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4429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高考化学备考章节试题详解第10章第4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十章 第四节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示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2.(2017·湖南长沙一模)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选项

Ⅰ中试剂

Ⅱ中试剂及现象

推断

A

氯化铵

酚酞溶液不变红色

氯化铵稳定

B

硫酸亚铁

品红溶液褪色

FeSO4分解生成FeO和SO2

C

涂有石蜡油的碎瓷片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石蜡油发生了化学变化

D

铁粉与水蒸气

肥皂水冒泡

铁粉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

【答案】C

3.(2019·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

溶液变黄色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B

先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变质

C

向试管底部有少量铜的Cu(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铜粉逐渐溶解

铜可与稀硫酸反应

D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AlO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

结合H+的能力比CO

 【答案】D

4.(2017·湖北荆州模拟)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及现象

A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试样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

B

检验某盐是否为铵盐

试样

是否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C

证明酸性条件H2O2氧化性

比I2强

NaI溶液

溶液变蓝色

D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硝酸钾

试样

重结晶

【答案】D 

【解析】生成的亚硫酸钡可被硝酸氧化成硫酸钡,A项错误;铵盐溶液只有与碱作用并且加热时才能产生NH3,B项错误;稀硝酸也能将I―氧化成I2,C项错误;KN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较大,而NaCl溶解度变化较小,D项正确。

5.已知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且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为区别此两种黑色粉末,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根据所产生的气体差异进行区别

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根据所得溶液颜色差异进行区别

C.取两种等质量的样品分别进行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取两种等质量的样品分别进行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答案】C 

【解析】溶解在硝酸中时,产生气体与所得溶液颜色一样,燃烧时产物相同也无法区别。

由铜元素守恒知,等质量的CuS、Cu2S高温灼烧后前者生成的氧化铜较少。

6.(2019·湖北武汉调研)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结论

A

浓盐酸

酸性高锰酸钾

NaHCO3溶液

Cl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B

浓硫酸

蔗糖

澄清石灰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浓硝酸

铁片

NaOH溶液

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D

稀盐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

Cl>C>Si

【答案】B 

【解析】浓盐酸易挥发,③中产生气泡,不能证明Cl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A项错误;浓硝酸与铁片发生钝化不能产生NO,C项错误;②产生气泡不能证明非金属性:

Cl>C,因HCl不属于Cl元素的最高价态氧化物的含氧酸,D项错误。

7.某同学为探究SO2与Ba2+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形成BaSO3沉淀,设计了如下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将SO2通入Ba(OH)2溶液中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

B.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

C.将SO2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Cl2与HCl的混合溶液、Ba(OH)2溶液中,观察到只有Ba(OH)2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将SO2通入BaCl2与NH3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A、D项方案均只能说明SO2与Ba2+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B项中SO2溶于水后会形成酸性溶液,NO

在酸性条件下可将SO

氧化成SO

,得到的沉淀是BaSO4。

8.(2017·湖南益阳检测)下列实验装置设计不恰当的是(  )

A.钾燃烧实验      B.用强碱滴定强酸

C.铁与H2O(g)反应     D.探究Na与水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A 

【解析】金属钾燃烧应在坩埚中进行,故A项错误;B、C、D项均正确,C项利用铁粉与水蒸气高温反应产生氢气进入肥皂液,产生氢气泡;D项Na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大试管中气体膨胀,U形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

9.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NH3或O2

B.可用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图②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室可用图③的方法收集Cl2或NH3

D.利用图④装置制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b为阴离子交换膜,c为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C 

【解析】图①可以利用碱石灰(或生石灰)与浓氨水制取氨气,用MnO2和双氧水(或Na2O2与水)反应制取氧气,A项正确;图②关闭止水夹,从a处加水,U形管中产生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则气密性好,若不能形成液面差(或液面差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不好,B项正确;氯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时应从长导管通入,而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收集时应从短导管通入,C项错误;以Pt作电极电解Na2SO4溶液,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故SO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b移到阳极产生硫酸,同理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c移到阴极形成NaOH,D项正确。

10.(2017·四川乐山二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X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火焰呈黄色

溶液X中含有Na+

B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

C

在新生成的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振荡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D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2CO3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2017·湖北七校联考)碱式碳酸镁可用于牙膏、医药和化妆品等工业,化学式为4MgCO3·Mg(OH)2·5H2O,某碱式碳酸镁中含有SiO2杂质,为测定其纯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

方案Ⅰ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纯度。

甲    乙      丙     丁

(1)乙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a____________,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样品充分反应完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 ①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g;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煅烧,冷却后称量;③重复操作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m1g。

(4)下列仪器中,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E     F

(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至少需要称量______次。

(6)有同学认为方案Ⅱ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发生MgCO3+SiO2

MgSiO3+CO2↑,会导致测定结果有误,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

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MgCO3·Mg(OH)2·5H2O+5H2SO4===5MgSO4+11H2O+4CO2↑

(2)debcb(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3)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出被完全吸收

(4)E

(5)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以内 4

(6)错误 该反应的发生不影响生成CO2和水蒸气的量

12.(2017·山东泰安一模)过氧化钙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酸,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某实验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过氧化钙。

A    B     C   D   E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加热药品;③反应结束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3)若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钙(Ca3N2),同时可]能生成过氧化钙。

请利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检验钙的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过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

酸化的FeCl2溶液、NaOH溶液、KSCN溶液、稀硝酸

(4)利用反应Ca2++H2O2+2NH3+8H2O===CaO2·8H2O↓+2NH

,在碱性环境下制取CaO2·8H2O的装置如下:

