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280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课题中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中期报告.docx

《课题中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中期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中期报告.docx

课题中期报告

广东省电教馆“十一五”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

《网络学习社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研究》

课题类别:

重点()专项(√)

所属子课题:

《基础教育国家课程网络学习社区的资源优化与评价研究》

课题立项号:

0613100202

课题负责人:

区成初

所在单位:

广东江门范罗冈小学

 

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期报告要点:

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

主要进展:

自2007年初本课题立项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按照《基础教育国家课程网络学习社区的资源优化与评价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执行与落实研究工作,本课题力图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总结出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新型教学模式下,客观的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一种有借鉴意义的网络学习社区教育教学模式,并为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提供资源优化和进行评价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我校在研究课题之初,确定四、五年级四个班为实验班,四个班的语、数、英三科老师为实验教师,以首师大虚拟学习社区为教学平台,构建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的教学新型模式,并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家长及学生的具体开展情况,由于本课题研究要在家校互动环节上做工作,所以要得到实验班的家长支持,尤其是电脑及网络配套使用方面,更需要家长的悉心指导。

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Community)是网络教育平台与学习者及教师组成的人机系统。

由于虚拟学习社区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独学”变为“群学”、使学习结构从“封闭”变为“开放”,最终使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建构”,因而近年来在国内外的远程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

经过近一学年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2008年初开始,我校与省教厅教研室、中国移动、中教科技公司联合协教,使用VCM同步课堂教学平台,学校教育是主渠道,同时家庭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两者携起手来,并轨同行,才能撑起一片协同教育的蓝天。

为了密切家校联系,架起家校间协同教育的桥梁。

家校协同教育体系在国外已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国内还处起步阶段,尚在发展研究当中。

没有一个完善的交互平台,目前所采用的方式仅为“手机短信”、“教育论坛”,“同步课堂”是指把精炼的手机短信和丰富的互联网应用结合起来的双网合一的信息化教学系统服务平台。

该教学平台,不仅在功能上比首师大虚拟学习社区更进一步,使得学生家长也能通过手机短信及网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能参与孩子的课后复习等环节,对于老师来说,更有效提高教学的是资源的汇聚功能,可以让老师们轻轻松松的找到理想的适合本教材的课件、积件及教学设计。

并可进行同城、异地的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且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

课堂上,他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敢说、敢想、敢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同时,初步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品质,与此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通过对《基础教育国家课程网络学习社区的资源优化与评价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组建起了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库、案例资源库、教学设计及教学论文集、文献资源库、软件开发工具等),学生有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可以在社区BBS上进行留言与交流,这样更有效、更方便地促进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之间联系与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了一个互通教育信息的全面育人网络环境。

我校在开展该课题研究工作中,把研究核心确定在学生“自主、合作、发展”教学模式的探究及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上,提炼出一系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及案例。

存在问题:

第一、由于网络学习社区的学习方式较特殊,尤其对于小学阶段,并且该平台的使用要有家长的参与,恳请专家组实地给予指导。

第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需请专家根据我校课题《基础教育国家课程网络学习社区的资源优化与评价研究》给予课题研究方向的解析与正确指导,确定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为恰当。

第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为技术而技术,教学过分注重形式,表现在﹕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满堂转”,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提高甚少,有活动没有体验,把自主变为自流,合作有形式没有实质,探究的“泛化”和神化,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如何真正解决以上问题?

重要变更:

我校2007年至今的实验班已升学或为毕业班,所以本学期开学拟定新实验班四、五年级各两个班共四个实验班及语、数、英三科教师:

李喜崧、涂波、梁茵茵、曾敏、何丽欢、李颖儿、钟健玲、莫群、宋贤惠、甄淑莹、刘君杰、方艳卿十二位老师及学习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员。

下一步计划:

我校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现为广东省现代技术示范校,在教学上我校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弱校共同发展,近几年我校的手拉手互助支教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下一步在课题研究方面我校想大胆尝试同步视频课堂活动,采用远程教学手段,让手拉手学校的学生也能随时听到名校名师的课。

