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287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艺术专业技能“弹拨乐器演奏”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

GZT-32

赛项名称:

艺术专业技能(弹拨乐器演奏)

赛项组别:

高职组

赛项归属专业:

文化艺术

2、竞赛目的

通过比赛,进一步发挥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宏观指导和品牌作用,全面考察、展示和提升高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弹拨乐器演奏专业(方向)学生(选手)的基本技能、曲目演奏、知识应用、拓展创造等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引领推进高职音乐专业弹拨乐器演奏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为选拔和推出优秀弹拨乐器演奏人才提供广阔平台。

3、竞赛内容

本赛项为个人项目,参赛表演形式为独奏。

乐器种类为琵琶、扬琴、古筝、中阮、柳琴、三弦、古琴、箜篌等。

第一轮比赛(全体选手参加)

1.乐曲演奏

选手现场演奏乐曲两首(传统曲目一首,自选曲目一首)或者8分钟以上大型作品一首,比赛时间限定在12分钟以内。

重点考察选手的演奏技能、音乐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参赛民族乐器自备,伴奏乐器除钢琴外均自带,伴奏人员不超过1人)。

2.听音测试

选手现场抽取听音题1题,由老师现场钢琴弹奏试题,选手按要求回答。

重点考察选手对节奏、音程、和弦及旋律的感知和听辨能力。

第二轮比赛(50%选手参加)专业拓展能力考察

1.民族管弦乐合奏排练

选手提前一小时抽取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在指定场所独立进行案头准备,时间1小时;而后在赛场阐述排练构思、组织乐队排练并指挥乐队完整呈现排练曲目,时间共15分钟。

现场有小型民族管弦乐队供选手指挥排练(乐队编制为二胡2人、中胡1人、琵琶1人、扬琴1人、中阮1人、竹笛1人、笙1人、大提琴1人、打击乐1人)。

2.现场答辩

评委针对选手在民族管弦乐合奏排练过程中的表现及排练呈现情况,现场提出两个问题,选手当场回答,时间5分钟。

以上两项内容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拓展和复合能力。

主要包括:

对乐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组织排练、合奏指挥、理论知识应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4、竞赛方式

1.弹拨乐器演奏为个人项目。

参赛表演形式为独奏。

2.各参赛队配领队1人,限报2名选手,每名参赛选手指定1名指导教师。

3.所有参赛选手均须为高等职业学校2017年在籍全日制学生(含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当年,即1993年6月30日后出生)。

4.对于获得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设区市、高等院校、省属技工参赛队,可在获奖赛项增加参赛名额,增加方式为:

1)若选择增加个人项目名额,则在该专业大类内参赛人数增加3人。

2)若选择增加团体项目名额,则在该专业大类内参赛级数增加2组。

3)若同时选择增加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名额,则在该专业大类内个人项目参赛人数增加2人、团体项目增加1组。

五、竞赛流程

拟于2018年3月28-30日举行,时间3天。

主要流程:

1)报到抽签。

各代表队于3月28日14:

30在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综合楼一楼报到(地址:

福州市仓山区长安路89号)。

15:

00在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综合楼四楼会议室召开领队会议,15:

30在综合楼四楼会议室进行参赛时间、顺序和分组的抽签。

2)参赛准备。

参赛选手按执委会统一安排,在竞赛日程安排的指定时间到指定排练场进行赛前练习,到比赛场所走台。

初定排练走台时间为28日下午16:

00至晚上。

3)正式比赛。

第一轮竞赛时间初定为29日。

参赛选手按抽签时间、顺序及规定流程到赛场检录、候赛、参赛。

进入第二轮比赛的选手仍沿用第一轮抽签顺序,按规定流程参加比赛。

具体时间安排请参看竞赛指南。

第二轮竞赛时间初定为30日。

六、竞赛试题

弹拨乐器演奏比赛中的听音测试样题、民族管弦乐合奏排练规定曲目见(附件1)

七、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参赛曲目在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更换。

