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169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docx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可编辑版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

赴临沂、张家港学习城市建设考察报

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城市规模突破100平方公里。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从追求发展速度到提升城市品质,怎样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居住环境?

带着这些问题,20**年9月2日至4日,在市政府王战营市长的带领下,市辖四区区长、我局领导及局属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赴山东省XX市和江苏省XX市进行学习考察。

山东XX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人口1142万人,面积

1.7万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以往,革命老区给人的感觉多数是贫穷、落后。

但通过本次考察却彻底颠覆了大家原有的印象。

一下汽车,考察组就被城市焕发的勃勃生机所感染。

沂河水宽阔、清澈,河畔绿树成荫,两岸建筑层次丰富、错落有致,岸边休闲散步和垂钓者悠然自乐。

自然、建筑与人的是那样的和谐。

王市长由衷的叹:

“这里的景色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从每栋单体建筑看,用色很大胆,虽然建筑色彩差异很大,但是组合在一起却非常和谐,与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随后,考察组先后参观了书法广场、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市容市貌,并不顾旅途劳顿,考察了城市夜景。

在参观途中,王市长详细询问了该市建设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位设置等关键指标的控制执行情况。

并对XX市城市绿化、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广告设置等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我们认真学习。

在城市规划展览馆,考察组观看了规划宣传影片、规划模型、规划编制成果和展示图片。

展览以多种生动的形式回顾了XX市厚重的历史,展示了和临沂拉大城市框架,建设“大美临沂”的美好蓝图。

9月3日一早,考察组驱车赶赴江苏XX市,张家港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因为在90年代末全国曾经掀起一轮学习张家港的热潮,但是,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却仅此而已。

直到踏上了这块土地才真正感受到她的魅力所在。

张家港原名沙洲县,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行政区划归XX市管辖,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港口城市,市域面积999平方公里,人口90万。

虽然仅仅是一个县级市,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城市建设管理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近百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放眼城市街头,环境干净整洁、交通组织顺畅合理、车辆停放规范整齐、广告设置协调统一,这一切是怎样管理的呢?

在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里是整个城市管理的中枢,一名名工作人员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对全市的交通、环卫、市容等进行监控和管理。

管理人员用一件真实的案例为我们做了操作演示:

巡查人员现场发现道路旁一处广告破损,马上拍照上传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对问题进行登记归类,输入管理信息系统,然后批转至问题所在区域的职能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接到指令后随即派人对广告进行修复,然后将修复后照片反馈给指挥中心,经审查无误后归档结案。

整个操作过程科学、规范。

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考察组来到市区小城河边,河道紧邻商业步行街,河水碧绿清澈,各类水生植物郁郁葱葱。

经过介绍,才知道这里曾经是城区内的一条臭水沟,201X年,为了改善城区环境,该市启动改造工程,投资15亿元拆除两岸破旧建筑,引入长江清水,使这里一改旧面貌,成为一条休闲、生态的绿色走廊。

在短短的两天参观时间中,我们看到了与先进城市建设的差距,也通过XX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要领导亲自上路“站网格”,XX市政府部门周六放弃休息正常工作,感受到了他们勇于开拓、创新进取的工作精神。

反思我们的规划管理工作,应当在以下方面着重改进:

1、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与城市天际线的塑造建筑方案的审查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体建筑本身,要把建筑纳入整个建筑群体当中,纳入周边区域的自然环境当中,审查其与周边建筑群的风格、色彩是否协调,比例、尺度是否适当,是否能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

沿水系、道路等重点区域建筑群体要在高度、体量、间距上做出变化,塑造出韵律感强、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杜绝建筑“沿街一层皮”和高度、外形“一般齐”的机械布局。

2、严格控制建筑后退红线距离,限制居住建筑底商设置在两座城市,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道路交叉口和道路两侧宽阔的绿化开放空间。

在我们还在为退线10米算不算多的问题计较的时候,他们已经将退线距离控制到了次干道15米,主干道25米。

结合郁郁葱葱的绿化带设置了自行车道、步行道、体育健身场所、雕塑、小品建筑,不仅仅提升了城市建设的品质,也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再看看我们的大街小巷两侧,满眼是大大小小的店铺,原本就狭窄的绿化带几乎都被停车和店外经营破坏。

