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4853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doc

1.P2.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府的区别

传统政府理论基础——韦伯科层制的特点:

组织结构是高度集权、层级制、垂直的金字塔结构。

特点

(1)上级对下级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下级对上级负责

(2)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职位和职责,掌握有限的信息;(3)政府垄断信息(80%以上),而基层政府与公众只能掌握有限的局部信息。

(4)民众与政府的互动困难,矛盾加深:

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序漫长;

电子政务特点:

(1)一种全新的组织形态:

区别与传统的组织形态:

完全开放的矩阵式的的组织结构;

(2)管理体系的变化:

集权式过渡到交互式、网络式的扁平管理体系;

(3)信息流通渠道的变化:

单一的信息流通渠道(至上而下,至下而上)过渡到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跨越时空的信息传递渠道;

(4)上下级信息趋于对等,下级工作更有积极性;政府信息逐渐走向公开,便民,阳光行政成为可能,社会监督更有力。

3.转变政府职能目标:

由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积极构建服务性政府;

管理型政府:

大政府,小社会。

大包大揽:

“从摇篮到坟墓”。

服务性政府:

小政府,大社会。

倡导公民自治,社会自治,“官民关系”过渡到“委托代理”的关系。

电子政务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具体表现:

(1)公众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获取与政府对等的信息资源;

(2)一站式服务越来越成为可能;

(3)公民、企业(事业单位)可以直接通过电脑与政府机关沟通,实现更快捷方便的服务。

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特点发展目标:

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

出发点:

满足本国人民对政府在经济事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发展的主要特点:

(1)领导人的意愿与具体现实的结合;2)以用户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3)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

5.未来的发展趋势.基本发展理念:

(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服务理

(2)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服务质量提高(3)整合服务,实现“单一服务”和“一站到底”(4)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5)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6)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

6.电子政务的基本前提

(1)政府信息的公开

(2)发展公用电子资料库(3)政府信息与通信网络的发展

(4)政府业务的电子化(5)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特质:

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取向。

)(6)电子政务与政府“再造”(网络型组织:

改变传统层级化的公共组织架构;无缝隙政府:

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获得服务的政府。

)(7)电子政务的法律与制度(8)电子化政府的安全环境(9)公务员的教育与培训

7.基于CRM理念的电子政务策略

(1)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

(2)要实施了解客户并进行客户细分的策略(3)个性化的服务策略对信息和服务进行细分,要把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及时提供给需要的公众。

(4)根据客户与政府打交道的整个生命周期实施动态的管理和服务策略(5)要及时提供交互渠道创新与整合的策略(6)实施主动提供服务的策略(7)要实施连接“信息孤岛”,整合系统后台的策略(8)要实施数据挖掘提升政府服务能级的策略(9)要借鉴市场营销的应用推广策略(10)要实施网上隐私保护的策略

8.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

与电子政务活动有关的四个行为主体:

政府,政府雇员、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四个互动:

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动G2G,政府与政府雇员之间的互动G2E,政府与企事业单位G2B的互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G2C;信息化战略的全部内容: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

9.电子政务的互动模式

lGtoG即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范围:

上下级政府之间、不同地方政府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

主要目的:

打破机关组织部门的垄断与封锁,加速政府内部信息的流转与处理,克服政府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提高政府内部的行政效率。

实现方式:

1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2电子法规,政策系统3电子公文系统4电子司法档案系统5电子财政管理系统6电子培训系统7纵向层次网络管理系统8横向网络管理系统9网络业绩评价系统10城市网络管理系统。

lGtoE电子政务(政府工作人员)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

主要目的:

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服务。

(1)公务员日常管理

(2)电子人事管理

lGtoB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1政府电子化采购2电子税务系统3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4电子外经贸管理5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6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lGtoC电子政务(政府与公众)目的:

为广大社会大众提供获取政府公共服务的窗口,为公众提供参政、议政的实际途径,通过直接与政府的“对话”,拉近政府与公众的距离,使政府能及时、真切地了解、充分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

1电子身份认证2电子社会保障服务3电子民主管理4电子医疗服务5电子就业服务6电子教育、培训服务。

10.电子政务的事务处理信息系统分为外部事务处理信息系统GtoB和GtoC。

指各地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建立正式站点、发布政府信息,受理GtoB和GtoC的网上申请,推动政府网上的便民服务。

四个发展阶段:

信息发布阶段、受理应用阶段、互动应用阶段和在线事务处理阶段。

11.结构化决策:

是指对某一决策过程的环境及规则,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以适当的方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的决策。

12.非结构化决策:

是指決策過程複雜,不可能用確定的模型和語言來描述其決策過程,更無所謂最優解的決策。

13.半結構化決策:

指介於結構化決策和非結構化決策之間的一種决策情况。

这种决策可以用建立适当算法的方式产生决策方案,使决策方案中得到较优解。

14.数据库系统,作为数据管理的手段,主要用于联机事务处理。

15数据仓库,就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数据集合,其中每个数据单位都与时间有关。

数据仓库的特点:

1面向主体2集成的3相对稳定的4反映历史变化。

16.电子政务的基本运转模式:

“前后台,一站式”

基本模式:

创造一个虚拟的、统一对外的服务窗口,能够超越职能完成集成式的服务。

前台:

面向企业和公众的窗口,外部流程后台:

前台服务输出的基础,内部流程

传统政府流程存在的问题:

(1)体系庞杂,分割严重

(2)流程封闭性明显(3)流程机械而僵化

17.电子政务与流程重组

1.电子政务推动政府流程优化

(1)缩小业务流程规模

(2)扩大业务流程范围(缩小业务流程规模的基础)(3)降低业务流程的中介度(4)使流程从松散转向集成

18.交易费用主要包括:

技术费用:

协调费用:

缔约费用:

利益补偿费用:

19.电子政务流程重组的模式

传统的公共服务模式:

发展中的公共服务模式:

成熟的公共服务模式:

20.流程重组的切入点

三个标准:

对公众的影响;对政府目标的影响;重组的可行性

切入点:

抓核心流程,协调或放弃非核心流程。

21.流程重组的过程

1.营造环境:

(1)SWOT分析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

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

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2)采用标杆瞄准

2.分析、诊断并重新设计流程3.技术基础设施支持4.确定组织转型的路线5.持续运行和扩展

22.电子政务绩效的内容:

是指政府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和成效。

1.用户满意度:

基于CRM理念的电子政务要求以客户为中心,以用户满意为宗旨。

2.成本-收益: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考量;委托-代理人。

3.运作效益技术层面:

信息渠道畅通、流程顺畅等

4.社会效益评价标准最模糊,但也最关键。

2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原则

1.科学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科学方法

2.系统优化:

评估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例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等)。

3.通用可比:

纵向比较;横向比较4.实用性5.目标导向原则

24.指标选择的标准:

效率准则: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效率通常指的是正确的做事,即不浪费资源,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

效益准则:

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者还应该关注效益,也就是完成活动以便达到组织的目标。

效益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情,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回应性准则:

针对不同对象体现特殊性

公平性准则:

针对不同对象合理分配,体现公平

25.指标验证

1.信度:

指标精确性的反映

2.效度:

是否真实反映电子政务绩效的状况

26.信息资源四阶段:

1物理控制阶段

2技术管理阶段

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4知识管理阶段

27.政府信息定位系统含义:

在实践中应用于政府信息资源描述,发现,管理的标准体系。

28.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定义):

是以信息资源分类为基础,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描述,以目录技术、元数据技术和网络环境为支撑,为政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资源发现,定位功能以及相关应用的系统。

29.政府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定义):

是以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为依托,支持跨区域、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的信息系统。

30。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2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管理协调机构3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性差。

31.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1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2做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3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制度工作。

32.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

1.权限控制2.身份识别与验证3.保密性4.数据完整性5.不可篡改性

33.三网一库

机关内部办公网(内网):

机关内部的行政办公局域网

办公业务资源网络(专网):

各地方、各部门的协同

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外网):

面向企业和社会的服务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一库):

共享的信息资源库

34.1.对称密钥体制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通常相同,或者很容易由其中的一个推导出另一个。

(1)分组加密

(2)序列加密

2.非对称密钥体制——公钥密钥体制

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它们成对出现,但却不能根据加密密钥推出解密密钥。

4.数字签名

35.电子政务的安全防护技术

1.反病毒技术反病毒系统是防范病毒的主要工具,通常是一种软件系统。

新一代反病毒软件通常应做到以下几点:

(1)网络环境:

全面与互联网结合(网络层,邮件客户端)

(2)快速反应的病毒检测网:

虚拟跟踪技术(3)在线升级服务:

实时升级病毒库(4)重点防护:

邮箱,网上银行等

2.防火墙技术:

3.虚拟专用网络(VPN)虚拟专用网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4.入侵侦测技术5.物理隔离技术6.防水墙技术重点防护企业内部网的安全。

36.防水墙技术与物理隔离的区别:

37.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管理体系

1电子政务安全行政管理(1.安全组织机构2.安全人事管理多人负责原则;任期有限原则;职责分离原则;最小权限原则3.安全责任制度

2电子政务安全技术管理1.实体安全管理2.软件系统管理3.密钥管理

3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1.安全风险评估(识别风险,进行风险度量,确定风险级别,风险策略)2.安全风险控制

38.电子政务安全社会服务体系1.安全管理服务2.安全测评认证3.安全应急响应服务4.安全教育服务

39.公钥基础设施的概念:

PKI即公开密钥体系,是一种遵循既定标准的密钥管理平台,它能够为所有网络应用提供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密码服务及所必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体系。

简单来说,PKI就是利用公钥理论的技术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

PKI的基础是加密技术,核心是证书服务

PKI的五大安全服务:

身份认证、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访问控制、不可否认性

40.授权管理基础设施定义:

简称PMI是在PKI发展过程中被提出并逐渐从PKI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

PMI提出了一个新的信息保护基础设施,能够系统地建立起对认可用户的授权,它是由属性证书(AttributeCertificateAC)、属性权威、属性证书库等部件的集合体,用来实现权限和属性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等功能。

41.PKI和PMI之间的主要区别:

1)PKI主要进行身份鉴别,证明用户身份,即“你是谁”。

2)PMI主要进行授权管理,证明这个用户有什么权限,能干什么,即“你能做什么”。

将PKI和PMI技术结合,实现可信的身份认证和可信授权管理是目前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

42.电子政务安全法规建设与电子政务安全标准建设与PKI/PMI同属基础设施范围。

43.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

1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政策基础1)必要性:

电子政务衍生出了一系列新型的社会关系,社会面临着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安全、国家安全等困扰。

大量新的社会关系需要重新调整,原有的社会秩序和政府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

2)表现:

我国电子政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严重滞后于电子政务事业发展。

2电子政务发展的管理基础

1)电子政务的本质是政府管理的创新。

我国的政府管理改革将是长期的:

2)一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还远没有完成,;

3)另一方面,传统的政府管理业务体系与管理流程与信息社会的要求存在诸多根本性的不适应。

目标:

全面推进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44.“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两网”:

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

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

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税工程、金盾工程、金保工程、金卡工程、金宏工程、金财工程、金农工程、金水工程、金审工程、金质工程。

45.两网四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