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480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docx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

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

一、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落实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等质量管理法规,强化工程建设管理质量,提高电网建设的总体质量,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则、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规程,实现达标投产、创国家电网公司优质、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为此,本工程编制质量与工艺二次设计来确保创优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保证贯彻和顺利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则,满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规程优良级标准的要求,确保工程零缺陷移交、达标投产,按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建设,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同时确保实现:

1、业主单位的质量方针与目标

单元工程合格率100%:

分项工程优良率100%;

分部工程优良率100%;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管理事故的发生。

2、施工单位总方针与目标

质量方针:

质量第一、科学管理、严格过程控制;遵约重誉、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

贯彻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则,执行国家、行业颁发的规程、规范;

工程施工质量满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规程优良级标准的要求,确保单元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管理事故的发生。

自购材料的质量目标:

必须在经评审合格的供货方采购;水泥必须采购经中国水泥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认证通过的生产厂家的产品,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技术要求;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及材料检验报告资料齐全;自购材料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或部颁标准,产品合格率100%。

全面实现合同要求100%,满足顾客的其它合理要求100%。

实现零缺陷移交。

3、质量目标分解

1)分部工程均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品率100%以上;竣工验收:

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品率100%,分部工程优良品率100%。

2)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杜绝一般质量事(1千元~5万元)。

3)广泛开展“”小组活动,施工项目应申报1~2个“”成果。

4)竣工档案资料符合国家档案局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规定及要

求,实现零缺陷移交。

5)实现工程100%达标投产;

6)资料齐全、真实、整洁,符合国家档案管理和甲方的要求;

7)创国家优质工程。

三、施工质量与工艺的依据

1、线路复测部分

1.1工程设计文件、图纸设计变更;

1.2《110~50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50233-2005)》;

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18-2003);

2、基础(接地)工程部分

2.1《110~50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50233-2005);

2.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55-2000);

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07-87);

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0300-2001);

2.5《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及检验方法》(52-92);

2.6《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53-92);

2.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175-1999);

2.8《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2-2002);

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18-2003);

2.10《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01-88);

2.11《砌筑沙浆配合比设计规程》(98-2000);

2.12《110~50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T5168-2002);

2.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

2.1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19001-2000)

3、公司及项目部编制的工程技术资料,包括:

3.1《隐蔽工程验收管理制度》(.03/016.2004)

3.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19001-2000)

3.3《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3.4《插入角钢施工方案》;

4、铁塔工程部分

4.1本工程的设计图纸,文件及设计变更;

4.2《110~50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50233-2005);

4.3《110~50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T5168-2002);

4.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5009·2-2004);

4.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实施);

4.6《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

5、架线工程部分

5.1工程的设计文件、图纸及设计变更,业主、监理有关要求及会议纪要;

5.2《110~50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50233—2005):

5.3《110~50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T5168-2002);

5.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5009.2-2004);

5.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2002-01-21实施);

5.6《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试行)2-87

5.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226-87);

6、项目部编制的本工程架线施工技术资料;

6.1《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

6.2《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6.3《跨越电力线施工方案》;

6.4《跨越高速公路施工方案》;

6.5《跨越高等级公路施工方案》;

6.6《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6.7《导、地线驰度表》;

四、建立健全质量工艺保证体系

1、质量工艺保证体系

1.1建立现场质量管理机构,实行各级管理机构一把手负责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110~50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50233-2005)及其它现行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规程以及项目法人、监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2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现场质量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艺质量的领导工作;项目总工在技术上对工艺质量负责,工地设专职质检员协助队长抓好施工队质量工作。

2、质量管理制度

2.1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认真执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施工图纸会检管理》、《施工技术交底管理》、《设计变更管理》等。

2.2质量预控制度

实行质量全面管理,对关键项目、薄弱环节、新的施工技术和安装工艺组织技术攻关、质量攻关和工艺改进活动;根据各分部工程施工特点设定关键点,加强有效的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实行预控,达到逐步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2.3岗位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开展各项质量竞赛活动,增强职工质量意识,使职工具备“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态度,把工作隐患和不满足运行要求的缺陷消灭在形成过程之中和运行之前,创建满意的送电工程。

