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352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

《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语《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简答题答案.doc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资本循环:

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17、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18、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

资本是以股份为主构成,职工股东共同劳动,实现按资按劳分配,权益共享,风险共担,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所有职工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企业以全部资产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9、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其核心是知识生产,本质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16、资本主义地租是指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反映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所以,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及分割形式。

17、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内容简介:

“现代”资本主义的最典型特征就是集中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由于卡特尔和托拉斯的出现使得“自由竞争被扬弃”,另一方面则造成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

正如我在后面将要阐述的那样,这种联系使得资本采取了其最高级也最抽象的表现形式——金融资本。

18、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完全有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鉴于各国对浮动汇率的管理方式和宽松程度不一样,该制度又有诸多分类。

按政府是否干预,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按浮动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按被盯住的货币不同,可分为盯住单一货币浮动以及盯住合成货币。

19、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16、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

17、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18、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简称,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部分劳动群众集体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19、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

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

16、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适应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17、货币职能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18、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市场秩序是指市场生产经营主体合法交易行为与违法交易行为及其客观后果的总和。

16、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7、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既是调节商品生产的规律,又是调节商品交换的规律。

18、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

19、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四、【简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0、简述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

它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

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

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21、简要说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22、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比较利益。

(1)商品国际价值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国别价值的大小则是由生产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具体来说,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

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23、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是什么?

(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

不论是高技术产品还是原材料、机器设备、消费品,不论是资金、技术还是人才,我国与外国基本上都能进行双向交流,这种高水平的平等的对外经济关系,不仅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且能够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2)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

要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

(3)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内市场来推动。

出口导向则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有国际市场来推动。

20、当代资本主义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政策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当代资本主义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采取措施有哪些?

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手段的基本手段之一,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

2,国家利用财政收入政策采取的措施:

(1)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

(2)对垄断企业投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措施:

(3)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措施:

(4)刺激和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

财政支出政策采取的措施:

(1)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2)增减社会福利开支(3)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

2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产权清晰、权职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5分)

一是企业法人制度,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二是有限责任制度,它有两层意思:

其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其二是当企业破产清偿债务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的责任。

三是科学的组织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可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22、简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主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主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平等,在公有制内部人们不能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从而使消费品能够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式分配。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既不会像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那样,为了群体的生存而不得不实现平均分配,也不可能像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样,实行按需分配,劳动作为谋生手段,要求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所以,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

再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实行实按劳分配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们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也不例外。

与非公有制经济不同,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物质利益实现的主要形式是按劳分配。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

”按劳分配的本质是否定剥削,同时承认利益差别。

从这个意义上说,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统一。

23、什么是社会总供给?

它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它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

二是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

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进口-本期不可分配部分

  本期不可分配部分,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当年不能进行分配的部分,如人工培育正在生长过程中的牲畜、树木、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失等。

  由于各时期的供求状况相互影响,在测算社会总供给时,应考虑各时期之间的衔接。

其计算公式又可表示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形成的社会总供给+期初供给结余总额

2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何关系?

(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由于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

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1、金融寡头的统治是怎样实现的?

一般都是在血腥的竞争中通过兼并和重组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和市场份额,最后在整个行业中只剩下几个比较大的企业。

当形成垄断以后,寡头之间为了避免打价格会相互勾结,共同垄断整个行业,以保持自身的地位。

2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1)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2)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计划手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计划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很小。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主要有:

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和汇率手段。

法律手段。

调节经济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

行政手段。

调节经济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依靠行政组织系统,通过发布命令、决议、规定、指示等方式,直接指挥和干预经济活动。

23.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是什么?

产业资本循环要连续不断地进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②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

这两个条件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

加速资本周转的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在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时,节省预付资本量。

第二,可以在使用同样多的预付资本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

资本运动的目的是增殖自身。

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加快资本周转,用同样资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20、请简述分工的作用。

第一,分工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

第二,分工增加社会总劳动的部门。

分工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为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矛盾。

劳动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是分工条件下生产力体系的基本矛盾。

21、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22、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

资本的集中是以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通过积聚的方式来扩大个别资本,速度缓慢,很难适应组织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实现生产集中的需要。

资本集中把社会资本各个部分的组合加以改变,可以是个别资本迅速增大,很能适合这种需要。

23、简述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积累资金、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将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约束下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它的性质、作用、范围和发展趋势都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完全相同,从总体上它已纳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中。

20、简述商品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产生了交换的必要性。

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

21、简述经济全球化存在的两种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这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两股平行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潮流。

22、简述商业资本的作用

①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②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③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的周转。

④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23、简述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协调能力弱小的表现及原因。

第一,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

第二,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

第三,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第四,全球一体化的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3分,共13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4、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外部环境怎样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

企业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行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2)影响企业经济行为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即治理结构和外部环境。

首先,企业的治理结构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

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说,企业实质上是所有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和权利关系的组合。

这三个不同利益和权利的主体,都要求企业目标与本身利益一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又要兼顾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

实现这种要求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即出资者拥有所有权,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并相应建立组织机构。

使三者之间形成利益相关、权责分明、互相制衡的关系。

其次,企业的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

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政策环境和市场境。

政策环境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各种干预行为的总和。

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

24、作为一个商品生产者,如何运用“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来指导其经济活动?

答;

(1)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二者之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直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

具体表现为;第一,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通过商品交换,他的劳动可以全部得到补偿。

第二,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时间时,他按照由社会必要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就会少赚钱甚至亏本。

他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破产。

第三,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

因此,他花费的劳动不仅能得到全部补偿。

而且还能得到一个额外的收入,并且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2)运用;要努力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劳动时间,从而使自己花费的劳动不仅能得到全部补偿,而且还能得到一个额外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24、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

首先,速度和效益是统一的。

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本身就标志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其次,速度和效益又存在着不一致性,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

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同一指标(产量或产值)在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则是资金占用、成本耗费与有用生产成果的比较。

经济增长速度快,可能伴随资金占用多、消费大、产品积压,经济效益差。

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24、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

⑴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⑵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

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⑶通货膨胀在经济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紧缩社会总需求;二是为克服短缺,恢复市场供求平衡,还应该注意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24、试述股份公司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

股份公司是与社会化在生产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用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

它可以在短时期内聚集大量社会闲散资本形成社会化资本,能通过资本转移,优化投资结构。

二、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股份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责权利分离分明,能极大提高企业的效率。

三、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

股份公司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企业对股东的投资所形成的全部财产拥有法人财产权,它使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与稳定得到了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