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4566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docx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详解

C.2—磷酸甘油醛 D.果糖—6—磷酸

解析:

3—磷酸甘油酸经2—磷酸甘油酸转化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它的磷酸键吸收了自由能而变成高能磷酸键。

答案:

A

12.葡萄糖酵解的产物是:

A.丙氨酸B.丙酮醛C.丙酮酸D.乳酸E.磷酸丙酮酸

解析:

葡萄糖酵解,即呼吸作用第一步,一分子葡萄糖分解生成两分子的丙酮酸。

答案:

C

13.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电子传递的主要作用是:

A.形成质子梯度B.将电子传给氧分子

C.转运磷酸根D.排出二氧化碳

解析:

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能量降低时,质子过膜从线粒体基质进入内膜外的腔中,从而造成质子梯度。

答案:

A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

A.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过程B.细胞凋亡不引起炎症

C.DNA降解D.细胞凋亡起源于原核生物

解析:

程序性细胞死亡或称细胞凋亡,浓缩的核染色质可见到裂解现象,并形成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并不引起炎症。

答案:

D

15.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下列哪种的作用最强:

A.唾液B.胆汁C.胰液D.胃液

解析:

唾液仅消化淀粉;胆汁乳化脂肪;胃液消化蛋白质和将食物形成食糜;胰液不仅含有脂肪酶,还含有多种蛋白酶、肽酶等。

答案:

C

16.肌肉收缩时直接能源是:

A.ATPB.磷酸肌酸C.葡萄糖D.GTP

解析:

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答案:

A

17.下列哪种氨基酸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A.赖氨酸B.蛋氨酸C.谷氨酸D.色氨酸E.苏氨酸

解析:

必需氨基酸包括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

答案:

C

18.在肾单位中,葡萄糖重吸收部位是:

A.肾小管各段B.远曲小管C.肾小球D.近曲小管

解析:

重吸收主要发生在近曲小管,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量NaCl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分泌主要发生在远曲小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答案:

D

19.哺乳动物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A.等容舒张期末B.等容舒张期始C.心室射血期D.心房收缩期

解析:

心室舒张期包括等容舒张相和心室充盈相,等容舒张相:

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这时室内压仍明显高于心房压,房室瓣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

此时,心室肌舒张,室心压极快的速度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不改变,从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到低于心房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称为等容舒张相。

此时血液流回心室,房室瓣未开启,血液未流出,且心室未收缩,所以左心室容积最大。

答案:

B

20.以下哪个有关核仁的说法是错误的:

A.核仁在有丝分裂中消失B.rRNA合成在核仁进行

C.tRNA合成在核仁进行D.小核仁可融合成大核仁

解析:

核仁在有丝分裂中周期性地消失,核仁是核糖体RNA的转录、加工和装配成核糖体的场所,在有丝分裂末期小核仁可逐步融合成大核仁。

而核仁与tRNA

合成无关。

答案:

C

21.以下哪些参与光合磷酸化:

A.P680,P700,P450B.P680,P700,去镁叶绿素

C.P680,P700,叶绿素bD.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b,NADPH

解析:

光合磷酸化是电子沿着叶绿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体传递时伴随ATP

形成的过程。

具体传递过程是:

P680→pheo→Q→PQ→Fe-S-Cytb6→Cytf→PC→P700。

其中P700和P680

分别为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pheo为去镁叶绿素。

答案:

B

22.合成尿素的器官是:

A.肾脏B.肝脏C.肌肉D.胰脏E.脾脏

解析:

氨在肝脏中通过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

答案B

23.当蛋白质溶液的pH值与蛋白质等电点相同时,蛋白质的

A.溶解度最大B.溶解度最小

C.溶解度与溶液pH无关D.蛋白质变性

解析:

蛋白质在溶液中有两性电离现象。

假设某一溶液中含有一种蛋白质。

当PI=PH时该蛋白质极性基团解离的正负离子数相等,净电荷为0,此时的该溶液的是PH值是该蛋白质的PI值。

蛋白质所带净电荷越多,它的溶解度就越大。

改变pH值可改变蛋白质的带电性质,因而就改变了蛋白质的溶解度。

远离等电点处溶解度大,在等电点处溶解度小。

答案:

B

24.下面哪种生物最适合在深水中生长?

