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49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课标解读

1.了解观赏旅游景点的视线角度、距离、站位要领。

2.理解如何根据天气、时间、季节变化来把握观赏时机。

3.了解如何根据不同景观特点而有所侧重地去观赏。

4.深刻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做到以情观景。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天山神秘大峡谷,地处天山山脉南麓,新疆库车县城以北64千米的山区,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

大峡谷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峡谷经一万年的风雨剥蚀,山洪冲刷而成,谷内山体陡峻,悬崖绝壁,奇峰异石。

峡谷随山势变化,忽而宽阔,忽而细狭,最宽处53米,最窄处0.4米。

谷内游程曲折,泉水叮咚,鸟鸣不绝,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奇情异趣,引人入胜,游人称绝,实为天然佳境!

思考:

从旅游角度如何欣赏大峡谷?

导入新课——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教学流程设计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了解自然景观在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美感差异。

2.掌握人文景观构景的基本方法,了解园林的常用构思方法。

3.了解以情观景的基本要求。

1.自然景观因变换造成的美感差异。

(重难点)2.人文景观构景的基本方法。

(重点)

3.最佳观赏时机。

(重点)

选择观赏位置

1.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

2.距离:

对全景的观赏需要距离远些,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要想看到局部的美,则需要近些。

景观

观赏位置

峰峦之雄伟峻秀

远观

山中的峡谷、幽洞、一线天等

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瀑布

适当距离仰观

3.角度

可正面观赏,也可侧面观赏;可平视、仰视,也可俯视。

4.动态

动态观赏是指旅游者在游览中,沿着一定的风景线,或步行、或乘车、或乘船观赏风景变幻。

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1.你是如何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的?

【提示】 对于同一景观,以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把握观赏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北方山水风景——夏秋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富有变化,同时兼收避暑之利);北国风光——冬季

随天气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即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

特定时间出现的自然景观

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候鸟——五月;大理蝴蝶会——三月;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凇——特定的气象条件

2.为什么钱塘江观潮宜选择中秋节前后?

【提示】 中秋节前后为天文大潮前期,潮水最为壮观、观赏效果好。

抓住景观特色

1.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并抓住景观特色。

2.建筑、园林以及一些风景区的结构布局都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为序幕、发展、高潮、结束等景区。

因此在整个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方面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的建设:

融为一体。

(1)类型:

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

(2)布局:

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

此外还常常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

2.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

如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风俗民情:

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如傣族泼水节与西双版纳的热带高温气候有关;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与该地的高原地形、干旱半干旱气候、辽阔的草原有关。

以情观景

以情观景首先要综合感受;其次要发挥想象;第三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选择观赏位置和把握观赏时机

【问题导思】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不”是因为选择观赏的距离导致,“看”是由观赏景观的角度导致的。

2.济南红叶谷、泰山日出、青海湖鸟岛应在何时观赏最佳?

【提示】 ①济南红叶谷每逢深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观赏红叶的最佳季节;②泰山日出宜在夏季雨过天晴的早晨观赏;③每年4月,大量候鸟飞到青海湖鸟岛,5月产卵孵化,6月下旬开始飞走,因此5月是观鸟的最佳时间。

3.青海海滨的石老人应该怎样欣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提示】 特定的位置远眺、发挥想象。

4.在我国,夏秋季节山水风景最佳,是否意味着登高山一定要避开冬季?

【提示】 不一定。

在我国,夏秋季节雨水多,可见山中云雾,水景也更活,并可兼收避暑之利,因此是观赏高山的首选季节;但冬季登山也别有情趣,高山上雪压松枝、溪流冰下、鸟鸣林涧的胜景也不是夏季所能见到的。

1.选择观赏的位置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观赏位置选择

高大雄伟的山峰

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

远眺、俯瞰

地貌的酷似造型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赏位置

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

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

置身其中近观

桂林的芦笛岩溶洞

一线天

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间,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伊瓜苏瀑布(巴西、阿根廷间,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汇合处,世界最宽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境内,世界落差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