2.4三级技术交底制度

坚持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即施工前由公司对项目部进行公司级交底、项目部对施工队进行二级交底以及施工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三级交底,贯彻业主要求、设计意图,对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方案等进行详细说明,使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5三级检查制度

坚持质量的“三级检查制度”,即施工队自检,项目部互检,公司技术质量专检;开展“三工序”活动,即复查上道工序的质量,保证本道工序的质量,及时、优质地为下道工序服务。

2.6监督检查制度

组织工序控制,施工队按工序严格履行职责,项目部组织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提高操作工艺水平,减小操作偏差。

定期向业主、监理工程师通报质量情况,提供质量检查结果和有关记录;积极配合业主、监理工程师组织的各项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检测手段;各种施工检查资料必须有监理代表签字;各工序按规定邀请监理工程师到场,接受他们的监督和检查。

2.7工程验收制度

前后衔接的分项工程,在前项工程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分项工程的施工;分部工程在具备阶段性验评条件时,项目部应在完成三级检验的基础上,至少提前3天书面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并提交专检报告及施工质量的三级检查记录,办理转序申请。

2.8各方配合协调制度

施工中与业主、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互相协作,沟通思想,共同协商,解决实际疑难问题,共同把好质量关,携手共创优质工程。

2.9自购材料质量管理

采购的材料和加工预制必须有完整的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材料质量都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规范、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符合合同规定的相应品级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在本工程使用。

采购的沙石必须到有资质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取得合格的检验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采购水泥、必须在业主指定的厂家进行采购,并按验收规范制定水泥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管理办法。

实行见证取样制度,对砂、石、水泥、钢材进行进货抽样检验,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取样送检,并办理签证,把好材料检验关。

2.10落实设计文件及图纸

2.10.1认真学习理解设计文件及设计意图

2.10.2对设计文件及施工图进行审阅、讨论后,提出其中错误、疑点及其它修改意见。

2.10.3依据设计文件及施工图,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

2.10.4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编写作业指导性文件。

五、人员要求

1、特殊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工程开工前要对电焊工、电工、测工、质检员、安监员、压接工和高空人员等特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上岗作业。

2、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前要进行公司级、项目部级和施工队级的技术交底,对每个分部工程需先进行试点施工,达到内控质量标准后,设立“样板”,其它各队均严格按此标准执行,即“样板起步制度”,达到统一工艺标准的目的。

3、质量与工艺教育

加强质量与工艺的意识教育,制定质量与工艺控制奖惩办法。

六、基础施工工艺二次设计

1、基础材料控制

1.1基础钢材

基础钢筋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除去浮锈。

并由监理同工程项目质检员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符合要求。

1.2水泥

选定水泥品种,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及化验报告。

按规程要求把水泥送往有资质部门进行检验。

符合标准方可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不同品种、不同标号、不同批号的水泥应分别堆放使用,严禁混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应在同一基础腿中混合使用,在同一基础中(单腿)使用时,应分别制作试块并作记录。

当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保管不善时,必须补做标号实验,并按实验后的实际标号使用。

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水泥应分别见证取样送检,代表批量以200t为一验收批,水泥的检验项目为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强度。

1.3砂、石

l.3混凝土用砂:

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52-92)中的标准。

1.3.2混凝土用石:

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53-92)中的标准。

1.4水

1.4.1现场浇制混凝土宜使用饮用水,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池塘水或河溪水,取用时可进行外观检查不做化验。

1.4.2水中不得含有油脂,不得使用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所污染的河水。

凡值小于4的酸性水及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量1%的水,都不得用于混凝土中。

2、基础工器具的管理

2.1基础施工中所使用的台秤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证书;测量用的仪器要经过检测,如经纬仪、游标卡尺、钢卷尺等,检测合格方可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超过标准误差的禁止使用,所有仪器在有效期内使用。