A.蓝藻B.绿藻C.红藻D.褐藻E.硅藻

解析:

深水层的光线中短波光相对增多,而红藻含有藻红蛋白、吸收蓝绿光较多的则分布在海水的深层。

答案:

C

2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鸟类出现在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E.都不对

解析:

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

答案:

C

26.下面哪类植物的有性生殖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A.苔类,藓类,蕨类,裸子植物B.藓类,蕨类,裸子植物

C.蕨类,裸子植物D.裸子植物

解析:

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开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

答案:

D

27.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发育成胚乳,这种类型的双受精现象是哪类植物所特有的?

A.裸子植物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D.苔藓植物

解析:

双受精现象是绿色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

答案:

C

28.一般真菌的生活史同植物的生物史相比有哪种特点。

A.没有有性生殖B.不具有双倍体C.减数分裂罕见D.具有双核期

解析:

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配子囊(gametangium),通过雌、雄配于囊结合形成有性孢子。

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质配,即经过两个性细胞的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N)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N+N)。

第二阶段是核配,就是在融合的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2N)。

第三阶段是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N),从而回到原来的单倍体阶段。

答案:

D

29.动物原始分节现象发生在_。

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软体动物D.线虫动物E.原生动物

解析:

同律分节是除头部外,身体其他部分的体节是基本相同的分节现象,是原始的分节现象,环节动物门即为该分节。

答案:

B

30.进化上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长臂猿B.黑猩猩C.大猩猩D.猩猩

解析:

亲缘关系的远近主要从DNA的碱基排列顺序的相似程度上体现出来,黑猩猩与人类的碱基排列相似程度最高。

答案:

B

31.下列哪一组是正确的人进化关系?

A.阿法南猿一粗壮南猿一直立人一智人一人

B.阿法南猿一粗壮南猿一智人一直立人一人

C.粗壮南猿一阿法南猿一直立人一智人一人

D.阿法南猿一直立人一粗壮南猿一智人一人

解析:

人类进化的过程为:

阿法南猿(3.6-3百万年)、非洲南猿(3-2百万年)、粗壮南猿(2-1.4百万年)、能人(2-1.4百万年)、直立人(1.8-0.3百万年)、智人(0.2百万年至今)。

答案:

A

32.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中不经历:

.

A.沉水植物阶段B.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C.沼泽植物阶段D.富营养化阶段

解析:

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要经历落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以及森林群落阶段五个阶段。

答案:

D

33.在生态金字塔中,哪种不可能形成倒锥形?

A.数量金字塔B.生物量金字塔C.能量金字塔D.都不可能

解析:

能量传递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为10﹪-20﹪,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若未达到该营养级生存的必要限度,则下一营养级就无法生存。

在生态系统则可能存在如一木成林的数量倒置的现象,鱼类迁徙中,单位时间内生物量倒置的现象。

答案:

C

34.质蓝素是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被转运到叶绿体类囊体腔中实行电子传递功能的。

在细

质中合成的质蓝素前体含有_转运肽:

A.1个B.2个C.3个D.0个

解析:

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和腔中的许多蛋白质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而这些前体蛋白质都含有多个导向序列即转运肽。

质体蓝素前体含有两个导向序列,基质输入序列和类囊体导向序列,分别介导质体蓝素进入基质和类囊体腔。

答案:

B

35.下面哪种属于动物的防御对策?

a.穴居,b.逃遁,c,拟态,d.警戒色,e.假死,f.威吓,

A.a,b,c,d,e,

B.b,c,d,e,

C.a,b,c,e,

D.全部都是

解析:

防御行为是指任何一种能够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总共有10种不同的防御对策:

穴居、隐蔽、警戒色、拟态、回缩、逃遁、威吓、假死、转移捕食者的攻击部位、反击。

答案:

D

36.真核生物基因常含有内含子,但在成熟的mRNA上没有内含子。

这是因为?

