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501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docx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1

2012年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建筑专业:

经汇集2012年总院与分院建筑施工图出现的常见病,并收集审图机构的审查意见,经汇集整理,列出建筑施工图中常见病如下:

一、与强条、规定有关的问题

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2.位于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消防车道未用防火墙分隔。

3.地下车库安全疏散最大距离超过60米。

4.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安全疏散距离越过规定。

5.不应穿过其他房间方能到达安全疏散出口。

6.安全疏散门不应采用弹簧门、卷帘门。

7.两个安全出口间的距离不足5米。

8.六层教学楼采用了开敞楼梯(应为封闭楼梯)。

9.一个防火分区无自己单独使用的安全疏散楼梯,全部安全疏散出

口均应与其相连的防火分区共用。

10.面积超过60平方米的多层建筑的房间只开了一个门。

11.位于袋形走道的尽端的只开了一个门的房间,宽度不足1.4米。

12.应设防火门的未设防火门,或防火门未向外开启。

13.设备用房的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

14.疏散楼梯问的前室布置了其他小房间且将门开向前室。

15.与地下室相通的疏散楼梯无有效防火分隔措施。

16.疏散楼梯下一层未能直接通向室外时,必须通过扩大前室才能通到室外。

17.消防电梯未下到地下室,或消防电梯未设前室。

18.消防登高面面宽不足,或消防登高面无安全出口。

19.消防登高面的道路坡度大于2%,或转弯半径小于12米。

20.栏杆高度、构造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低于0.9米的窗台未设防护栏。

21.卫生间设在下层住户居室的直接上方。

22.公共卫生间、公建、住宅的主要出入口缺无障碍设计,与无障碍通道相连的入口大门只设弹簧门,未设平开门。

23.采用了国家和地方禁止使用的产品和材料。

24.指定建筑设备或厂家,如电梯的品牌厂家。

二、与设计深度有关的问题

1.总平面图深度不够,未注明退后红线的尺寸,未表示环境状况,如城市道路、周边建筑、保护遗存、拟拆除建筑等。

未标注建筑间距,各种出入口的位置(主入口、次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人防入口等),未注明消防登高面的位置,未标注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

未表达场地竖向设计内容,场地排水与无障碍设计。

未表达场地道路、硬地、护坡、挡墙等做法。

2.一层平面漏画指北针。

3.只有平、立、剖面图,缺少必要的详图大样(如墙身、檐口),或详图不详,如无滴水线、无细部尺寸、无材料名称及构造做法等,或详图无索引号。

4.对较复杂的平面分段定位尺寸标注不全,楼地面标高标注不全。

5.漏标房间名称和标高,室内门未编号,剖面图中的室内门窗未标高度。

6.剖面图未标建筑总高度尺寸。

立面图未注明材料的名称和颜色。

7.位于电梯旁的卧室未作隔声处理。

8.应按新标准GB/T7106--2008说明外门窗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注明防水的抗渗等级。

9.应说明外门窗隔声等性能要求,说明何时采用安全玻璃。

10.缺必要的计算书(如自然采光、视线、声学、遮阳、热工与节能等),或计算书不规范、不符合要求。

11.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仍采用红砖墙体的图例。

仍采用普通水泥砂浆砌筑。

外墙应按新标准JGJ/T235—2011作防水处理。

12.楼梯栏杆高度应从可踏面处起算。

13.应编制《建筑防火设计专篇》,特别是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大中型工业建筑、高层和地下民用建筑,人员密集的影剧院、展览馆、商场、歌舞厅等公共建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场所都要求严格按照《要点》的规定编制工程的《建筑防火设计专篇》。

14.新建十八层以下的住宅和宾馆酒店,必须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和施工,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凡新建的实施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必须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水技术和产品,已建成的鼓励增设太阳能热水系统。

鼓励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15.平、立、剖面和大样对不上,图纸目录和图纸对不上。

结构专业:

综合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和内部施工图抽检情况,2012年结构专业施工图质量通病及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施工图检查中的共性问题

1.高规第7.2.2条对短肢剪力墙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设计时设计人经常犯的是7.2.2.5条,即全部竖向钢筋的配筋率不满足要求。

2.高规第4.2.2条明确了,对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武汉地区为0.35x1.1=0.385kN/m2),不必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0.45kN/m2)。

3.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5%时,其受压配筋不满足高规第6.3.3.1条的要求,即:

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

4.剪力墙结构中,当剪力墙墙肢与平面外相接的楼面梁刚接时,楼面梁的水平钢筋伸入墙内的水平投影长度小于0.4labE,需要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

宜按JGJ3-2010第7.1.6.5条补充配筋大样

5.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其两侧腰筋的总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

(JGJ3-2010第7.2.27条)

6.柱加密区体积配箍率当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其柱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

(JGJ3-2010第6.4.7.3条)

