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237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docx

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学习逻辑知识体会逻辑力量

任务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活动1 理解必备知识——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

(1)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同一律的公式是:

A是A。

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

也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

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而只有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人们也才能进行思想交流。

否则,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混淆论题或偷换论题,那就必然会使思维含混不清,不合逻辑,既不能正确地组织思想,也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

因此,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乃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有:

①在同一思维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比如,某报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

“你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

“怕什么?

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行吗?

显然,这位姑娘故意偷换了概念。

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

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它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

因此,同一个语词(“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姑娘的答话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地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混淆或偷换论题是在论证中常见的一种逻辑错误。

这种错误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个不同的论题(判断或命题)这样或那样地混淆或等同起来,从而用一个论题去代换原来所论证的论题。

比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说了下面这样一段话:

“我以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

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

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

因为,这样做所占的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

否则就会这样:

这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而它的历史归历史,各管各,不能互相联系起来。

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

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论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

“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

”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一个论题。

这就是一种混淆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2)矛盾律

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

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

并非(A而且非A)。

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

因此,“并非(A而且非A)”是说:

A和非A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亦即其中必有一个命题是假的。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

而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

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一个。

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比如,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卖矛(长矛)和盾(盾牌)的人,他先吹嘘他的盾如何的坚固,说: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

”过了一会儿,他又吹嘘他的矛是如何的锐利,说:

“吾矛之利,物无不陷。

”这时旁人讥讽地问: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卖矛与盾的人无言以答了。

分析:

当这个人说“我的盾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时,实际上是断定了“所有的东西都是不能够刺穿我的盾”这个全称否定命题;而当他说“我的矛可以刺穿任何东西”时,实际上又断定了“有的东西是能够刺穿我的盾的”这一特称肯定命题。

这样,由于他同时肯定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因而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从语言方面看,在遣词造句时,如果把反义词同时赋于同一主语,那就会发生文字上的矛盾。

这种文字上的矛盾也必然会导致思想上的逻辑矛盾。

下面两个例句就是这样: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船桨忽上忽下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3)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公式是:

A或者非A。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明确性。

而思维的明确性也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

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

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有人既不承认前者是真的,又不承认后者是真的,或者说,如果有人既认为前者是假的,又认为后者也是假的,那么此人的思想就陷入了我们习惯所说的“模棱两可”之中(实际上应该叫做“模棱两不可”)。

模棱两可是一种常见的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所谓模棱两可,就是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之间,回避作出明确的选择,不作明确肯定的回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贝尔蒙特城的富家少女鲍西娅,不仅姿容绝世,而且德性完美。

许多王孙公子纷纷前来向她求婚。

但是,鲍西娅并没有择婚的自由,她的亡父在遗嘱中规定要“猜匣为婚”,否则,家族要取消她的遗产继承权。

鲍西娅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儿,她坚决遵从父亲的遗言。

鲍西娅家有三只匣子:

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

在这三个匣子中,只有一个匣子里放着一张鲍西娅的肖像。

三个匣子上分别刻着一句话:

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的是“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

在三个匣子旁边的一张大纸上写着:

“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鲍西娅父亲的遗言是:

如果有哪一个求婚者能通过以上四句话,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个匣子里,鲍西娅就嫁给谁。

金匣子里的话和银匣子里的话是矛盾关系,因此根据排中律可以断定这其中必有一真话,然后根据“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的提示,可以推断出铅匣子的话是假话,既然铅匣子的“肖像不在此匣中”是假话,因而可以得出肖像就在铅匣子里的结论。

注意排中律和不矛盾律的区别:

①适应范围不同。

排中律的适应范围更为严格。

不矛盾律既适应于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也适应于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

而排中律只适应于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而不适应于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

如:

“今天是星期二”和“今天是星期三”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就只能适应于不矛盾律,而不能适应于排中律。

“江南小隐是帅哥”和“江南小隐不是帅哥”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就既适应于不矛盾律,也适应于排中律。

②要求不同。

不矛盾律要求对相互对立的判断和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加以肯定。

如对“今天是星期二”和“今天是星期三”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不能两可,其中必定有一假,也可能同假。

而排中律要求对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加以否定。

如对“今天是星期二”和“今天不是星期二”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必要一真一假。

③逻辑错误不同。

违反不矛盾律所犯错误为“自相矛盾”,即同时肯定两个相互对立或相互矛盾的判断,犯了“两可”的错误。

而违反排中律所犯错误为“两不可”,或“模棱两可”,即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或者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不明确态度。

=

例如,有一个班级的同学分为四组,讨论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第一组同学坚持,世界上先有鸡。

第二组同学坚持,世界上先有蛋。

第三组同学认为,既可以说世界上先有鸡,也可以说世界上先有蛋。

第四组同学认为既不能说世界上先有鸡,也不能说世界上先有蛋。

显然,由于“世界上先有鸡”和“世界上先有蛋”,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真,也不能都假。