A.转录过程不合成同内含子相应的RNA

B.内含子被特殊的蛋白质切除

C.RNA剪切

D.RNA重组

解析:

真核生物细胞核中,DNA

链上具有不能编码蛋白质的片段即内含子和编码蛋白质的片段即外显子。

转录形成的是未成熟的hnRNA,又称前体RNA,它需要剪接内含子的转录部分,拼接外显子转录部分,并进行加工,最后形成有功能的成熟

mRNA。

答案:

B

37.蔗糖在常温下很稳定,这是因为:

A.蔗糖需要较高的活化能B.蔗糖是天然防腐剂

C.蔗糖处于一种低能级状态D.葡萄糖不易同其他化合物反应

解析:

物质要发生化学反应必须先被活化,分子由常态转变为活化状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活化能越高,物质越不易被活化,越不易发生发应,也就越稳定。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A

38.香蕉无籽,是因为:

A.香蕉是3倍体植物B.香蕉种子很小

C.香蕉种子不在我们所食部分D.香蕉种植中施加了植物激素

解析:

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紊乱,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无法形成生殖细胞,导致种子无法合成。

答案:

A

39.下面哪种有关酶的描述是错的:

A.所有酶都是蛋白质B.酶有专一性

C.酶在细胞外也可以发挥功能D.酶可以不需要辅基

解析:

有些酶的化学本质为RNA。

答案:

A

40.赖氨酸有3个pK值,pK1=2.1;pK2=9.0;pK3=10.5;赖氨酸的pI为:

A.7.2B.5.55C.6.3D.9.75E.10.5

解析:

氨基酸的等电点pI等于其两性离子两边的pK值的算术平均值。

写出赖氨酸的解离方程:

Lys++?

Lys+?

Lys+-?

Lys-

K1K2K3,其中Lys+-为两性离子,因此赖氨酸的等电点pI=(pK2+pK3)/2。

答案:

D

41.三联密码子中的哪一个碱基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改变可能最小: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都一样

解析:

密码子在决定氨基酸种类时有兼并性,即多个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即第三个碱基改变而决定的氨基酸常常不变的情况,因此第三个碱基突变改变蛋白质功能的可能性最小。

答案:

42.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A.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单倍体细胞

B.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三倍体细胞

C.只产生双倍体细胞

D.只产生三倍体细胞

解析:

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即1个精子和1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2N),1个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3N)。

答案:

43.豌豆花的花公式为↑K(5)C5A(9)+1G(1:

1)。

这表明

A.豌豆花子房下位B.豌豆花花瓣合生

C.豌豆花为整齐花D.豌豆花雄蕊有合生

解析:

从花程式可以看出,豌豆花子房上位,花萼合生,两侧对称;雄蕊9枚合生,1枚离生。

答案:

44.下面哪项有关胰岛素的说法是错的:

A.胰岛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B.胰岛素是是在胰腺的胰岛合成并加工的

C.胰岛素前体具有两条多肽

D.I型糖尿病人胰岛素生产降低.

解析:

胰岛素的合成过程是:

胰岛B细胞先合成一个大分子的前胰岛素原,再加工成86肽的胰岛素原,再水解成胰岛素和连接肽,可见胰岛素的前体应是一条多肽而不是两条。

Ⅰ型糖尿病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而Ⅱ型糖尿病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并不减少。

答案:

4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小B.作用广泛而持久

C.反应速率快,作用时间长D.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解析:

神经调节由反射弧完成,神经传递的实质是电流的传递。

答案:

46.研究DNA在细胞中的代谢,常用的同位素标记物为:

A.14C一戊糖B.32P一磷酸

C.15N一鸟嘌呤D.3H一胸腺嘧啶

解析:

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

答案:

47.下列哪一项与显微镜的分辨率无关?

