简单,最多两只小箱子就可全部盛下。

箱子里自然包括表演时用的板胡、二胡,锣鼓等乐器,两根木棍撑起一张白纱布,就是演戏时的屏幕,一盏1瓦的昏黄灯泡,一张桌子、几条凳子,这样皮影戏的舞台就搭好了。

俗话说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就是皮影戏最真的写照。

④白发苍苍的老爷子、老太太早已提着小板凳占据了戏场中间的最佳位置,相互间谈论着即将开演的戏名,演员的唱功,也有乘此机会拉家常者,神吹海侃者,谈到高兴之处,他们开怀大笑,却满嘴看不到一颗牙齿,那种情景仍记忆犹新。

我们小孩或追逐嬉戏或__________,或_______。

这个时候,屋子里人声鼎沸,笑声、打闹声此起彼伏。

⑤皮影演唱的戏曲都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老戏《杨门女将》、《三娘教子》、《周仁回府》小小皮影在老师傅的擅熟操纵下使得武打场面紧锣密鼓,伴随着合拍的乐音,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⑥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拾黄金》那场戏,只要那位诙谐幽默的懒汉一出场,伴奏便欢快起来。

懒汉拾到一块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以为是黄金,结果一层又一层地拆开,发现才是一块石头时,惹得全场人捧腹大笑,特别是我们小孩子异常活泼,笑声荡漾在整个戏场。

⑦有次,看武斗的一场戏,演到最精彩处,我忍不住和几个伙伴挤到前面想看个究竟,想知道这么热闹的场面是怎么表演出来的。

跑到后台,让我诧异的是那么多人的打斗戏竟然是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表演着,只见他们一人控制着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累得师傅们满脸汗水。

多年后,每每想起这一幕,我不由感叹皮影艺人绝妙高超的功夫,敬畏起他们不辞辛劳的精神。

皮影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陪伴我们走过那些生活贫瘠的年代。

⑧社会发展很快,皮影戏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当我们茶余饭后打开电视,看着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电视节目,或是轻点鼠标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影时,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什么。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记忆犹新:

_____________

2.耳熟能详:

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入文中)。

3.阅读段文,家乡人搭台唱戏的原因不可能是()

A.男女成婚B.宴请宾客C.添丁祝寿D.喜过新年

4.联系语境,展开想象,将第④自然段的横线补充完整。

5.作者在文末说道:

“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