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091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docx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有趣的摩擦起电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大班科学:

有趣的摩擦起电

  设计背景:

  天气干燥的时候,特别是秋冬季节,我带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时或者在与孩子不经意的亲密接触间,经常会发现孩子惊呼:

“哇!

有电。

好麻!

”但是孩子们都说不清“电”是从哪儿来的?

为什么自己会被电到?

为什么夏天不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秋天和冬天却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呢?

因为这样的摩擦起电现象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时常地出现,孩子们也产生了各种的疑问,所以针对这一客观存在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我想引领孩子们去思考、探究,发展孩子的科学的探索能力,感受奇妙地自然现象。

以下是我和孩子们的第一次探索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请幼儿一起玩“叫醒小蛇”的游戏。

  游戏玩法:

幼儿与教师的桌面上一人一把塑料牙刷、纸片“小蛇”,教师与幼儿分别用塑料牙刷吸引纸片“小蛇”。

  1、引导幼儿观察老师与自己的“小蛇”有什么不一样的?

为什么自己没有叫醒“小蛇”?

  2、教师揭示:

因为老师在叫醒“小蛇”之前把塑料牙刷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了一会儿,使塑料牙刷上带上了静电,静电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老师的塑料牙刷能叫醒“小蛇”。

  3、请幼儿用塑料牙刷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一会儿,用摩擦后的牙刷再次叫醒“小蛇”,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出示材料,引发幼儿猜测,并尝试实验操作。

  1、向幼儿出示材料盒,请幼儿观察材料盒里都有哪些材料。

  2、引导幼儿猜测:

材料盒一中的材料在材料盒二中的材料上摩擦一会儿是否会吸起材料盒三中的小物品?

  

(1)用绸子、毛皮或尼龙布料在塑料牙刷、塑料梳子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子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2)用绸子、毛皮或尼龙布料在塑料牙刷、塑料梳子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子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3)将你的圆珠笔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4)用摩擦过的签字笔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5)用摩擦过的水彩笔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6)用摩擦过的木质铅笔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7)用摩擦过的橡皮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3、向幼儿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记录下猜测结果,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证实自己的猜测并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

  物体

  能不能吸起小东西(能√,不能×)

  ?

  实验结果

  (三)展示幼儿的实验报告单,教师与幼儿一起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1、摩擦过的塑料牙刷能够吸引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2、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够吸引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3、摩擦过的圆珠笔杆能够吸引小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4、摩擦过的签字笔能够吸引小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5、摩擦过的水彩笔能够吸引小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6、摩擦过的木质铅笔不能够吸引小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7、摩擦过的橡皮不能够吸引小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教师小结:

塑料牙刷、梳子、圆珠笔等这些物品能够吸引纸屑、头发、羽毛等轻小物体,是因为这些塑料物品经过摩擦后产生了静电,静电会使这些小的物品吸在这些塑料制品上,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木质铅笔不是塑料制品,摩擦后不会产生静电,所以不能够吸引小纸屑、头发、羽毛等轻小物体。

  (四)引导幼儿谈一谈生活中遇到的静电现象,以及静电的危害

  我们穿的化纤衣服,用的塑料制品,都会通过摩擦产生静电,静电使这些物品沾上一层灰尘,使用不久后它们失去了原来好看的颜色了。

  在煤矿里,摩擦起电放出的电火花会引起瓦斯爆炸……

  在干燥的环境里,如果你穿着塑料底鞋在干净的地板或地毯上长时间行走之后,伸手去抓金属门把,也许会“啪的一个小火花跳到你的手上,把你电了一下。

  活动延伸

  1、对照幼儿用书,利用气球和光碟继续探索摩擦起电的有趣现象。

  2、在科学角设置“有趣的静电”探索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以及探索避免静电产生的方法。

  第一次活动分析:

对于“摩擦起电”这节课,我把它设计成了一节科学小实验。

我认为孩子们应该是在“做中学”,通过观察——探究原因——猜想——验证——新的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达”,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讨论与实践并在探究中获得快乐与成长。

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识别一些经摩擦能产生静电的材料、还能够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自己的猜想,体会科学探究过程的快乐。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首先是以小游戏“叫醒小蛇”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进而让孩子们去思考:

为什么自己不能叫醒“小蛇”?

一旦孩子产生疑问,他们的探索的热情就会被激发。

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但问题却在这时出现了:

孩子们用摩擦后的塑料牙刷吸引泡沫的时候,泡沫并没有跟随着塑料牙刷,难道静电对于泡沫没有吸引?

不应该呀!

我在用手揉搓泡沫的时候,泡沫与我的手产生了静电,泡沫会吸附在我的手上呀。

针对这一问题,我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备课,并组织孩子们进行第二次的科学探究活动。

以下是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请幼儿一起玩“叫醒小蛇”的游戏。

  游戏玩法:

幼儿与教师的桌面上一人一把塑料牙刷、纸片“小蛇”,教师与幼儿分别用塑料牙刷吸引纸片“小蛇”。

  2、引导幼儿观察老师与自己的“小蛇”有什么不一样的?

为什么自己没有叫醒“小蛇”?