2.2搅拌机要运转良好,且容量能满足现场施工,以免容量小浇制时间过长影响施工质量。

振捣器完好,满足使用要求。

2.3电焊机的规格要符合焊接需要。

2.4坍落度筒必须符合规定上口径100、下口径200、高300(见坍落度筒示意图),按公司坍落度筒校验规定进行校验。

2.5试块模具里面应平滑,接缝处应密封,规格符合要求150×150×150(见混凝土试块模具示意图)。

 

150

150200

混凝土试块模具示意图坍落度筒示意图

3、基础工程施工工艺

3.1复测工艺

全线路进行复测定位、基础分坑控制点的误差必须符合《110—50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和《110-500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的要求。

3.2基坑开挖工艺

3.2.1开挖基面时,上边坡一次按规定放足,不得在立塔完成后进行二次放坡。

3.2.2对于岩石嵌固基础及全掏挖基础,采取人工开挖方式,以保证塔基及附近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特别是边坡陡的塔位。

不得进行爆破开挖。

3.2.3开挖成型的基坑应尽量缩短暴露时间,一般应随挖随浇制基础,提前应做好基坑周围的排水工作,以保证基坑内不积水。

3.3钢筋绑扎工艺

3.3.1钢筋的焊接和绑扎质量应符合规定,确保钢筋绑扎牢固,间距均匀,绑线回头一致,工艺美观。

3.3.2钢筋与模板之间应采取措施以保证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详见设计施工图纸。

3.3.3钢筋焊接时,设置在同一基础的焊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受力钢筋直径35倍的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一根钢筋不得有2个接头,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非预应力钢筋,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不限制。

b.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c.接头末端距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宣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3.4混凝土搅拌

3.4.1机械搅拌:

搅拌机启动后,应使搅拌转速达到正常转速后,方进行上料。

上料时应及时加水。

每次加入的搅和料不得超过搅拌机的额定容量并应减少物料粘罐的现象。

加料次序为:

砂子—水泥—石子。

混凝土搅拌必须均匀,机械搅拌时问不得少于1.5分钟。

3.4.2坍落度:

混凝土浇筑时,每个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其值为C10、C20:

30—50。

3.4.3重量比:

配合比采用重量比,每班日过称不少于两次,用料允许偏差:

砂、石≤±3%;水、水泥≤±2%。

3.5混凝土振捣

3.5.1振捣时间:

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浆和不再下沉为准。

3.5.2振捣控制:

振捣过程中,震动棒操作应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出现空洞现象。

3.6混凝土浇制

3.6.1在浇制、捣固混凝土过程中,不得集中一处投料,防止受力不均、模板变形。

3.6.2每基基础采取连续浇筑,中间间歇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

3.6.3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在同一基础腿中混合使用。

3.6.4基础浇制完毕后,抹面一次成形,严禁二次抹面。

3.6.5基础混凝土试块按照下列原则制作

a.直线塔基础每5基或不满5基制作一组;

b.耐张、终端塔、直线转角基础每基制作一组;

c.单基基础混凝土量超过100m3,制作一组;

d.浇制后的混凝土试块要与基础同等条件进行养护;

e.混凝土试块提前3天上交(以混凝土标准龄期28天为界限);

f.基础混凝土试块上交前,要用红色油漆在试块上做好标记(3块都做),并同时上交混凝土试块上报单,一式两份,上交项目部一分,自存一分。

具体详见附表。

g.每个施工队基础混凝土试块制作的数量参照附件2,各施工队

只可在此数量上增加,不可减少。

桩号

制作日期

试块强度

施工队

 

附件1:

纳(溪)~震(东)220同塔双回线路新建工程混凝土试块上报单

施工队

制作桩号

设计强度

代表桩号(包括制作桩号)

制作日期

制作人

备注:

4、基础成品保护

4.1混凝土的养护

4.1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项面加遮盖物,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1.2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5昼夜,在炎热干燥的天气,要适当延长1~2天。

4.1.3基础拆模后,应保证棱角不受损伤,表面平整。

4.1.4钢模板拆散时间参见下表:

平均气温(℃)

昼夜数(天)

