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380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doc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

考生姓名:

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日期:

2011年7月9日

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使工业在发展中自觉走上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模式及具体对策。

围绕这一研究目的,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我国工业发展实践与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关于“外部成本内部化”、科斯定理等理论,设计了符合工业发展实际的目标体制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制机制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本文认为,要真正使工业自觉走上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从企业、市场、政府和公众等四个方面着手,努力构建以工业保护环境为目标、以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府有效管理为保证、以社会公众有效监督为补充的工业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

为了使这一目标体制机制尽快实现,必须更新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必须加快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立法进程。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工业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一部分着重分析了我国乡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特点和严重危害。

第二部分:

工业环境污染的背景与成因。

这一部分指出,乡镇工业产生环境污染的历史背景是“先天不足”,现实背景则是政府的政策失调和管理失调。

工业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的发展模式。

第三部分:

环境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及其在工业发展中的运用。

这一部分从理论上解释了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分析了自然资源定价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选择理论在工业发展中的运用。

然后,分析了工业发展中如何根据污染控制理论,合理选择环境保护手段的问题。

第四部分:

工业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为实现工业保护环境的目标体制机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这些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立法进程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

工业环境保护体制目标途径

Abstract

Themainpurposeofthispaperistoexploretheindustryinthedevelopmentofconsciouslyembarkedontheroadtoprotectthe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targetmodelandspecificmeasures.

 Aroundthepurposeofthisstudy,thispaperspecificationandempiricalresearchmethodofcombining,inthepracticeandindustrialdevelopmenttrendofChina'scomprehensiveanalysis,basedontheuseofeconomicsonthe"externalcosts",theCoaseTheoremandsothetheory,designThegoalofindustrialdevelopmentinlinewiththeactualinstitutionalmechanisms,andfurthertheinstitutionalmechanismstoachievethisgoalspecificstrategiesandmeasures.

Thispaperarguesthattoreallymaketheindustryconsciouslyembarkedontheroadtoprotectthe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mustbebusiness,markets,governmentandpublicfour-prongedeffortstobuildanindustri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asthegoal,toindustrialenterprisesasthecor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tomarketdemand,thegovernmentinordertoensureeffectivemanagement,effectivesupervisiontothepublictosupplementtheinstitutionalmechanisms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Institutionalmechanismstomakethisgoalassoonaspossible,youmustupdatetheconceptofdevelopment,adjustmentofthedevelopmentofideas,wemustacceleratethemarketdevelopment,institutionbuildingandlegislativeprocesses.

Textisdividedintofiveparts:

PartI:

industrialdevelopmentin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problems.ThissectionfocusesontheanalysisofChina'sruralindustrialdevelopmentinthepresenceofenvironmentalpollution,featuresandseriousharm.

PartII:

industrybackgroundandcausesofenvironmentalpollution.Thispartofthattownshipindustrialpollutiongeneratedthehistoricalbackgroundofthe"deficiencies",therealityisthegovernment'spolicybackgroundandmanagementofdisordersdisorders.Industrialpollutiongeneratedformanyreasons,butthemostfundamentalreasonisthatthetraditionaldevelopmentmodel.

PartIII:

thetheoreticalbasis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anditsuseinindustrialdevelopment.Thispartofthetheorytoexplaintherootcausesofenvironmentalpollution,analysisofnaturalresourcepricingtheory,propertyrightstheoryandinstitutionalchoicetheoryinindustrialdevelopmentuse.Then,theanalysisofindustrialdevelopmentinthetheoryofhowpollutioncontrol,environmentalprotectionmeansareasonablechoicequestion.

PartIV:

Industri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policiesandmeasures.Toachievethegoalofindustrialsystemsandmechanismstoprotecttheenvironment,musttakeeffectivecountermeasures.Thesepoliciesandmeasuresincludethedevelopmentofconcepts,developmentideas,marketdevelopment,institutionbuildingandlegislativeprocessinfiveareas.

Keywords:

industri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system,thetargetchannel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1引言 5

1.1问题的提出 5

1.2研究的意义 5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6

2工业环境污染的现状与特点 7

2.1工业环境污染现状 7

2.2工业环境污染的特点 8

2.2.1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势较快 9

2.2.2污染源由点状分布发展为面状分布 9

3环境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及其在工业发展中的运用………………………………………..9

4工业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10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乡镇工业发展观念…………………………………...10

4.1.1加强环保宣传,确立环境资源价值论观念…………………………………10

4.1.2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10

4.2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的作用………………………....10

4.2.1充分利用现有市场,并把精力放在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上…………………11

4.2.2.通过创建新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强化市场的服务功能……………..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因此,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我们应该认识到: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2研究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到2000年,工业的发展,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总体工艺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其设备的更新改造、规模化扩大速度较慢等原因,造成了其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也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增长,一些资源开发性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广大农村仍需要工业的大发展,工业也必将出现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工业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了排序研究,认为客观性原因大于主观性原因,但政府行为因素具有较大影响,在环境系统影响方面,环保部门力量不足是主要矛盾,环境意识和环保技术不是主要障碍。

王健民、在《中国乡镇工业污染控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主要从工业自身的特点,农村环境容量及农村环境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工业污染状况的原因。

在《论工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一文中认为,不合理的生态环境所有权制度必然导致对环境资源的无偿的、不合理的、甚至是掠夺式的和破坏性的损害。

