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5492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跨文化管理---电影反映各国文化特征.doc

新加坡影片《小孩不笨》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INotStupid)是一部喜剧片。

影片以3个同班小男孩为主要人物,透过其生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反映了新加坡这个国家许多方面的文化特征。

影片的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生动鲜明,笑料连篇的同时又让人感动流泪,是难得一见的好电影。

这3个男孩的名字分别是泰瑞、国平和皓克。

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泰瑞的家境富裕,父亲是一个生产美味猪肉干的公司的老板,母亲全职在家“管理”。

国平的父母都是公司职员,父亲是广告设计师,母亲是办公室白领,国平是他们的独生子。

皓克家境贫寒,兄妹几个靠单身母亲开一个小面铺维持生计。

皓克是老大,下课之后就得帮母亲做生意。

他们3个之所以被安排在同一个班级上学是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

那就是成绩太差,尤其是数学和英语。

在新加坡,给孩子安排班级的时候主要就是看数学和英语成绩,一流的就进EM1班,二流的进EM2班,三流的就统统在EM3班上学。

因此,这三个男孩就是EM3班的学生。

泰瑞老实憨厚,从来不敢违抗母亲的指令,因为长得肥胖,经常受到同班同学的欺负,也从来都是逆来顺受。

国平学习用功,但是没有数学细胞,怎么学也少有长进,因此挨了母亲无数的鞭打,非常郁闷。

但是,他却有很高的绘画天分,画出来的画惟妙惟肖。

皓克本来天资聪颖,成绩还好,但是因为每天放学后就要帮母亲打点面铺,没有时间复习功课,所以越来越差,结果就进了EM3班。

再说这3个男孩的父母,也都个性鲜明。

泰瑞的父亲是公司老板,所以总是颐指气使,独断霸道。

一个员工不小心在工作中出了问题,他一气之下就将其开除,弄得他走投无路,而起了绑架老板孩子(就是泰瑞)的心以此威胁老板。

泰瑞的母亲虽然全职在家,但性格也相当强悍,一有机会就会对两个孩子(泰瑞有个姐姐)指手画脚、唠叨不停,整天把“都是为了你们自己好”挂在嘴边。

国平的父亲在广告公司工作,是一个相当有创意的设计师,但公司老板崇洋媚外,特意找了一个外派经理来当项目领导,因此十分不得志,心情不爽。

母亲是办公室的白领,健康状况不佳,也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动辄以棍棒相加,后来不幸得了白血病,生命垂危。

把3个男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除了他们都在EM3班之外,就是那起绑架案了。

那名被解聘的员工雇了一个人来绑架泰瑞,结果因为3个小孩老是在一起,就把3个同时绑架了。

在此过程中,国平找了一个绑匪不注意的时机逃了出去。

但泰瑞还是那么听话,因为妈妈曾经告诉他要听大人的话,而绑匪是大人,所以他也听,绑匪要他老老实实呆着他就老老实实呆着,绑匪叫他别乱说乱动他就不乱说乱动。

但是因为他平时娇生惯养,从来不会做家务活,所以绑匪给他买来吃的东西,他也要绑匪给他全部准备好才能吃(比如把花生酱涂到面包片上),这使皓克非常着急,反复提醒泰瑞绑匪是坏人,而坏人的话是不能听的。

泰瑞才慢慢有了改变,开始配合皓克准备逃出绑匪的魔爪。

与此同时,国平逃出之后找到了父母,然后又找到了警察,用他的画笔描绘出了绑匪的真实嘴脸,加快了破案的进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后终于把泰瑞和皓克救了出来。

现在我们用郝夫斯特的跨文化维度理论来解读影片表现的新加坡这个社会的文化特征。

3.1.1集体主义文化

集体主义思维在影片中表现得很强烈。

首先,这个社会中的人似乎都公认只有数学和英语成绩好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才可以在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笨小孩”,就会被大家所看不起,而且被贴上了标签。

这些小孩的家长也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很没面子。

而对有个性特点的才能,比如绘画,大家都视而不见。

形成这种强大的社会规范和认知的土壤,非集体主义莫属。

其次,在影片中也多次表现出新加坡政府对人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可以从人物的对话中流露出来。

比如说,新加坡政府鼓励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之间彼此联姻多生孩子,以保证孩子的智商也高。

