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3413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论文小学生座位排列对其自我意识的影响Word格式.docx

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诸因素有性别、学校类别、家庭教养方式、教师期望等,其中课堂座位排列也是影响儿童自我意识的因素之一。

2、课堂座位排列

目前,国内外较常见的教室排列方式有按行列式排列,国内学者称之为“秧田式”;

按圆桌型排列,我们称之为“圆桌式”;

与此相近的有“半圆型”、“椭圆型”;

此外,还有“马蹄型”。

其中,最常见、普遍的是“秧田式”。

作为班级授课制的产物,自十七世纪初产生以来,“秧田式”一直都是教座位排列的主要形式,在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更是千篇一律的这种模式。

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对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

在本文中,由于旌阳小学各班每一星期班级座位左右大轮换,故在调查研究中座位排列只考虑座位排数。

(二)研究背景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五六岁儿童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能从交往对方的角度反思和调节自己的反应,并逐步认识到有一个区别于外部表现的,内部的、真正的“我”的存在。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以第三者观察自己,对自己的观察也逐步从外部的、表面的特征深入到内心品质,从比较笼统、片面到比较细致、全面。

到了五年级,学生表现出比较成熟的自我意识,出现了“观察者”自我意识。

他们对自我关注、对自我价值敏感,在自我价值受挫时,表现出退缩反应。

因此小学时期的儿童经历了生理自我,正处于获得社会自我、学习角色和获得角色的时期。

总体而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表现为以下趋势:

(1)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其中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

期。

(2)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年级间差异不显著。

(3)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上升时期。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问题。

自我认知的发展是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量方面的发展。

1、自我认识的发展

(1)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队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自我概念是自我发展的前提。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它是对个人才能的简单的认识,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复杂化,并逐渐形成社会的自我、学术的自我、身体的自我等不同的层次。

心理学的等人的研究表明,10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只是从身体特征、行为特征和成绩特征来描述自己。

国内外研究发现(S.Harte,1982;

金盛华,1985,188;

李德伟,1988),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能形成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很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做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情况也很一致。

周国韬等人的研究指出,小学生的成就自我概念在小学四、五年级显著上升。

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与性别有关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1977,1984)的研究发现,女生的自我接受度和自我和谐度逐渐降低,而男生则没有这种现象,这可能与社会对男女性不同的要求和待遇有关。

(2)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标志,自我评价是在自我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儿童在学前阶段还不具有自我评价能力,进入小学以后,这种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

小学时期,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出一下特点:

(1)逐渐从顺从别人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发展。

初入学儿童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儿童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了明显发展,他们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从而能够独立地对自己的做出评价

(2)从计较具体的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比较抽象的内心品质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

研究认为儿童自我评价是从注重行为效果的具体评价过

渡到注重行为动机的抽象评价,从对别人和自己的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转向内部世界,自觉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

2、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包括对自己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

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他们的情绪体验也逐步加深。

小学生自我体验的各种情感中,愉快和愤怒的情感发展较早,而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生较晚,其中自尊感最为重要。

3、自我控制的发展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监督和调节,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林崇德、何建中等人研究了小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的自我监控能力的计划性、监视性、有效性,发现在计划性发展中,小学生在复杂任务中初步思考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11岁儿童几乎接近一般成人水平。

在简单任务中,儿童停顿和悔步的次数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难度任务中,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健康。

积极的自我意识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对小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要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

(三)问题的提出

关于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其发展现状上,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龄、性别、年级等几个方面,课堂座位排列对自我意识发展是否存在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且相关研究也为数不多。

任何一种座位排列方式都会暗含着某种教育学思想,暗含了教师所期望的交往方式。

“秧田式”排列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教师在教室的“前面”,学生面向教师,他们的注意力能被教师更好控制起来,如果某个学生注意力分散,可通过重新安排座位加以解决。

这种排列方式显示了一种期望的师生交流方式:

即部分或全部以教师为中心。

它暗示学生:

“坐着安静地听讲”,由此也喻示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

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合适的,并显示其优越性,如系统传授知识。

但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和讨论,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相互交融、展现自我价值以及培养协同合作的精神,也不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所以,科尔认为:

“教室为什么要分前、后呢?

