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3939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doc

编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ApplicationofRFIDTechnologyIntheAgriculturalPurchasingandSupplyManagement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日期

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摘要】近年来,各类农副食品的安全问题愈来愈多,从国外的疯牛病、口蹄疫到我国的注水肉、问题奶粉、苏丹红事件等,并且出现由食物引起的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使得全世界人们对此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从理论基础着手研究,明确了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结合RFID在农产品中的应用的实际情况,寻找出RFID技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了解RFID技术在生肉食品监控平台的运作流程。

本次论文主要探讨和研究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提出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为今后RFID技术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RFID;农产品;供应管理;生肉食品监控

ApplicationofRFIDTechnologyIntheAgriculturalPurchasingandSupplyManagement

Abstract

【ABSTRACT】Inrecentyears,eachkindofagriculturalnon-staplefoodproduct'ssecurityproblemweregettingmoreandmore,fromoverseasmadcowdisease,foot-and-mouthdiseasetoourcountry'sirrigationmeat,questionpowderedmilk,sudanredeventandsoon,andpresentedthebirdfluwhich,TypeAH1N1flucausedbyfoodandsoon,whichenabledtheworldpeopletopayattentionmoreaboutit.Thisarticlestudiesonthebasisoftheory,describesclearlythebasicconceptofRFIDtechnologyandtheprincipleofwork.Inthesametime,combiningtheRFID’sapplicationactualsituationintheagriculturalproduct,seeksforthequestionwhichexistsintheentiremanagementprocess.AndthroughtheanalysisofrelevantcasestounderstandRFIDtechnologymonitorstheplatforminrawmeatfoodtheoperationflow.ThisthesistoexploreandstudytheapplicationofRFIDtechnologyintheagriculturalpurchasingandsupplymanagement,proposedthattherelatedquestionandthesolution,haveprovidedthescientificbasisforanextRFIDtechnologybetterdevelopment.

【KEYWORDS】RFID;Agriculturalproduct;SupplyManagement;Rawfoodcontrol.

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研究背景 1

1.2 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选题研究内容 1

2 RFID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发展 2

2.1 RFID技术的概念 2

2.2 RFID技术工作原理 2

2.3 RFID技术的发展 3

3 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及未来趋势展望 4

3.1 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4

3.1.1 在农产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5

3.1.2 在动物识别与跟踪中的应用 6

3.1.3在农畜精细生产系统的应用 7

3.1.4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7

3.2 RFID技术在农产品应用过程中的实施问题 7

3.3 RFID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解决对策 9

3.4 RFID技术未来展望 10

4 上海科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RFID应用分析 13

4.1 生肉食品追踪监控系统 13

4.1.1 流程描述 13

4.1.2 系统结构 13

4.1.3流程图 14

4.2 RFID的选择 15

4.3公司应对政府对生肉食品监控要求的策略 15

4.3.1政府对生肉食品监控平台的需求 16

4.3.2政府对生肉食品的业务需求分析 16

4.3.3RFID在上海生肉食品监控平台的功能 16

5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25

1绪论

1.1选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各类农副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从国外的疯牛病、口蹄疫到我国的注水肉、问题奶粉、苏丹红事件等,并且出现由食物引起的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使得全世界人们对各类农副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广泛关注。

如何保障各类农副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1.2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流通领域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同时最近几年,我国因为动物及其产品而造成的重大疫情时有发生,,而且由于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各地区间人员流动性大,造成的危害就变得异常严重,制止疫情需要的时间长,付出的代价大。

因此,“从农场到餐桌”的安全控制新机制要求政府大量应用RFID技术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建立有效的追踪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RFID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未来在农业、畜牧业、服务业等众多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据IDTechEx调查,2009年RFID市场规模可望从2008年的52.5忆美元成长至55.6亿美元,预估今年可售出23.5亿美元的RFID卷标,而2008年则售出了19.7亿美元的卷标。

同时指出动物、食品、农产品市场成最大的RFID市场。

因此,此次的研究在现实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3选题研究内容

由于各类疫情的频繁发生,人们对于RFID技术的应用关注度正在日益的上升。

因此,本文将与大家分享一下我通过查阅资料后对RFID技术相关知识信息得出的一些见解。

根据2008-2009年RFID市场及产业研究报告指出:

2007年全球RFID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总市值大49.2亿美元;2008年全球RFID市场产值为5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5%;而2009年全球RFID市场将萎缩近一成,降为52.4亿美元。

基于这样的情况,本文中将对RFID技术的基本内涵、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与其相关的原理进行介绍;同时就RFID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且将对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RFID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最后通过对上海科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RFID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分析以及对其成功经验做出相应的归纳、总结,探讨出RFID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2RFID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发展

2.1RFID技术的概念

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也被称为电子标签或功能标签,它是内存带有天线的芯片,芯片中存储有能够识别目标的信息。

它还是唯一可以实现多目标识别的自动识别技术。

RFID系统由阅读器(Reader)、电子标签(Tag)和天线(Antenna)组成。

把电子标签附在被识别物体的表面或内部,当被识别物体进入阅读器的识别范围时,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读取电子标签中对物体的识别数据,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体或自动收集、传输物体信息数据的功能。

RFID作为一种非接触实时自动识别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如条码、磁卡、IC卡等识别技术相比有着很大区别。

RFID克服了现在广泛使用的条码技术需要人为参与、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而且具有条码技术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

无需接触快速扫描;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强;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不易被伪造,安全性高。

2.2RFID技术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其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藕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移动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识别。

解读器通过接收标签发出的无线电波接收读取数据。

最常见的是被动射频系统,当解读器遇见RFID标签时,发出电磁波,周围形成电磁场,标签从电磁场中获得能量激活标签中的微芯片电路,芯片转换电磁波,然后发送给解读器,解读器把它转换成相关数据。

控制计算器就可以处理这些数据从而进行管理控制。

在主动射频系统中,标签中装有电池在有效范围内活动。

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如图1所示)。

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的物品上,阅读器用于当带有标签的物品通过其读取范围时,自动以非接触方式将标签中的约定识别信息读出,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品或收集物品标识信息的功能。

电子标签是射频系统真正的数据载体。

电子标签

阅读器

模块

线

线

图1RFID工作原理

2.3RFID技术的发展

RFID技术于二战期间产生,但此后50多年的时间里,其发展就一直裹足不前。

直到近些年,其应用技术环境日臻成熟,又异军突起,因此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

RFID直接继承了雷达的概念并由此发展出一种生机勃勃的AIDC新技术——RFID技术。

1948年,哈理·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RFID的理论基础。

RFID技术的发展可按10年期划分如下.韩金容,张国虎.RFID标签应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包装装潢印刷,2005(8).

1941—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1948年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1—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1961—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1—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RFID应用。

1981—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1—2000年,RFID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RFID产品得到广泛应用,RFID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001年至今,RFID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越发扩大。

近年来由于这种技术成本的急剧下降以及功能的提升,使得零售业、信息业、物流业、医疗产业对RFID技术的关注迅速升温。

市场调研公司(AlliedBusinessWorld)的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是11亿美元,其中日本占1.8亿美元,美国占6亿美元;2005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是3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70亿美元。

RFID的市场规模平均增长率为26%。

但由于现实环境问题使得RFID技术应用率还不是很高。

根据2008-2009年RFID市场及产业研究报告指出:

2007年全球RFID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总市值大49.2亿美元;2008年全球RFID市场产值为5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5%;而2009年全球RFID市场将萎缩近一成,降为52.4亿美元。

3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及未来趋势展望

采购是在市场条件下,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各企业及个人为获取商品,对获取商品的渠道、方式、质量、价格、时间等进行预测、抉择,把货币资金转化为商品的交易过程。

采购管理是以交易为导向,为了达成生产或销售计划,从适当的供应商那里,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购入适当数量的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而供应则是供应商或卖方向买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

供应管理是以流程为导向,为了保质、保量、经济、及时地供应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物品,对采购、储存、供料等一系列供应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由于供应管理不是钱货两讫,资金流、物流可分开,是战略型管理,而且RFID成本正在降低,并且可回收使用,更适合用于过程监控、紧密跟踪、中长期合作,因此在现实生活中,RFID技术的应用正逐步从主要应用于采购管理向供应管理过渡。

3.1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谷物、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类等主要食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国民生计的头等大事,因而人们愈来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然而有关食品安全不合格而导致巨大的安全事故却屡屡发生。