不仅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连商铺自身的经营也常常难以为继。

要改变这些问题就要从增加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入手,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禁止交通性主次干道两侧居住建筑设置底层商铺。

3、城市亮化应当进一步提升档次近年来,我市在亮化工程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城市夜景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观。

但是通过考察,看到我们还有不小差距。

首先要合理确定亮化的对象,道路、水系、桥梁、标准性建筑、公共建筑、商业街区是亮化工程建设的重点,居住建筑、医院、道路交叉口等要防止过分追求亮化造成的光污染。

其次亮化设置应简洁、大方。

在两座城市,除了商业建筑和桥梁以外,多数建筑采用简单的点状光源和单色led灯带装饰,取得了良好的亮化点缀效果。

4、加强控制建筑间距、建筑面宽控制和山墙处理合理的建筑间距、适宜的建筑尺度是居住环境的保障。

以往在规划方案审查中,我们把满足日照间距作为主要标准,忽视了通风、视线干扰和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建筑密度过高,面宽过大,不仅牺牲了居住环境,也丧失了建筑美感。

山墙是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面,相对于主立面往往由于不受重视而影响建筑整体形象。

我们要借鉴XX市规划部门的管理方式,重视建筑次要立面和细节的审查,确保各个角度的建筑效果。

 

附送:

赴临沂市诸城市生态河道治理的考察报告

赴临沂市诸城市生态河道治理的考察报告

5月8日至10日,县水利局组织泗河建管处部分技术人员及泗河治理城区段涉及乡镇的分管领导,成立专项考察组赴XX市、XX市,考察学习生态河道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XX市生态河道治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市、XX市以梯级拦河坝、滨河大道、生态型护岸和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恢复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大大提升了沿河岸带市区的综合功能和品味,获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XX市:

以河道改造和生态建设为手段,营造宜居城市。

XX市位于鲁东南地区,市区依河而建,沂河从北向南穿过市区,其最大支流祊河则从西向东穿过市区西北部,至市区中部汇入沂河。

沂河是山东境内除黄河之外最大的河流,XX市区段河道长度约2

7.5公里;祊河市区段河道长度约11公里。

沂河和祊河均发源于市区以北的沂蒙山区,为季节性山洪河道,上游位于山丘区,河窄流急,比降较陡;在沂蒙山区边缘的市区段,两河河面宽阔,河势顺直而平缓,比降在12000左右。

近年来,XX市在城区河段的河道治理工作中,以建设“水清、流畅、岸固、滩绿、景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治理了一条河,改变了一座城,真正实现了“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城在绿中、绿在城中”,“江北水城”、“宜居城市”品牌正在逐步打响。

二)XX市:

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三水交融”,着力打造滨河公园城市。

近年来,XX市投资12亿多元,对潍河、扶淇河等12条重要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河道沿岸70公里,新建、改建16座桥、15座闸(坝),建成了一批河道公园。

潍河是XX市的第一大河,全长78公里,其中城区段10公里,2001年以来进行了连续开发,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大、标准最高的水利工程。

两岸大堤由原来的5m拓宽至15m,防洪标准由原来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洪峰流量3850m3秒,最大河宽1000m,最大水深5m,形成373公顷水域、150公顷绿地;中心景区即淮河公园,分为入口广场、观光平台、名人园、凤凰广场、金谷平原、音乐喷泉、帆灯塔等六大景区,栽种南北名优苗木94个品种、11万棵,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XX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十佳水利风景区”,年游客流量突破百万人次,是全国首个县级开发的生态河道型“国家水利风景区”。

二、XX市、XX市生态河道治理的先进经验及做法

一)XX市:

规划先行,分期实施,特色鲜明,效益显著。

一是建坝蓄水,增加水体容量和湿地面积。

1997年,XX市投资7000万元,改建了沂河小埠东拦河坝,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橡胶坝,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该橡胶坝全长1135m,共16节,每节长70m,每节中间设1m厚的隔墩,坝两端各设5孔调节闸。

小埠东橡胶坝投入运行后,极大地缓解了XX市城区水源紧缺的问题。

此外,XX市还兴建了沂河桃园橡胶坝(船闸)等工程,市区湿地面积增加约30km

2,增加湿地率15%,不仅使河道自身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改善,水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也有效地改善了整个市区的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