但他同时也认识到,生态环境所有权的更改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

在《企业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一文中指出,环境污染除了认识不足、企业排污控制力不够之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进行存在目标定位偏失和战略脱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主体利益上存在冲突,以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自J存在内在规律限制等,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来自社区的非正式监管(公众的环境参与意识、参与成本)乏力客观上助长了工业的污染行为,工业自身的缺陷(布局分散、过分依赖乡镇政府)导致在环境保护上客观投入和主观愿望不足,政府在工业环境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偏重于行政手段)也使环境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2003)在对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的行实地调查后认为,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投入不够,措施不力;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城市规划、工业布局不合理;环保法规、标准不够健全,地区、部门间缺乏合作与协调。

针对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对策和措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李鹏任国务院环委会主任期间曾指示,“搞环境保护工作的同志应该满腔热情的支持工业,帮助它健康发展,帮助它健康发展包括解决污染的问题,领导干部要有远见卓识,能防患于未然,尽早抓好工业污染防治问题。

”此期间制定的一系列基本方针和政策法规,始终贯穿一个基本的估计,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第一章引吉资、市场化运作的思路。

从操作层面上看,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2005)提出,要将环保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重点,实加强环境保护。

他指出,要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依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机制;严格执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限期治理和停产治理制度的效力,从根本上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强的状况。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的责任,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系,健全区域环境督察派出机构,建立相应的环保监管体制,企业单位建立环境监督员制度,实行职业资格管理,真正把环境监管的责任落实到位。

要完善环境保护的经济调节机制,制定有利于环保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环境行为。

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推动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制定鼓励燃煤电厂脱硫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政策。

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各地按照区域功能合理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这些就全国环境保护而言的措旌,同样适用于工业的环境保护。

总体来看,理论界对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和论述,这些研究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政府有关环境决策的制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并对工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工业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总体来看,还缺乏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研究,特别是缺乏理论上的分析和概括,因而所提出的对策和措施显得支离破碎,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

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工业对环境的保护,单靠某一方面的措施是难以奏效的,比如,如果单靠政府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就会出现实践中一直存在并且难以解决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况,难以解决企业“对付政府、应付检查”的习惯做法。

同样,如果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觉行为,环境保护目标恐怕就更难实现。

因此,要实现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从企业、政府、市场、公众等方面着眼,构建一个以工业为核心、以实现工业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政府有效管理、市场有效约束、公众有效监督“三位一体”的经济运行机制也就是说,必须依靠工业自身转换,改进技术,强化管理必须依靠政府有关部门行之有效的宏观管理;必须依靠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行为的改变;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工业走上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依据上述思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经济学有关原理,设计了乡镇工业实现环境保护、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体制模式,并根据这一目标模式的要求和当前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问题研究属于涉及多学科理论的边缘课题,它涉及到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及一些微观经济学理论。

根据研究内容的特点,本文坚持以系统论和控制论作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利用对事物现象进行分析,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

2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作用。

但由于工业自身的特点及外部环境等原因,使工业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严熏影响到生产的正常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

从本质上看,环境污染是一个经济问题,是外部负效应未能内部成本化造成的。

因此,应通过税费手段、排污权交易、价格手段及其他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使“外部成本内部化”。

根据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应通过转变发展观念、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转变政府职能等,建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及其与政府、社区、公众之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2.1工业环境污染现状

工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迅猛发展。

据统计,到2004年,我国工业已超过700万家,占全国工业(含乡镇工业,下同)企业数的94.8%:

工业人数已超过5000多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人数的88.2%:

乡镇工业总产值已超过3200多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3.3%。

工业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壮大,其总体的工艺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却相对较低,再加上其设备的更新改造、规模化扩大速度较慢等原因,造成了其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也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增长,一些资源开发性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据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农村处公布的资料,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逐年增加。

目前,乡镇工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国家环境保护局、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也认为,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呈迅速增长态势,主要污染物在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的比重加大,己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和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该调查显示:

全国工业污染源为121.6万个,占当年工业企业总数的16.9%;工业总产值为19260.4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37.6%。

其中,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59.1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1.8%。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611.3万吨,占全国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法、对比分析法总量的44.3%;氰化物排放量438.3吨占14.9%;挥发酚排放量“958.5吨,占65.4%;石油类排放量10003.9吨,占13.5%:

悬浮物排放量749.5万吨,占47.9%;重金属(铅、汞、铬、铜)摊放量l32l亿吨,占42.4%;砷排放量l875.3吨,占63.3%。

同1989年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121%;化学需氧量增加了246%。

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41.1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23.9%;烟尘排放量849.5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50.3%;工业粉尘排放量1325.3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67.5%。

同1989年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23%,烟尘排放量增加了56%,工业粉尘排放量增加了182%。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37.3%;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8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88.7%。

同1989年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39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了55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由于工业在持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上所表现出的具大作用,工业仍然需要以较高、较快的速度发展,以缓解我国基本国情的矛盾和改善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但由于乡镇工业自身的特点及其外部环境的作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随着自然资源的浪费而形成影响生态环境的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如果对其不加以控制,则工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和制约,也就达不到以较高速度发展的目标。

实际上,在局部地区己出现这类问题,工业的发展己面临着多重挑战,如何实现乡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己成为确保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很难自觉地顾及外部的经济性,难以从宏观长远及微观的角度建立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

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及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2.2工业环境污染的特点

综观近年来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状况,可以看到工业环境污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2.2.1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势较快

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势较快,在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的比例迅速提高,并日益成为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

首先,从污染物排放总量来看,1989年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0.76亿吨,1994年为1.2亿吨,1995年为3.8亿吨,呈猛烈增长趋势;1989年乡镇工业粉尘排放量为470万吨,1994年为580万吨,1995年为l358万吨,也呈急剧增长趋势:

1989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6亿吨,1994年为43亿吨,1995年为59.1亿吨,排放增长速度同样十分迅速。

从工业污染物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总量的比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