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2575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术理论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形象思维

2、艺术批评

3、“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4、审美关系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中,对艺术题材在艺术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有截然对立的两种立场,请你指出这两种不同立场的主要艺术流派,代表人物,描述他们的艺术理论主张,并对其给予批评和阐释。

2、试论述艺术传统与艺术创新的关系。

2006年

1.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把巫术分为交感巫术和___________巫术两种。

2、最早把_________视为美的本质的是古希腊的毕达戈拉斯学派。

3、在古希腊,“艺术”的含义是“”。

4、哲学家__________影响了苏珊·

朗格的美学思想。

5、尼采认为艺术有“酒神”和“”两种美学类型。

6、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美学家有毕歇尔、希尔恩和俄国的______________等人。

7、美学家莱辛是_____________国的美学家。

8、“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是中国古代美学家____________提出来的。

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理论家有谢赫、宗炳、顾恺之和_____________等人。

10、“林泉之心”是宋代郭熙在《》一书中提出来的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五项选一项,共五题,每题2分,共10分)

1.艺术理论著作《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e、朗吉驽斯

2.在中国绘画理论中,提出“蒙养生活”的作者是

a、董其昌b、王履c、徐渭d、朱耷e、石涛

3、温克尔曼用“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描述和赞美的是

a古希腊的美术b、中世纪美术c、古埃及美术d、印度美术e、巴洛克美术

4.《艺术与视知觉》一书的作者安恩海姆是:

a英国人b、俄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e、美国人

5、“意造境生”出自

a、《历代名画记》b、《林泉高志》c、《山静居画论》d、《图画见闻志》e、《画禅室随笔》

三、判断对错题(对打V错打X,每题4分,共5题,共20分)

1、《判断力批判》是康德论述美学问题的重要著作。

2、贡布里希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以“纯真之眼”观察对象是可能的。

3、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只与内容有关,与形式无关。

4、现代形式主义理论是反对题材决定论的。

5、艺术作品中的意识形态性,表明其反映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和中立性。

四、名词解释(共四题,每题5分,共20分)

1、“羊大为美”

2、“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

3、艺术题材

4、典型形象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在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与道德没有关系,请你说出这方面理论的代表人物或流派,分析这种理论对艺术性质的认识有什么特点,说出你同意或反对这种理论的理由。

2、请你从艺术实践出发,谈谈你对“艺术真实”的理解。

2004年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理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

2.德国美学家席勒关于审美教育的美学著作是__________。

3.元代文人画家倪瓒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________耳。

4.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

“__________,以色貌色。

5.把艺术定义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6.《为什么写作》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萨特。

7.明代王履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________”的创作思想。

8.提出“一画论”的画家是清代的________。

9.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纯粹美”相对立的概念“________”。

10.撰写《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在西方艺术理论史上最早提出用“艺术世界”概念解释艺术的是:

A.康德B.黑格尔C.丹托D.克罗齐E.沃尔夫林

2.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形神”观的年代可追溯到:

A.18000年前B.先秦C汉代D.魏晋E.唐代

3.把“境”分为“实境、真境、神境”三种类型的作者是:

A.王国维B.苏东坡C.唐志契D.笪重光E.李日华

4.在西方美学史上,被成为美学之父的是:

A.笛卡尔B.培根C黑格尔D.鲍姆嘉通E.克罗齐

5.现代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的理论著作为:

A.《艺术论》B.《论艺术的精神》C.《美学三讲》D.《走向更新的拉奥孔》E.《艺术问题》

三、判断(每题4分,共20分)

1.十八世纪时,“美术”(thefineart)一词的含义包括除绘画、雕塑之外,还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门类艺术在内。

()

2.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艺术与真理隔了三层”的学说。

3.“理解的循环”是说人对于一件作品的理解是不可能的。

4.齐白石的艺术观“在似与不似之间”体现了中国道家的美学观。

5.蒙特里安撰写了《论艺术的精神》。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人化的自然2.气韵生动3.搜尽奇峰打草稿4.艺术媒介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在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中,对艺术家在艺术本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在艺术的本质中,艺术家占据重要地位,另一种则持完全不同的立场。

请你举例说出两种对立的观点的艺术理论或美学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并对你赞同的观点给予进一步论述。