教室分前后的思想与专制型由上至下,即由教师到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是不谋而合的。

它使学生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性,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

Piers和Harris经研究证实,三年级和十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高于六年级很多。

我国有关研究表明:

我国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呈现由低到高的曲线形,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发展速度较快,小学三年级以后发展速度逐渐减慢。

自我意识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客观决定了积极自我意识的养成在儿童教育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

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实证性研究均发现,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测量指标都有高度相关。

因此,促进儿童积极自我意识的形成,作为培养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对个体毕生的心理健康都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学龄期儿童进行施测,旨在:

1)对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课堂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2)了解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是否受课堂座位排列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根据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原则,于2011年2月抽取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旌阳实验小学在校小学生。

受量表年龄要求的限制,同时1-2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较小,对量表的有关条目理解有难度,所以本次只在3-6年级抽取样本进行调查。

在3-6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为调查对象165人,男81人,女84人。

三年级43人,四年级42人,五年级41人,六年级39人。

得到有效问卷160份,回收率96.97%。

有效问卷基本情况:

类别特征人数百分比

三年级40人25%

年级四年级40人25%

五年级41人25.625%

六年级39人24.375%

性别男80人50%

女80人50%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1)测量工具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self-conceptScale)是美国心理学家DBEV及Piers-Harris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

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分成六个分量表:

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来评价儿童自我意识。

信度:

重测信度间隔2周为0.81,间隔三个月为0.74

效度:

本量表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教师报告表、智商、

学习成绩均有较好的相关,临床应用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单纯性肥胖、躯体

疾病儿童有鉴别作用。

(2)计分方法

第一项均规定了答“是”或“否”的标准答案,凡规定答“是”,受试者在“是”上划了圈便记一分,如划了“否”则不记分;

同理,如规定答“否”,受试者在“否”上划了圈便记一分,如划了“是”则不记分。

主试者根据记分键计分。

本量表为正性记分,凡得分高者表明该分量表评价好,即无此类问题,如:

“行为”得分高,表明该儿童行为较适当,“焦虑”得分高,表明该儿童情绪好,不焦虑,总分得分高则表明该儿童自我意识水平高。

某一分量表得分低,表明存在这方面问题,例如:

“行为”得分低,提示该儿童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得当,智力与学校情况得分低,提示该儿童有学习方面的困难,“焦虑”得分低,提示该儿童有情绪问题。

2、访谈法

运用访谈法与被抽取的四个不同年级的班级的班主任进行访谈了解各班学生基本情况,以及所在班级的座位排列表。

3、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根据心理健康研究结果、心理咨询部门反馈信息,前来咨询的学龄期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反映其自我认识不正确、自我评价不合理、自我不满意等。

而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个体的一生中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

儿童在进入小学阶段后,学校教室成为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此时,学习的成败、在集体中的地位、与同伴的关系等,都使小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充实着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座位排列的空间形式,潜在地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对其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甚至于学生的自我意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了解学龄期儿童在课堂的座位排列对他们自我意识是否具有影响是必要的。

(2)实践意义

心理健康研究的方向是心理发展性研究,主要帮助人们自己救助自己。

因此,了解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以及课堂座位排列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学龄期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从而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4、数据处理

使用SPSS18.0forwindows,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表.3.1三年级不同性别儿童自我意识独立样本T检验

行为智力与躯体外焦虑合群幸福总分

学校情况貌与属性与满足

男0.539-0.1010.8970.5320.171-0.1330.936

t

女0.536-.1030.9200.5340.180-0.1300.965

P值0.5950.9180.3630.5970.8580.8970.341

由表3.1可以看出,三年级女生的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因子、合群因子、幸福与满足因子以及总分均高与男生。

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得分低于男生,各因子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社会对男女性别的角色要求存在差异,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这种差异起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及家庭对男女的期望和态度的差别根深蒂固,这使得女生在自我肯定与自我意识发展受到更多的约束与要求。

在本次调查中性别差异分析提示女生比男生更注意自身形象,容易焦虑紧张,人际关系更良好,自我感觉更幸福与满足。

该结果符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为了了解三年级课堂座位排列对儿童自我意识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表.3.2三年级不同座位排列儿童自我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

F0.5410.6540.4550.1060.8680.4470.394

P值0.6570.5860.7160.9560.4670.7210.758

由表3.2可以明显看出三年级课堂座位排列与儿童自我意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即不同的课堂座位排列对三年级儿童自我意识没有影响。

表.3.3四年级不同性别儿童自我意识独立样本T检验

男-2.0740.536-2.120-0.005-2.015-2.259-.217

女-2.0590.541-2.209-0.006-2.78-2.273-.245

P值0.0470.5920.0340.9960.0450.0290.031

由表3.3可以看出四年级女生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上高于男生。

而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男生。

该年级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以及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说明四年级女生比男生行为更为得体,智力与学校情况更优秀。

表.3.4四年级不同座位排列儿童自我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

F0.8342.4771.3670.5771.8801.1640.980

P值0.5350.0490.2610.7170.1240.3470.444

由表3.4可以得出四年级不同课堂座位排列对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存在显著差异(p<

0.05),说明四年级的课堂座位排列对学生的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有影响。

不同的课堂座位排列可能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他们在校表情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3.5五年级不同性别儿童自我意识独立样本T检验

