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4834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文档格式.docx

检测工具的精度必须比所设的几何精度高一个等级。

以卧式加工中心为例,要对下列几何精度进行检验:

1)X、Y、Z坐标轴的相互垂直度;

2)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3)X、Z轴移动时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4)主轴回转轴线对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5)主轴在Z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度;

6)X轴移动时工作台边界与定位基准的平行度;

7)主轴轴向及孔径跳动;

8)回转工作台精度。

2.定位精度的检验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是表明所测量的机床各运动部位在数控装置控制下,运动所能达到的精度。

因此,根据实测的定位精度数值,可以判断出机床自动加工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好的工件加工精度。

(1)定位精度检测的主要内容

机床定位精度主要检测内容如下:

1)直线运动定位精度(包括X、Y、Z、U、V、W轴);

2)直线运动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测量以后要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求出平均定位误差,定位分散带宽和最大定位误差带。

下面介绍一种数控机床定位精度试验的数据处理方法。

首先选取一系列定位点,对每一定位点进行多次重复定位,测定实际位置,比较实际值与程序给定值,对每一定位点求出实际误差X及其算术平均值

连接各定位点定位误差的算术平均值,如图5.2中间的一条折线所示。

然后再根据各点中算术平均值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

,求出定位误差

以及平均定位误差

此后,要确定定位分散带宽

,它相当于

为此,应先求各点位点的标准误差(均方根差)

标准误差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分别为实测误差值及其算术平均值,脚标

表示某一定位点;

n——某一定位点的重复定位次数。

此后,再求出各定位点的标准误差的平均值,即平均标准误差

式中M——定位点数。

定位分散带宽

,它反映了偶然性误差。

最后求出最大定位误差带

以及上、下定位误差限

以上是单向趋近时定位精度的测定。

如果是双向趋近,则应按上述方法分别求出左、右两向的误差指标。

左、右两向平均值之差为反向不灵敏区u。

如果取各点上u的平均值

,则得到平均反向不灵敏取

另外对标准误差及其平均值也要求出左右两向的平均值。

这时整个误差分布如图5.3所示。

图中

 

图5.2定位精度实验数据处理示意图

图5.3双向趋近定位精度实验数据处理示意图

3.机床切削精度的检验

机床切削精度检查实质上是对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定位精度在切削加工条件下的一项综合检查。

机床切削精度检查可以是单项加工,也可以加工一个标准的综合性试件。

以普通立式加工中心为例,其主要单项加工有:

1)镗孔精度;

2)端面铣刀铣削平面的精度(X-Y平面);

3)镗孔的孔距精度和孔径分散度;

4)直线铣削精度;

5)斜线铣削精度;

6)圆弧铣削精度。

对于普通卧式加工中心,则还应有:

1)箱体掉头镗孔的同轴度;

2)水平转台回转90°

铣四方时的加工精度。

被切削加工试件的材料除特殊要求外,一般都采用一级铸铁,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按标准的切削用量切削。

二、数控机床性能检验

1.主轴性能检验

(1)手动操作

选择高、中、低三档转速,主轴连续进行五次正转和反转的起动、停止,检验其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同时,观察负载表上的功率显示是否符合要求。

(2)手动数据输入方式(MDI)

使主轴由低速到最高速旋转,测量各级转速值,转速允差值为设定值的±

10%。

进行此项检查的同时,观察机床的振动情况。

主轴在2小时高速运转后允许温升15℃。

(3)主轴准停

连续操作五次以上,检验其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有齿轮挂档的主轴箱,应多次试验自动挂档,其动作应准确可靠。

2.进给性能检验

分别对X、Y、Z直线坐标轴(回转坐标A、B、C)进行手动操作,检验正、反向的低、中、高速进给和快速移动的起动、停止、点动等动作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在增量方式(INC或STEP)下,单次进给误差不得大于最小设定当量的100%。

在手轮方式(HANDLE)下,手轮每格进给和累计进给误差同增量方式。

(2)用手动数据输入方式(MDI)

通过G00和G01F指令功能,测定快速移动及各进给速度,其允差为±

5%。

(3)软硬限位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检验各伺服轴在进给时软硬限位的可靠性。

数控机床的硬限位是通过行程开关来确定的,一般在各伺服轴的极限位置,因此,行程开关的可靠性就决定了硬限位的可靠性。

软限位是通过设置机床参数来确定的,限位范围是可变的。

软限位是否有效可观察伺服轴在到达设定位置时,伺服轴是否停止来确定。

(4)回原点

用回原点(REF)方式,检验各伺服轴回原点的可靠性。

3.自动换刀(ATC)性能

(1)手动和自动操作

刀库在装满刀柄的满负载条件下,通过手动操作运行和M06、T指令自动运行,检验刀具自动交换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机械手爪最大长度和直径刀柄的可靠性、刀库内刀号选择的准确性以及换刀过程的平稳性。

(2)刀具交换时间

根据技术指标,测定交换刀具的时间。

4.机床噪声检验

数控机床噪声包括主轴电动机的冷却风扇噪声、液压系统油泵噪声等。

机床空运转时,噪声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85dB。

5.润滑装置检验

检验定时定量润滑装置的可靠性,润滑油路有无泄漏,油温是否过高,以及润滑油路到润滑点的油量分配状况等。

6.气、液装置检验

检查压缩空气和液压油路的密封,气液系统的调压功能及液压油箱的工作情况等。

7.附属装置检验

检查冷却装置能否正常工作,排屑器的工作状况,冷却防护罩有无泄漏,带负载的交换托盘(APC)能否自动交换并准确定位,接触式测量头能否正常工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