2试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阐述“意识形态“在美术中的表现方式。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荣格2.《审美教育书简》3.寥以自娱4.以形写形5.苏珊·

朗格6.法7.华山8.石涛9.相对美10.冈布里希

二、选择

1.C2.A3.D4.D5.B

三、判断

1.√2.×

柏拉图提出的3.×

4.√5.×

康定斯基撰写的

四、名词解释

1.“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观点,即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人化的自然”实际上指的是人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的条件,是人之所以能够认识美和欣赏美的条件,并不是指美本身。

实践是认识的条件,并是认识的客观内容。

美不等于审美,审美涉及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美则是审美客体的客观属性。

正是由于生产实践活动,由于“人化的自然”,人才能与现实建立起审美关系,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对象为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对象;

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才会越来越有能力认识对象的美,并且能够发挥主观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改造对象并创造出新的审美对象。

2.“气韵生动”是南朝齐梁时期重要的艺术批评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也是中国绘画理论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命题。

“气”和“韵”都是富于中国传统多义性和涵盖性的概念。

“气”是秦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六朝时,思想家大都继承了气是天地万物之本源的思想。

“韵”是六朝时期常用的概念,原指韵律,与“风韵”、“性韵“连用,指含有审美意义的特定气质。

“生动”二字在唐代以来一直作为对“气韵”的形容而受到忽略,,但是“气韵生动”作为绘画“六法”在南朝提出时,最为重要的是“生动”而非“气韵”。

“气韵生动”在历代也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其所表现出的美学意义始终是不容低估的,其着眼点涉及宇宙观、人生观、艺术本体观念、形式自律等问题,体现了中国艺术中传统的美学特征。

它要求艺术既深入物象的本质、内在的规律,同时又以一种宏观的把握,情思的感悟去捕捉画面自身生命力的律动。

3.“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著作《画语录·

山川章》中提出的,它是中国绘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搜尽奇峰打草稿”首先明确了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从事大量、艰苦、认真和深入的艺术实践,全面了解他所要表现的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形态。

“尽”即是要尽其所能。

其次,“搜尽奇峰打草稿”也是一个物我交融的创作过程,要求艺术家不能机械动机摹拟自然形态,即使付出大量的努力也不可能立即创作出好的作品,这些只是“草稿”,需要经过升华,才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

郑板桥曾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一段论述,跟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阐释了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

4.“艺术媒介”是美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提出的。

他继承了贝尔和弗莱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但他对艺术本质的阐释已经转到了艺术媒介的物质实在方面,提出了“艺术是媒介”的现代主义命题。

他认为现代艺术的本质依赖于它所传达的媒介手段的“客观实在的本质”的能力,媒介手段方法的经久不变正好含有艺术的自我证明,艺术批评必须通过分析媒介被获得的方法来表达艺术的本质,从而阐释艺术自身。

格林伯格所说的“媒介”即物质性的颜色、线条和平面等,它们的特性决定着艺术的本质。

格林伯格对艺术本质的阐释深入到了绘画的物质媒介本身审美特性的层面,其理论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以来的现代主义美术发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但提倡艺术完全自由和非意识形态化,反对艺术“主题”,反对客观现实的再现等主张,割断了艺术与现实的一切联系,否定了主体的精神创造,也就取消了艺术本身。

因此,“媒介说”既不可能解释传统美术,也不能真正揭示现代美术的本质。

2003年

1.“黄金分割律”是由古希腊的___________学派发现的。

2.美学上“情感符号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国的______和_____国的__________。

3.六朝时期宗炳写的山水画论的篇名是__________。

王微写的山水画论的篇名是_________。

4.康德的哲学著作三大批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出“思与境偕”的是:

A.司空图B.王国维C.张彦远D.王夫之

2.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康定斯基B.阿多诺C.姚斯D.荆浩

3.《笔法记》的作者是:

A.谢赫B.王维C.石涛D.拉斐尔

4.最早区分优美与崇高的美学家是:

A.朗吉努斯B.博克C康德D.克罗齐

5.美国美术批评家格林伯格写了:

A.《走向更新的拉奥孔》B.《拉奥孔》C.《艺术》D.《论艺术的精神》

1.沃尔夫林的美术史观是形式主义的。

2.《画筌》的作者是元代的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

3.《美的分析》是英国画家荷加斯的著作。

4.冈布里希的美术史研究方法主要受卡西尔的哲学的影响。

5.“美是生活”是俄国的美学家别林斯基提出来的。

1.异质同构2.游戏说3.艺术生产4.审美的期待视野5.主题

1.从艺术史的实际出发,阐释政治影响艺术的途径与方式。

2西方古典美学中关于形式美的理论,与现代美学中的形式主义理论有何本质区别?