二是建设滨河大道,拉开滨河开发大框架。

从2016年开始,XX市结合市区段防洪堤的改造,在市区段的沂河和祊河两岸,采用路堤结合的方式,分四期建设滨河大道工程。

工程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堤顶路面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堤顶宽度根据城市交通要求以及防汛、管理、施工等因素确定为2

4,其中中间行车道宽15m(双向四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

5m,两侧绿化带各宽

0m;堤坡采用缓坡,既具有城市干道的共性要求,又是观赏河道风貌的快速游览通道;考虑到行车速度和行人的视觉效果,两侧种植植物,景观单元采用大尺度、大块面布局;人行道铺装采用高标准花岗岩板,设置停车港湾等设施,提供行人逗留空间,充分满足行人随时随地休憩、驻足观景的需求。

目前,市区段已基本建成沂河两岸从北外环路至刘家道口、祊河两岸从北外环路至入沂河河口等近百公里的滨河大道。

三是建设生态型护岸,彰显人、水、自然和谐。

XX市根据河势变化,首先保证河床滩地,确保防洪堤安全;坚持水、滩、路、堤、景综合治理,提升综合治理效果和功能。

为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河岸采用“多自然工法”的河岸处理技术,为更多的水生物提供了栖息、生存和繁殖的空间。

对局部河岸断面型式进行亲水处理,设置亲水平台和台阶,使得游人更能接近河岸,使河流更加自然化而更少人工斧痕。

四是建设生态景观绿化工程,融入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味。

XX市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工程,以景观植物为造景主要素材,并沿河设置一系列的主题广场、艺术小品、特色植物园和各种水上活动区,力图在河道纵向上营造出一种自然生态型的景观序列,在狭长的用地范围内创造出连续、动感的“长幅画卷”的景观特质;在河道横断面景观配置上,分为河面、河滩、河堤、堤外绿化带四部分,河面宽度1000-1200米,河滩宽度50-200米,河堤(滨河大道)24米、堤外绿化带宽度70米,以保持足够的景深效果。

二)XX市: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创新管理,滨河特色。

在河道治理方面,吸收国外“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的理念精髓,针对诸城水源和不同河段防洪能力的实际,充分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顺应原河道走势,分别采取自然化、干砌化、浆砌化处理,较好地协调了当前争议颇大的河道硬化与自然保护的关系。

潍河是XX市的洪水走廊,也是沿河两岸的地上、地下水库。

对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支流扶淇河,侧重于景观功能,将5公里河道设计成九龙戏水图案;对潍河两岸企业密集的河段,侧重于自然保护统筹兼顾,挡土墙干砌透水,河堤岸坡原生植被覆盖;对防洪能力较弱的核心景区,按照融入整体、高于整体的原则,实行蘑菇石高标准浆砌,附设2座栈桥、5个水榭,并对景区地面实行建菱砖铺装,恢复透水地面,缩短亲水距离。

在绿化美化方面,主要采取兼容性措施,对扶淇河左岸的6公顷湿地,禁止任何形式的经济开发和排污,实行原生态保护。

对新开发河堤实行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相结合,扶淇河培植35公顷绿地、4030米绿篱;潍河上游实行“坝外雪松沟边杨、堤顶芙蓉戗台柳”规划,栽植各类苗木13860棵;核心景区实行南北名优苗木荟萃,栽植银杏、元宝枫、日本樱花、合欢、白玉兰、黄栌等94种、11万多棵,形成乔木、灌木、草坪合理搭配,春夏秋冬景色各异的特色。

在植物群落布局上,借鉴国外莱茵河经验,大胆改革现行的标准化人工林模式,实行模拟化的天然植树造林,并辅以休闲小道,增强自然流畅感。

在水生态治理方面,着力构建景区生物多样性、立体化布局,水中有鲤、鲫、鲢、鳙、草、鲶等18个鱼种畅游,其中以潍河鲤鱼四个鼻孔独具特色;水域有黄鹂、野鸭、灰鹤、白鹤、翠鸟等16种鸟类嬉戏;沿河有100多种、20多万棵名优苗木错落分布,为潍河滨水景观赋予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在水务经营管理改革方面,整合了城区河道管理处、道明拦河闸管理所、XX县水电站,成立了河道管理局,将6座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和河道管理局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财政预算方式由原来的差额、自收自支全部统一为差额,实行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

