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015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docx

人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

专题一:

农业与工业

一、世界土地资源及农业

世界土地资源及农业概况

1.土地蕴育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土地资源因能循环使用,属可再生资源。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耕地多分布在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北部和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是林地主要分布区,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土地资源的流失原因有:

(1)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大量耕地被挤占为建筑用地;

(2)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地,使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水土流失严重,沙漠面积扩大。

(3)部分地区利用污水灌溉和污泥作肥料,使土壤受到了严重污染。

2.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五个部门。

农业生产不仅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还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

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一方面要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另一方面要有可供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所以世界上温带和热带的一些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往往成为人类发展种植业最早的区域,并因此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林业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林业是利用森林生长而获取产品的生产部门。

林业的产品除木材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如橡胶、水果、茶叶等。

畜牧业是靠放牧或饲养牲畜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日本

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有利于渔业发展,成为渔业大国。

其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在保护本国森林资源的同时,又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

东南亚

东南亚耕地较少,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种植,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湿热的气候也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中南半岛上的河流下游平原及河口三角洲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印度

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绿色革命”,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粮食供应得到改善。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但人口众多,农业发展面临压力。

经济作物中,黄麻在恒河三角洲大量种植,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与温和多雨的气候,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比重很高,在荷兰国甚至达到70%。

本区的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这里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东非热带草原国家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带、粗放牧牛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70%以上的羊只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沿海的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带。

澳大利亚农场大,现代化水平高,主在农牧产品除羊毛外,还有牛肉、小麦等。

美国

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专业化,是世界农业强国。

二、我国土地资源和农业

我国土地资源及农业概况

1.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合理,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就地形分布而言,耕地主要是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有: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乱占耕地等。

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农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其中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分布着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不同温度带,其种植作物、耕作制度有着较大差异,如下:

温度带

主要作物

耕作制度

寒温带

早熟的春小麦

一年一熟

中温带

春小麦

一年一熟

暖温带

小麦、玉米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亚热带

水稻、油菜

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带

水稻

一年三熟________

我国农业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其解决对策是,一要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二要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地区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二至三熟。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是高寒牧场。

优良畜种有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青藏牦牛、宁夏滩羊等。

西北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利用黄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发展河谷农业。

台湾

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森林面积广阔,岛上约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新疆

绿洲是新疆农业生产基地,坎儿井是特有的灌溉工程,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等。

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短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它们以产量丰富、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

发挥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是新疆绿洲发展特色农业的希望所在。

近年来,新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为缩减,而瓜果、蔬菜、孜然等作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大大超过粮食作物。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随着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高粱、谷子等耐旱作物广泛种植。

加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式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载牧等。

三、世界矿产资源与工业概况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铁、煤、石油等。

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美国等国;煤主要分布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上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并且还是世界上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水平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但二战后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迅速,如中国、印度等国工业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在一些方面居于世界前列,如中国的消费品制造业、印度的软件业等。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矿产资源与工业

日本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但日本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许多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较高,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为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加工产品,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印度

现在,印度不仅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在靠近恒河三角洲黄麻产地,加尔各答成为麻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盛产棉花,孟买成为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东北部煤、铁、锰资源丰富的地区;班加罗尔是信息产业中心,软件业出口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俄罗斯

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这为俄罗斯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许多新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它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但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部门比较薄弱,这是俄罗斯工业发展的不利方面。

中东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东产油国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等国,从出口石油中赚取大量外汇,成为富裕国家。

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欧洲西部的工业和畜牧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中考题型例很高。

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本区许多国家从国外进口原料、燃料、粮食,向外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等工业制成品,为国家带来财富。

本区的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5%,居世界首位;铁矿、镍矿、锌矿和锰矿的储量居世界前6位。

现在,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主要矿产品是煤、铁,所以,澳大利亚又被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美国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

电力、飞机、机械、化工等重要部门都居世界首位。

在核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也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因而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美国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进口国。

美国所消耗的这些资源和能源,有些是工业生活需要的,但有些是高消费和浪费所造成的。

巴西

二战后,为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巴西政府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