7.异形柱规范第6.2.5条中,按柱全截面面积计算的柱肢各肢端纵筋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

设计时异形柱的肢端配筋不满足此条要求。

8.当平面尺寸较长且有现浇挑檐时,应采取相关的构造措施。

(按砼规第8.1.1注4条,现浇挑檐等外露结构的局部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米)

9.悬挑板上有砌体时,悬挑板应按计算配筋,该处板宜配置双层钢筋,并复核挠度。

10.对于桩基持力层位于溶岩发育的石灰岩层,基础的设计等级应

为甲级。

(桩基JGJ94-2008第3.1.2条及条文说明)

11.对于较大的小区项目,后期的配套工程,如锅炉房、门房、学校等,前期的勘探报告中没有涵盖,基础设计时先参照原场地的勘探报告设计,但甲方的补勘报告到出图时都没有提供(设计人在图中已说明了),或把没有经过安审审查的补勘报告直接送给审查机构;对此类项目,应采用经安审合格的勘探报告作为基础设计依据。

12.对于试桩和工程桩的检测,安审提的较多的是:

(1)做了场外试桩,但在桩位图中或桩基说明中没有提及,使得安审认为试桩和工程桩的检测桩混在一起了。

(2)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鄂建文[2011]152号要求,对甲级设计等级工程中直径不小于800mm的钻(冲)孔灌注桩,还应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采用声波透射法的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尚应采用钻芯法检测工程桩的桩底沉渣情况、持力层状况及桩身混凝土强度,抽检数量每栋建筑物不少于3根且不少于总桩数的1%。

当桩长较长时,应预埋钻芯导向管。

有些工程没有按此执行,应注意。

(3)对于灌注桩以中风化泥岩为持力层的,因有部分勘探孔深度不够,导致桩基础钻孔终孔的地质资料依据不足,设计图中没有提出补勘要求。

(4)对于同一场区的直径不同的钻孔灌注桩抗压、抗拔的检测数量应分别提出,并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13.对梁、柱中心线偏心距大于柱宽1/4,没有交代构造详图。

14.采用新砼规范时,电梯吊钩应用HPB300的钢材,其最大钢筋直径是22mm。

有些工程钢材选用错误,有些工程直径用到28mm。

15.对于有较大悬挑的梁其上部纵筋伸入内跨长度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16.因地下室底板双向受力,对地下室底板、地梁的钢筋锚固应提出具体的要求。

二、计算方面的问题

1.缺荷载的来源,缺楼梯结构计算书;电算的资料不齐全或项目的子项较多时,计算书与栋号不对应。

2.地下室抗浮计算不完善,缺对抗压桩孔底压浆和抗拔桩桩承载力的完整计算。

3.对于挡土墙、特殊形式的承台、跨度或荷载较大的悬挑构件等缺少补充的计算书。

4.计算书中荷载统计、电算总信息等主要文件中未见校对标记。

三、应注意或改进的问题

1.绘图深度不够或构造不熟悉。

如:

构件配筋不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框架柱、梁、板);桩的钢筋仍有fy=210N/mm,对工程桩的检测数量等未做交待;构件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如腰筋的间距、梁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小于1.5d,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没有增大2mm等,抗拔桩纵筋没有通长;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区不满足规范要求;构件尺寸平面与详图不符;梁宽400用2肢箍等。

2.校对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于子项较多的工程,出现的问题较多。

3.个别工程结构布置不好,传力不直接,构造较复杂,经济性较差,或主要受力构件尺寸不满足规范要求。

4.武汉地区非特殊原因不要采用人工挖孔桩。

5.对于维修改造的项目,施工图中没有针对改造项目的特点,提供相关的设计依据(如抗震鉴定报告,构件强度检测报告);也没有必要的说明(如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求、对加固材料的要求等)。

给排水专业:

经过院外审图机构审查及院内抽检,2012年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质量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许多问题也是2011年存在的问题。

1.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

1.1水质防污染的问题要特别重视,消防水池及高位消防水箱的进水管口最低点一定要高出溢流口150毫米,一定要注全安装标高。

给水管设计中要注意安装倒流防止器及真空破坏器的部位,不要用角伐连接小便器。

1.2注意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要有其排水口以下设置存水弯,但是构造内有存水弯的卫生器具(如坐便器)其下方不要重复设置存水弯。

1.3注意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当消火栓箱内的灭火器保护距离不够时应补加灭火器,要注意车库的火灾种类。

1.4喷淋平面中,遗溻末端试水伐的现象比较普遍,试水排水管的排水能力不够,防有害气体窜入室内的措施没有。

2.违反一般的规范的问题:

2.1居住建筑入户管的给水压力不能大于0.35Mpa,并注意减压伐失灵后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压力。

