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41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docx

核医学习题汇总带答案

临本班核医学习题汇总

一、绪论

1.名词解释

核医学:

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物进行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及生物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核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效应:

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阈值存在。

不超过就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随机效应:

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相关的效应,无阈值。

2.简答——核医学辐射的特点:

(1)对病人主要是内照射(即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产生的照射),对医务人员主要是外照射(即放射性核素从人体外发射的射线对人体产生的照射),但管理不当也可产生内照射。

(2)由于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人全身受照剂量小,个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3.选择题:

1.核医学影像与其他影像比较:

A.可以反映密度的变化 

B.可以反映回声的改变 

C.可以反映氢核密度的变化 

D.可以反映代谢、血流和功能改变 

E.空间分辨率更高  

2.核医学显像类型的分类,下列错误的是:

A.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B.局部显像和断层显像 

C.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D.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E.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3、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________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

A.卢姆加特

B.亚历山大.丹拉斯

C.卡森

D.特克尔

4、1968年美国JohnHopkins医学院的HenryWager教授确立“______”的概念,1969年开始医院的同位素科开始改名为______科。

A.同位素

B.核医学

C.放射免疫

D.核素

 

二、核物理基础

核素:

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核素(nuclide)。

同位素:

凡原子核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isotope)。

一个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化学和生物性质几乎都一样,但物理性质却不同。

放射性药物:

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能直接用于人体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放射性药物于普通药物的主要区别是含有放射性,通过药物发射的射线作用达到诊断、治疗以及示踪研究的目的,而不依赖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

1.下列核素中,哪一种不发射β射线?

A.I-131B.P-32C.Au-198D.Tc-99m    

2.放射性核素衰变衰变的速度取决于____。

A.衰变常数B.放射性活度C.衰变时间D.环境温度E.比活度

3.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性____的影响.

A.受压力因素B.受温度C.受化学状态D.不受任何环境因素

4.用于显像的放射性药物必须具备的主要性质是______。

A.高能量 B.生物半衰期短 C.选择性的浓聚在靶器官 D.贮存寿命长

简答:

1、核衰变及类型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转变成别的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

包括α衰变、βˉ衰变、正电子衰变、电子俘获衰变、γ衰变。

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是什么?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设备来检测其行踪,以研究示踪物在生物体系中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技术。

示踪原理: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主要是基于放射性核素示踪物与被研究物质的同一性和可测量性这两个基本性质。

三、内分泌系统

简述甲状旁腺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原理:

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病变组织对99mTc-MIBI清除多慢于正常甲状腺组织,通过进行早期和延迟显像,可也显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病变。

 临床应用:

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腺瘤和增生、甲状旁腺腺癌的诊断和定位;异位甲状旁腺的定位。

甲状腺吸碘试验的临床意义:

1、甲亢:

吸131I率增高,且吸131I率高峰提前出现

2、亚急性甲状腺炎:

吸131I率明显降低,外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呈吸131I率与T3、T4的分离现象

3、甲低:

吸131I率降低。

4、地方性甲状腺肿:

吸131I率增高,但无高峰前移。

甲状腺显像原理

正常甲状腺组织有很强的选择性摄取浓聚碘的能力,将放射性131I和99mTcO4-引入人体后,即可被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所摄取,在体外用特定显像装置探测所发射的γ射线的分布情况,即可得到包括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等信息的图像,并根据甲状腺内的放射性分布情况观察病变部位的功能变化。

1.在甲状腺显像图上,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放射性碘(或锝)摄取均匀性增高是________的特征。

 

A.甲状腺癌B.甲亢 C.甲状腺炎 D.甲状腺腺瘤

2.99mTcO4-一般不用来检查胸骨下或胸骨后甲状腺肿,因为______。

A.来自大血管的放射性干扰 B.这种情况下吸收不良 

C.呼吸道疾病的影响 D.这种情况通常有副叶存在

四、心血管系统

选择题:

1.______能用门电路装置来测定。

 

A.射血分数 B.上腔静脉梗阻 C.心室内分流 D.心包积液 

2.在核素心血管动态显像中,主动脉狭窄的征象是_______。

 

A.左心房扩大 B.左心室壁变薄 C.左心室EF降低 D.右心室EF降低

3.运动负荷试验后,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通常增加________。

 