+5

+10

+15

+20及以上

普通硅酸盐水泥

4

3

2

2

4.2基础拆模

4.2.1混凝土浇制完毕后,及时清除模板边缘多余的混凝土,使模板下平面与下层混凝土的上平面相平,便于模板的拆除。

4.2.2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禁止以混凝土的上棱角为支点翘模板。

4.2.3用木条加强对浇制好的基础边角的保护,施工时避免踩踏基础的棱角。

4.3基础回填

基础浇制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回填,每300厚夯实一次,基坑回填夯实后,需另加防沉层高出设计基面300。

并排除坑内积水,在回填过程中应注意对基础棱角的保护。

4.3基础边坡稳定范围要求:

4.3.1对于岩石嵌固基础:

从立柱边缘算起为3.0~4.0m。

4.3.2对于全掏挖基础:

从立柱边缘算起为3.5~4.5m。

4.3.3对于柔性大板基础:

从立柱中心算起大约为基础底板宽的一半加基础埋深的0.5倍。

4.3.4对于上述各点,前提是边坡必须稳定。

尤其是耐张转角的上拔腿必须要保证,下压腿可适当减少。

当边坡不稳定或保护范围不够时,应报设计工代会同监理、施工等共同协商处理。

4.4基础保护帽

4.4.1基础保护帽制作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强度等级按C10制作。

4.4.2直线塔在铁塔在铁塔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制作,转交塔应在紧线施工完成及铁塔二次检修完合格后方可进行制作。

4.4.3保护帽制作过程中应捣固密实,制作工艺美观,上平面应做成中间高,四周低的斜面,以利于排水。

七、铁塔组立施工工艺二次设计

1、铁塔材料控制

1.1塔材出厂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复检报告,构件出厂前应调直,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T2694—2003)进行验收,塔材应采用热镀锌防腐,不得有脱锌、露涮、夹层。

1.2全部铁构件及螺栓采用热镀锌防腐。

1.3对运至桩号的个别角钢当弯曲度超过长度的2‰,但未超出下表规定的变形限度时,可采用冷矫正的方法进行矫正,但矫正后不得出现裂纹。

1.4螺栓脚钉材质要符合设计要求

2、铁塔工程用具:

抱杆应为正规厂家生产,并有出厂合格证明;抱杆主体结构应设计合理,设计强度符合使用要求;出厂前应对抱杆整体做防腐、防锈处理;如生产厂家有特殊规定,使用时,严格遵守厂家提出的要求。

3、铁塔组立工艺

3.1塔材的吊装

3.1.1控制起吊速度,使被吊构件匀速上升,防止塔材碰撞基础与组装好的塔材;

3.1.2合理安装吊点,使被吊构件均匀受力,避免构件就位困难;

3.1.3各起吊构件均应做好补强,尤其是像横担一类构件,必须做好补强,防止起吊时构件发生弯曲;

3.1.4地面组装时,必须将螺栓紧固,防止起吊时发生结构变形;

3.1.5塔材在起吊过程中应始终与塔材保持一定距离约0.5m;以免挂在己安装的塔身上,造成塔材被挂弯:

3.2正确组装

3.2.1塔材就位时,螺栓穿不上,不能进行野蛮施工,应查找原因,正确组装铁塔构件。

3.2.2螺栓扭矩

螺栓紧固扭矩值达到规范要求扭矩值以后,才能进行紧固,不能强行进行紧固,避免螺栓滑扣现象。

3.2.3施工中对塔材的保护

组装铁塔中,各钢丝绳绑扎点均应加垫木或其它衬垫物,以防磨伤铁塔。

注意塔材的防盗。

及时安装下段塔身防盗螺栓。

禁止在塔材上乱涂、乱写,并保持塔材清洁。

3.2.4铁塔检修

铁塔组装完成后,应对铁塔的塔身的浮锈、泥块进行处理。

八、架线施工工艺二次设计

1、架线施工用具管理

1.1架线工器具必须在施工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通讯联络系统必须畅通无阻,不同工序(展放导地线、紧线和附件安装)的通讯频率应分开使用,以免相互干扰。