适当距离仰观

江河湖海

洞庭湖、长江、滇池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楼(岳阳)、黄鹤楼(武汉)、滕王阁(南昌)、大观楼(昆明)]之上俯瞰、远望

湖沼池塘

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

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以供游人欣赏和休憩

山水有机组合景观

漓江山水、长江三峡

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

2.把握观赏的时机

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旅游资源

考虑因素

最佳观赏时机

佛光

阳光的折射

在晴朗无风的早晨或傍晚

黄山、庐山

气候、生物、避暑

夏季

哈尔滨冰雕

气温

冬季

青海湖候鸟

候鸟出现的季节性

5月

钱塘江大潮

形成的时间

农历八月十八

黄山的云海、日出

天气

雨过天晴

 

顺口溜记忆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美。

自然景观欣赏好,把握时机很重要;时刻、日期和季节,规律变化掌握好;春夏秋冬景观变,北方山水夏季观;高山要观日出落,雨过天晴莫错过;特定时间美景现,劝君守时方能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山在全国的位置图

材料二 黄山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亦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2000年被评为AAAA级旅游区,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1)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和天气应如何选择?

(2)黄山四绝之一是“怪石”,在游览时怎样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听松涛,看云海,赏怪石,浴温泉,从不同的侧面体会黄山之美,这属于欣赏方法中的________,是旅游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思路点拨】 从材料中,可知黄山是我国重点的风景名胜区,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黄山四绝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不同的特点在欣赏时,选择的时间、位置等都不同,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进行观赏。

【解析】 第

(1)题,南方地区千米以上的高山,适宜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富有变化,同时兼收避暑之利。

(2)题,地貌的天然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感知其某种形象,并且要与想象中的事物或者情景合二为一,以领会天工之巧。

第(3)题,以情观景是旅游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答案】 

(1)夏季。

雨过天晴。

(2)选择好观赏位置,充分发挥想象。

(3)以情观景

抓住景观特色、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问题导思】 

1.中国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但很多人游览时却感受不到其魅力,如何欣赏才能得到良好的审美效果?

【提示】 欣赏前应了解当地有关的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和园林的构景手法,这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欣赏水平,获得良好的审美效果。

读教材图3.15佛寺,回答以下问题:

2.寺庙布局在自然景区中的什么地形区?

这与佛教宣扬的哪些思想相吻合?

体现了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提示】 寺庙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中。

这与佛教宣扬的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思想相吻合。

深山藏古寺体现了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人文景观只有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才能产生美感。

类型

人文景观的建设要求

举例

自然风景区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人文景观(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的布局、设计要因势、得体,使其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①自然风景区中的寺庙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这与佛教宣扬的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思想一致

②塔常建在湖光山色的低山丘陵地区的小山冈脊线上或山麓湖边,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平缓的曲线,使塔成为重要的构景

通过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渲染自然景观,并使其巧妙和谐地联系起来

古代园林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再现自然,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基本准则,正确处理自然和人为的关系;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手段,创造理想美的深邃意境

①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既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②江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既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乡风光和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

风俗民情是人文与自然的统一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们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风土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①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与傣族风情

②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等

 

如何欣赏园林?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花木和建筑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

欣赏园林景观首先要明白园林的结构布局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园林设计如同说书、讲故事,为顺应观赏者的心理需要,一般分为序幕、发展、高潮、结束等景区,这些主要是通过主景和配景的有机组合并用游览路线的合理串联来实现的。

二是要抓住园林建筑的特点,才能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

要抓住园林的特点,就要了解园林的构景手法,这是园林欣赏的基础。

园林景观常见的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借景等。

第三,还要注意游览的过程中为了和景区的节奏保持协调一致,旅游的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方面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将观赏和思考结合起来。

 读杭州西湖部分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湖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国自然风景区________的特点;人文景观的布局设计____________,在突出自然美的同时,又注重用________的形式来渲染。

(2)白居易的“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点出了西湖采用了园林构景中的________手法,我国古代园林善于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西湖风景区采用的构景手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在欣赏旅游景观时,要特别注意,许多旅游景观都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从图中可以看出杭州西湖的景观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二者和谐统一,才使杭州西湖的景观更加具有美感。