A.3-5倍 B.6-10倍 C.1-2倍 D.1-3倍 

4.运动心肌显像出现灌注减低,静息或延迟显像为正常,提示_______。

 

A.心肌梗塞 B.梗塞伴缺血 C.心肌缺血 D.心肌病

5.心血管核医学中,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心率应达到最大心率的______。

 

A.50% B.85% C.90% D.95% 

6.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心血池显像时相图与振幅图呈现“补钉样”或“花斑样”,多提示_______心肌病。

A.肥厚型 B.限制型 C.缺血型 D.扩张型 

7.预激综合征患者,门控心血池显像时旁路部位的时相为________。

 

A.延迟 B.提前 C.正常 D.不一定 

8.心脏每搏占心脏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数称为________。

A.EF B.ESV C.REF D.1/3EF 

9.判断心脏功能负荷试验结果时,其EF绝对值比静息时应增加_______以上。

A.5% B.10% C.15% D.20% 

10.评价心脏局部血流最做________检查。

 

A.心肌阳性显像 B.心肌灌注显像 C.直接冠脉注射 D.射血分数 

简答题:

1、运动试验心肌显像诊断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原理是什么?

在正常情况下,当剧烈运动时,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并通过体液调节使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冠状血流量(一般可增加3-5倍);而冠心病早期患者,静息时心肌血流仍可维持正常,但运动负荷后,因其动脉狭窄不能相应扩张,致使冠脉的相对血流量更加不足,故心肌显像时病变区表现放射性分布减低更明显,达到早期诊断冠心病的的目的.

2.利用心肌灌注显像及运动实验如何判断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和梗塞伴缺血?

五、骨关节系统

名词解释

超级骨显像

显像剂异常浓聚的特殊表现。

显像剂在中轴骨和附肢骨近端呈均匀、对称性异常浓聚,或广泛多发异常浓聚,组织本底很低,骨骼影像异常清晰,肾和膀胱影像常缺失。

常见于以成骨为主的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甲旁亢等患者。

1.骨显像适应症中不包括以下哪种:

A.原发性骨肿瘤的转移B.继发性骨肿瘤

C.多发骨折D.再障E.移植骨

2.股骨头坏死的核医学骨三时相影像表现?

血流相放射性增加,血池相放射性减少,延迟相放射性减少逐渐增加

六、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1.局部脑血流显像的显像剂必须具备小分子_、不带电荷、脂溶性三个条件采可能通过血脑屏障。

2.可以用于脑生理与认知功能研究的核医学显像是脑代谢显像。

3.局部脑血流显像的基本原理?

原理:

小分子、不带电荷、脂溶性的显像剂静脉注射后,能穿透完整的血脑脊液屏障入脑细胞,经脑内酶水解或构型转化转变为水溶性化合物不能反扩散出脑细胞而滞留其内,其进入脑细胞量与局部脑血流(rCBF)成正相关,因此用SPECT或PET进行脑断层显像,可以评价局部脑血流情况。

4.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证是什么?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原理:

葡萄糖几乎是脑组织的唯一能源物质。

18F-FDG为葡萄糖类似物,具有与葡萄糖相同的细胞转运及已糖激酶磷酸化过程,但转化为18F-FDG-6-P后不再参与葡萄糖的进一步代谢而滞留于脑细胞内。

适应证:

1) 癫痫灶的定位诊断;2) 痴呆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3) 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分级、疗效评价、复发或残余肿瘤的检出;4) 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5) 脑生理与认知功能的研究;6) 精神疾患的研究.

5.rCBF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有哪些?

并写出各自的主要影像特征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局部或动脉供血区的放射性分布减低,放射性稀疏的程度与缺血严重程度相关,部位,大小,范围与痉挛的脑血管供血区一致.

(2)脑梗塞:

病灶部位放射性明显减少,发病2-3天内rCBF所发现的病灶较Χ-CT、MRI大.发病数日后,由于侧枝循环建立,病变四周放射性可出现过度充盈,有时还可见对侧小脑放射性减低.

(3)癫痫病灶的诊断和定位:

发作时局部血流量增加,间期则减低.

(4)脑瘤的诊断:

脑膜瘤血运丰富,放射性增高,其它肿瘤聚集放射性的多少常可反映恶性程度的高低.