第三组同学都加以肯定,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第四组同学都加以否定,犯了“模棱两可”的错误。

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如果错,都不是逻辑错误,而只是知识错误。

(4)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是逻辑思维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律之一,它的内容是:

在论证和思维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为真,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充足理由律基本要求有三:

一是要有理由,二是理由必须真实,三是理由能够必然地推导出论题。

违反了这三条要求,就会犯“毫无理由”“理由虚假”“推导不出”的错误。

我们熟悉的不少名言都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如朱熹推崇孔子,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固然很大,但是除孔子以外我国还有许多文化上的巨人。

李贽就写信给朋友表示对这句话的不满,他说,照朱熹的话说,孔子以前的人整天都要提着灯笼走路了。

“商人重利轻别离”,是白居易的名句,后人都以此来形容商人的唯利是图。

其实从“商人重利”并不能推导出“轻别离”,历史上有好多有情有义的商人,这句话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失之片面。

活动2 结合生活情景,辨析逻辑错误

1.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看看它们违反了哪条逻辑基本规律。

(1)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违者“一触即死”,自然不能再法办,违反了矛盾律。

(2)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纳他的意见与否,二者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也不能同时肯定,违反了排中律。

(3)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的“幼稚”是指作品不成熟、不完善,并非指儿童文学,违反了同一律。

(4)在某商店里,一售货员的态度不好,与一老年顾客发生了争吵,于是人们把经理找了来,要他评一评理。

经理听了情况介绍后说道:

“售货员先发火态度固然不好,但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如此认真也不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认真不认真是由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的,也要看是对什么事而言的,跟一个人的年龄毫无关系,经理以老年顾客年龄大来批评他不该如此认真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2.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它们分别违背了哪条逻辑基本规律。

(见课本P83)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个三段论中,“鲁迅的作品”在前提里分别表达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表达所有的鲁迅著作,后者只指鲁迅著作中的某一篇,字面虽同,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这个三段论里不止有三个概念,而是出现了四个概念,因而结论是不正确的。

此例违背了“同一律”。

②如果存在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就说明拿破仑是夭折的;而实际上拿破仑是52岁病逝的。

这样在耍戏法的人口中拿破仑既是夭折的,又是长大成人病逝的,这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

此例违背了“不矛盾律”。

③对于《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这两种意见都不赞成,也就是认为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都是假的。

而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所以此例违背了“排中律”。

④在同一论辩过程中,对同一句话,你不能一会作一种理解,一会又作另一种理解。

否则就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庄子就犯了这种错误。

惠子第一句话中说的:

“(子)安知鱼之乐?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是:

你怎么可能知道鱼之乐?

另一种理解是:

你是从哪里知道鱼之乐的?

庄子对惠子这句话一开始是作第一种理解,说:

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鱼之乐呢?

但后来看说不通,又对惠子这句话作第二种理解,这是典型的混淆论题的谬误。

此例违背了“同一律”。

附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⑤未中举的范进在胡屠户的眼中是“尖嘴猴腮”“不三不四”,根本就无法与“方面大耳”的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相比;中举后的范进在胡屠户看来又成了“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体面人物,城里张府、周府的老爷们又比不上范进了。

面对同一个范进,胡屠户进行了前后相反的两种评价,这样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就同真了。

此例违背了“不矛盾律”。

⑥首先,祥林嫂死的时间与是否是谬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此理由并不真实;另外,是否是谬种应该与一个人的品格、行为等有关,此处并未列举。

此例违背了“充足理由律”。

3.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

(见课本P83)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如有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还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他们把这些作为成熟的理论,然后加以推理。

以为老子英雄,那儿子就是好汉。

分析:

实际上,“有其父,未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未必歪”,老子“英雄”,儿子也有可能是“狗熊”。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比如有人说:

“一个月来,这个问题时刻缠绕着我,而在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我又暂时抛开了这一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

分析:

既是“时刻缠绕着”,就不会出现“顾不上去想它”的情况,说话人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3)我喜欢读外国作品、古典作品、小说、散文、唐诗等。

分析:

这句话对作品的分类用了多个标准,它把用不同标准划分的概念并列在了一起,犯了“概念不当并列”的错误。

任务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活动1 运用“三段论”推理

1.理解必备知识

(1)定义

三段论是借助于一个共同词项,将前提中的两个性质命题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的推理。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有脊椎的;

所有人都是哺乳动物;

所以,所有人都是有脊椎的。

这个推理从两个包含着“哺乳动物”这个共同项的性质命题,推出了一个新的性质命题“所有人都是有脊椎的”。

显然,三段论由三个性质命题构成。

两个包含共同项的命题是前提,推出的新命题是结论。

(2)构成

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仅有三个词项,其中联系大小前提的词项叫中项,在前提中出现两次;出现在大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谓项的词项叫大项;出现在小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主项的词项叫小项。

大前提——所有阔叶植物(M)都是落叶的(P);

小前提——所有葡萄树(S)都是阔叶植物(M);(中项,中词M)

结论——所有葡萄树(S)都是落叶的(P)。

(谓项,大项P)

(主项,小项S)

用公式表示为:

MAP

SAM

SAP

(3)三段论推理规则

①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为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

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

比如:

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

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

为什么两个真的前提会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呢?

