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4202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docx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1999年———2003年

-------梅山二幼

董楠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

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

***

单位名称:

梅山二幼

一、问题的提出:

陈鹤琴老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许多教育理念至今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有指导性的作用。

特别是他的“活教育”思想,被许多的教育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研究和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他在“活教育”中指出:

“我们要培养儿童会用手用脑,有创造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

所以创新精神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

”知识经济就是一种创新经济,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因此,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造意识,必须从儿童早期开始。

目前,如何提高和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音乐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开发幼儿创新潜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通过创造性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构建音乐,充分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根据我园幼儿发展的现状,我园进行《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课题研究,探索在幼儿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真正促进幼儿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学习研究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2)探索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水平。

三、研究目标:

总目标

1、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创编歌词的兴趣和能力。

2、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和能力。

3、在欣赏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表现音乐的能力。

4、在打击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编打击乐曲的兴趣和能力。

5、鼓励幼儿改编和创编简单乐曲的兴趣和能力。

阶段目标

小班

1、注意力集中,愿意唱歌。

2、喜欢自己唱歌,也喜欢和别人一起唱歌。

3、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并喜欢为熟悉、短小、工整、多重复的简单歌曲增编新的歌词。

4、能用简单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5、欣赏熟悉的音乐,基本上能随音乐改变动作。

6、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体会创造性变化演奏打击乐的乐趣。

中班

1、喜欢自己唱歌,喜欢在集体中唱歌,也喜欢独立地在大家面前表演。

2、能够并喜欢为短小、熟悉、工整、多重复的简单歌曲增编新的歌词填入曲调唱出来。

3、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合适的动作。

4、欣赏熟悉乐曲,能随音乐变化改变动作。

5、喜欢自发地随歌曲、乐曲自由舞蹈。

6、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尝试集体设计打击乐曲的设计方案。

大班

1、喜欢用自然的声音独立唱歌,能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表现出熟悉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用不同的速度、力量、声音变化来表现歌曲的形象。

2、能够并喜欢为短小、熟悉、工整、多重复的简单歌曲增编新的歌词能基本独立地即兴编添新词唱出。

3、喜欢自发的随歌曲、乐曲自由舞蹈,积极参加老师或儿童发起的创造性韵律活动,能随音乐的变化迅速改变动作。

4、初步学会独立地设计打击乐的演奏方案,并喜欢随音乐演奏打击乐器,积极参和展示自己设计的演奏方案的活动。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2、《纲要》中指出“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

3、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关于儿童思维和学习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知识是从儿童内部构成的,必须重视儿童主动探索和主动操作。

教育的任务在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使儿童能够产生最佳的认知平衡,而成为重新组织认知结构的动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创编歌词的兴趣和能力。

2)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和能力。

3)在打击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编打击乐曲的兴趣和能力。

4)培养幼儿改编和创编简单乐曲的兴趣和能力。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1、研究方法:

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集成法。

2、研究步骤:

1)1999年9月—10月,课题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制定研究计划。

I.确定实验班及课题组成员。

II.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理论,讨论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III.制定科研计划,明确研究步骤,讨论形成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研究方法。

2)1999年11月—2000年6月,研究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

I.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一系列音乐活动的实施方案。

II.在实验班实施既定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

III.总结小班实验成果,撰写阶段小论文,整理活动方案。

3)2000年9月—2001年6月,研究在音乐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I.在小班实验的基础之上,研究制定培养中班幼儿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

II.在实验班实施既定的关于中班的研究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

III.总结中班实验成果,撰写阶段小论文,整理活动方案。

4)2001年9月—2002年6月,研究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I.在中班实验的基础之上,研究制定培养大班幼儿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

II.在实验班实施既定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

III.总结大班实验成果,撰写阶段小论文,整理活动方案。

5)2002年9月—2003年6月,收集整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再次实践、修改、完善。

