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305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整理文档格式.docx

P2口可以作为地址线的高8位;

P3口是双功能

口,每条口线还具有不同的第二功能。

另外,P0口的驱动能力为8个TTL负载,而其它口仅可驱动4个TTL负载。

4.如果80C51单片机晶振频率分别为6MHz、11.0592MHz、12MHz时,机器周期分别为多少?

机器周期分别为2μs,1.085μs,1μs。

5.80C51单片机复位后的状态如何?

复位方法有几种?

复位后,PC内容为0000H,P0口~P3口内容为FFH,SP内容为07H,SBUF内容不定,IP、IE和PCON

的有效位为0,其余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状态均为00H。

复位方法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上电与按键均有

效的复位。

6.80C51单片机的片内、片外存储器如何选择?

80C51的EA引脚为访问片内、片外程序存储器的选择端。

访问片内、片外数据存储器需要采用不同的

指令加以区分。

7.80C51单片机的PSW寄存器各位标志的意义如何?

CY:

进位、借位标志。

有进位、借位时CY=1,否则CY=0;

AC:

辅助进位、借位标志(高半字节与低半字节间的进位或借位);

F0:

用户标志位,由用户自己定义;

RS1、RS0:

当前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

OV:

溢出标志位。

有溢出时OV=1,否则OV=0;

P:

奇偶标志位。

存于ACC中的运算结果有奇数个1时P=1,否则P=0。

8.80C51单片机的当前工作寄存器组如何选择?

当前工作寄存器组的选择由特殊功能寄存器中的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的RS1、RS0来决定。

9.80C51单片机的控制总线信号有哪些?

各信号的作用如何?

RST/VPD:

复位信号输入引脚/备用电源输入引脚;

ALE/PROG: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引脚/编程脉冲

输入引脚;

EA/VPP:

内外存储器选择引脚/片内EPROM(或FlashROM)编程电压输入引脚;

PSEN:

外部程

序存储器选通信号输出引脚。

10.80C51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低端的几个特殊单元的用途如何?

0000H:

单片机复位入口地址;

0003H:

外部中断0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000BH:

定时/计数器0溢

出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0013H:

外部中断1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001BH:

定时/计数器1溢出中断1的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0023H:

串行口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第三章

10.完成某种操作可以采用几条指令构成的指令序列实现,试写出完成以下每种操作的指令序列。

(1)将R0的内容传送到R1;

(2)内部RAM单元60H的内容传送到寄存器R2;

(3)外部RAM单元1000H的内容传送到内部RAM单元60H;

(4)外部RAM单元1000H的内容传送到寄存器R2;

(5)外部RAM单元1000H的内容传送到外部RAM单元2000H。

(1)MOVA,R0

MOVR1,A

(2)MOVR2,60H

(3)MOVDPTR,#1000H

MOVXA,@DPTR

MOV60H,A

(4)MOVDPTR,#1000H

MOVR2,A

(5)MOVDPTR,#1000H

MOVDPTR,#2000H

MOVX@DPTR,A

11.若(R1)=30H,(A)=40H,(30H)=60H,(40H)=08H。

试分析执行下列程序段后上述各单元

内容的变化。

MOVA,@R1

MOV@R1,40H

MOV40H,A

MOVR1,#7FH

(R1)=7FH

(A)=60H

(30H)=08H

(40H)=60H

14.试用位操作指令实现下列逻辑操作。

要求不得改变未涉及的位的内容。

(1)使ACC.0置位;

(2)清除累加器高4位;

(3)清除ACC.3,ACC.4,ACC.5,ACC.6。

(1)SETBACC.0

(2)ANLA,#0FH

(3)ANLA,#87H

15.试编写程序,将内部RAM的20H、21H、22H三个连续单元的内容依次存入2FH、2EH和2DH单元。

MOV2FH,20H

MOV2EH,21H

MOV2DH,22H

16.试编写程序,完成两个16位数的减法:

7F4DH-2B4EH,结果存入内部RAM的30H和31H单元,

30H单元存差的高8位,31H单元存差的低8位。

(注意:

此题与书上的题要求不一样,书中

要求31H单元存差的高8位,30H单元存差的低8位)

CLRCY

MOV30H,#7FH

MOV31H,#4DH

MOVR0,#31H

MOVA,@R0

SUBBA,#4E

MOV@R0,A;

