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422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二是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发展不均衡有待改善。

2011年以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业为主的企业共有5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1.28亿元,占全市医药制造业总量的79.90%,同比上年增长23%;

完成工业增加值24.3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9.95%,同比上年增长17.5%;

实现销售收入111.1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0.61%;

实交税金13.8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3%。

化学药产品制造增长强劲,是全市医药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2011年,全市化学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7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1.87%;

实现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3.2%;

实现销售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58.28%;

实交税金8202万元,同比增长-2%。

三是大中型企业发展较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1年全市医药制造共有企业73家,工业总产值过亿元大中型企业从2010年的24家增加至2011年的26家。

大中型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工艺,掌握大多数品牌药和创新药,生产增长快,经济效益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9.31亿元,占全市医药制造总量的85.66%。

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市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积极组织电子信息和软件企业开展省、市信息化专项资金申报工作。

截止6月30日,全市向省经信委申报了省级电子信息和软件业项目共21项,其中重点推荐了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艾玛特信息超市、贵州卓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重点电子信息和软件企业的信息化项目;

组织申报市级电子信息和软件业项目共29项,并已下达12个项目共计255万的扶持资金通知。

(二)、认真抓好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1年,贵阳市科技局安排工业振兴科技计划资金1742元,支持项目98项。

其中,“小型工件移动式数控轧辊磨床系统创新设计”、“平推流分解新技术生产氧化铝节能装备的研发”、“高性能农用子午胎研发”、“环保节能型电动抓钢机研发”等项目瞄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有力带动企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

“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20kW纯电动汽车用驱动控制系统”、“快门式3D电视图象改善技术攻关”、“美国GE公司航空发动机用关键件机匣异形环件超临界轧制技术”等项目将有力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安排低碳科技计划资金202万元,支持项目20项,其中,“利用黄磷尾气建设1000t/a草酸酯、草酸中试”引进了天津大学作为产学研合作单位,各项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将为下一步建设千吨级乙二醇中试项目、推进磷化工产业循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M100车用甲醇燃料应用示范”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一步将改造贵阳公交出租车、公务车、部分公交车共计1336辆使用甲醇燃料,可为煤炭深加工等副产甲醇的企业带来巨大机遇及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带动甲醇汽车相关配件产业的发展。

(三)、狠抓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石油开采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车门附件系统技术攻关与产业化、云计算技术应用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已完成策划与论证,进入评审程序,即将启动实施,依托石油开采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实施,整合了贵阳所有石油开采装备企业,建设了贵阳市石油开采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初步实现了贵阳市石油开采装备企业之间的技术及市场资源共享,预计项目执行期内将新增产值4.28亿元。

此外,主动策划并筛选了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关键材料及元件开发、国际先进水平的轴类产品一体化生产技术示范、碳纤维复合材料无人机承力结构的高效设计与制造技术、高强韧弹簧钢及制品热处理新技术开发及示范等25个重大科技项目进入“十二五”期间国家863和支撑计划备选项目库。

(四)、加大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围绕国家、省高技术产业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市发改委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重大高技术产业发展示范项目,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对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

全年贵阳市市获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为18个,获专项资金1040万元;

获国家发改委扶持项目为7个,获专项资金8500万元;

共计获得扶持资金9540万元。

此外,根据《贵阳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发改委制定了相关申报、评审、监管、验收等工作程序和规范。

全年共受理申报高技术产业发展示范项目103个,其中,支持项目31个,专项资金投入200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31.5亿元。

(五)、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动信息化进程

全年完成“市房地产模拟评税系统项目”等10个项目的立项;

“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等12个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

“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等8个项目的验收。

随着一批又一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全市政府部门、企业、农村、社区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

(六)、正确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沙文园区南部四横三纵路网基本建成。

沙文园区已累计开工道路总长为34公里,通车里程接近19公里,为高新区技术产业发展和贵阳城市空间拓展构建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平台;

金阳园区“五中心”建设初具雏形,已开工面积累计达43万平方米,金阳园区的杠杆作用随着“退工进商”的深入实施,将对推进沙文园区建设速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是合力攻坚征地拆迁,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成立“贵阳国家高新区和谐园区促进会”,目前会员共计58家,筹集315.2万元资金。

2011年,沙文园区已拆除598户,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动园区建设。

2011年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

同时,通过政银合作、利用土储贷款、采取BT模式等方式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共筹集建设资金39亿元,创造高新融资新纪录。