请结合西方艺术的史实论述这一问题。

1.毕达哥拉斯学派2.德、卡西尔、美、苏珊·

朗格3.《画山水序》、《叙画》4.《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1.A2.C3.D4.B5.A

笪重光是清代人3.√4.×

冈布里希受波普尔影响5.“美是生活”是由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

1.“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

阿恩海姆。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

2.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

这一学说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由席勒加以系统化,后来又由斯宾塞等作了进一步发展。

康德认为艺术本质上是“自由的”,“好象只是游戏”。

席勒也认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把艺术看作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协调。

英国哲学家斯宾把艺术和审美活动从本质上都看作是一种游戏。

游戏说在19、20世纪都有一定影响,在不同程度上持此说的学者还有:

谷鲁斯、朗格等。

游戏说看到了自由的精神创造是艺术的本质之一,看到了艺术中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看到了艺术给人的精神愉悦,这些都是十分深刻而有价值的。

但它仅仅从主体去解释艺术,同客体、功利、实践与社会生活相割裂,因此是片面不完整的理论。

3.“艺术生产”这一概念是由马克思在1859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提出的。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同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把“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人的社会本质是生产实践活动的观点出发,把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看作是一种生产形态,看作是人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在美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举。

“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

5.主题的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态度和情感等,属于作品内容的主观因素。

主题是作品内容中最重要的东西,通常也被称为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

作品的主题是一种从艺术形象中可以感受到的思想、见解、倾向、情感和理想,是符合生活的发展逻辑的,不是生硬地贴在作品上的标签。

在艺术作品中,主题也可以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因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多方面的。

另一方面,生活现象、文化现象本身就是丰富复杂的,同一对象会具有多方面的含义。

2002年

1.英国画家和理论家荷加斯提出最美的线条是_______和_______。

2.“美学之父”是_______国理论家_______。

3.“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和_______。

4.柏拉图把_______和_______定义为“理论感官”。

5.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_______和_______。

1.顾恺之的“以形写神”意为:

A.用造型手法来表现绘画的精神B.用塑造人形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C.在摹写名画时要在形象中传达出人物之神D.其他

2.线性透视法的发明者:

A.达芬奇B.马萨乔C.乔托D.其他

3.在中文中,“美”的本义是:

A.羊大为美B.羊人为美C.都不对D.都对

4.提出“善、信、大、圣、神”观的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

5.提出“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观的是:

A.马克思B.黑格尔C.列宁D.普列汉诺夫

三、判断并改错(共5题,每题2分)

1.科林伍德在《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美就是直觉就是表现”的学说。

2.王国维关于“无我之境”的学说受到了叔本华的影响。

3.康德的“纯粹美”意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形式美”。

4.吴冠中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观点。

5.歌德提出了“建筑市凝固的音乐”的看法。

四、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6分)

1.移情说2.知人论世3.召唤结构4.时代精神5.现代性

五、问答题(共40分,每题20分)

1.请阐述艺术分类的逻辑。

2.如何划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1.蛇性线、波状线2.德、鲍姆嘉通3.席勒、斯宾塞4.视、听5.《论画》、《画云台山记》

1.B2.D(布鲁内莱斯基)3.D4.C5.A

1.×

《美学原理》是克罗齐的2.√3.√4.√5.√

2.“知人论世”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概念,常被用在古代画论中说明人品与画品的关系。

同时它也是接受者理解艺术作品的一个原则。

要理解某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就必须从整体上了解这位艺术家的出身、生活经历、思想态度、个性气质等。

这是一个理解循环的过程,从作品(部分)到艺术家(整体)再到作品(部分)的循环。

3.召唤结构是一个接受论层面上的定义,是由伊瑟尔提出的。

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面面俱到的结构,而是为接受者留有想象的余地和阐释空间的开放结构。

按伊加登的说法,艺术作品是需要接受者再度创造和具体化的艺术图式;