C中沉淀反应时常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其可能的原因分析: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8H2O产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

准确称取a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bg),再滴入少量2mol·L-1的硫酸,充分反应。

步骤二:

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________(作指示剂)。

步骤三:

逐滴加入浓度为c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得出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VmL。

Ca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已知:

I2+2S2O

===2I-+S4O

]

【答案】

(1)dfebcf或dfecbf(答“dfebc”或“dfecb”也可)

(2)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至室温,停止通入氧气,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答出“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入氧气”即可)

(3)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酸化的FeCl2溶解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样品中含有过氧化钙;若溶液不变红色,则说明样品中不含有过氧化钙

(4)温度低可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过氧化氢的利用率

(5)淀粉 

(或

%)

13.(2018·福建龙岩高三下学期质检)

(1)请从Cl2、H2、CO2、NO、NH3气体中选择一种气体,该气体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可以含水蒸气),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ClCH2CH2POOHOH+4NaOH―→NaCl+

(乙烯利)

CH2—CH2↑+Na3PO4+3H2O

可用下述装置制取1,2二溴乙烷(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熔、沸点分别为9.79℃、131.4℃,不溶于水);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①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现象时,试管d中反应基本结束。

②若用冰水代替烧杯中的冷水,可能引起的不安全后果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要精制试管d中的粗产品,操作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蒸镏  B.水洗 

C.用干燥剂干燥D.10%NaOH溶液洗  

E.水洗

④实验消耗40%乙烯利(摩尔质量为M)溶液50g,制得产品mg,则乙烯利合成1,2二溴乙烷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用含M,m的代数式表示)。

⑤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烧瓶中的混合溶液含有Cl-、PO

,简述实验方案。

已知:

氯化银、磷酸银(黄色)、磷酸钡(白色)的Ksp分别为1.77×10-10、8.88×10-17和3.4×10-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aCO3+2HCl===CaCl2+CO2↑+H2O

(2)①吸收溴蒸气 试管内溶液褪为无色 ②d中长导管堵塞 ③BDECA(或EDBCA) ④

×100% ⑤取适量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存在PO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和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存在Cl-

【解析】

(1)按题给装置,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必须大于空气,H2、NH3的密度小于空气,不能用此装置收集;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此装置收集;Cl2的制备需要加热装置;所以此装置只能用来制备和收集CO2,实验室制取CO2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2)①d中的液溴易挥发,会污染大气,应该进行尾气吸收,所以装置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Br2蒸气,防止大气污染;d中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液溴褪色,生成的1,2二溴乙烷为无色,当观察到试管内溶液褪为无色时说明d中反应基本结束。

②冰水的温度低于冷水,温度过低会使1,2二溴乙烷凝结为固体,导致d中长导管堵塞,发生危险。

③实验结束后,要精制试管d中的粗产品,将粗产品先用水洗涤,再用10%NaOH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待溶液澄清后进行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1,2二溴乙烷。

④乙烯利合成1,2二溴乙烷的产率=

×100%=

×100%。

⑤由已知条件可知氯化银、磷酸银(黄色)、磷酸钡(白色)都是沉淀,且磷酸钡比氯化银更难溶,所以应该先检验PO

再检验Cl-,可设计实验如下:

取适量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存在PO

;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和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存在Cl-。

14.“摩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

查阅文献得知:

“摩尔盐”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可完全分解,但产物复杂。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其分解产物。

Ⅰ.提出猜想。

“摩尔盐”受热分解,小组同学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Fe2O3、SO3、NH3、H2Ob.FeO、NH3、SO3、H2O

c.FeO、SO2、NH3、H2Od.Fe2O3、NH3、SO2、SO3、H2O

经认真分析,通过推理即可确定,猜想______不成立(填字母)。

Ⅱ.实验探究。

为检验分解产物,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容器名称是________。

(2)取一定量“摩尔盐”置于加热管A中,加热至分解完后打开K,再通入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A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B、C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待A中剩余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解,再滴几滴KSCN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A中残留物不含FeO,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是取少量A中残留物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反思。

乙同学认为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分解产物中一定含SO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a、c

Ⅱ.

(1)锥形瓶 

(2)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到B、C装置中,使其全部被吸收

(3)SO2+H2O2+Ba2+===BaSO4↓+2H+

(4)溶液变为红色

(5)加入稀硫酸(盐酸)溶解,再滴加K3[Fe(CN)6]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或加入稀硫酸溶解,再滴入少量KMnO4稀溶液,不褪色)

Ⅲ.分解产生的氨气消耗完B装置中HCl后,过量的NH3存在时SO2也可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Ⅰ.摩尔盐[(NH4)2Fe(SO4)2·6H2O]中N为-3价,Fe为+2价,S为+6价。

a项产物中只有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不符合化合价升降守恒规律,错误;由b项产物FeO、NH3、SO3、H2O化合价分析可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是发生分解反应,正确;c项产物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不符合化合价升降守恒规律,错误;d项产物中Fe的化合价升高,S的化合价降低,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正确。

Ⅱ.

(2)由于A中固体加热至分解完后,产生气体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装置中,通入氮气可以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到B、C装置中使其全部被吸收。

(3)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SO2被双氧水氧化成SO

,SO

再与Ba2+结合生成沉淀BaSO4。

(4)由问题(3)信息提示,A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反应中有氧化铁生成,用硫酸溶解,溶液中存在Fe3+故滴加KSCN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5)取少量A中残留物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硫酸(盐酸)溶解,再滴加K3[Fe(CN)6]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或加入稀硫酸溶解,再滴入少量KMnO4稀溶液,不褪色),则说明没有Fe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