1.2导线提线器的提钩内要挂胶,以防损伤导线,提钩宽度不小于70。

采用挂胶滑轮展放导线,放线过程中加强护线。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导线磨地、跳槽,避免与跨越架、树木等物严重摩擦。

1.3液压机要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在使用中要经常检查,压模要符合要求,检验发现超差数据,要对施压方法和钢模进行检查,进行妥善的处理,确保压接质量和工艺。

2、架线材料控制

2.1绝缘子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盘形悬式绝缘子技术条件》的规定。

安装前逐个将表面清擦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

对瓷绝缘子应用5000V的兆欧表逐个进行绝缘测定,在干燥情况下绝缘电阻小于500MΩ者,不得安装使用。

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头与弹簧销子之间的间隙。

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

2.2金具

各金具组装串,应先在材料站进行试组装,证明连接无误后,再配套供应运至施工现场使用。

2.3导、地线

对到货的导、地线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质量合格证的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导线在运至张力场前不得拆除线轴的包装。

加强线轴的运输管理;线轴包装有损坏者,运输前必须重新包装;线轴吊装时,不得受碰撞;线轴用车运输时,应用索具固定牢靠。

线轴不得从车上推下,必须用吊车卸到指定位置,摆放整齐。

3、架线施工工艺

架线工程所用材料主要有导线、地线、绝缘子、金具等,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由于这些材料易受损坏,是施工预防的重点。

3.1架线所有器材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在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3.2导、地线在运输前要检查其包装,有损坏的要重新包装好后方可运输,线轴不准平放运输和存放。

3.3绝缘子在材料站统一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剔除不合格品;导、地线附件、金具检查后按图配套运至现场。

3.4所有材料器材在运输过程中对易损坏的要妥善处理,装卸时要小心轻放,运到桩号应再次复检数量及质量,做到材料不遗失、不错发、不少发。

3.5架线前要对所有架线机具进行全面检查、调试,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在施工中随时检查保养,确保架线施工的顺利进行。

3.6施工前对使用的各种绳索、锚线工具要仔细检查,确定其规格是否正确,应分门别类存放,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弃用。

3.7绞磨、滑车、手搬葫芦、旋转器等工具要认真检查试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3.8施工所用挂胶滑车必须挂胶完整,卡线器要符合导、地线规格,卡口要清洁、无毛刺,确保不损伤导线。

3.9测量用的仪器要经过检测,如经纬仪、游标卡尺、钢卷尺等,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超过标准的禁止使用。

4、放、紧线施工工艺

4.1架线前要对铁塔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铁塔不准进行架线工作。

4.2导线损伤处理难度大,后果严重,有效的保护好导线可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减轻线路运行中的电晕损失及对无线电系统的干扰。

所以施工人员要处处注意保护好导线,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4.2.1放线滑车轮槽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规定,放线张力恰当,防止损伤导线。

4.2.2导线展放前应对导线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查包括导线的规格是否正确,是否有线股损坏、背股、松股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与厂家联系。

4.2.3线轴运至放线现场后不得随意拆除包装,以免拆除过早意外损伤导线。

拆除线轴包装时应使用不损伤导线的工具拔除并检查线轴侧板有无损坏。

4.2.4合理布置牵张机和线轴的位置,减少导线落地机会。

牵张场导线落地操作时,必须有足够的垫布、草袋等隔离保护物。

4.2.5地面上的导线不得踩压,机械车辆不得在导线上通过,防止导线断股。

在路口应设警告牌,防止车辆碰撞导线。

4.2.6放线时,直线接续管要用保护钢管包裹,防止弯曲,保护钢管要仔细缠绕黑胶布,防止鞭击时碰伤邻线。

4.2.7放线过程中,护线人员一定要认真看护,防止导线跳槽、磨地、与跨越架和树木磨擦等,对重要跨越处、转角塔、路口等要派专人看护,以防意外损伤导线。

4.2.8锚线时每相导线卡线器应错开排列,安装和拆卸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