【解析】 第

(1)题,欣赏景观时,注意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自然风景区与人文景观的建设融为一体,布局因势、得体,使两者协调并突出自然美,此外还常常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渲染自然景观。

(2)题,乱峰围绕水平铺,点明是借远处的山来衬托美丽的水面景色。

【答案】 

(1)和谐生美 因势、得体 文学艺术

(2)借景(西湖将远处的山峰借入到西湖的近水中,以扩大园境) 隔景和障景(通过围墙,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 框景(在围墙上,运用圆形等形状的门、窗,营造框限景象)

教材P38活动

 【点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山上和山下桃花开放时间不同,山上开放时间晚,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答案】 白居易的诗句说明了山上的春季比山下来得迟,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气温的垂直差异。

教材P39活动

 【点拨】 说明大观园入园设计所采用的园林构景手法为障景。

图3.14在园林入口处出现一处障景,障景常利用假山、屏风、竹林等来实现,采用这种构景方法的用意是用障景避免一入园便将园景一览无遗,以达到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

【答案】 障景一般出现在园林或园林中相对独立景区的入口处,常利用假山、屏风、竹林等来实现。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入园设计采用的就是障景法,以假山为障。

障景的目的就是避免一入园便对整个园景一览无遗,因而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

教材P42活动

 【点拨】 1.实例体会景观的欣赏在对景观的欣赏时,首先抓其美,后根据景观特点从不同位置、时间来观赏,并要注意以情观景。

2、3略

【答案】 1.例如,读杜甫名篇《望岳》,谈谈该诗对观赏泰山美景所提供的审美启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抓住其美的本质特征,如泰山的雄伟壮丽。

(2)不同视角,仰视或俯视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如只有在制高点俯视,才有“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之感。

(3)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以情观景。

首先要综合感受,如本诗提及的“青未了”、“阴阳”、“层云”、“归鸟”、“众山”;其次要发挥想象;第三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本诗的“荡胸”、“决眦”;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如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略

3.略

1.读甲、乙两景观图。

欲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应做到(  )

①甲宜在适当的距离仰视

②乙应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瞰

③均宜在适当的距离内平视

④均应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观察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地貌的天然造型,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感知其形象。

【答案】 C

圆明园

2.北京圆明园曾号称“万园之园”,某中学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北京旅游,学生们游览圆明园时应该注意(  )

A.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

B.注意观赏角度

C.查阅其建筑风格

D.把握欣赏时机

【解析】 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凝结着我国近代兴与衰、荣与辱的历史沧桑感。

游览圆明园主要给游客以强烈的历史冲击感,学生们只有对其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游览时才能做到“以情观景”。

【答案】 A

3.(2013·菏泽高二检测)读下面景观图,回答问题。

A.钱塘江大潮     B.黄果树瀑布

C.松花江雾凇     D.一线天奇观

E.黄龙瀑布     F.漓江风光

(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__________。

(填代号,下同)

(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的是__________。

(填代号)

(3)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天气的是__________。

(填代号)

(4)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的是________(填代号),这个时间是每年的________。

(5)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_______。

(填代号)

(6)在六幅图中,有“近看不如远看,顺光不如逆光,绕以薄雾轻纱则最为成景”的景观是________。

(填代号)

(7)属于石灰岩形成的景观是________。

(填代号)

【解析】 观赏钱塘江大潮要选择高潮位和东南风强盛时才可达到最佳观赏效果;黄果树瀑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宜选择适当距离仰视;松花江雾凇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一线天指从岩石的缝中观看苍苍蓝天,在我国各大名山景区多可见到,需置身其中,方可体验其奇观;黄龙瀑布是九寨沟的著名景观;适宜“近看不如远看,顺光不如逆光,绕以薄雾轻纱则最为成景”的是喀斯特地貌的漓江水域风光。

【答案】 

(1)D 

(2)B、E (3)C (4)A 农历八月十八左右 (5)B、E、F (6)F (7)B、F

4.(2013·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黄山云海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乙所示的黄山云海?