新加坡的法律规定不准嚼口香糖,也是限制个人生活自由的表现。

而且影片中的成人在谈论政府行为时,从来不指名道姓,而是以“政府”相称,把政府看成是集体的代名词。

3.1.2权力距离

新加坡是一个有着高权力距离的文化,这一点在影片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小孩要听大人的话,大人要听政府的话;员工要听老板的话,学生要听老师的话。

比如,政府为了传承中华文化,要求在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中文课程;但是很显然,学生和老师都对学习中文不以为然,因为大家都知道学好中文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并无实质性影响,而不学好英文那才是事关重大的。

但既然政府要求学,学校也就开课了,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

在家里,小孩要听家长的话则更是不容置疑。

泰瑞早已被训练成乖乖男孩,而他的姐姐正值青春期,反叛意识较强,她的妈妈也毫不让步。

就连如何装饰她自己的房间,妈妈也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而且都是“为她好”。

更别说老板解雇员工,根本不让员工有时间反驳,也不倾听员工的解释,理所当然的一样。

而面对广告公司老板的决定,国平的父亲和同事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提出反对意见,只能悄悄地在背后想计策而已。

3.1.3事业成功导向

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新加坡社会强调事业成功的导向非常明显,似乎每个人努力的终点就是事业成功,个人身心愉快与否从来不是要考虑的事。

给学生按数学和英语成绩好坏分班本身就是一种事业导向的行为,在如此年幼的时候就给孩子强加如此的价值理念,更说明整个社会对该导向的理解和认同。

国平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被母亲鞭打,心里很痛苦。

国平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的痛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很努力了还是学不好,更是因为不愿意看到母亲为自己焦虑。

所以在一次大考之后,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他的父母从来没有想过国平的绘画才能帮助他取得事业的成功,大家都只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进好的学校、进EM1班,然后上好的大学,出国留学,才是通向事业成功之路。

而事业成功是没有止境的,就连已经十分成功的泰瑞的父母也是如此。

他们虽然家境富裕,却依然整天忙于工作和生意,几乎没有休闲的时候。

有一次好不容易全家准备在周末外出郊游一次,但因为公司有一个突发事件,他们也就毫不犹豫地取消了郊游,给钱让保姆带孩子去郊游,自己立刻回公司处理急事,并召集全体员工回公司工作。

3.1.4长期导向

新加坡社会有一种很强的“为未来着想”的文化导向。

学习好是为了未来有一份好的工作,而数学、英语成绩好就让未来有了相当好的保障。

影片中的家长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导自己的孩子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在未来取得成功。

为了未来的成功,现在勤俭节约、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比如,泰瑞和他姐姐把平时父母给的零花钱存起来,但是,每个月他们的母亲都会把这些钱拿走,并告诉他们说“为了他们好”,她会帮他们存这些钱,一直到他们55岁的时候再还给他们。

泰瑞和他姐姐都说他们的妈妈“偷了他们的钱”。

再说那些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们,脸上都没有什么笑容,好像脑子里除了想要考试成绩好之外,其他就没有值得做的事情了,比如说打球、玩游戏、唱歌、跳舞、画画,都似乎是不值一提的。

为了未来牺牲现在的生活乐趣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小孩不笨》与其说是反映了新加坡文化中积习已深的特征,不如说是对这些积习的揭露和反叛。

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深入,我们慢慢看见故事中的人物如何一个个突破自己的精神局限和成长起来。

泰瑞最后抵抗了父母的意志,坚决不怕针头的疼痛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骨髓去救治得了白血病的国平的母亲;国平的自画像在美国的绘画比赛中得了名次,并得到了去美国艺术学校深造的机会;皓克争取到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在数学考试中得到了优异的成绩。

而由国平父亲带头设计的猪肉干广告打败了外派经理的广告而赢得了客户(泰瑞父亲)的认可,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而广告中最重要的创意就是把猪肉干加工成口香糖的形状和包装,方便携带,易于咀嚼!