201X年7月24日组建了XX市水务公司,依托墙夼、青墩、三里庄、石门、郭家村、吴家楼、共青团水库和河道管理局,设立8个全资子公司,重组康源、龙泉供水公司,以参股方式纳入水务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对全市水库、河道水资源、砂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水利工程进行开发、经营和建设,使XX市水务体制改革彰显出活力,城乡水务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的格局初步拉起。

三、对推进我县生态泗河治理工程建设的启示

近年来,XX市、XX市在生态河道建设上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建设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代表了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

特别是,XX市的潍河与我县的泗河非常相似,可以参考诸城潍河的成功治理经验和做法,对我县生态泗河进行水、路、景综合治理改造,着力打造生态靓丽的沿泗河景观长廊,为建设滨河园林城市拉开框架。

一)改革创新组织机构。

参照XX市、XX市等地水利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议县里将我县的泗河管理所及四个中型水库管理所明确为副科级单位建制,以充分激发广大水利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对河道治理、水库开发利用的经营与管理。

二)分期实施泗河治理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规划出台后,计划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科学论证,报请县政府批准后分期实施。

近期:

结合泗水城市发展规划,先期实施泗河大闸以下至台湾风情岛段的规划建设任务。

中期:

实施西段台湾风情岛—官园大桥,东段中兴大桥—244省道的建设任务。

远期:

实施东段244省道—泉林泉群景区,西段官园大桥—曲阜红旗闸的建设任务。

三)多方筹措工程建设资金。

泗河泗水段全长约50公里,根据总体规划要求,一期治理城区段4公里,总投资约4亿元。

资金来源渠道:

争取国家、省、市的河道补助资金;县财政从河道治理、两岸开发受益中拔付部分资金;通过招商引资,实行bt方式或按功能分区招商上项目、引进大企业进行投资;设立投资公司,参照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水务投资公司筹集建设资金。

四)制定科学的生态泗河治理规划。

在确保泗河防洪除涝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泗城发展战略,综合采取工程、园林、景观和生物等措施,全力打造一座文化内涵丰富、生态景观优美、多元功能统一的滨河生态景观公园,实现泗河生态修复、绿化美化、景观配置、文化熏陶和防洪除涝的和谐统一,提升项目区周边区域土地增值,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滨河大道建设。

在河道两侧,建设滨河大道104公里,对河道二滩进行美化,堤坡采用缓坡,具有城市干道的共性要求,又是观赏河道风貌的快速游览通道;两侧种植植物,景观单元采用大尺度、大块面布局;人行道铺装采用高标准花岗岩板,设置停车港湾等设施,提供行人逗留空间,充分满足行人随时随地休憩、驻足观景的需求,道路外侧发展高效农业。

二是生态型护岸建设。

主要采用缓坡滩地绿化带、纯生态沙丘护岸、土工隔栅固岸插杞柳等形式。

根据河势变化,在保证河床滩地稳定的前提下,与滩地景观设计相结合,达到水、滩、路、堤、景综合治理,体现综合的治理效果和功能;采用“多自然工法”的河岸处理技术,为更多的水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繁殖的空间;对局部河岸断面型式进行亲水处理,设置亲水平台和台阶,使得游人更能接近河岸。

三是梯级拦河坝及湿地建设。

规划在泗河泗水段每4公里建橡胶坝一座,在林泉、圣华路北首、台湾风情岛、官园大桥分别建设橡胶坝一座,节节拦蓄泗河水,使泗河水的蓄水量达到300万方;规划在泉林、黄阴集大闸上游、泗河大闸上游、官园到三角湾进行湿地建设,不仅使河道自身水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改善,水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而且也将有效地改善周边地区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

四是跨河大桥建设。

分别在杨柳至327国道连接处、官园北首、圣华路北首、泉林泗源建设跨河大桥,形成环形交通网,方便两岸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滨河公园建设。

结合圣源文化、泉水文化,以景观植物为造景主要素材,沿河设置一系列的主题广场、艺术小品、特色植物园和各种水上活动区,着力在河道纵向上营造出一种自然生态型的景观序列,在狭长的用地范围内创造出连续、动感的“长幅画卷”的景观特质;规划在滨水休闲娱乐区设置亲水平台、临水栈桥、小广场、园林桌椅、竹亭、木屋等,周边进行园林绿化,便于居民和游客休闲游憩,提升城市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