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23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docx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区域的水系特征深受本区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全部位于北半球

C.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D.北部地区人口稠密

2.关于该大洲水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少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狭小

B.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西部河流少,径流量小

D.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

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

C.南美洲西部D.非洲北部

4.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缺乏B.就业困难

C.人口老龄化D.国防兵源不足

读南、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5.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麦哲伦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6.有关南、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两大洲的大陆部分都有赤道穿过

C.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脉,且同属科迪勒拉山系

D.北美洲以温带为主,缺失热带,南美洲缺失寒带

7.关于下图中海峡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峡为白令海峡

B.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C.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天然通道

D.是西亚石油运往欧洲西部的必经之地

8.读图判断,关于该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区处于“五海三洲之地”B.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C.两河流域是该区主要的农业区D.本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9.有关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北B.地形多山地,平原只分布在南北两侧

C.以地中海气候为主D.河流短小,水流湍急,航运价值低

10.有关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B.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欠发达

C.工业发达,但部门单一D.旅游业主要依赖自然旅游资源

11.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口B.矿产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

C.耕地面积狭小,农业生产水平不高D.工业发达,但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

12.有关美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结构中,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B.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但机械化程度低

C.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农产品出口国D.耕地面积小,实行精耕细作

13.暑假期间,家住北京的小明和网友珍妮在网上聊天,珍妮告诉小明,此时,她们那里天气比较寒冷,学校已放寒假.据此判断珍妮可能生活在下列哪幅图示所代表的国家()

A.

B.

C.

D.

14.有关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D.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台、闽、桂、云

15.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读长江水系图,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和流程长度、含沙量均居我国首位

B.三峡位于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

C.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D.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

16.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A.支流集中分布在干流南侧

B.主要湖泊在干流两侧均有分布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向南逐渐推移

D.南北两侧的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17.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凌汛现象发生

B.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中游河段

C.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

18.表示我国人口分布疏密的地理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C.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

D.黑河一腾冲一线

19.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其主要原因是

A.不重视修建水库蓄水

B.流域面积小,河流稀少

C.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但水资源不足

D.水资源浪费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

20.下列商品粮基地中,为我国春小麦产区的是()

A.三江平原B.成都平原C.江汉平原D.鄱阳湖平原

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等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是工业布局的原则。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下列产业中,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是

A.农业B.工业

C.服务业D.交通运输业

22.(小题2)结合下图信息判断,不适合在图示区域内发展的产业是

A.钢铁工业B.机械工业

C.石油工业D.畜牧业

23.如果只考虑近原料地布局工业,那么下列工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

A.制糖工业﹣广西壮族自治区B.棉纺织工业﹣青海省

C.钢铁工业﹣西藏自治区D.苹果罐头加工业﹣广东省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片人民的共同愿望。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居民以高山族为主D.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25.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A.重要的枢纽位置B.国际金融中心C.资源丰富D.交通运输发达

二、解答题

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之间来回移动。

(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为北半球的(节气),此时,我们居住的小区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最大、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最小)值。

(3)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地区。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南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2【最新】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且余震不断.截至【最新】5月5日,地震至少造成7500多人死亡,14000多人受伤,且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雪崩.我国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等地震感明显,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

(1)据材料1判断,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该地区盛行  季风时为雨季.

(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南亚地区的是   .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3)西南季风对南亚地区的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西南季风也往往造成南亚地区的旱涝灾害.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4)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尼泊尔发生地震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极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

现在,许多国家在极地建立了科学考察站。

我国于1985年、1989年、2009年在南极地区分别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于2004年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

材料二南极地区示意图。

(1)将图中三大科学考察站按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三大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2)从长城站到中山站,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行进,其方向是如何变化的?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极地区在地理特征上的主要差异。

(至少答出两点)

29.读俄罗斯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

(1)据图中信息总结俄罗斯的地形特征。

(2)山脉和河流是俄罗斯大地形区的重要分界线。

试举一例说明。

(3)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河流的流向是,说明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4)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分布在欧洲部分,试据图中信息分析原因。

(5)俄罗斯北部、东北部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港口很少。

试说明原因。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材料22015年6月1日晚,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号豪华游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水域突遇强对流天气而发生翻沉。

事发客船共栽有400余人。

事故的发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灾难。

(1)在四大地理区域中,全国最大的能源产区是。

(填区域名称)

(2)右图“小桥流水人家’’反映的是地区的生活景观。

该地区的平原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3)自东向西,A地区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4)B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该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地带,主要农作物有等。

(5)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游轮出事地点位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河段,自出发地至游轮出事地点的直线距离约为千米。

31.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回答问题。

(9分)

(1)山脉A是哪两个省的分界线?