印度影片《名字的故事》

《名字的故事》(TheNamesake)与前一部影片十分相似的地方是,这也是一部表现第二代移民在美国寻求文化认同的故事,不同的是,这不是第二代希腊移民,而是第二代印度移民,因此文化认同的过程更为复杂和曲折。

果戈里是故事主人公的小名,他在美国出生,出生时父亲还是一个在美国大学念工程学的博士生,母亲随父亲前来陪读。

这个小名是他父亲给他起的,为了纪念自己一次死里逃生的火车车祸,而这次车祸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下决心前来美国留学。

在车祸发生之前,他正在阅读果戈理的小说,而正是这本书使他在车祸之后得救。

他们给孩子起的正式学名是尼克。

在果戈理成长的过程中,他一直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因为印度文化与美国文化多方面的迥然差异,他常常困扰其间,有时就不得不强迫自己同时适应两种文化规范。

美国的个体主义和低权力距离的文化与印度强调家庭集体主义观念、高权力距离、尊敬父母、言行得当的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妥协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果戈里少年时代回印度探亲时目睹印度的“落后”状态时表现得最为极端。

然而,当他看到圣洁辉煌的印度古建筑塔吉马哈时却被大大震惊,深切体会到了印度古文明的力量。

这种力量推动他做出了关系到自己一生的职业选择:

那就是成为建筑学家,而不是踏着父亲的足迹成为一名工程师。

有意思的是,果戈理开始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在给他注册时用了他的学名尼克,但是他不习惯,坚决让老师和同学叫他的小名。

父母无奈,就把他的小名改成了他的学名,这样一叫就是18年。

可是他毕业以后,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名字的古怪,而别人也总要问起他名字的起源,让他尴尬。

为了更加融入美国文化,他终于决定用尼克作为自己的名字,彻底抛弃果戈理。

尼克变成了建筑师,和一个家庭背景优越的美国女孩相爱,并被其父母完全接受。

然而,当他把女孩带回家见父母的时候,女孩的随意举动却让他的印度父母难以接受。

正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大事。

尼克的父亲突然心脏病发作逝世,他变成了家中唯一的男人。

这一变故使尼克深思良久,几天之间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他剃了光头戴孝(印度的传统方式),并且穿上了传统的印度服装,开始全部按照印度的礼节行事。

这些举动让他的美国女友十分不解,他们的关系随之破裂。

为了讨他母亲的欢心,他主动与一个印度女孩(也是第二代移民)来往,并相爱结婚。

可是不久他就发现妻子的不忠,原来她有一个法国男友,也是为了使她的印度父母高兴才与尼克结婚的。

两人彼此都意识到仅有印度文化并不能维系他们的婚姻,因此黯然分手。

最后,尼克的母亲回到了印度去重新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但同时又感觉到美国已经成了自己的家。

在经历了所有这些事件之后,尼克才了解到父亲给他起名果戈理的良苦用心,以及果戈理这个名字对他自己的重要意义,终于在两个大相径庭的文化之间找到了平衡,得到了身心的解放。

下面我用文化价值理论来解读影片,并说明印度文化的特征。

3.3.1人和自然的关系:

内控还是外控

印度是一个宗教气息浓郁的国家。

这种宗教气息使人们能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并且有认命的倾向,相当迷信。

比如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次庆祝仪式上(通常是在婴儿可以吃固体食物时),大人将3种东西放在一个盘子上让婴儿随便抓:

钱、笔和泥土,抓到的那样东西就可能决定婴儿未来的职业:

商人、知识人或地主。

影片中多处表现出人们认为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因缘的情景。

在美国,很少人认为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或者由神秘的不可知因素造成;人类主宰自然。

3.3.2长期的事业—成功导向

印度人工作努力,肯吃苦;为了事业的成功愿意放弃家庭的团聚或者更为舒适的生活。

影片中果戈理的父亲在大学任教,正好有一年的学术休假,他没有呆在家里休息,反而离开家独自一人去另一个大学做深入的学术研究,把太太一个人留在家里,结果心脏病发作撒手人间。

当果戈理的母亲觉得一个人在美国无亲无故,照顾两个孩子实在太辛苦,想回印度去的时候,她父亲就劝她想一想美国将会给孩子提供的机会,情愿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这与现实中的印度移民在美国的选择非常相似。

为了家庭和孩子的未来,吃苦耐劳在所不辞。

此外,印度人重视教育,除了自己的教育之外,把孩子的教育也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且印度人还相当重视孩子的婚姻,大部分婚姻都是父母做主寻找门当户对的配偶,很少有自由恋爱结婚的。

印度报纸上的征婚广告大部分都是父母去登的,而且冠名为“寻找联盟”。

在他们的心中,婚姻不仅只是两个人的短暂结合,而是两个家庭之间长期关系的开始。

影片中果戈理的父母年轻时初次相见双方家长彼此考察对方的一幕,就是很好的写照。

这一次见面就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女孩把自己的脚套进男孩脱在门口的皮鞋里,感觉不错,就喜欢上了男孩;女孩在回答未来公公的问题时用英文朗诵了一首诗,也得到了男孩和男孩父母的喜爱。