A.光波波长B.物镜放大倍数

C.标本和透镜之间的物质的折射率D.透镜的数值孔径

解析:

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

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互有联系的概念。

显微镜的分辨率与很多因素有关,通常,入射波长越短、介质折射率越高、孔径角越大、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

答案:

D

48.有丝分裂中,姊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分开发生于: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

C

49.细胞周期的长短取决于:

A.G1期B.S期C.G2期D.M期

解析:

细胞周期分为G1-S-G2-M四个时期,不同细胞的周期长短主要区别在G1期。

G1期是从上次细胞增殖周期完成以后开始的。

G1期是一个生长期。

在这一时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

如合成各种与DNA复制有关的酶,线粒体、核糖体等都增多了,内质网在更新扩大,来自内质网的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也增加了。

动物细胞的2个中心粒也彼此分离并开始复制。

也就是说为S期储备物质和能量。

答案:

A

50.染色体端粒酶的作用是:

A.防止DNA从端粒处降解B.降解DNA复制后余留的RNA引物

C.防止DNA因为复制过程而变短D.合成RNA引物

解析:

端粒酶可以添补5'端RNA引物切除后留下的空缺,从而防止DNA因为复制而变短。

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有端粒酶。

答案:

C

51.以下对乙烯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

A.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生产这种气体

C.不能进行细胞间的传递D.不同果实之间可以传递

E.浓度越高,果实成熟越快

解析:

乙烯是唯一的一种气体植物激素,有催熟的作用,效果与浓度成正比。

高等植物的各个器官都能产生乙烯,乙烯的前体ACC在植物体内是能被运输的,也就可以在细胞间传递。

答案:

C

52.以下对生物节律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

A.动植物都有生物节律

B.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动植物的生物节律会维持

C.生物节律是由生物体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的

D.生物钟是无法调整的

E.外界环境会影响生物钟的运转

解析:

生物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加以调整。

答案:

D

53.下面列出的哪个不是植物的感光的受体?

A.隐花色素1

B.细胞色素c

C.光敏色素A

D.光敏色素B

解析:

细胞色素c是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不是感光受体。

答案:

B

54.以下哪个关于C4植物的描述是正确的?

A.均为单子叶植物B.叶片只进行C4光合作用途径

C.光呼吸中放出的CO2能被高效利用D.氧气对其CO2固定影响较小

解析:

C4植物不都是单子叶植物,如苋菜、藜等;C4植物既C4途径又有C3途径,;C4植物的光呼吸很弱,放出的CO2不多,也就无所谓高效利用;催化CO2固定的RuBP羧化酶同时也是加氧酶,O2和CO2对该酶有竞争作用,由于C4植物将CO2富集于维管束鞘细胞导致那里的CO2浓度很高,氧气无法与其竞争,因此对CO2固定影响很小。

答案:

D

55.热带雨林在中国主要分布在:

A.西双版纳B.海南岛C.台湾D.上述各项

解析:

我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以云南西双版纳最大。

答案D。

标准答案:

A

56.一种蝴蝶突然展开翅膀露出鲜艳的黑红环纹,这是什么行为?

A.拟态B.警戒色C.威吓D.逃避

解析:

鲜艳的黑红环纹,具有警戒天敌的作用。

答案:

B

57.酸雨主要是由_引起的:

A.NO、SO2B.NO、CO2

C.CO2、SO2D.NO、SO2、CO2.

