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放学后看护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385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放学后看护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放学后看护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放学后看护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放学后看护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放学后看护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小学生放学后看护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放学后看护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放学后看护管理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市共有中小学生45.76万人,其中小学生30.25万人。

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落实“五严”规定,2009年我市中小学校开始“清校”,小学生一般在下午3:

30—4:

30期间放学,在校时间大为缩短,同时也产生家长接送难、照看难的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对小学生放学后安全保障方面的担忧。

一、小学生放学后看管现状

针对学生放学后的看管难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式:

1.由老年人或保姆照管。

这是采用最多的方式。

由于老人和保姆自身缺乏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孩子的溺爱,多数孩子放学后实际处于“放羊”状态,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电视、玩手机,直到父母回家才开始做作业。

对没有家人接送的学生,由于缺少有效监管,极易发生意外事件。

2.委托社会机构照管。

由于家长下班与学生放学存在时间差,许多商业机构利用家长无法接送孩子的无奈,推出各类培训班、补习班、晚托班,收费在每月千元左右。

3.参加学校的延时托管。

由学校牵头,针对接送确有困难的孩子,开办晚托班,安排老师负责学生的作业、自习、游戏和课外活动。

这种方式最受家长欢迎。

4.依靠村(社区)看管。

有多个村(社区)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和校外辅导站等阵地,开设4:

30学校,提供小学生放学后的看护与管理。

晚托班的师资主要是(村)社区中离退休的老教师、辖区内的大学生志愿者、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

二、两地4:

30学校的开办情况

**区共有4:

30学校9个,其中学校6个,社区3个(全区108个社区),主要是以社会组织承接公益项目的方式运行,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寒暑假。

如由社会组织承接的市妇联儿童公益创投项目“随缘斋”儿童书法流动课堂,下午放学后,走进钟秀小学、五山小学等6所学校,每个学校每周一次,部分学生参加活动,还有学校开展放学后一小时社团活动,每周一次,有围棋、球类项目等。

**市建有4:

30学校并正常开展活动的有6个,其中村(社区)4个(全市347个村、社区)、学校1个、企业1个。

**村、**社区是承接的市妇联儿童公益项目开展4:

30学校服务;

孔庙社区是由城管中队牵头,组织志愿者开展小学生放学后的看管服务;

**社区则是在双休日由五老人员做志愿服务活动,**镇**服装有限公司从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角度,为职工子女办的小燕窝晚托班;

**小学因留守儿童比较多,学校从2008年开始举办晚留班,辅导孩子完成作业。

三、调研访谈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这次面对面访谈,使我们对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生存状况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从群众朴实的话语和殷切的期望中,我们最大的感受和体会:

一是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

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少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伤害,这是家庭之痛、社会之殇。

因此,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十分紧迫也十分必要。

二是各地党组织以问题为导向,从群众需求出发,开展了贴近民生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锤炼了干部作风,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访谈中,家长对学校举办的晚托班、村(社区)举办的4:

30学校表示由衷的感谢,对举办4:

30学校的村(社区)党组织高度认同。

在访谈中,家长集中反映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父母没有精力照顾孩子。

孩子父母由于外出打工或工作压力,自己带孩子的比较少,缺乏儿童家庭监护的主体意识,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

许多年轻的父母还认为老人帮着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把孩子往老人那里一丢了事,平时很少过问。

二是祖辈教育不了孩子。

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绝大多数爷爷奶奶只能在生活上提供必要的照料,其他方面则存在着“不会管、管不了、管不住”的困难,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性格暴躁、学习成绩较差,个别孩子还染上了打架、说谎、逃课、网瘾等恶习。

三是课业辅导力不从心。

孩子放学后的课业辅导是家长面临的最大困扰。

学校放学比较早,大多数爷爷奶奶把孩子接回家后,却无法辅导孩子完成作业,特别是当孩子进入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后,家长更是束手无策。

在访谈中,家长最希望孩子放学后能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晚托班:

面对面访谈中有71.65%的家长希望在学校晚托班,16.35%希望去社区晚托班,7.61%的家长希望去社会机构晚托班,希望在家及其他形式的4.39%;

问卷调查中有47.65%的家长希望在学校晚托班,32.35%的家长希望去社区晚托班,14.71%的家长希望去社会机构晚托班,希望在家及其他形式的5.29%。

在访谈中,社区干部一致认为:

举办社区4:

30学校,是非常必要的,但他们也有苦衷:

一是学生安全问题。

包括接送途中的安全和在4:

30学校活动期间的安全,这是他们最大的担忧。

二是人员力量问题。

社区干部人手偏少,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行政事务,安排专人负责4:

30学校显然不太可能。

加上资源有限,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辅导老师队伍的力量难以整合,无法满足家长对4:

30学校需求。

三是经费不足问题。

正常开办一个30个学生规模的4:

30学校,每年大约需要2万元,社区难以长期支撑。

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想法。

教育部门也认为,在学校举办放学后的晚留班,是相对合理也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体制下,难度很大。

一是触碰“五严红线”。

面对“五严”规定这根红线,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很难有所作为。

二是增加教师负担。

部分老师比较抵触。

老师觉得学生放学后,本来他们可以备备课,改改作业,如果再办晚留班,这实际上是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和工作责任。

三是缺乏经费保障。

开办晚留班,缺乏专项经费支撑。

四、对策建议

为切实解决好学生放学后的看管问题,破解“4:

30难题”。

我们建议,应尽早出台政策,拓展为民服务内容,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社区为补充,家校协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建立“安心驿站”,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

通过开展课业辅导、课外阅读、素质拓展、心灵成长等志愿服务,免费提供托管,给放学后家里没人看管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游戏的场所,以确保学生的健康平安成长。

1.学校主导,建立放学后“安心驿站”。

学校是办学主体,在人员、设施和信任度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教育行政部门顺应群众需求,学习上海、南京等地的做法,及早出台意见,面向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以“家长申请、学校审核、统筹安排、有限服务、公益免费”为原则,在全市公办小学开展放学后看护服务试点工作。

政府财政部门应将开展放学后看护服务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足额安排,确保参与服务人员的劳务所得,支持放学后看护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

2.社区主导,党群联手,共建“安心驿站”。

由街道党组织牵头,财政提供专项资金,社区为主体,组织志愿者团队,发动社区巾帼志愿者、五老人员、大学生志愿者等,利用学校少年宫、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在学校或社区开设“安心驿站”,以解决小学生放学后的看管问题。

3.部门牵头,社会组织介入,建设“安心驿站”。

借鉴**的做法,由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牵头,依托学校、村(社区)儿童活动阵地,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募社会组织来承接“安心驿站”项目。

每个驿站可安排4名工作人员,包括2个志愿者、1个主科老师及1个素质教育老师,他们的任务一是负责照料孩子的安全,二是负责辅导孩子完成作业,三是组织开展有关道德实践、艺术教育等活动(设在社区的安心驿站由社会组织安排2名志愿者和1名辖区民警负责将孩子从学校接到驿站)。

4.社会参与,规范民办晚托机构的办学行为。

晚托机构是小学生放学后看管的重要补充力量。

我市现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中小学生课后托管机构近1000家,散布在学校周边的住宅小区内,80%以上未经任何审批。

教育等部门牵头加强监管,出台相关管理意见,设置办学门槛,规范办学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