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4252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现状Word文档格式.docx

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会展业的实力最强,所举办的专业性的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也最好。

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有130多个是在德国举办的,几乎占了三分之二,居世界领先地位。

其净展出面积达690万平方米,参展商多达17万家,其中有48%来自国外,参观者已逾千万。

在世界会展营业额最多的十大展览公司中,其中有六个是德国的。

德国贸易展协会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2000年德国贸易展的参展商增加了3%,其中外国参展商比上年增加了4.5%;

2001?

2002年度参展费用总预算约为270亿马克,平均每个企业为43.9万马克,比上年度增加了14%。

2000年德国贸易展览会实际售出的展馆面积为7000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加了3%。

目前德国展览馆还在不断地扩大,可供用于展览的新增展馆面积增长了2%,大有步步为营、欲吞天下之势。

  

  英国虽举办过世界第一个博览会,但目前因国内展馆不多、规模不大,较有名的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不过20万平方米,规模、水平、影响都无法与德、意、法相比,也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伦敦曾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外汇兑换额超过纽约、东京和巴黎之和,但后因经济衰退走了下坡路。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又有了生气,为缩小与周边国家的差距,伦敦不断增加投资建设展馆,欲在21世纪东山再起,重整河山。

  法国每年展览会多达300个,有近一半是在“展览之都”巴黎举办的。

凡尔赛虽有40多万平方米的展场,但还是经常因展馆面积不足,将展商拒之门外。

为保持世界三大展览胜地的盛名,近年来,巴黎正在抓紧改造老展场,兴建新展场,其展览总面积将翻一番,达到80万平方米,巴黎博览会即将恢复往日的辉煌。

  意大利有40多个展场,每年办展达700多个,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之一。

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早已闻名世界,共有38个展馆65万平方米展场,是世界三大展场之一。

为在国际会展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米兰国际展览公司对17万平方米的老馆作了大修,投资2600亿里拉兴建了20万平方米新馆,还修建了10.4万屋顶停车场和3万平方米的地面停车场,欲在21世纪和国际会展业一争高低。

  美国和加拿大会展业目前仍保持着增长势头。

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近万个,其净展出面积达5亿平方英尺(约4600万平方米),参展商120万,观众近7500万。

最著名的会展城市有拉斯维加斯、芝加哥、纽约、奥兰多、亚特兰大、新奥尔良、旧金山、波士顿和多伦多等城市。

北美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办展模式和风格。

近年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经济贸易展览会也逐步发展起来。

据估计,整个拉美的会展经济总量约为20亿美元。

其中,巴西位居第一,每年办展约500个,经营收入8亿美元;

阿根廷名列第二,每年约举办300个展览会,产值4亿美元;

第三位是墨西哥,举办的展览会近300个,营业额2.5亿美元。

其他拉美国家的会展经济规模很小,很多国家现在仍处在起步阶段。

  非洲的会展业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南非和埃及。

南非的会展业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对周边国家的辐射能力,遥遥领先于整个非洲南部地区,每年举办的展览会约300多个。

非洲北部的会展业以埃及为代表,埃及凭借其有利地理位置,近年来会展业突飞猛进,展会的规模和国际性大大提高,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已达30多个。

首都开罗成了举办大型展览会的好地方。

除南非和埃及外,非洲其他地区的展会规模都很小,一个国家一年只能举办一二个展会,一时还成不了气候。

 大洋洲会展经济发展水平稍次于欧美,但规模则小于亚洲。

该地区的会展业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有300多个,参展商超过了5万家,观众达660多万人次。

发展势头良好。

  亚洲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比拉美和非洲要高,仅次于欧美。

日本、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西亚的阿联酋和东南亚的新加坡,由于基础设施发达、市场潜力巨大,并有较高的国际开放度和有利的地理优势,分别成为该地区的展览大国。

新加坡会展业70年代中期才起步,但政府对会展业十分重视,新加坡会议展览局和新加坡贸易发展局专门负责推广会展业,加上其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高水准的服务业、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高的英语普及率等,2000年被国际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并连续17年成为亚洲首选会展举办地城市。

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和大型会议达3200多个。

  同新加坡相比,同处东南亚的泰国会展经济则相去甚远,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几十个。

随着东南亚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泰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1998年只有23个展览会,而2000年展览会已上升到63个,会展经济总量约达1.5亿美元。

