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5346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docx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这一问题是在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美术作品鉴赏的核心内容。

艺术美和形式美也是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延续,是整个美术鉴赏活动的核心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

它在美术鉴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反映了艺术作品中“漂亮”与“不漂亮”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适用于鉴赏美术作品的一大支柱。

二、学情分析

(一)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美术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美术作品的奥秘;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具象艺术,什么是抽象艺术。

学生很自然地就存在这样的疑问“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并急于得到解答。

这一疑问打破了旧的知识体系,同时又是构成新的知识体系的前提。

在此应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过渡。

(三)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学生受已有的经验和思维影响,在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艺术美和形式美是什么?

该怎么理解?

(四)解决方案

按照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在审美中的本质性、深刻性和有效性。

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加强学生同伴互助,重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一些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描述、分析自己身边的美与艺术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非现实的直接反应。

使学生脱离只能分辨“漂亮”与“不漂亮”的自然状态,进入更高层次的审美阶段。

使学生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

五、教学难点

认识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涵义。

(1)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具体性: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的。

抽象性:

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感觉问题。

应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讲解,并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独立。

重合性:

艺术美是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

独立性:

二者所指不同,所谓“艺术美”主要强调的是艺术独立于现实的自身所特有的自在的美,而形式美尽管也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规则从现实中提炼而出,但它则更强调手段本身的美。

应注意讲解的方法使学生在艺术作品中不断自我学习和积累,才能有更准确的把握与理解。

六、教学方法

(一)教授法

(1)直观掩饰法

(2)设疑诱导法

(3)操作发现发

(二)学习法

(1)观察发现法

(2)自主探讨法

(3)合作交流法

(议一议、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听一听)

七、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45分钟)

(一)新课导入(5分钟)

同学们去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时,面对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1)究竟哪些是好的作品?

哪些是一般的作品?

 

(2)画的一点也不好看,为什么会这么“有名”?

 

 

诸如这样的疑问往往会困惑着我们。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鉴赏美术作品,能不能以“漂亮”、“好看”来做为美术鉴赏的标准呢?

这就是我们大家今天要学习讨论的问题。

 

第六课 艺术美和形式美(大屏幕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授(25分钟)

(1)艺术美及其表现形式(板书)  

艺术美:

(大屏幕展示美术作品)

《欧米艾尔》  罗丹  (法国) 

问题1:

以《欧米艾尔》为例:

欧米艾尔(雕塑,1885年)罗丹(法国)

问题1:

(1)从社会角度同学们认为出卖肉体的妓女——是“美”还是“丑”?

 

(2)从自然的角度来说风烛残年、浑身皱纹等——是“美”还是“丑”?

 

(3)从艺术的角度——《欧米艾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但却给我们以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

作品传递给我们一种“残缺美”或是“凄美”。

 

问题2:

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种作品的艺术美呢?

 

诱导:

美术鉴赏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活动,首先要用眼睛看,捕捉到直观的感受,同时动脑思考,然后用口表述评价,最后获得心理上的审美享受。

面对这两件雕塑作品,请同学们结合看到的想到的把你的审美体验讲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同去分享审美的愉悦。

 

讲述:

《欧米艾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而是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妓女的形象,当人们面对这个在风月场上浮沉几十年的牺牲品时,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她昔日的貌美动人、体态优美。

在这里我们不仅为艺术家再现丑的技巧所陶醉,而且能从丑的事物身上获得美感。

(给我们以心灵和审美的震撼,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残缺美”。

结论:

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能以“漂亮”或“好看”作为标准,因为艺术形象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艺术形象源于现实形象,又高于现实形象。

而艺术美正是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我们通常将艺术美称为“第二自然”。

( 漂亮、好看不是美术鉴赏的标准) 

(2)形式美及其构成要素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开始他是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或乞求神赐于力量。

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

人们看到他们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

这就是形式美。

因此,形式美是人类独特发现和创造之一。

到了古西腊时期,人们开始对形式美的研究和探讨,并归纳总结了许多关于形式美的法则。

比如,均衡、比例、对比、节奏、对称、和谐、多样统一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作品《雄视》为例, 

分析:

竖幅构图 ,鹰、山石、松针呼应,险峻中求平衡,语言上山石的长线条与鹰的墨块形成对比,其间以点过渡。

这一切就构成了画面的韵律、节奏、对比、平衡,即对立与统一的形式变化。

但在生活中是很难看到这种情景,这就是画家所创造的一种美术的形式美。

 

这说明,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来的美,即形式美,它不仅包含在艺术美之中,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雄视(中国画,局部)潘天寿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归纳: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构成的形态变化。

 如黄宾虹完全用书法中的点和线构成作品的形式美。

美国的阿尔伯斯则用几何形色块的组成产生形式美。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肌理)及其构成的审美意象。

 通过各种语言手段把各个语言元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形式美的同时自身也传递出形式上的美感。

春雪(中国画,1983年)吴冠中

这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春雪》,作品是用水墨和宣纸来作画的,这种特殊的工具材料就产生了它独有的晕染和渗透效果,轻盈而富有灵动感。

而法国画家卢奥的油画《老国王》则厚重而具有物质感。

老国王(油画,1917年)卢奥(法国)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及其构成的审美关系。

古希腊人尤其重视艺术规则的研究,认为艺术规则是实现艺术美的保证,他们发现黄金分割率是最基本的规则,5:

8为世界上一切物体最完美的比率。

然而艺术不可能完全机械的套用这个比率,因此又产生了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的规则,产生节奏和韵律。

(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的最基本法则,也是其最高法则。

) 

强调:

(1)语言元素必须通过语言手段才能实现其形式美。

 

  

(2)美术的语言元素和手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运用才能创造出形式美。

 

(3)形式美是以上三个方面相互融合的综合体。

 

(四)课堂反馈(5分钟)

问题1:

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以一件作品为例说说它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法则?

  

问题2:

通过具体作品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本节课在艺术美和形式美上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进行了了解。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进行总结和探讨 

1、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好看的事物为什么会通过艺术家的加工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

 

2、通过我们的欣赏我们能总结出哪些美的法则?

 

(2)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艺术美是通过对现实物象运用艺术语言进行再创作后产生的形象给予观者以心灵共鸣和美的感受,相对于现实生活,也称为“第二自然”。

 

2、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

其中包含了比例、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等要素。

(六)板书设计

语言法则

对比与均衡

比例与尺度

节奏与韵律

对比与和谐

变化与统一

 

现实生活

提炼对象

艺术处理

艺术美+形式美

艺术作品

(七)布置作业

运用新学习的形式美的法则去分析一幅名家作品。

分小组在下节课上交分析结果。

九、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是美术鉴赏基础理论较强的一课,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应很好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有机地给合起来,并侧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有形象的依据。

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探究相给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给合。

整体遵循从“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

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从具体作品入手,正确的认识区分自然美与艺术美,进而改变一般人以“漂亮”或“好看”作为审美标准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

由此自然引出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

与此同时,以问题的形式展示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异同及二者的关系。

当学生对上述诸问题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时,及时组织学生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并说说它们符合哪些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