有关学者分析:

要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最根本方法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除了对生产者资格认定之外,还必须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IDTechEx发布的报告称由于RFID在牲畜疾病控制和预加工食品的推销等诸多方面给食品供应链带来益处,因此动物、食品和农产品市场将成为最大的RFID市场(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该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国家如博茨瓦纳、乌拉圭等国已经将RFID引入到动物和食品领域,澳大利亚通过了有关在牛身上使用RFID标签的法律。

制得一提的中国在此方面的举措——仅中国四川一个省的猪就比美国全国的猪的数量都多,中国每年消费的猪达到12亿头。

2005年四川发生的猪疫情导致了15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到2006年中,试点项目中就有1万头生猪被装上了高频耳标。

中国的鸡数量比世界其他国家鸡数量的总和还要多。

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疾病控制,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牲畜也是极为关注。

中国同时十分热心于发展本土的RFID产业,政府通过一些行政方式来扶持本国RFID企业的发展。

由于第二代身份证计划的实施,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RFID市场。

随着成人身份证计划告一段落,动物标签可能又能使中国的企业忙活一阵子。

在新西兰通过立法,要求给宠物狗植入RFID标签,中国可能也会立法要求给大约1亿只宠物狗植入RFID标签。

表12012年农牧业RFID市场份额预测

动物、食品和农产品市场将成为最大的RFID市场

研究与保护1230

万美元,1%

宠物8570万美

元,10%

农业1620万美

元,2%

牲畜7.857亿美

元,87%

宠物8570万美元

农业1620万美元

研究与保护1230万美元

牲畜7.857亿美元

数据来源:

盛小宝.动物、食品和农产品市场将成最大的RFID市场[EB/OL].http:

//application.rfidchina.org/readinfos-25921-175.html,2007-10-22/2009-11-05.

3.1.1在农产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及农产品严重残药等)危机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各国的高度重视。

为此,各国政府迅速制定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的管理,其中对产品的识别与跟踪成为重要措施之一。

正因如此,RFID技术在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获取相关数据和RFID单元中载有关于目标物的各类相关信息,可以记录动物的个体信息、免疫疾患信息、养殖信息、交易流转信息等。

通过这些信息可在任何监控点上还原该动物体的生命过程,一旦发现传染病的发生可以直接追溯到源头,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此外,RFID技术提高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了失误和人员的大量重复劳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信息质量和处理效率,为畜牧业集约化养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要应用情况如下:

(1)、生产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动物的生产环境、药物使用、饲料使用、生产周期一系列指标进行收集,并在安全监控预警平台上给出与标准数据的比对结果。

使用RFID系统,生产者可将相关数据输入与预警平台相连的生产管理系统,并根据相关信息制作具有唯一识别码的小型RFID标签来更有效地标示所生产的每头牲畜。

可以使用4种不同类型的射频标签放置于动物身上:

项圈式、耳牌式、可注射式和药丸式应答器。

如果是应用于其他种类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禽蛋等,则可将电子标签附着在单位包装上。

(2)、配送环节。

在牲畜的分发过程中,生产者可以用RFID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的编码,通过解码、信息转换、传递等步骤自动读取安全预警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由此获得农产品的出厂信息;也可以使用RFID的非接触特性实现非人工干预下的自动称重过磅。

牲畜农产品运输经过装有RFID阅读器的监测站时,可以通过每头牲畜携带的电子标签获取该批牲畜的基本生产信息,对于不符合过站要求的牲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在平台数据库中记录下农产品的过站信息,对其他类别的农产品使用相同的方法便可同样实现农产品在供应链中的跟踪功能,实时定位农产品的运输现状。

(3)、消费环节。

在最终消费环节,可将每头牲畜的电子标签信息复制在相应的识别条码中(可以同样是RFID标签或条形码等载体),消费者可以通过安置在出售地点的信息读取设备得到该产品的产地、厂家、生产日期和生产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等“生鲜度”信息。