(2)山脉B与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试举一例说明。

(3)图示显示在黄河的(上游、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

(4)C为高原,位于地势的第级阶梯,该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32.读北京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4分)

(1)北京位于平原北缘,属于气候。

(2)图中序号所示的铁路线中,代表京九线的是。

(3)中关村是著名的产业密集区。

参考答案

1.A

2.A

【分析】

1.由图可知,该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亚洲跨了南北两个半球,但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没有临大西洋;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人口稀少,故选A.

2.该大洲地域广阔,有较大面积的内流区,有较多的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大;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西部以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河流少,径流量小;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河流、地形地势等相关知识。

3.B

4.B

【解析】

3.以上地区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有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南美洲西部地势高,地势陡峭,人口稀少,非洲北部气候干旱,人口也很少;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欧洲西部,这里以发达国家为主,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们的生育观念先进,生育率低,故选B.

4.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劳动力过多,造成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劳动力缺乏、人口老龄化和国防兵源不足是由于人口过慢增长造成的,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有关知识.

5.B

6.C

【分析】

5.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麦哲伦海峡不是洲界线;

6.南、北美洲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故A错误。

南美洲的大陆部分有赤道穿过,赤道没有穿过北美洲大陆,故B错误。

北美洲西部是落基山脉,南美洲的西部是安第斯山脉,落基山和安第斯山脉属科迪勒拉山系,所以南北美洲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脉,故C正确。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窄,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南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和分界线等相关知识。

7.B

【详解】

由图可知,该海峡是位于东南亚地区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通道;是西亚石油运往亚洲东部的必经之地,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有关知识。

8.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该地区是位于亚洲西部的中东地区,处于“五海三洲之地”,这里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该区主要的农业区,本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有关知识.

9.A

10.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9.欧洲西部北部到达北极圈以北,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山脉分布在南部和北部;这里受大西洋影响明显,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里的河流平缓,航运价值高,故选A.

10.欧洲西部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温带海洋性为主的气候使这里终年温和湿润,该气候适合牧草的生长,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发达;工业高度发达,而且部门种类齐全;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有关知识.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日本是在西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口;但是日本矿产资源十分缺乏,日本利用便利的海运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十分发达;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但农业生产水平高;工业发达,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强,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日本的有关知识.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美国的农业中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美国农业的专业化和机械化程度都很高;美国是世界温带作物产量最大的国家,美国耕地面积广,专业化生产。

所以正确的是A。

考点:

该题考查美国的农业。

13.D

【分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暑假期间,北京的小明和网友聊天,网友告诉他,她们那里天气比较寒冷,学校已放寒假,说明他的网友是生活在南半球,与我们北半球的季节相反,以上四幅图中,A是日本的富士山,B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C埃及的金字塔,三个国家都是位于北半球,只有D是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该景观是悉尼歌剧院,故选D。

14.B

【详解】

中国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中国南部少部分地区,北极圈没有穿过中国北部;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台、粤、桂、云。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辽阔的疆域。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三峡是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四通八达的水运网,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长江的有关知识.

16.D

【解析】

【分析】

【详解】

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是因为在长江干流的南北两侧均有湖泊分布,夏季风自南向北推移,南北两侧的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长江的有关知识.

17.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两条河中,只有黄河会有凌汛现象发生,长江不会有;两条河的水能均集中在上游河段,黄河中游的水能不丰富;长江治理的首要任务是防洪,而黄河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治沙;两条河的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有关知识.

18.D

【详解】

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95%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黑龙江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由此该线也成了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是我国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界线.