  从香港旅协出版的《香港未来会议及展览目录》中可以看到,香港的国际会议展览已经排到了2008年,各种各样的展览和会议令人眼花缭乱。

在中国香港特区,贸发局一年仅举办20多个展览会,但不少展览会规模、知名度和排名都位居世界或亚太地区前列。

如香港玩具展,其规模仅次于纽约和慕尼黑的玩具展,排名世界第三;

香港服装节堪称亚洲之最;

香港的钟表、珠宝展名列世界第一。

3世界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同,各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

举办展览会的数量和规模,与主办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交通、通讯、服务业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处于主导地位,并占有绝对的优势。

欧美的德、法、意、英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目前,各大会展国都在加紧建设国际展览城,以保其霸主地位。

如德国的汉诺威及慕尼黑、美国的芝加哥、法国的巴黎等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

展览城"

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展览会的办展方式和办展技术,网上虚拟展览会和各种电子媒体为实物展览会插上了翅膀,给会展经济的世界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会展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集团开始把自己举办成功的品牌展览会逐渐移植到其他国家。

德国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每年春秋两季在德国本土举办的国际消费品展览会(Ambiente)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消费品展览会。

前不久,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分别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举办了以Ambiente命名的展览会。

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展览会(Ambiente 

China 

)即为法兰克福国际消费品展成员之一。

Ambiente品牌下的展览会,展品范围皆以其在法兰克福举行的旗舰展会相同,包括餐桌及厨房用品、美容及化妆品、室内装饰及摆设、礼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等。

  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展会总经理石碧天小姐说:

"

选择上海举办这项展事,是因为上海乃中国国内最繁盛的大城市,GDP每年有10%的增长,今年预计人均GDP将超过4000元。

上海拥有700多家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其零售数字占全国总零售额的5%。

同时,1400万上海居民向来也是潮流及消费模式的先驱,影响着中国国内的其他城市。

  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展览会,但这些展览会一般都有发达国家展览公司的参与、管理,甚至直接控制。

世界会展大国欲通过国际会展业来整合世界经济的苗头已经越来越明显。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国际会展经济的全球化整合迟早会到来。

二世界会展经济的现状

1世界会展经济概况

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会展经济已成为经济生活的晴雨表,经济越发达,会展活动就越丰富多彩。

当今从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的角度来考察,世界会展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很不平衡。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

在这个地区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以德国为例,德国会展业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好、实力强。

在国际性贸易展览会方面,德国是第一号的世界会展强国,世界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中,约有2/3都在德国主办。

按营业额排序,世界十大知名展览公司中,也有六个是德国的。

每年,德国举办的国际性贸易展览会约有130多个,净展商17万家,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参展商(约为48%)来自国外。

在展览设施方面,德国也称得上是头号世界会展强国。

德国现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8个。

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四个展览中心中,有三个在德国。

  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会展业的后起之秀,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近万个,其中,净展出面积超过5000平方英尺(约为460平方米)的展览会约有4300个,净展出面积5亿平方英尺(约4600万平方米),参展商120万,观众近7500万。

举办展览最多的城市是拉斯维加斯、多伦多、芝加哥、纽约、奥兰多、达拉斯、亚特兰大、新奥尔良、旧金山和波士顿。

  经济贸易展览会近年来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逐步发展起来。

阿根廷紧随其后,每年约举办300个展览会,产值4亿美元;

排在第三位的是墨西哥,举办的展览会近300个,营业额2.5亿美元。

除这三个国家外,其他拉美国家的会展经济规模很小,很多国家尚处于起步阶段。

  整个非洲大陆的会展经济发展情况基本上与拉美相似,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南非和埃及。

南非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对周边国家的辐射能力,其会展业在整个南部非洲地区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北部非洲的会展业以埃及为代表,埃及凭借其在连接亚非欧和沟通中东、北非市场的极有利地理位置,会展业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展览会的规模和国际性大大提高,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可达30个。

当然,由于种种条件所限,大型展览会一般都集中在首都开罗举办。

除南非和埃及外,整个西部非洲和东部非洲的会展经济规模都很小,一个国家一年基本上举办一个到二个展览会,而且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这些展览会不能常年举办。

  亚洲会展经济的规模和水平应该说比拉美和非洲要高,尤其是会展经济的规模可以仅次于欧美。

日本是本地区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其会展业发展水平自不必说。

在剩下的国家中,东亚的中国及中国香港地区、西亚的阿联酋和东南亚的新加坡,或凭借其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经济发展潜力,或凭借其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为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分别成为该地区的展览大国。