在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对畜牧生产和加工厂家起到监督、鼓励的作用。

其他类别的农产品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生产、运输信息。

3.1.2在动物识别与跟踪中的应用

动物识别与跟踪一般利用特定的标签,以某种技术手段与拟识别的动物相对应,并能随时对动物的相关属性进行跟踪与管理。

目前,在欧洲己经建立了对牛的跟踪系统。

1998年9月,英国宣布了牛跟踪系统计划,英国政府规定,2000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或者进口的牛必须采取数字识别,到1999年底,欧盟各成员国都实施这个系统计划。

从2003年11月1日开始,英国开始实施新的猪的识别标准;2008年1月1日起,欧洲将强制性对绵羊进行电子识别;此外,英国政府也规定从2004年8月30日开始,所有的马都要被识别与跟踪。

在动物识别中使用RFID,代表了当前动物识别技术的最高水平。

在动物身上安装电子标签,并写人代表该动物的ID代码。

当动物进人RFID固定式阅读器的识别范围,或者工作人员拿着手持式阅读器靠近动物时,阅读器就会自动将动物的数据信息识别出来。

如果将阅读器的数据传输到动物管理信息系统,便可以实现对动物的跟踪。

图2在动物身上安装RFID标签

3.1.3在农畜精细生产系统的应用

(1)使用RFID技术的田间伺服系统。

田间伺服系统主要由使用RFID等无线技术的田间管理监测设备自动记录田间影像与土壤酸碱度、温湿度、日照量乃至风速、雨量等微气象,详细记录农产品的生产成长记录。

其中以日本的田间伺服器(fieldserver)和美国伯克利大学发展的、MOTE和JPL研发的SW(SensorWeb)最为著名;在台湾,2005年农委会推广了稻米、茶叶及网络营销国产水果产销履历信息化与RFID推广应用计划,拟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电子化,推动发展有机稻米、茶叶与网络营销国产水果为示范体系,其中就涉及到了使用田间伺服系统的精细农产品生产模式;在中国大陆,中国农业大学的王茂华教授联合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王宁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张乃谦教授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日。

总体上来讲,这种农产品的精细生产模式仍然处于小范围的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应用。

(2)使用RFID技术的畜产品精细养殖数字化系统。

2003年在我国863数字农业项目中首次列入了数字养殖研究课题,目前,一套基于远距离系统的RFID牛个体识别系统已经进人实用阶段。

该系统采用项圈式的应答器,挂在牛颈上,当牛通过系统的自动称重车时,系统中的阅读器将自动读取牛的唯一编号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完成称重过程。

将这两个——对应的数据(编号一体重)连同采集时间一起通过无线局域网发送到养殖场的上位服务器,为数字化养殖平台提供了重要的实时数据。

数字化精细养殖是提高畜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

在精细养殖数字化系统中,利用RFID和其他传感器技术跟踪圈养牲畜的生理、生产活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讯连接,以计算机数据控制中心构成分布式计算机管理网络。

系统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在仓储物流配送、经营管理等业务领域的扩展和融合,是对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有益尝试。

3.1.4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RFID技术具有自动、快速、多目标识别等特点,这样如果在农产品上粘贴RFID标签,将会大大提高产品信息在“产地一道口一批发市场一零售卖场”这一流通过程中的采集速率,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集成和共享程度,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顾客满意度。

3.2RFID技术在农产品应用过程中的实施问题

RFID作为商品的识别技术,相比传统的条形码,RFID的优势是工作人员可以在一定距离之外对商品进行扫描、跟踪,大大提高物流管理、零售库存管理的处理效率和准确率。

同时RFID标签不仅数据容量较大,而且可以用于潮湿、多尘等污染比较严重的环境中,克服了条形码一旦撕裂或污损,扫描仪将无法扫描和识别商品的现象。

但是企业在农产品中使用RFID技术时,面临下列问题(如表2所示)。

(1)成本问题。

虽然RFID标签成本较使用初期有了明显的降低,但在单位低价物品上的使用将导致成本的增加。

射频标签价格根据标签种类和应用价格从20美分到50美元不等,总的来说,用在高档产品中的智能标签在50美分以上,主动标签要贵的多,带有复杂灵敏元件的价格在100美元以上。

目前,根据每个RFID的条码需要花费20美分,即使能降到国外用户能接受的5美分的水平,其价格还是比几分钱一个的传统条形码高出很多,如果在牙膏、刀片、口香糖之类小物件上使用,很有可能超过物品本身的价值。

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