原因就在于中项(“我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

即“我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

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

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如果中项在前提中一次也没有被断定过它的全部外延(即周延),那就意味着在前提中大项与小项都分别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使大项与小项发生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而也就无法在推理时得出确定的结论。

例如:

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

塑料是可塑的;

所以,塑料是金属。

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的“可塑的”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金属”“塑料”是“可塑的”的一部分对象),因而“塑料”和“金属”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所以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

③大项或小项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比如:

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我不是运动员;

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这个推理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这个推理从逻辑上说错在哪里呢?

主要错在“需要努力锻炼身体”这个大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即“运动员”只是“需要努力锻炼身体”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其全部),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成了否定命题的谓项)。

这就是说,它的结论所断定的对象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对象范围,因而在这一推理中,结论就不是由其前提所能推出的。

其前提的真也就不能保证结论的真。

这种错误在逻辑上被称为“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如果小项扩大则称“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④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也应当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须是否定的。

如果在前提中两个前提都是否定命题,那就表明,大、小项在前提中都分别与中项互相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大项与小项通过中项就不能形成确定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而确定地联系起来,当然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确定的结论,即不能推出结论了。

例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某人不是有神论者;

所以,?

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必然是否定的呢?

这是因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另一个则必然是肯定命题(否则,两个否定命题不能得出必然结论),这样,中项在前提中就必然与一个项是否定关系,与另一个项是肯定关系。

这样,大项和小项通过中项联系起来的关系自然也就只能是一种否定关系,因而结论必然是否定的了。

例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某人是有神论者;

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

为什么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呢?

这是因为,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一定是由于前提中的大、小项有一个和中项结合,而另一个和中项排斥。

这样,大项或小项同中项相排斥的那个前提就是否定的,所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

⑤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

例如:

有的同学是运动员;

有的运动员是影星;

所以,?

由这两个特称前提,我们无法必然推出确定的结论。

因为,这个推理中的中项(“运动员”)一次也未能周延。

又如:

有的同学不是运动员;

有的运动员是影星;

所以,?

这里,虽然中项有一次周延了,但仍无法得出必然结论。

因为,在这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按前面的规则,如果推出结论,则只能是否定命题;而如果是否定命题,则大项“影星”在结论中必然周延,但它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所以必然又犯大项扩大的错误。

因此两个特称前提是无法得出必然结论的。

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呢?

例如:

所有大学生都是青年;

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

所以,有的运动员是青年。

这个例子说明,当前提中有一个判断是特称命题时,其结论必然是特称命题;否则,如果结论是全称命题就必然会违反三段论的另几条规则(如出现大、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等)。

规则归纳:

①在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词项;

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④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的推出结论;

⑤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命题,则结论为否定命题;

⑥两特称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⑦前提中有一特称,则结论必为特称。

2.结合生活情境,运用三段论推理

(1)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

要求:

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示例: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是有准备的人,所以最终我们将获得机遇。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努力做时代的君子,所以我们要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2)根据以下两段逻辑推理,进行仿写。

①唐代哲学家韩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

前提一:

老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前提二:

没有人会没有疑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结论:

人一定要有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说。

前提一:

黄马、黑马是马。

(求马,黄、黑马皆可致。

前提二:

白马不是黄马、黑马。

(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

结论:

所以,白马不是马。

(故曰,白马非马。

现在,请你尝试把萧伯纳的思维过程用逻辑语言整理成“三段论”。

英国的文学家萧伯纳,有一天晚上坐在路边。

一个富翁走过来问他:

“你在想什么?

我能不能用一块钱换取你脑海中的信息?

”萧伯纳说:

“不可以。

我想的东西可不值一块钱!

”富翁说:

“那你想的是什么呢?

萧伯纳说:

“我想的是你。

前提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提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提一:

我想的东西不值一块钱 前提二:

那位富翁是我想的东西 结论:

那位富翁不值一块钱

解析 首先,审读例句可知“三段论”的结构形式是:

前提一和前提二是两个原因,第三句是在此前提下推出的结论。

然后,审读所给材料可知,萧伯纳面对富翁的提问,给出的结论是“不可以用一块钱换取我脑海中的信息”,不能换的原因是“我想的东西可不值一块钱”“我想的是你”。

最后,结合例句进行整理,要把文段中的对话变成客观表述,注意推理的结论应该是“那位富翁不值一块钱”。

活动2 运用假言推理

1.理解必备知识

所谓假言推理,就是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该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规则2:

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根据规则,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个有效的推理形式:

①肯定前件式

例1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则两个角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