狠抓技改提升,盘活存量调结构。

坚持打“高新”牌,走“跨越”路,切实盘活存量,先后投入技改资金2亿元,重点扶持了振华新材料、皓天光电、景峰药业、航宇科技、振华欧比等20余个技改提升项目,其中,航宇科技、鸽牌长通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振华新材料等项目建设进入试产阶段,全部技改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80—100亿元。

打造产业基地,做大增量优结构。

奋力做大增量,加速项目集聚,以重大项目带动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质量。

在沙文园区加快建设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基地,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目前,四大产业基地已聚集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15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创造利税40余亿元。

坚持在“招”与“选”上下功夫,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100强及省内大企业,开展“招大引强”,并逐步实现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

2011年,四个专业招商组分赴上海、北京、福建、香港、浙江、广东等地招商65余次,接洽项目80余个,引进4亿元以上项目4个、3000万以上投资项目10个,相继引进了顺络电子、北科生物、万联生物医药等重点招商项目。

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引进了贵州皓天光电LED蓝宝石衬底材料项目及浙江群升等相关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

2011年,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规模及效益实现了一些新的突破,具有了一定竞争力实力。

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小,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少。

二是对具有优势资源的铝、磷、煤等下游产品研发不够。

三是围绕高新技术核心企业进行本地化技术创新不够。

四是企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严重不足。

二、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展望

2012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作要创新发展思路,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的任务,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整合相关资源,按以下重点方向推进技术攻关、新产品攻关、示范工程建设以及创新平台搭建。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加快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打造一批新材料领域的品牌产品,建设以高性能合金材料、新型改性聚合物、纳米材料等为重点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高端装备产业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液压件、精密模具、精密铸锻件、高端连接与传动功能件等高端装备基础件;

做大工程机械、数控装备、特色装备、矿产及石油勘探开采装备、智能电网配套设备等为主机的智能制造装备;

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促进航空维修和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高速铁路铸钢轮对、重载高速列车车轴用钢、粉末冶金闸瓦、高速重载货车及其配套的转向架、高速列车用螺旋弹簧钢系列及弹簧系列产品等轨道交通装备。

在节能环保产业领域,针对原材料产业能耗高、“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大,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的特点,着力攻克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及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推进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形成循环经济产业群(产业链)。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软件与集成电路、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产业。

加快推进以片式电子元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化;

促进软件业与制造业、信息及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推动三网融合智能终端的产业化,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支持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发。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积极发展煤层气和煤矸石发电及核电等。

优先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气,成型材料、生物质燃料等生物质能。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优先开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重点发研发生产锂离子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中大型储能电池等关联产品,培育以汽车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

(二)、加大力度,加快高新区产业发展。

一是构建区域整体交通体系。

完成正在施工的金苏大道六标段和七标段、麦沙大道三标段和四标段及麦苏、金干南及延伸段、干田等5条道路,完成投资6.4亿元;

新建金干北路、四苏路、青山路等3条道路,完成投资5.6亿元。

二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

启动麦架河防洪及景观整治工程及麦架河截污工程,完成投资4.6亿元;

启动两条一回10KV电力线路架设,完成投资约0.24亿元。

(三)实施产业聚集升级计划,推动高新区经济发展。

按照“新兴产业+核心团队+金融资本+资源优势”的产业发展思路和“产业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带”的发展路径,加快打造“产业特区”,形成特色优势和领先优势。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抓大投小”的基本原则,持续不断的狠抓中航黎阳、中电振华、南车集团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力促贵州科学院、中航物资、福斯特等项目快速、高效投产、达产,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迅速壮大,并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以LED蓝宝石衬底材料为核心,带动上下游资源及产业的开发应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以皓天光电、群升集团、汉能集团为代表的光电光伏产业集群;

以友诚集团为载体,打造中德医疗合作科技园,进而建成富有产业特色、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园区。

借助国家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的机遇,以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四)大力扶持骨干医药企业壮大,培育成长型企业发展,不断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积极推进益佰工业园区项目的建设。

关注和跟踪血液制品、无菌制剂和基本药物品种生产企业的新版GMP改造。

对被并购的中小企业业主,鼓励、引导进入目前尚不发达的医药物流、药品包装材料、中药材种植等医药延伸链领域寻求发展。

继续支持上市筹备企业发展,适时选取我市市场前景好、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信用等级较高的上市资源企业,积极引导争取上市融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