终身大事就这么定下了。

3.3.3家族集体主义

印度人对家族十分看重,而且大部分的人际交往也限制于家族之内。

果戈理的家族叫“本佳利”,家长就鼓励子女与本佳利家族的异性交往成亲。

影片中多次提及属于同一家族的不同家庭开车一起外出度假,而且在另一个城市也有一个本佳利家族的人的话,彼此之间应该互相照顾。

此外,同一家族之间的家庭沟通密切,一家人发生了什么事通常没有多久大家都知道了。

大家彼此互相帮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一个大家族里,老一辈之间关系密切,小一辈之间也是如此,而且大家都知道对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应该孝敬,终生都应如此。

这一点与美国文化的反差最大,在影片中的表现就是果戈理的美国女朋友对他的行为的不解。

在父亲去世之后,果戈理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他的女朋友说“你不可能一辈子照顾你母亲”,令果戈理大为惊讶,这与他从小所受到的熏陶截然不同。

3.3.4权力距离高,崇拜权威

印度是一个权力距离很高的国家,社会层次等级分明。

从男女的角色来看,男性绝对占主导地位。

在果戈理的家里,一切都由父亲做主,起名字也完全按父亲的意思,母亲完全是被动角色。

父亲要去外地的学校学术休假,在不和母亲商量的情况下就决定独自行动。

父亲去世,去认尸的不是母亲,而是儿子,此后儿子自然就成为家里的主心骨,而不是母亲。

在工作场所也是如此,虽然在影片中没有直接的表现。

印度人的等级观念严重,决策一定是由管理层来做,底下的员工一般都是唯命是从,对顶头上司非常尊敬,而且正式。

在公司或学校大家都穿戴整齐,与美国的着装随意完全不同。

难怪果戈理的父亲感叹美国大学里的教授穿的都不如印度开车的司机。

另外,在印度,彼此之间的称呼都比较正式,尤其是对长辈和职务高的人士。

所以,当果戈理的美国女友第一次见他父母就直呼其名时,让两位印度父母十分尴尬,觉得这个女孩没有礼貌。

此外,印度社会对人的出身、社会地位十分在意。

对于教授、医生等地位高尚的人,正规的沟通和称呼是必须的。

这也是为什么果戈理去上学的时候他父母让他用真实的学名,这也是为什么果戈理去工作的时候决定抛弃自己的小名的原因。

印度社会长年的种姓制度也使人们关注姓名,因为从姓名上大致可以判断一个家族在社会中的大致地位。

《名字的故事》这部影片借助一个印度家庭移民美国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的简单故事,表现了美、印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被夹在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个体的处境。

影片表现的移民过程并非容易的一面相当真实,而第二代移民在文化认同所经历的迷惘和挫折,以及因此走过的内省之路刻画得也相当深刻。

通过寻找“我是谁?

”的答案,果戈理从在两极中摇摆到最后认清自己其实反映的是所有第二代移民的心路历程。

我是谁?

我既是印度人也是美国人,我既不是印度人也不是美国人,我是两种文化混合的产物,但是又已经超越了他们,产生了自己崭新的文化特征——我是一个双重文化者。

中国电视连续剧《奋斗》

《奋斗》的故事发生在北京。

剧中的主要人物有6个,3男3女,都在22~25岁之间,全是独生子女。

3个男生——陆涛、向南、华子——是大学的同班同学,建筑设计专业;3个女生——米莱、夏琳、杨晓芸——也是大学同学,都是学服装设计的。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次主要的人物:

一个是猪头,老北京,华子的老邻居;另一个是露露,从四川农村来北京的打工妹。

电视剧一开始是3个男生的毕业典礼,以及他们的一位好同学因为考试作弊拿不到毕业证书而自杀,这成为他们离开大学走向社会的第一闷棍。

好戏从这里开始,大家在悼念好友的同时互相勉励,从此一定要奋斗,要成功。

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还真是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因为有了真实的细节,却也能拍到32集,而且还有从头来过的感觉。