解析:

CO2是温室气体,大气中NO、SO2被氧化后,与水结合,产生酸雨。

答案:

A

58.求偶行为的作用包括:

A.排斥竞争对手B.刺激配偶交配欲望

C.防止异种交配D.上述各项

解析:

动物的求偶行为是指伴随着性活动和性活动前奏的全部行为表现。

求偶行为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吸引配偶,同时还有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其次是防止异种杂交,因为动物的求偶行为往往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只能引起同种异性个体的反应;再次是激发对方的性欲望,使双方的性活动达到协调一致;第四个功能是选择最理想的配偶。

答案:

D

59.生物进化是指

A.生物越来越适应环境

B.生物的遗传物质越来越不一样

C.生物的个体数越来越多

D.生物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结果。

答案:

B

60.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中性进化论”,其根据主要来源于:

A.化石证据B.形态学证据

C.生物大分子证据.D.行为学证据

E.生理学证据

解析:

中性学说是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提出的分子进化理论,认为分子水平的基因突变大多是中性的,对生物生存无利无害。

答案:

C

61.物种的遗传变异的程度与物种的“寿命”是相关的,其原因是:

A.遗传变异大的物种适应的潜力大

B.遗传变异大的物种进化的速率快

C.遗传变异大的物种抗病的能力强

D.遗传变异大的物种繁殖的能力强.

解析:

遗传变异大的物种产生更丰富的基因,为复杂的生活环境提供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材料。

答案:

A

62.菜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是白色花的显性。

一株杂和有色花菜豆Cc

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无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

1B.15:

7C.9:

7D,15:

9

解析:

自交三代,无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1/4+2/4×1/4+2/4×2/4×1/4=7/1答案:

C

63.上题(第62题)中如果换成自交不育的向日葵,岛上原有2株杂和体,且它们的后代个体间均可以两两自由杂交,三代后F3

的有色花与无色花的比例为:

A.3:

1B,15:

7C.9:

7D.15:

9

解析:

根据条件可知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各为1/2,即p=1/2

q=1/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只要自由杂交一代后即达到平衡,各基因型频率不再改变。

所以,三代后,有色花所占比例是p2

+2pq=3/4;无色花所占比例是q2=1/4。

答案A

64.如果A/a、B/b、C/c、D/d和E/e均各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现在进行下列杂交:

第一亲本(A/a;B/b;C/c;D/d;E/e)×第二亲本(a/a;B/b;c/c.D/d;e

/e)

所产生的后代中,与第一个亲本表型相同的比例为:

A.1/16B.7/64C.9/128D.1/32

解析:

一对一对分析概率后相乘即可:

1/2×3/4×1/2×3/4×1/2=9/128。

答案:

C

65、第64题中,与第二个亲本表型相同的比例为:

A.1/16B.7/64C.9/128D.l/32

解析:

一对一对分析概率后相乘即可:

1/2×3/4×1/2×3/4×1/2=9/128。

答案:

C

66、第64题中,与两个亲本表型都不同的子代比例为:

A.15/16B.55/64C.64/128D.25/32

解析:

扣除与两个亲本表型相同的概率即是,即1-9/128-9/128。

答案:

B

67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一个正常男子的祖父患该病,如果这位男子与一位姐姐患有这种病的正常女子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

A.1/3B.l/4C.1/12D.1/32

解析:

该男子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正常女子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两人结婚生出隐性纯合子的概率1/2×2/3×1/4=2/24。

答案:

C

68.上题中,如果这对夫妇第一个孩子患有这种病,则第二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

A.1/3B.l/4C.1/12D.l/32

解析:

则该夫妇都一定为携带者,生出隐性纯合子的概率1/4。

答案:

B

69.某男子患有一种罕见的皮肤病。

他与一位正常女子结婚后,生育了6个儿子和4

个女儿。

所有儿子都患该病,所有女儿都正常。

随后发现,该男子所有孙子都患病,所有

孙女、外孙、外孙女都正常,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

A.X连锁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Y连锁遗传D.无法判断

解析:

该疾病只由男性传给男性后代,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

答案:

C

70.某种二倍体植物中,A、B和C三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连锁图如下:

A和B的图距为20,B与C的图距为30。

现在有一亲本,基因型为:

Abc/aBC,如果亲本自交,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