19.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主要是因为这里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且该区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不均匀,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黄淮海地区缺水的原因.

20.A

【分析】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主要产区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

 

【详解】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农作物,牢记即可.

21.B

22.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1.在所有的产业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故选B.

22.由上图可知,该地区有煤炭、铁矿和石油资源,可以发展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石油工业,唯一不适合发展的是畜牧业,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工业的有关知识.

23.A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果只考虑近原料地布局工业,那么下列工业布局最合理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制糖工业,因为广西位于南部沿海地区,水热条件好,有大面积的甘蔗种植,有制糖的原料;青海省以畜牧业为主,棉花种植少,纺织工业主要以毛纺织工业为主;西藏自治区煤炭、铁矿资源少,加上当地工业不发达,不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亚热带、热带水果,不适合种植苹果,不可能进行苹果罐头加工,故选A。

24.D

25.C

【解析】

【分析】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海与南海之间,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这里自然环境独特,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是著名的“宝岛”。

24.关于台湾的叙述,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该岛;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地形以山地为主,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旅游业发达,故选D。

25.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面积较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不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指香港,故选C。

26.

(1)南北回归线

(2)夏至、最小、最大

(3)中纬度

【详解】

(1)由图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2)由图可知,当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我们居住的小区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而房间内被太阳照射到在面积却是一年中最小的,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3)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低纬度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全年高温,而高纬度地区则是正午太阳高度小,全年低温,只有在中纬度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变化最明显的。

27.

(1)热带季风;西南

(2)佛;印度(3)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4)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材料一判断,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盛行西南季风时为雨季。

(2)世界三大宗教中,发源于南亚地区的是佛教,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

(3)由于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4)尼泊尔地震是由于该地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形成的。

考点:

本题考查南亚地区的有关知识.

28.

(1)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长城站

(2)向南→向北→西北。

(3)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南极地区没有;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三大科学考察站中,按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长城站,其次是中山站,昆仑站的纬度是最高的;三大科学考察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北极圈之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由图可知,从长城站到中山站,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行理,其方向是从长城站到南极点是向正南方向,而从南极点到中山站是向正北。

(3)两极地区中,南极地区是以陆地为主,冰雪覆盖面积广大,海拢高,更加剧了南极地区的寒冷,使南极地区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冰雪覆盖面积小,海拔更低,气温更高。

考点:

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有关知识.

29.

(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3)自南向北流;南高北低;

(4)欧洲部分的东欧平原气温较温和,降水较多.

(5)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沿海地区的封冻期长.

【解析】

试题分析:

(1)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叶尼塞河是西西比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的分界线,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

(3)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河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南高北低.

(4)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分布在欧洲部分,其原因是欧洲部分的东欧平原气温较温和,降水较多.

(5)俄罗斯北部、东北部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港口很少,其原因是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沿海地区的封冻期长.

考点:

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有关知识.

30.

(1)北方地区

(2)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

(3)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

(4)高寒、河谷、青稞

(5)中游、530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四大区域中,属于全国最大的能源产区是的北方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山西省、陕西省和黑龙江省,煤炭储量及产量十分大。

(2)“小桥流水人家”指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这里纬度低,降水丰富,地势平坦,河湖众多,该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因河湖众多,水稻种植面积广,在“鱼米之乡”的称号。

(3)由图可知,A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这里自东向西的景观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由于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

(4)由图可知,B地区是我国的青藏地区,这里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该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

(5)根据出事地点判断,游轮出事的地点是位于长江的中游,从出发地到事发地,直线距离大约为530千米。

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的有关知识.

31.

(1)山西省和河北省

(2)淮、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下游、中游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沉积起来

(4)黄土,二,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的A是太行山,该山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

(2)山脉B是秦岭,与淮河一起,是我国南北方重要分界线,该线是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图示显示在黄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主要是因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雨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沉积起来,慢慢形成了“地上河”。

(4)由图可知,C是我国的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由于长时间的水土流失,使这里的地形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征。

考点:

本题考查黄河流域的有关知识.

32.

(1)华北、温带季风

(2)②

(3)高新技术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