保存低字节相减结果

DECR0

MOVA,@R0

SUBBA,#2BH

保存高字节相减结果

17.试编写程序,将R1中的低4位数与R2中的高4位数合并成一个8位数,并将其存放在R1中。

MOVA,R2

ANLA,#0F0H

ORLR1,A

18.试编写程序,将内部RAM的20H、21H单元的两个无符号数相乘,结果存放在R2、R3中,R2中存放高8位,R3中存放低8位。

MOVA,20H

MOVB,21H

MULAB

MOVR3,A

MOVR2,B

19.若(CY)=1,(P1)=10100011B,(P3)=01101100B。

试指出执行下列程序段后,CY、P1口及P3

口内容的变化情况。

MOVP1.3,C

MOVP1.4,C

MOVC,P1.6

MOVP3.6,C

MOVC,P1.0

MOVP3.4,C

-81-

(CY)=1,(P1)=10111011B,(P3)=00111100B

第四章

9.若80C51的晶振频率为6MHz,试计算延时子程序的延时时间。

DELAY:

MOVR7,#0F6H

LP:

MOVR6,#0FAH

DJNZR6,$

DJNZR7,LP

RET

延时时间:

2μs*{[1+((1+2*250+2)*246)+2]+2}=0.247486秒(含调用指令2个机器周期)

10.在内部RAM的30H~37H单元存有一组单字节无符号数。

要求找出最大数存入BIG单元。

试编写程

序实现。

ORG0000H

BIGDATA2FH

ONEDATA2AH

TWODATA2BH

START:

MOVR7,#7;

比较次数

MOVR0,#30H

LOOP:

MOVA,@R0

MOVONE,A

INCR0

MOVTWO,@R0

CLRC

SUBBA,@R0

JCNEXT;

ONE小,TWO大继续比下一对数

MOV@R0,ONE;

ONE大放后面(交换)

MOV@R0,TWO;

TWO小放前面

INCR0;

NEXT:

DJNZR7,LOOP

MOVBIG,37H

SJMP$

END

11.编写程序,把累加器A中的二进制数变换成3位BCD码,并将百、十、个位数分别存放在内部RAM

的50H、51H、52H中。

单字节二进制数转换为压缩的BCD码仅需要2个字节;

在将压缩的BCD码拆分存于3个单元。

org0

MOV52H,#0

MOV51H,#0

MOV50H,#0

MOVA,#0FDh

LCALLDCDTH

DCDTH:

MOVR7,#8

MOVR0,A;

暂存于R0

MOVA,R0

RLCA

MOVR0,A

MOVR1,#51H;

MOVA,@R1;

ADDCA,@R1;

DAA;

MOV@R1,A;

DECR1

MOVA,@R1

ADDCA,@R1

DAA

MOV@R1,A

INCR1;

50H已是结果,R1指向51H,51H单元需拆分

MOVA,#00H

XCHDA,@R1

MOV52H,A

SWAPA

12.编写子程序,将R1中的2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ASCII码后存放在R3和R4中。

ORG0

MOVR1,#5BH

MOVA,R1

ANLA,#0F0H

ACALLASCII

MOVR3,A

ANLA,#0FH

MOVR4,A

ASCII:

PUSHACC

SUBBA,#0AH

POPACC

JCLOOP

ADDA,#07H

ADDA,#30H

13.编写程序,求内部RAM中50H~59H十个单元内容的平均值,并存放在5AH单元。

MOVR7,#10

MOVR0,#50H

MOVB,#10

CLRA

ADDCA,@R0

DIVAB

MOV5AH,A

第五章

2.某系统有三个外部中断源1、2、3,当某一中断源变低电平时便要求CPU处理,它们的优先处理次

序由高到低为3、2、1,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分别为2000H、2100H、2200H。

试编写主程序及中断服务程序(转至相应的入口即可)。

将3个中断信号经电阻线或,接INT1。

LJMPMAIN

ORG00013H

LJMPZDFZ

ORG0040H

MAIN:

SETBEA

SETBEX1

0RG0200H

ZDFZ:

PUSHPSW

JBP1.0,DV0

JBP1.1,DV1

JBP1.2,DV2

INRET:

POPPSW

RETI

ORG2000H

DV0:

------------

JMPINRET

ORG2100H

DV1:

ORG2200H

DV2:

8.利用定时/计数器T0从P1.0输出周期为1s,脉宽为20ms的正脉冲信号,晶振频率为12MHz。

试设

计程序。

采用定时20ms,然后再计数1、49次的方法实现。

a、T0工作在定时方式1时,控制字TMOD配置:

M1M0=01,GATE=0,C/T=0,可取方式控制字为01H;

b、计算计数初值X:

晶振为12MHz,所以机器周期Tcy为1μs。

N=t/Tcy=20×

10-3/1×

10-6=20000

X=216-N=65536-20000=45536=4E20H

即应将4EH送入TH1中,20H送入TL1中。

c、实现程序如下:

AJMPMAIN;

跳转到主程序

ORG0030H

MAIN:

MOVTMOD,#01H;

设T1工作于方式2

MOVTH0,#4EH;

装入循环计数初值

MOVTL0,#20H;

首次计数值

LP0:

SETBP1.0

ACALLNT0

CLRP1.0

MOVR7,#49;

计数49次

LP1:

DJNZR7,LP1

AJMPLP0

NT0:

MOVTH0,#4EH

MOVTL0,#20H

SETBTR0

JNBTF0,$

CLRTR0

CLRTF0

9.要求从P1.1引脚输出1000Hz方波,晶振频率为12MHz。

试设计程序。

采用T0实现

-90-

-91-

1/1000=1×

10-3

N=t/Tcy=0.5×

10-6=500

X=216-N=65536-500=65036=FE0CH

即应将FEH送入TH0中,0CH送入TL0中。

ORG000BH;

T0的中断入口地址

LJMPDVT0

设T0工作于方式2

MOVTH0,#0FEH;

MOVTL0,#0CH;

SETBET0;

T0开中断

SETBEA;

CPU开中断

SETBTR0;

启动T0

SJMP$;

等待中断

DVT0:

CPLP1.1

MOVTH0,#0FEH

MOVTL0,#0CH

10.试用定时/计数器T1对外部事件计数。

要求每计数100,就将T1改成定时方式,控制P1.7输出一个

脉宽为10ms的正脉冲,然后又转为计数方式,如此反复循环。

设晶振频率为12MHz。

a、T1工作在计数方式2时,控制字TMOD配置:

M1M0=10,GATE=0,C/T=1,可取方式控制字为60H;

T1工作在定时方式1时,控制字TMOD配置:

M1M0=01,GATE=0,C/T=0,可取方式控制字为10H;

b、计算初值X:

定时10ms时:

N=t/Tcy=10×

10-6=10000

X=216-N=65536-10000=55536=D8F0H

即应将D8H送入TH1中,F0H送入TL1中。

计数100时:

N=100

X=28-N=256-100=156=9CH

ORG001BH;

T1的中断入口地址

LJMPDVT1

MOVTMOD,#60H;

T1工作于计数方式2

MOVTH1,#9CH;

装入计数初值

MOVTL1,#9CH;

CLRP1.7

SETBET1;

T1开中断

SETBTR1;

启动T1

DVT1:

SETBP1.7

CLRET1

CLRTR1

MOVTMOD,#10H;

T1工作于定时方式1

MOVTH1,#0D8H;

装初值

MOVTL1,#0F0H

SETBTR1

JNBTF1,$;

查询等待10ms

CLRTF1

第六章

3.在串行通信中通信速率与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如何?

最大距离与传输速率及传输线的电气特性有关。

当传输线使用每0.3m(约1ft)有50PF电容的非平衡

屏蔽双绞线时,传输距离随传输速率的增加而减小。

当波特率超过1000bps时,最大传输距离将迅速下降。

 

第七章

1.以80C31为主机,用2片27C256扩展64KEPROM,试画出接口电路。

3.当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数据存储器RAM地址和程序存储器EPROM地址重叠时,它们内容的读取是否

会发生冲突,为什么?

不会。

由于80C51对ROM的读操作由PSEN控制,指令用MOVC类;

对RAM读操作用RD控制,指

令用MOVX。

所以,尽管ROM与RAM的逻辑地址是重叠的,它们内容的读取也不会发生冲突。

4.

7.

第八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