I.收集整理各方面的资料。

II.在小、中、大三个年级各找一个班,实施研究方案,验证研究成果。

III.总结实施成果,修改,完善实施方案

6)2003年7月—2002年9月,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及研究小论文。

I.调查实验班幼儿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

II.在回顾、归纳、提炼、总结的基础之上撰写研究报告及经验总结。

III.结题,鉴定研究成果,提交研究目标、活动设计及研究论文。

七、取得的初步成果及其分析:

1、研究成果:

1)形成了系列活动方案

A、小班音乐感受《长音和短音》

B、小班音乐感受《强音和弱音》

C、中班音乐游戏《我是一只大灰狼》

D、中班音乐欣赏《口哨和小狗》

E、中班音乐欣赏《倔强的小毛驴》

F、大班音乐感受《神奇的彩巾》

G、大班集体舞《红手绢》

H、大班音乐游戏《小猪和狮子》

I、大班京剧欣赏《都有一颗洪亮地心》

……

2)撰写了一批论文,教师的理论水平、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A、洪淑娟、吴秋霞《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南京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B、董楠《在韵律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获南京市学校心理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

C、郭晓苏《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获南京市学校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

D、董楠《运用多媒体动画提高幼儿音乐欣赏水平》获雨花区电教馆论文评比二等奖

E、董楠《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研究》获南京教研室论文评比一等奖

3)制作了一批高质量的课件。

A、中班音乐欣赏《口哨和小狗》

B、大班歌唱《欢乐颂》

C、大班音乐欣赏《碰碰船》

D、中班音乐感知《小仙女的魔法小屋》

E、小班《长音和短音》

……

2、成果分析:

课题研究具有以下研究特点:

1)加强理论学习,指导实践研究

我们在每学期都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定期进行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提高教研组教师的理论水平。

使我们的教研活动的质量能不断提高,使我们的教学活动能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好。

由于我们的课题是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所以我们特别加强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学习研究,大家通过学习确实获益非浅,对课题研究乃至于日常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和此同时我们还经常请一些教育专家来园指导,还多次对全区、全园开教研课。

从这些专家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中,我们不仅丰富了教学经验,还提高了理论水平。

2)将研究内容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音乐的环境,教室的墙饰无论怎么换,都能找到音乐的成分,区域角里总能找到许多打击乐器,我们还为幼儿开放了表演区,准备了相关的道具,教师还会利用点滴的时间为幼儿播放乐曲,带幼儿做音乐游戏,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提高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最终提高音乐创新能力,让幼儿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音乐,随时随地都能有发挥的空间。

3、几点体会:

1)更新教育观念,是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前提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在课题研究中所起的做用。

必须改变以往我教你学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激发幼儿潜在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由被动变主动,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2)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研究的基础

我们整个的教研活动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各种活动家长们逐渐改变了旧的观念,认识到创造性的培养在幼儿全面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例如:

我们在家长开放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活动,新颖的教学形式、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家长深切感受到进行课题研究对幼儿发展所起重要作用。

家园配合是我们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

3)创设良好的创造环境是进行研究的重要保证

设计教研活动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仅靠几节教研课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时间和空间,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真正的爱上音乐,将外动力自然的转变成内动力,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音乐创造性的教育。

4)以音乐教学为基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实验班幼儿不仅在音乐创造力方面强和对照班,在许多其他的方面也明显高于其他幼儿。

例如自信心,大部分的幼儿都愿意、喜欢在集体或众人面前表现。

再如幼儿胆量明显提高,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将自己展现出来。

5)通过课题研究幼儿音乐创造能力提高很多。

幼儿音乐创造能力发展对照表:

测验人数

20

会用声音来表现音乐情绪

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乐曲内容

能够为歌曲创编歌词

会设计不同的打击乐演奏方案

能够单独在集体面前表演

小班

15%

10%

15%

0%

20%

中班

50%

60%

75%

15%

65%

大班

95%

90%

85%

55%

85%

三年的研究课题即将告已段落,通过这三年的研究和实验班孩子的音乐创造能力比平行班幼儿强出许多,同时教师的理论及教科研水平也大大提高。

这个课题虽然顺利结题,但留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还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反复实践,反复修改,不断完善。

八、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

2、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3、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4、许卓娅《韵律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