男-1.7271.742-1.153-1.186-2.477-0.551-1.400

女-1.7251.738-1.145-1.190-2.446-0.553-1.395

P值0.0930.0900.2600.2410.0210.5830.171

由表3.5可以看出五年级男生在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幸福与满足因子上得分高于女生,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因子以及总分上得分则低于女生,说明这个年纪的男生在智力水平上高于女生,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容易自我满足。

表3.6五年级不同座位排列儿童自我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

F1.9460.5581.4972.1450.6732.8312.387

P值0.1110.7310.2160.0830.6470.0300.051

由表3.6可以看出只有在幸福与满足因子上不同座位排列对五年级儿童自我意识存在显著差异(p<

0.05),也就说明在五年级学生不同的课堂座位排列会对儿童的幸福感与满足感的感受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表3.7六年级不同性别儿童自我意识独立样本T检验

男-1.370-0.360-0.5231.1410.978-0.681-0.575

t

女-1.367-0.360-0.5291.1580.987-0.680-0.580

P值0.1800.7220.6000.2560.3300.5010.566

由表3.7可以看出男生在躯体外貌与属性以及总分上高于女生,其他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女生,也就说明六年级男生比女生更注意自身外貌形象。

表3.8六年级不同座位排列儿童自我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

F0.4150.7230.5870.3750.5361.1040.317

P值0.8640.6360.7380.8890.7770.3820.923

由表3.8可以看出六年级不同座位排列对儿童自我意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也就说明六年级儿童自我意识不受座位排列的影响。

表3.9儿童自我意识在不同年级、性别、座位排列的相关分析

总分年级性别座位排数

Pearson相关性总分1.000-.152*.088.259**

年级-.152*1.000.028.125

性别.088.0281.000.015

座位排数.259**.125.0151.000

注:

*P<

0.05,**P<

0.01

由表3.9可以得到自我意识总分在不同年级之间以及不同座位排列之间(p<

0.05)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年级在座位排列上(p>

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不同性别在座位排列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与对策

(一)讨论

依据上述数据显示,不同课堂座位排列在四年级与五年级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年级在智力与学校情况方面,不同课堂座位排列会对其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四年级学生的不同座位排列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在校表现的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年级则是在幸福与满足因子上存在显著影响,也就说明五年级的学生不同课堂座位排列对他们幸福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现状满足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影响。

而三年纪和六年级在座位排列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儿童自我意识总分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座位排列进行相关分析又可以看出,自我意识总分在不同年级与不同座位排列上存在显著影响。

说明不同年级的自我意识得分存在差异,不同座位排列对自我意识总分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本次探究可以得出座位排列对儿童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从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的角度来说,一个个小小的座位编排都不是一个可草率为之的小事。

正如温斯坦所说“没有一种座位安排可以满足所有班级,所有学习场所和所有人。

教师应利用教师座位安排达到他们具体的教学及行为目标”。

因此,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建设,需要班主任有创新开拓精神,敢于打破常规,在实践中敢于尝试、探索新方法,使班级管理不断发展。

班主任在给学生编排座位的时候,应从学生个体之间是否体现了互动性,互补性,互动性为基本出发点。

不能在教室内很直观地把教室分成各个不同的区域,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靠近讲台的前几排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会受到老师的影响,而且他们注视黑板的角度、光线都会比后排学生好。

而后排学生则显得注意了不集中,上课不积极,学习热情明显没有前排学生高涨。

班主任们也意识到座位排列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会定期给学生换位置,每周左右轮换座位,但大多数都是左右轮换,没有前后轮换。

所以也会每过一二个月,全班座位大调整一次。

(二)对策

在编排学生座位时,不仅要注意到学生的生理因素,例如学生的身高因素,眼睛是否近视,性别因素,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因素,接受知识能力因素,情感因素等。

班主任可以通过搭配好同桌后,再进行合理分组,整体布置。

此时要考虑学生的个子高低,视力状况,特殊困难等条件,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考虑前后左右和小组内的成员组成,为组际之间的竞争创造公平的基础。

每个小组有骨干学生、核心成员,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成绩、不同个性的学生组成小组,尽最大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使他们尽可能协调,从而使每个学生周边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制约、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关系。

学生座位班级集体一员,每个人都有权利平等的享受各种教育资源,教室内每个角落每个座位也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由于在客观上会存在一些有利与不利,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室内对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对待,一视同仁。

同时对于前后排座位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各位老师在上课教学的时候多下讲台走走,不要固定于前排的走动,多与后排学生进行眼神接触,多给后排学生发言机会等,从而使后排学生更专心于课堂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

也可以像旌阳小学每周左右大组轮换一次或每一二个月班级座位大调整的方法,尽量减少因为座位排列对教育教学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冉苒.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23-27

[2]林伟.小学生自我意识与亲社会倾向及推理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6.

[3]吴怀能.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5.

[4]张枫,刘毅梅.无锡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4期382—383

[5]刘岳启.江苏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5卷第4期320—321

[6]李鸿玮.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N].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