伊瑟尔则认为,艺术作品的结构是一种召唤的结构,只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填补和具体化这个艺术图式中的空白和不确定点,完成这个召唤的结构。

美术作品的“召唤结构”可分为几个层面:

一是物质材料层;

二是形式结构层;

三是客体所指含义层。

美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就存在于各层面的相互结合中。

4.见2001年考题

2001年

一、填空(共10空,每空1分)

1.最早提出“逸品”观念的是_____代书画史论家_______。

2.二十世纪初提倡“美术革命”的代表人物除康有为外,还有_______和_______。

3.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_______和英国的_______。

4._______在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艺术生产”的学说。

5.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的艺术观。

二、选择(共5题,每题2分)

1.孔子的“绘事后素”意为:

A.绘画之事在素描之后B.绘画之事在绢素之上展开C.绘画的最后完成在于素功D.其他

2.“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作者是:

A.张大千B.潘天寿C.黄宾虹D.其他

3.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学说是他在哪部著作中提出来的:

A.《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B.《资本论》C.《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其他

4.“隐含的读者”观是由以下哪位理论家提出的:

A.伽达默尔B.伊瑟尔C.茵加登D.姚斯

5.“浪漫主义”一词的本意是指:

A.感情奔放B.优美的风景C.传奇色彩D.其他

三、判断(共5题,每题2分)

1.十八世纪时,“美术”一词的含义除包括绘画、雕塑之外,还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门类艺术在内。

2.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与真理隔了三层”的学说。

5.蒙德里安撰写了《论艺术的精神》一书。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

1.完形2.以形写神3.解衣盘礴4.时代精神5.互文性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

1.请阐述西方“模仿”学说的理论脉络并陈述自己的看法。

2.关于美术作品的接受有两种主要的看法:

一种认为接受者可以把握作者创作的原意,做到“知人论世”;

一种认为作者死亡,“诗无达诂”。

你是否赞同这两种看法?

如果赞同,请阐述理由;

如果不赞同,请阐述自己的见解。

1.唐、朱景玄2.陈独秀、蔡元培3.克罗齐、科林伍德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5.“一画”论、蒙养生活

1.D2.D齐白石3.C4.B5.C

是柏拉图说的3.×

4.√5.×

是康定斯基写的

1.“完形”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提出的。

完形是指“形式”,是一种“格式塔”,它具有完整性,是视知觉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简化”和“张力”是它的特征。

这是从形式主义观点出发解释艺术发生的观点。

阿恩海姆主张艺术作品要与现实世界相分离,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形式和色彩所固有的,所以美术不需要再现自然对象也能实现它的本质,而抽象艺术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2.“以形写神”的概念是东晋的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出的,强调的是形与神的关系,这也是中国画论的基本范畴。

“以形写神”首先要重形,即对客观形体刻画,“形”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在中国画论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只有通过对形的把握才能进而表现对象的神。

也只有表现出了“神”,“形”才能更生动鲜活起来,两者之间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解衣盘礴”出自《庄子·

田子方》,故事的大概是一位不拘小节而解衣盘礴的画家被宋元君称为“真画者”。

“解衣盘礴”强调的是主体精神在创作中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的无拘无束地抒发。

艺术创作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性,要求创作者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以全身心投入其中。

4.所谓“时代精神”即体现在历史中的绝对精神。

最早诗人歌德在其巨著《浮士德》中已经提到“时代精神”,但该词的规范意义来自黑格尔。

他把人类历史看成是绝对精神在时间中的自我呈现过程,由此他把艺术的风格和历史与时代精神紧密地联结起来,把艺术史理解为象征、古典、浪漫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他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最大贡献。

5.互文性在文学理论中是用来表达历史上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美术理论中,指历史上的艺术作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任何一幅作品,都是人类整个艺术历史所有作品的一个回音,也就是对所有美术作品的反映和挑战。

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看,在此层面上接受者又进入了另一意义上的理解的循环。

即他只有在理解人类整体美术史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的艺术历史和艺术作品的“互文性”关系。

2000年

1.1750年,______国人_______建立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美学”(Aesthetica),该词的原意为_______。

2.马克思在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美的规律”的学说,他还提出,人通过生产劳动实践,使自然成为_______。

3.撰写《艺术与视知觉》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他提出了_______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