就像经历这么多,却又回到了原点一样。

故事开头,米莱是陆涛的女朋友;米莱的父亲是商界人士,拥有多家公司,十分富有。

米莱特别大方,平时与朋友出去吃喝玩乐都是她埋单。

她深爱陆涛,准备与他结婚。

但是有一天当陆涛见到夏琳的时候,立刻被她吸引(其时夏琳也有男友),两人迅速堕入爱河。

夏琳因此放弃去法国留学,留下来与陆涛一起找工作求职。

米莱极度沮丧,独自离开中国到美国求学。

后来,夏琳把杨晓芸介绍给向南和华子,并计划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是华子向晓芸进攻,若不成,向南再上。

没想到向南见到晓芸就被她的美貌可爱所吸引,不顾计划就向晓芸发起攻势,小芸半推半就地同意了。

华子失落,在台球厅遇到露露,被她的球技吸引,就聊了起来。

露露其时正被歌手男友抛弃,无家可归,就和华子露宿街头,后来更与华子一起开始经营一家发廊,彼此慢慢发生了感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外,早年抛弃了陆涛母亲的徐志森突然从美国回来寻子,并带来大量的资金到北京经营房地产开发,一心想以此栽培自己的儿子。

陆涛于是到徐志森的公司工作,但只以“徐总”相称,不认其“父”角色。

徐志森做生意有道,不多久就让陆涛赚了两千万,使他成为大款兼“成功”人士。

在此过程中,夏琳却与陆涛渐行渐远,最终下决心去法国留学。

陆涛失落,加上不喜欢受徐志森控制,于是辞职。

在此期间,无法摆脱失恋痛苦的米莱突然秘密从美国回来,为了和陆涛接近,她开始在父亲的公司工作,想办法建立与陆涛在业务上的联系。

得知陆涛辞职,米莱又立刻强力推荐他也到其父的公司工作,陆涛接受,他们于是成为工作中的同事。

米莱意欲恢复与陆涛的“朋友”关系,但陆涛心中只有夏琳。

《奋斗》中“80后”一代的个性表现出相当强的时代特色。

他们没有经过政治运动洗礼,他们曾是家里的“小皇帝”,他们生活在物质丰富、充满各种诱惑、行为又有很大自由的网络时代,因此他们的价值理念也就与以前各个年代青年的非常不同,尤其与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念有相当大的距离。

最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1)极其自我。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在人生重要的选择上如找工作、找朋友(男、女朋友)、出国与否都是自己做主,根本不与父母商量。

夏琳与陆涛堕入情网,在连包裹打好、机票都买好的情况下就擅自决定不去法国;华子找工作碰钉子,后来只能开始倒腾二手汽车等这些事情,与父母基本上都没有太多沟通,全都是做完决定以后才告诉父母。

更别提杨晓芸和向南结婚的决定,完全像儿戏一般,两个人觉得他们突然结婚肯定会让大家震惊,产生轰动效应,于是就立刻决定领证结婚,把双方的父母都吓得快昏过去了,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并且还得凑钱为他们举办婚礼。

再比如像人工流产这样人生的重大决定,夏琳和杨晓芸事先都不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爱人和父母,就自己去医院做了手术。

(2)试图自立。

剧中人物自我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试图自立,即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目标,做自己喜爱的事。

向南在公司当白领(业务员);夏琳去娱乐场所当时装模特儿;华子倒腾二手车,后来又开发廊和蛋糕店;杨晓芸辞去白领工作自己开精品店等,反映的都是自立意识。

陆涛更是典型,始终坚持要按自己的意志和喜好做事,几乎没有妥协的余地。

陆涛不爱米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米莱是富家女,而他爱夏琳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夏琳漂亮、家境贫寒,且有很强的自立意识。

当夏琳说陆涛是靠他的富爸爸或是富女友才干成事业的时候,对陆涛来说是触到了最痛处,也是最大的侮辱。

但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全剧的中心人物,这个最最强调自立的陆涛,却全是靠了别人的帮助才“成功”的。

先是他自己从美国回来的富爸爸,然后是靠米莱的富爸爸;米莱也完全是靠自己的富爸爸,而且一当就要当总经理。

更充满讽刺意味的是,陆涛在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还丝毫没有感激之心,拼命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和按自己的价值取向生活。

结果让他的生父徐志森心脏病加剧,让米莱的父亲和另一个生意合伙人损失了两个亿(我觉得他属于得了便宜也不卖乖的那种人)。

他自己的理想都要让别人来埋单。

(3)坦率、真实、有话直说。

这部电视剧与传统中国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人物语言和情绪的表达。

记得看几年前拍的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的国产电视剧,尤其是牵涉到婚外恋的,一般都是一方忍了又忍,屏幕上半天没有声音,缓慢而压抑。

