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082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教育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教育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教育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教育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docx

教育学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D)。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C)。

A.班级公共财产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属于(A)。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D)。

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C)。

  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采集者退散

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B)。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 D.校长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B)。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11.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A)提出的。

  A.德鲁克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

12.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D)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1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4.班级建设设计以(D)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5.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16.教学管理的核心是(C)。

 A.教学思想管理 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17.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A)。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1.班级管理包括(ABC)三个基本环节。

 A.制定计划B.组织实施 C.评价总结D.科学规范

2.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ABD)。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B学校的培养目标C学生的个性特征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3.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ABCE)。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D.集体管理 E.目标管理

4.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ABCD)。

 A.科学性原则B.民主性原则C.自觉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ABDE)。

 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6.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ABCD)。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D.反复实践 E.开展班会

7.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ABCD)。

 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B.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D.是班级的教育者E.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8.班会的特点有(ACD)。

 A.集体性 B.科学性 C.自主性采集者退散 D.针对性

9.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有(BCD)。

  A.规范 B.管理 C.控制 D.教育

10.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其策略有(BCDE)。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采集者退散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E.开展各种形式

1.(A)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D)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3.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A)。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D.陶行知

4.“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D)。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5.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C)决定的。

 A.科技发展B.社会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7.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B)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8.当前,流生问题与(A)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D.辍学采集者退散

9.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

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D)。

 A.陈述式 B.例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表式

10.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A)。

 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

 A.卢梭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沛•西能

12.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入保护法》

13.教育目的本质是(D)。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4.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B),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15.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B)。

A.活动性 B.目的性 C.实践性 D.预期性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D.诺笃尔普

1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C)。

A.我国的政治政策B我国的教育方针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18.素质教育是以(B)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C)。

 

A.道德素质教育采集者退散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1.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ABCD)。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ABDE)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BCDE)。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ACE)。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育方法的选择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5.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

(BCE)

 A.裴斯泰洛齐B.凯兴斯坦纳C.涂尔干D.卢梭E.诺笃尔普

1.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2.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3.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C )。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5.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B)。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7.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8.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 )。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9.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C)。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 D.教学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

”这体现了教学的( 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1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

15.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 A)。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1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