2.2水泵基础未画,水泵进出水管及基础的减振防噪措施未交待。

2.3食堂餐馆的厨房和公共浴室未交待采用网框式地漏,厨房含油污水未设隔油设施。

2.4检查口及清扫口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2.5消火栓管道上伐门设置不是太少,就是太多。

2.6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未采取减压措施。

2.7末端试水装置交待不全,试水接头的流量系数未注。

2.8喷头间距尺寸不符合规范要求。

2.9入口压力超过0.4Mpa的配水管未设减压设施,减压孔板孔径选用不当。

希望给排水专业设计人员加强规范学习,特别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学习,重点学习2009年修改的条文。

电气专业:

一、总体评价

从图纸检查的情况,总的来说,分院的设计质量比总院的要差,各个分院也有差别,有的甚至与总院差几个级别。

分院的低水平会影响总院的声誉,值得注意。

二、共性的问题

1、没有跟上国家新发布的设计规范的脚步。

近年来,电气专业发布了许多新规范,如“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96-200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住宅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3-2011)”、“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84-20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等,还有些新建筑设计规范中含有的电气内容,由于没有对这些新规范认真学习或学习理解不透,以致设计没有跟上新规范的要求,设计人应加强对新规范的学习和使用。

2、设计说明和设备材料表中使用“或”,不做设计选型,选型订货和安装不知按哪一种方案执行。

3、没有按新防雷规范要求做防雷设计,体现在防雷设计说明中很多还是按老规范的模式书写的,如对术语名称、屋面接闪带的敷设要求、防侧击雷的措施、尤其是对SPD参数的标注等很多都不符合新防雷规范的要求。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有一些新的规定,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如为减少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而装设的剩余电流监测或保护电器,其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0mA(原为500mA);喜欢采用多根电缆并联方式,却对其短路保护未认真核算,以致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短路保护要求;TN系统中配电箱同时直接或间接给固定式、手动式电气设备配电时的保护措施等。

5、当采用剩余电流监测或保护电器时,未注意对所保护回路范围内固有泄漏电流数值的测算,往往出现固有泄露电流大于剩余电流监测或保护电器整定值的1/2,其结果是造成开关的误动作。

6、在作住宅电气设计时,有许多不符合新的“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地方,如有些部位未按规定选择低烟无卤无毒电缆电线、住户配电箱开关没有满足自复和过压欠压保护的要求、门厅照明开关的设置未考虑残疾人的使用方便、住宅建筑防电气火灾剩余电流动作报警装置时,有的只说是只报警,不跳闸,但报警声光信号没有明确发往何处、小于60m2的小户型内导线截面的选择偏大、只提荧光灯选择节能型灯具,未明确其附件镇流器应为节能型(如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等。

三、设计只注意满足技术要求,没有注意设计的经济合理性

一般来说,现在设计周期都比较紧,为了赶工期,有时设计人员只凭经验做设计,未作必要的计算,也有部分是不知如何计算,只知参照拷贝,什么都向高标准看齐,因此很多情况下,取值偏大,以为这样做足以满足规范要求,不会犯错误,丝毫没有想到设计还应经济合理,以致造成投资和资源的浪费,实际这也是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的。

这方面的实际问题很多,如负荷的计算偏大,以致供电容量过大,变压器选择过大,负载率偏低、需要系数选择不正确和偏大,以致计算电流偏大,电缆截面选择过大,有色金属消耗过多、供电方案能简化的不简化,以为复杂的就是全面的、正确的,往往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等等。

暖通专业:

一、与强条、规范有关的问题

1.暖通专业2012年无违反强条情况。

2.报审文件应同时包含空调、采暖冷热负荷计算书,以及系统水力平衡计算书。

3.空调、通风系统所采用的风机、水泵应注明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关条款的要求。

4.空调冷却塔补水进口端应设置单独的计量水表。

5.排风系统、排风机入口端应设置70oC防火阀;兼排烟时应设置280oC排烟防火阀,且与风机联锁。

6.水专业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时,本专业配置的排风口应设在防火分区的下部位置。

7.采暖、空调系统的末端应设置自动排气阀。

8.系统的水泵、风机并联使用必须采用同一厂家、同种型号、同种规格的产品。

9.地下车库入口、只有非采用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时,才能采用自然补风。

10.地下车库机械补风系统,送风口应布置到离车库出口最不利的部位。

二、与制图及设计深度有关的问题

1.系统图设备编号、管道、风道、配件必须与平面图一致,应有楼层及标高的标注,轴测图的标注、索引应符合《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2.系统的入口、风机、水泵、制冷机的安装、消声减震应有大样详图。

3.厨房凡涉及专业公司二次设计的情况,应与土建专业沟通、预留排风、排烟穿屋面定位、尺寸、构造要求。

4.凡涉及建筑吊顶二次分包装修的问题、应要求装修公司报审装修方案。

5.大型重点工程,在走道、地下净空高度紧张的部位,要有水、暖、电三专业的“管网综合图”。

技术质量部

201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