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试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357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试题.docx

《城市规划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试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试题.docx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影响城市发展规律的主要理论(B)。

A.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

B.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C.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D.城市发展与交通通讯理论

2.工业化成熟期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D)。

A.绝对分散B.绝对集中C.相对分散D.相对集中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的不同。

A.人口规模  B.空间规模  C.居住形式  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  B.汽车的出现  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城市规划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A)。

A.政治、经济、建筑、技术、艺术等

B.政治、经济、建筑、人文、科学等

C.国防、科技、法律、技术、艺术等

D.教育、人文、建筑、技术、艺术等

6、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20%;35%;50%  B.30%;30%~70%;70%一90%

C.25%;40%;60%  D.40%;40%~80%;80%~95%

7、(C)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而且它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

A.《“得过且过”的科学》和《城市:

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B.《城市:

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雅典宪章》

C.《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

D.《城市:

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马丘比丘宪章》

8、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包括以下(  C  )内容。

  

A.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

发展

B.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C.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的增长,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环

境的影响 

D.强调社会公平,不同的国家、地区、社区能享受平等的发展机会

9、下列属于基础资料搜集的是(A  )。

A.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工业与仓库、对外交通、市政

设施   

B.城市历史、自然条件、人文素质、失业率  

C.城市历史、人口流动、工业与仓库,建筑群

D.城市历史、人口流动、自然条件、失业率、对外交通、市政设施

10、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A)。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

C.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

名词解释

“七通一平”:

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卫星城:

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热岛效应:

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带状绿地:

指城市沿河岸,街道,景观,通道等绿色地带以及防护林地带。

城市蓝线:

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城市发展战略: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城镇体系: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城市化: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城市设计: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简答

1、简述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水平的度量及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并绘制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

答:

城市化的含义: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1)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

城市化水平

时期

30%

60%

2、简述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的概念及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

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

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用地适用性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用地:

一类用地:

适合建设用地;

二类用地:

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

三类用地:

不适宜修建用地。

3、简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答: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上一层次规划为依据,将城市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拟建设开发的地区进行空间布置。

它是直接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效益投资。

4、简述居住区规划中“人车混行”与“人车分行”道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答:

“人车混行”道路系统是指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行共同使用同一路面通行。

小汽车和人行之间有一定的交通冲突。

道路和停车场用地较小。

适用于私人小汽车不多的国家和地区。

“人车分行”最早在1933年美国小镇雷特朋规划中使用。

由车行和步行两套独立的道路系统组成。

“人车分行”较好地解决了私人小汽车和人行之间的矛盾。

但是道路和停车场占用相对较多的用地。

适用于私人小汽车较多的国家和地区。

论述题

你认为我们当前许多大城市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

(1)大拆大建,城市资源浪费。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投入资金的回收问题。

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使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

(2)城市的文脉被切断。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的文脉受到人为的破坏和割裂。

(3)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恣意蚕食、侵占、破坏和拆毁,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4)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

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使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

哪些要素决定了不同城市土地的价值级差?

有学者认为,我国实施的土地拍卖制度提升了房产的价格,是否应该叫停土地拍卖?

 

1.土地级差—— 

由于城市土地的自然性质或者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又不同的价值,这被称为“价值级差”,影响城市土地价值的主要因素有:

城市土地的区位,适用性,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①区位:

一般指的土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或者是土地所属的城市的基本状况,

如相同城市,市中心的地块通常比郊区价值高,大城市的地块一般比小城市价值高。

 

②适用性:

指的是土地的适用性评定结果,一般是一类用地的价值>二类用地的

价值>三类用地的价值。

 

③用地的基础实施建设:

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的,一般其价值越高。

 2.土地拍卖—— 

土地拍卖的制度提升了地产的价格,地价上涨推动房价上涨,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叫停土地拍卖,原因如下:

 

① 从放假高涨的原因来说,土地拍卖出高价不是带来房产涨价的直接原因,因为房价本身就是开发商自己根据市场制定的,无论土地是否高价拿来,开发商都可以定出高价来的,因此叫停土地拍卖,并没有找到其问题根源,更重要是的建立健全的土地财政政策,预防、限制土地拍卖过程中对于土地价格的提升给房价带来的影响。

 

② 土地拍卖的经济收入,是地方政府发展自身的重要经济来源,叫停土地拍卖,会给地方政府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