(5)痴呆分型:

早老性痴呆:

双顶叶、颞叶血流减低;多发性梗塞性痴呆可见散在分布多个血流减少区;Steel-Richardson综合征则多显示额叶灌注缺损.

(6)偏头痛:

发作时局部放射性增多,症状消失后,血流恢复正常.

(7)研究脑生理功能活动.

6.肺灌注显像原理

显像剂:

99mTC-MAA;原理:

静脉注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的放射性蛋白颗粒后,颗粒随血液经右心系统到达肺毛细血管前动脉和肺泡毛细血管,并一过性、暂时嵌顿在该处,形成肺灌注图像,与肺灌注血流量成正比,显示各部位的血流灌注情况。

肺血流阻断时,会出现稀疏或缺损。

七、泌尿系统

1.哪种显像剂可用于肾上腺髓质显像

A、131I-马尿酸B、131I-氨基酸C、131I-6-胆固醇

D、131I-MIBGE、131I-HIP

2.哪个不是肾积水的表现:

A.肾实质显影基本正常

B肾实质显影消退基本正常

C肾盂、肾盏影像消退基本正常

D.早期显像呈核素缺损区,延迟显像不填充

E.肾显像可见肾区放射性分布不均匀

3.下面哪项不符合单侧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影像表现:

A.一侧肾动脉灌注不良

B.一侧肾影小淡

C.一侧肾图无b段

D.一侧肾影消退延缓

E.一侧肾图曲线高峰值明显低于健侧肾

4.肾图a段描述正确的是

A、a段为聚集段,即静脉注射示踪剂后急剧上升段

B、a段为出现段,此段放射性主要来自肾外血床,3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摄取,它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血流灌注量

C、a段为排泄段

D、此段放射性主要来自肾内血床

E、1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摄取

5.肾脏功能测定中的半排时间,正确的是:

A.从高峰下降到一半的时间B.15min时的放射性计数C.正常参考值为小于45minD.当半排时间大于15min时,肾指数仍可敏感地反映肾功能

E.正常参考值不大于15min

6.一侧肾图显示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c段无下降趋势,则提示:

A.急性肾炎B.急性上尿路梗阻C.孕妇甲亢D.肾动脉狭窄E.慢性上尿路梗阻

7.单侧小肾图的特点:

A.一侧肾图幅度明显低于另一侧B.图形呈低水平延长型C.可见于单侧的上尿路梗阻D.两侧肾图峰值差大于5%E.图形呈抛物线型

8.试述肾图的不同类型及其临床应用。

(1)持续上升型:

此型出现在单侧者,多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出现在双侧者,多见急性肾功衰竭少尿期,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双侧上尿路引流不畅。

(2)高水平延长型:

多见于上尿路梗阻伴明显肾盂积水。

(3)抛物线型:

主要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受损、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盂积水。

(4)低水平延长型:

常见于肾功能严重受损也可见于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

(5)低水平递降型:

见于肾功能极差或无功能,或肾缺如。

(6)阶梯状下降型:

见于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所致的上尿路痉挛;也可见于有尿返流的患者。

八、消化系统

1、异位胃粘膜的表现有三种包括:

Barrctt食管、Mcckel憩室、肠重复畸形。

2、在生理状态下准确了解胃排空功能的显像手段是胃排空显像。

3、_______是诊断十二指肠胃反流有效方法。

A.胃排空功能测定 B.肝血池显像 C.胰腺显像 D.肝-胆动态显像

4.急性胆囊炎患者,肝胆动态显像时,多表现为胆囊_______。

A.过度显影 B.部分显影 C.正常显影 D.不显影

5.肝实质显像的原理是利用肝脏的网状内皮细胞对放射性胶体的吞噬功能。

6.肝实质显像出现缺损,血池显像病灶区呈异常浓聚,提示肝血管瘤。

7.简述胃排空功能测定的原理。

不被胃粘膜吸收的放射性显像剂标记食物摄入胃内,经胃的蠕动传送而有规律地将其从胃排入肠腔,应用动态显像和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胃排空时间,反映胃排空功能。

8.肝血管瘤在肝静态显像、肝血流显像和肝血池显像的影像特征是什么?

 

肝血管瘤在肝实质显像时多为放射性缺损,而肝血池显像常为过度填充,也有极少数患者,病灶区可有早期动脉灌注影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