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解析】 

(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

(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障游客安全。

【答案】 

(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

(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一、选择题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

据此回答1~2题。

1.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

C.在高处俯瞰D.适当距离仰观

2.诗人在游览该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欣赏该景观时(  )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D.充分了解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解析】 “望夫石”属地貌的酷似造型,应在特定位置观赏。

观景时写出美妙的诗篇说明诗人用丰富的内心情感深入感悟自然的美,即以情观景。

【答案】 1.B 2.B

3.“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

A.把握时机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D.选择观赏位置

【解析】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只有带着一定感情观赏才能有此境界。

【答案】 C

4.要取得下列四种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是(  )

A.乘船、仰观、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

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仰观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解析】 第一幅为山水交映,宜乘船沿水路动态游览;第二幅为瀑布,应适当距离仰观;第三幅为女神司春,属于地貌天然造型,应选择特定地点观赏;第四幅为苍山云海,观看云海,宜在雨过天晴之时。

【答案】 A

5.我国园林艺术别具匠心,世界著名。

下列有关我国园林构景艺术及景观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景是园林精华所在,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

B.隔景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术,以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C.框景是园林中的局部特写,有如精致小品

D.借景关键是突出所借之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园林构景手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国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和借景。

主配即主景和配景,主景是全园精华,配景起烘云托月作用;层次是借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风景;框景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画框,把景象限制在框内,是园林中的局部特写;借景是借园外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

故A、B、D叙述有误。

【答案】 C

6.欣赏下列哪些景观必须把握好时机(  )

①吉林雾凇 ②峨眉“金顶佛光” ③钱塘江大潮

④路南石林 ⑤本溪水洞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⑤

【解析】 吉林雾凇只有冬季是最佳观赏季节,峨眉山“金顶佛光”只有在特殊的天气、云层分布情况下才可见,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8月18日最为壮观。

三者都需选择观赏时机。

【答案】 A

7.下图是桂林的梯田(左图)和月亮山(右图),如果要比较好地观赏它们,最佳方位是(  )

①梯田:

宜在适当的位置俯瞰 ②月亮山:

应在视野开阔的近点平视 ③均宜在适宜的距离内平视 ④均应选择观赏位置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两幅景观均应选择观赏位置。

梯田景观宜在适当的位置俯瞰,才能见其整体的美;月亮山属于地貌的酷似造型,要在特定的观赏点观赏,方能感知其妙。

【答案】 C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下图为扬州瘦西湖公园一处著名景区——吹台一景。

据此回答8~9题。

8.图中景区主要的构景手法是(  )

①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②用门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内,称为框景手法 ③用隔景法将园景隔成不同的景区 ④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这属于借景手法

A.①B.②

C.③D.④

9.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了(  )

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B.自然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

C.当地的民族风情

D.豪华高贵的皇家风范

【解析】 该题组考查园林的构景手法,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属于框景手法;色彩的素淡体现出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答案】 8.B 9.A

10.关于自然景观的观赏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A.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近观可得

B.泰山最宜夏季观赏

C.比较小的湖沼池塘,多低临水面修建亭、榭、廊等

D.观赏江河湖海应选择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解析】 不同的景观选择不同的观赏位置,可获得不同的观赏效果:

比如峰峦之雄伟,唯远观可得;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山中的谷、洞、一线天之类景观,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瞰,并可带有远望的景趣;面积较小的湖沼池塘,多临水面建亭、榭、廊等,并在水边铺小路,以供游人欣赏和休憩;对于山水有机结合的景观,乘船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泰山在我国北方地区,风景在夏季最美,若再选择晴天,还可看到著名的日出景观。

【答案】 A

二、综合题

11.下图为黄山著名的风景“猴子观海”,读图回答问题。

(1)若要观赏到图片中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对观赏者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要观赏云雾必须选择的季节是________,天气是________。

(2)此景观中,地貌的酷似造型构成了________美;风声悦耳、鸟语虫鸣构成________美。

其中________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3)若要在此附近修建一处人文景观,特别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否则易造成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