列。

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含铁量高达60%-70%。

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在现代工来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主要工业中心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

 

专题二:

地理界线

一、有关地球的分界线

(1)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级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2)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30°~南纬30°:

低纬度

南北纬30°~南北纬60°:

中纬度

南北纬60°~南北纬90°(极点):

高纬度

(3)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4)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从20°W经0°经线至160°E属于东半球;从20°W经180°经线至160°E属于西半球。

(5)180°经线——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180°经线的西侧是东十二区,是全球最早的一个时区,而180°经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是全球最晚的一个时区,所以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

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注:

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这主要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绕过陆地所造成。

(6)回归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

二、有关大洲、大洋及部分国家间的分界线

1.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

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②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

10000千米。

③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的枢纽。

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美洲也可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即美国以北的美洲(含美国)称为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

④白令海峡——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狭窄水道

⑤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狭窄水道

⑥丹麦海峡——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⑦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

2.四大洋的分界线

太平洋与北冰洋:

白令海峡最窄处。

太平洋与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北口,至南极大陆。

太平洋与大西洋:

在德雷克海峡处

大西洋与印度洋:

自通过非洲大陆南端至南极大陆。

3.世界上每个国家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即国界。

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

有以自然的山脉、河流、湖泊为界;也有以直线为界,在一定地段设立界碑、界墙、栅栏作为标志。

如:

②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中国和俄罗斯的国界线

②安第斯山脉——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的国界线

③北纬38°线——朝鲜半岛上朝鲜和韩国的军事分界线

4.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

亚洲:

26ºE--169ºW,10ºS--80º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非洲:

17ºW--51ºE,35ºS--37ºN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

10ºW--66ºE,36ºN--71ºN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

170ºW--20ºW,7ºN--72º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纬度带

南美洲:

82ºW--35ºW,54ºS--12º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

110ºE-130ºW,47ºS--30ºN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同时存在二个日期

南极洲:

绕经线一周62ºS以南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三、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

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5.南方、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摄氏度等温线

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此线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摄氏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此线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摄氏度,亚热带、水田耕作

区。

6.大海的分界线

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

7.地势第—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一线

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一太行山—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8.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大致秦岭一淮河一线,(相当于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大致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从大兴安岭西坡一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相当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大致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地区分界线长城一线

专题三: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

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和地质地貌灾害。

一.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

暴雨

洪涝

干旱

寒潮

时间

夏秋季节

夏秋季节中考资

夏秋季节

华北地区春旱3~5月,

冬半年,春秋季危害大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7~8月

东南沿海

我国除西部一些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

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

分布

以台、琼、

沙漠地区以外的

以外的广大地区,主

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地区

地区

粤、闽最多

广大地区,主要集

要集中在中、东部

中在中、东部

锋面、气压系统造

暴雨、大暴雨造成的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

成因

不用记

成的集中降水过

地表水泛滥

偏少

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强风、特大

降水强度大,易产

水位上涨,大面积、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强降温、大风、雪灾、影

灾害

暴雨、风暴

生洪涝灾害

大量积水

粮食减产,饮水困难

响范围大。

使农作物受冻

特点

潮给生命

财产带来

危害

加强预报,

加强预报,加强绿

加强绿化,加强防洪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

加强预报,做好防寒准备

营造沿海

化,加强防洪工程

工程建设

水.营造防护林,加强

防护林.提

建设

农用水利基本建设,发

高公众防

展旱作农业

灾意识

二.主要地质灾害的比较

成因

危害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

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震

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的

地面震动

火山

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喷发

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及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

滑坡

滑动面整体下滑

济损失

泥石流

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

赤潮

赤潮是海水中微小藻类异常增殖而引起的海水变色现象。

它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容易造成生态平衡和渔业环境的破坏,危害渔业和养殖业。

自然因素主要是光照、气温、盐度、风浪、地理位置等:

排入近海的大量污染物等人为条件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海水的富营养化过程中,人类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自然灾害时间分布规律及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图

 

[中考题型例1](2008烟台)读图,解释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的作用:

 

(1)在A区,森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B区森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B区森林对河流水文特点的影响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区森林比较明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