以新加坡为例,该国的会展业起步于70年代中期,时间并不算早,但新加坡政府对会展业十分重视,新加坡会议展览局和新加坡贸易发展局专门负责对会展业进行推广。

加之,新加坡本身具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水准、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高的英语普及率,新加坡2000年被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国际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并连续17年成为亚洲首选会展举办地城市,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和会议等大型活动达3200个。

  同新加坡相比,同处东南亚的泰国,其会展经济发展规模远不及新加坡,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几十个。

随着东南亚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困扰,泰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0年举办的展览会已从1998年的23个上升到63个,并有望于2001年超过100个,会展经济总量2000年可望达到1.5亿美元。

  大洋洲会展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欧美,但规模则小于亚洲。

该地区的会展业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每年约举办300个大型展览会,参展商超过5万家,观众660万人次。

  纵观世界会展经济在全球发展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一国会展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是与该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及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交通、通讯、服务业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有绝对的优势。

在世界会展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集团把自己的成功知名展览会移植到发展中国家。

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也有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展览会,但这些展览会一般都有发达国家展览公司的参与、管理,甚至直接控制,这是考察全球会展经济发展情况时需要了解的一点。

2世界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

1、举办机构专业化。

五、六十年代,许多专业的展览和会议都是由行业协会主办,而如今,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对会展产业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行业协会开始寻求与专业公司的合作,与其合资组成股份公司,转移对会展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有的甚至把展会业完全移交给专业展览公司。

在会展经济发达的法国,展览公司和场地公司甚至也是分开的。

展览公司不拥有场馆,场地公司本身不经营会展,其目的在于促进公平竞争,同时保证分工的高效率。

2、展览公司集团化。

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络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范围上都超过了以往。

展览公司的发展已能够摆脱空间和时间限制,直接面对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这就对企业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挑战。

越来越多的企业从竞争走向合作,结成战略联盟进行优势互补,以提高整体竞争力。

于是,强强联合、集团化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例如法国展览市场,经过优胜劣汰,原来众多的小型展览公司大多被大公司兼并,目前主要有爱博展览集团、博闻集团、巴黎展览委员会、励展集团等几家大型展览公司,它们的产值占到法国展览业总产值的2ö

3。

3、参与者国际化。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各举办机构已不再满足吸引本地区、本国的参与者,而是力争提高会展的国际参与程度。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举办机构直接面对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与会者提供了可能。

许多国家纷纷成立专门机构促进参与者的国际化,如新加坡的会议展览局。

最有名的要数法国的“国际专业展促进会”,这个促进会共有65个展会参与。

“促进会”把65个展会的销售费用集中在一起,在近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办事处,为这65个展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进服务。

实践表明,“促进会”克服了单个展览公司财力不足问题,对促进国外人士来法国参观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4、电子商务被广泛应用。

电子商务进入展览业是展览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为会展本身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发布、洽谈商业合作和进行市场营销的场所,它发挥的是一种桥梁和媒介作用,而电子商务恰恰在这方面有着传统展览业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它提供了一个更为快捷、互动、有效的商务通道。

电子商务按商业活动运作方式可以分为不完全电子商务和完全电子商务,对于传统会展业的影响按介入程度的不同也表现在不完全电子商务和完全电子商务两个方面。

不完全电子商务即在会展的运作过程中部分地借助于电子商务,主要是借助电子商务手段为会展服务,实现网上广告、订货、付款、货物递交、售前售后服务,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计、生产安排等一项或多项内容。

完全电子商务即网上会展,会展的组织、举办各个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举办者、与会者、参展者和观众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它代表着会展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5、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达国家处于成熟期的产业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倾向。

目前世界会展产业也呈现这一趋势:

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集团纷纷把自己的成功知名展览会移植到发展中国家。

国际会议市场上,欧美国家的份额也已从过去的80%下降至60%。

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我国越来越被国际会展组织看好,许多著名集团已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如德国的汉诺威展览中心、慕尼黑展览中心、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在上海共同成立德国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在中国举办了一系列展览,还为上海新建的展览中心的股东。

1999年8月11日,在世界国际会议领域享有盛名的“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首次造访中国,公开表示说中国是一个“具有强大潜力的国际市场”,他们将“从高层次上进入中国会展产业市场,协助中国成为世界上新的会议目的地大国”。

Ⅱ我国会展业及会展经济现状

一我国会展业的现状

随着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全球会展业焦点转向亚洲,这将为中国会展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中国会展业正呈现出新的特点:

中国经济发展为会展业创造条件;

中国会展业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会展数量、规模等持续扩大、中国形成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中小城市会展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会展业的新特色;

中国会展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继续加强,其中中国同类展会的主办单位联合办展,形成规模效益;

国外展览公司改变策略,由展会移植变为并购展会或者与中国展会主办单位合作办展;

中国展会水平和会展设施进一步提高,其中品牌展会数量增加、会展观众组织等服务方式改进、会展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会展设施不断完善;

中国会展主办者多元发展;

中国会展行业组织的作用日益活跃。

改革开放,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贸易展览会有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展览活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形成行业。

近几年来,展览业在以年均20%(估计数)速度发展。

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展览业的直接产值约60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5%。

如果按照德国科隆的一项分析计算标准,展览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为9%,那么,中国展览业的间接产值约为500-600亿人民币。

1会展城市

目前,中国展览业是遍地开花。

就展览规模和实力而言,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中国的展览中心城市,分别占全国展览市场份额的25%、18%和8%;

大连、长春、青岛、南京、苏州、合肥、杭州、宁波、厦门、西安、武汉、南宁、昆明、重庆等成为地区展览中心城市;

此外,一些地、县、镇也兴建展览场馆、举办展览会,形成有特色的地方展览城市,比如潍坊、义乌、顺德、乐从、东莞等。

据北京统计,北京会展业每年解决1.76万人就业,人均产值3.1万美元(是北京人均产值水平的10倍)。

全国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项目的250家展览公司中约130家在北京,北京注册的展览公司约200家、展览施工公司200家,为展览服务的设计、广告公司约800家。

另据统计,2002年北京共举办会议71053个,举办展览1298个,展览总面积为339.9万平方米,会展业直接总收入20.8亿元。

据上海统计,上海目前平均每周办展6个。

2002年,上海会展业直接收入18亿人民币,交易额达500亿。

据广东统计,2002年规模会展就有200多个,单向成交额达3000多亿元(不含广交会)。

考察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会展产业带的发展。

中国会展业作为都市型服务业,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使中国会展业在区域分布上,基本形成了分别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为会展中心城市组成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等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

它们通过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级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

以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上述五个区域的发展要齐头并进并不现实,以梯度形式进行则不失为一种相互竞争和相互拉动的良好策略;

而从各区域来看,则应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会展产业带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构筑各自的区域创新系统,以促进区域会展经济的腾飞,以促进我国会展产业进一步发展。

2会展项目

中国的展览会项目数量据有人统计已达8000个,其中"

中等规模"

以上的展览会有3000个。

仅从数量上看,可能已居世界第一。

其中一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包括综合性质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等,以及一批专业性质的展览会比如中国国际机床展。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览会,号称中国第一展,在可以称作世界第一大国际贸易展。

最近一届广交会规模达36万平方米(两期两地合计),参展的有48个交易团、10195家企业,展位18400个,参展商品达12万种,海外采购商超过15万人,成交总额超过200亿美元。

每届"

广交会"

可为广州带来约30亿元的收益。

3展览场馆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展览场馆建设不多,著名的有苏联援助的4大展馆:

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已被拆除),此外,还有中国农展馆以及一些地方展馆。

这些展馆主要用于举办宣传性展览。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许多地方兴建了一大批展览场馆。

目前广东建成展览场馆最多。

广州广交会展馆面积约17万平方米,并正在兴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展馆,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第一期15万平方米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广东的深圳、东莞等地也建有一批展览场馆。

上海目前已建有5处展览场馆,今年扩建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面积将达25万平方米。

此外,许多地方有一大批在建和将建项目,据称,潍坊市将建设超大型展览场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约有150个展览场馆,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而据德国统计,德国仅有展览场馆24个,总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场馆是汉诺威展览中心,展馆面积约47万平方米。

国际博览联盟主席安格斯去年末在日本展览业年会上发言,预计中国展览场馆的规模将在5年内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3会展产业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随着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其功能也从原来简单的市场交换,逐步延伸到其他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科技功能、教育功能等。

  所谓会展政治功能,是指会展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宣扬一定的政治主张与观点。

现代会展自诞生以来,就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会展与政治有紧密联系,但并非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具有政治功能。

特别是在西方市场化国家和地区,除政治性会议外,会展活动更多地体现出其自身所特有的经济特性,目的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即便是举办大型纪念或庆祝活动,也都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会展的市场化程度很高。

但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会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等因素,使得会展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因此,我国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