“80后”果真不同凡响,在他们的词典里,“含蓄”一词恐怕已不存在。

剧中几乎所有的人物讲话都是直来直去,想什么就说什么,不管对方是谁,在什么场合。

比如当陆涛听说他妈妈以前是校花,有3个男生同时追求的时候,就直接要求他妈妈讲讲过去的“风流韵事”;后来又直接问徐志森曾经最爱的女人是谁,最爱他的女人是谁等。

而夏琳和陆涛之间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更加直接,双方刚刚有一见钟情的感觉,就立刻对对方说“我想你”、“我爱你”,然后跳上去拥抱。

在其他有朋友在的场合也是大胆地表达亲热(如接吻、拥抱等),一点也没有顾忌。

而杨晓芸和向南这一对冤家则是从家里拌嘴不停延伸到在其他所有场合,不管是与朋友在一起,与父母在一起,还是在结(离)婚登记处,都是如此。

最极端的一次是在商场,大庭广众之下两个人互相恶骂,甚至拳脚相加,直到向南说“杨晓芸,你偷了我的心”,然后坐在地上哭了起来才告结束。

后来两人离婚,向南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女友,没想到这女友竟然是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年轻律师,十分富有,又对他一见钟情,他高兴地把女友领给朋友们看并且大声宣布“向南有女朋友了,向南要吃软饭了!

”这种直白和真实,是在以前的电视剧中不曾见过的。

(4)对自我的不断探索。

剧中的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都相当困惑。

因此,关于“我是谁?

”、“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我在别人眼里是怎样一个人?

”之类的问题不断出现。

其中陆涛对自己的困惑最为深刻,尤其当夏琳决定与他分手,独自去巴黎留学之后,他才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判断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他以前一直认为自己做各种各样的事都是为了夏琳,可是夏琳却批评他自私,心里只有他自己,只是以她的名义来获得良心平衡,他不理解。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他把朋友们叫到酒吧喝酒,与他推心置腹,把他们对他的看法和盘托出。

向南和华子先是吞吞吐吐,后来看出他的诚心,便用幽默的方式将他的优缺点描述了出来,让他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

他们谈着谈着又开始分析起了向南,向南也分析起了自己,同时开始再一次询问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的奋斗志向,但分析来分析去,最终也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表现出这一代人仍然处在探索和迷惑之中。

(5)因此,活在当今,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短期导向就成为他们相当强烈的行为倾向。

剧中的每一个人除了上班(如果失业的话,连班也不上)之外,业余的时间就是饮酒、抽烟、打台球、玩电脑游戏、蹦迪,没有一个人去“充电”、补习,使自己在专业上不断提高。

现实中的“80后”也许不尽如此,《奋斗》中稍微夸张了一些。

此外,享受人生的态度居然强烈到不要孩子,因为惧怕有了孩子,个人的生活自由和享乐程度会受到影响。

杨晓芸因此堕胎,也因此怀疑向南对她的感情,终于决定与向南离婚。

(6)相当乐观的生活态度。

剧中的人物每一个都经历了感情、事业的挫折:

米莱被陆涛抛弃,被自己最好的女朋友背叛;陆涛在工作中与别人不能很好合作,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别人认同,最后被解聘,而自己最爱的夏琳又与他分手,远走法国;华子一直找不到“正经”工作,只能干“个体户”,女友露露还另寻他欢;向南倒是有一份正式白领工作,但是在生意中却也经常受到别人欺骗,屡屡不顺。

但是,有一点令人感动的是,不管有什么挫折,在什么低谷,“80后”都能自我勉励,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他们的口头禅是“我这么年轻我怕什么?

”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许与他们从小的生长环境和父母、祖父母对他们的宠爱和鼓励有关。

他们没有自卑感,就连露露这样从四川农村出来的打工妹都没有,相反,却有很强的自尊心。

(7)对爱情和友情的态度是二者皆要,缺一不可。

米莱的男朋友陆涛被她最好的女友夏琳“抢走”,米莱一直处在失恋当中;夏琳和陆涛都觉得内疚,对不起米莱,但是又无法躲避内心对彼此的吸引和爱情。

他们一直等到米莱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之后才结婚。

华子和露露的故事也是如此,他们在订婚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