2.各项比赛内容自始至终须由参赛选手独立完成,不得借助任何参考资料。

3.所有比赛曲目在比赛过程中评委均可中途打断停止,打断停止均不影响比赛成绩。

4.所有比赛项目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超时或缺项将扣分。

八、竞赛环境

决赛的两轮比赛皆在音乐厅进行。

九、技术规范

1.弹拨乐器乐曲演奏考察选手的专业条件、专业素质、技术技巧、对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水平。

2.听音测试重点考察选手对节奏、音程、和弦及旋律的感知和听辨能力。

3.民族管弦乐合奏排练和现场答辩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拓展和复合能力。

主要包括:

对乐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组织排练、合奏指挥、理论知识应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十、技术平台

决赛使用的设施设备主要有:

1.具有标准舞台的音乐厅1个。

比赛舞台面积114.68m2,(台口宽12.2m、纵深9.4m、台口高4.9m)。

2.灯光系统,配备音乐厅常规灯。

3.音响系统采用模拟调音台,外围设备包括PC音频工作平台、DVD等。

4.三角钢琴一架。

5.琴房若干间,配备钢琴,供选手赛前排练使用。

十一、成绩评定

1.评分标准遵循科学合理、切实严谨、公平公正的原则,既全面衡量,又突出重点;既重视基础水平和质量,又重视综合表现、应用和创造能力;专业性与职业性相结合。

2.评分采取由评审委员会当场集体评分的方法。

每赛项评委会由5人组成,每位评委独立评分;由专门人员在统一时间收取评分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得出其它分数的平均分,即为选手的比赛得分。

各比赛项目的详细评分标准,由专家组确定。

3.分数采用百分制,赛项中的每项比赛满分均为100分。

参赛选手的最后总得分,由各项比赛内容的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相加而成。

4.评委依据选手的专业素质、技术技巧、对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水平、以及作品的难度等因素,对乐曲演奏环节进行综合评分;依据选手对节奏、音程、和弦的听辨和感知能力对听音测试环节进行评分;依据选手对合奏乐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组织排练、合奏指挥、理论知识应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对民族管弦乐合奏排练环节进行评分;依据选手阐述合奏排练构思、回答问题和联系实践的准确度与深度,选手的音乐创造思维、理论素养和理论知识运用等因素对合奏排练答辩环节进行评分。

5.评分细则

1)第一轮比赛

A.乐曲演奏:

分值权重70%

①本轮选手演奏两首乐曲,传统曲目一首,自选曲目一首,或8分钟以上大型作品一首,时间为12分钟以内;

②本轮由乐器演奏组的7名评委参加打分;

③乐曲演奏按照百分制打分,成绩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平均分;

④评分观测点:

重点考察选手的演奏技能、音乐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

B.听音测试:

分值权重10%

①选手随机抽取赛题;

②由乐器演奏组的7名评委参加打分;

③乐曲演奏按照百分制打分,成绩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平均分;

④评分观测点:

重点考察选手的听辨能力和对节奏、音程、和弦的感知能力。

C.第一轮成绩=乐曲演奏成绩×70%+听音测试成绩×10%。

2)第二轮比赛

A.民族管弦乐合奏排练:

分值权重15%

①选手提前一小时抽取一首合奏曲目,在指定场所独立进行案头准备,时间1小时;而后在赛场阐述排练构思、组织乐队排练并指挥乐队完整呈现排练曲目,时间共15分钟;

②本轮由乐器演奏组的7名评委参加打分;

③按照百分制打分,成绩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平均分;

④评分观测点:

对合奏曲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组织排练、合奏指挥、理论知识应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B.现场答辩:

分值权重5%

①评委针对选手在合奏排练过程中的表现及排练呈现情况,现场提出两个问题,选手当场回答,时间5分钟;

②由7名评委参加打分;

③本轮按照百分制打分。

成绩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平均分;

④评分观测点:

重点考察选手的音乐创造思维、理论素养和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

C.第二轮成绩=民族管弦乐合奏排练×15%+现场答辩×5%。

3)最终总成绩

最终总成绩=第一轮成绩+第二轮成绩。

2.参赛选手个人奖设一、二、三等奖;指导教师设优秀指导教师奖。

十二、赛项安全

牢固树立安全办赛的思想,执委会下设安全保卫工作组,建立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制定交通、食品、供电、防火、比赛等安全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安全保卫责任人,与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门建立联系,确保比赛期间人、财、物的安全,杜绝重大责任事故。

十三、申诉与仲裁

1.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仲裁工作委员会,赛点设仲裁工作组,组长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指派,组员为赛项裁判长和赛点执委会主任。

2.参赛队对赛事过程、工作人员工作若有疑异,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前提下可由参赛队领队以书面形式向赛点仲裁组提出申诉。

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

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

3.提出申诉应在赛项比赛结束后1小时内向赛点仲裁组提出。

超过时效不予受理。

提出申诉后申诉人及相关涉及人员不得离开赛点,否则视为自行放弃申诉。

4.赛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

5.对赛点仲裁组复议结果不服的,可由代表队所在院校校级领导向大赛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大赛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6.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撤诉。

7.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

十四、竞赛观摩

比赛观摩对象为参赛院校师生及有关从业人员。

观摩要求:

1.观摩凭选手证、领队证、指导教师证、工作证等相关证件入场。

2.不得喧哗,不得对场上比赛选手做出任何提示或干扰,不得进入评委席,不得干扰评委正常工作。

3.若出现干扰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工作人员有权将相关人员带离现场。

十五、竞赛视频

整个比赛过程将安排赛场全程录像。

十六、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使用各地市及省属校为名称。

2.参赛队须为参赛选手购买保险。

(二)领队、指导教师须知

1.按要求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协助赛项执委会组织好本队选手参赛的相关事宜。

2.按时参加抽签活动,确认比赛出场顺序,确保本队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

3.熟悉比赛流程,妥善安排好本队人员每天的吃、住、行等日常生活,保证安全。

与相关赛务工作小组保持联系。

4.贯彻执行比赛的各项规定,比赛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评委。

5.做好本队人员的思想教育和选手业务辅导、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参赛选手团结友爱,互相协作,树立良好的赛风。

6.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和支持评委和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不随意进入比赛及其他禁止入内的区域,确保比赛进程的公平、公正、顺利、高效。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须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及统一签发的参赛证参加比赛;须提前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赛区现场检录;迟到超过15分钟的选手,视作弃权,不得入场比赛。

2.选手由引导员引导进入赛场,并在指定地点等候比赛,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大声喧哗;选手比赛结束,即跟随引导员离开赛场,不得在赛场滞留。

3.在比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爱护比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参赛选手应遵守比赛规则和赛场纪律,服从比赛执委会的指挥和工作人员的安排。

诚信参赛,拒绝舞弊,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即取消该选手的比赛资格和成绩,并通报批评。

(四)工作人员须知

1.必须服从执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各项服务工作。

按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分配的各项工作,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2.协助执委会做好抽签、检录、计时和统分等工作。

认真检查、核准选手证件,引领选手进入和离开赛场,不得带领非参赛选手进入赛场。

3.如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向执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比赛圆满成功。

4.不得在赛场内接听或打电话。

坚守岗位,不做与工作岗位无关的事项。

十七、资源转化

1.应用比赛内容推进专业建设。

通过编辑比赛样题、比赛考核评分案例等,促进教学方式、培养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全面提升弹拨乐器演奏专业建设水平。

2.应用比赛视频推进教学资源开发。

编辑比赛音像记录,对优秀选手、优秀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士采访,评委、专家的点评,使之既成为课堂教学真实、生动、共享性视频资源,又能为选拔和推出优秀的弹拨乐表演人才提供广阔的空间。

3.本规程未尽事宜,将按照全省大赛有关规定,并根据赛项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出台有关细则。

 

附件1

听音测试样题

民族管弦乐合奏排练规定曲目

1.《拔根芦柴花》

2.《包楞调》

3.《赶生灵》

4.《康定情歌》

5.《龙船调》

6.《小河淌水》

7.《绣何包》

8.《摇篮曲》

9.《杜鹃花儿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