  2、教师揭示:

因为老师在叫醒“小蛇”之前把塑料牙刷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了一会儿,使塑料牙刷上带上了静电,静电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老师的塑料牙刷能叫醒“小蛇”。

  3、请幼儿用塑料牙刷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一会儿,用摩擦后的牙刷再次叫醒“小蛇”,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出示材料,引发幼儿猜测,并尝试实验操作。

  1、向幼儿出示材料盒,请幼儿观察材料盒里都有哪些材料。

  2、引导幼儿猜测:

材料盒一中的材料在材料盒二中的材料上摩擦一会儿是否会吸起材料盒三中的小物品?

  

(1)用绸子、毛皮或尼龙布料在塑料牙刷、塑料梳子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子靠近纸屑、泡沫、羽毛;

  

(2)用绸子、毛皮或尼龙布料在塑料牙刷、塑料梳子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子靠近纸屑、泡沫、羽毛;

  (3)将你的圆珠笔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纸屑、泡沫、羽毛;

  (4)用摩擦过的签字笔靠近纸屑、泡沫、羽毛;

  (5)用摩擦过的水彩笔靠近纸屑、泡沫、羽毛;

  (6)用摩擦过的木质铅笔靠近纸屑、泡沫、羽毛;

  (7)用摩擦过的橡皮靠近纸屑、泡沫、羽毛;

  用摩擦过的手靠近纸屑、泡沫、羽毛。

  3、向幼儿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记录下猜测结果,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证实自己的猜测并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

  物体

  能不能吸起小东西(能√,不能×)

  ?

  实验结果

  (三)展示幼儿的实验报告单,教师与幼儿一起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1、摩擦过的塑料牙刷能够吸引纸屑、羽毛;

  3、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够吸引纸屑、羽毛;

  3、摩擦过的圆珠笔杆能够吸引小纸屑、羽毛;

  4、摩擦过的签字笔能够吸引小纸屑、羽毛;

  5、摩擦过的水彩笔能够吸引小纸屑、羽毛;

  6、摩擦过的木质铅笔不能够吸引小纸屑、泡沫、羽毛;

  7、摩擦过的橡皮不能够吸引小纸屑、泡沫、羽毛;

  8、用摩擦过的手能够吸引泡沫。

  教师小结:

塑料牙刷、梳子、圆珠笔等这些物品能够吸引纸屑、头发、羽毛等轻小物体,是因为这些塑料物品经过摩擦后产生了静电,静电会使这些小的物品吸在这些塑料制品上,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但不是所有的轻小的物体都会受塑料制品上的静电的影响,比如泡沫制品会受皮肤上产生的静电的吸引,却不受塑料物品的影响。

木质铅笔、橡皮摩擦后不会产生静电,所以不能够吸引小纸屑、头发、羽毛等轻小物体。

  (四)引导幼儿谈一谈生活中遇到的静电现象,以及静电的危害

  我们穿的化纤衣服,用的塑料制品,都会通过摩擦产生静电,静电使这些物品沾上一层灰尘,使用不久后它们失去了原来好看的颜色了。

  在煤矿里,摩擦起电放出的电火花会引起瓦斯爆炸……

  在干燥的环境里,如果你穿着塑料底鞋在干净的地板或地毯上长时间行走之后,伸手去抓金属门把,也许会“啪的一个小火花跳到你的手上,把你电了一下。

  活动延伸

  1、对照幼儿用书,利用气球和光碟继续探索摩擦起电的有趣现象。

  2、在科学角设置“有趣的静电”探索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以及探索避免静电产生的方法。

  第二次活动分析:

第一次的活动让孩子们产生了一个概念:

只有塑料物品才会产生静电。

这当然是错误的概念。

我们生活的周围会产生静电的物品很多,一两节课孩子们是没有办法了解的全面的。

而且“静电”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不仅仅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第二次的活动中加入了我们的手——“皮肤”经过摩擦后产生静电吸引住了泡沫,孩子会明白原来会产生静电的不是塑料物品的“专利”,生活中还有其他的物品也会。

整个活动过程既是一个小实验,也是一个游戏。

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游戏的过程,这对于我的活动的进展是很有帮助。

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记录下实验结果,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当孩子们发现通过摩擦塑料牙刷,使塑料牙刷上产生静电从而能叫醒“小蛇”,孩子的再次尝试,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教师给孩子创设更多的问题情境,孩子们的探索欲望正是高涨的时候,对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跃跃欲试。

孩子们做出了大胆的猜想:

塑料牙刷、塑料梳子、圆珠笔、签字笔、水彩笔、木质铅笔等摩擦后会不会产生静电?

因为孩子们认识的字有限,会写的就更少了,所以我鼓励孩子们将猜想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到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中,我还加入了让孩子“谈谈生活中遇到的静电现象,以及静电的危害”这一环节。

更进一步地引导孩子把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合。

  当然,这样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活动并不是一天两天就结束了,而是持续地进行着的,孩子们的猜想会越来越多并基本了解了“摩擦起电”这一现象。

有的孩子会提出晚上脱毛衣会听到很小的“噼啪”的声音,有金光闪烁,头发会竖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资料的搜集与讨论,大家知道原来是毛衣和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

孩子们的发现越来越多,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新的问题,记录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趣。

围绕记录,我们又会展开交流与讨论,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