实验阶段

1、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中落实课题,要求相关教师进行同步课堂平台运用的初步整合,形成家校协同教育的新模式。

2、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模型要依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取不同类别的评价,因而需要制订适于教学评价的评价指标和要素,对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充分的评价,以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

3、对运用同步课堂平台以及对利用探索、发现、竞争、协作、角色扮演等一系列策略教学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自控性、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达到课题研究目的,并合理安排家长配合该教育模式的拓展。

同时注意收集整理研究的原始材料;

4、重点研究实验成果在学校内推广、深化的可能性和途径。

总结阶段

1、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并做相应评析。

2、得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标和要素,形成评价体系或是评价软件,达到课题研究目的

3、要求参与课题研究人员,依据相关理论,联系课题实践,撰写论文。

形成成果的深化和推广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展望与可预期成果:

展望一:

“网络学习社区学习”将促进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变革

“互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现行的教学内容造成了冲击,因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的认知工具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更先进了,那么认知内容还不该变化吗?

是不是教材也应该顺应信息化的要求一改过去的内容选择标准和编排方式了?

“整合”概念中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都要信息化,因此,未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一定是更加丰富多彩的,能够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为此,有志于教育改革的教师们要做好准备,积极迎接挑战,同时自己就是从事变革的一员。

展望二:

新型教师将和“网络学习社区学习方式”共同成长

伴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一批新型教师将成长起来(绝不是指年龄上比较年轻的),这些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勇于进行教育探索、善于吸收新的教育元素、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他们还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也正是这样的新型教师们,不断促使着“课堂中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可以说,教师参与“课堂中信息化教育”是发展自己的途径之一,“课堂中信息化教育”也会因为有更多教师的参与而生机勃勃。

展望三:

构建起网络化并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他们体验着探究带来的乐趣;教师不再扳着面孔灌输,学生不再无可奈何的接收,真正实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在民主的氛围中讨论着、探究着、争辩着,充满了生命活力;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活动提供着支持,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可预期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

结题成果报告

论文

2

优秀信息化教学设计集

教学设计

3

优秀案例集

视频

4

网络学习社区教学评价体系

研究报告

5

家校协同教育模式报告

研究报告、论文

6

同步视频课堂的研究报告

论文

7

网络学习社区的资源汇聚

研究报告、论文

8

 

课题负责人签名区成初

2008年10月10日

阶段性课题报告与研究成果

具体研究成果名称

形式

承担人

提交形式

发表(出版)/获奖情况

发表时间

发表/获奖(出版部门/组织部门)

字数

阶段性课题研究报告

A

4110

《国产软件金山画王的安装与使用》

课例

刘小兵

A

2008.6

广东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省二等奖

《认识电脑硬件》

课件

刘小兵

A

2008.6

广东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省二等奖

《用S—T工具支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论文

刘小兵

A

2008.6

广东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省三等奖

《给予树》

课例

邓惠如

A

2008.4

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一等奖

《整合资源,开展科技教育模式》

论文

薛斌

A

2008.1

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二等奖

3162

《整理房间》

课件

李颖儿

刘小兵

A

2007.

江门市教育局

市一等奖

《整理房间》

课件

李颖儿

刘小兵

A

2007.

广东省教育厅

省二等奖

《画家乡》

课件

刘小兵

周峥

A

2007

江门市教育局

市三等奖

《画家乡》

课件

刘小兵

周峥

A

2007

广东省教育厅

省优秀奖

《勤劳无价》

课件

龙敏

A

2007.11

广东省教育厅

省三等奖

《网络化虚拟学习社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

刘小兵

A

2007.3

江门市教育局

市二等奖

3300

《以电化优势语文教学》

论文

吴雪梅

A

2007.3

江门市教育局

市三等奖

3200

《师生互动,建立新型课堂教学关系》

论文

薛斌

A

2007.7

广东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市一等奖

2600

《家乡的骄傲》

课例

余绍碧

A

2007.12

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专业委员会

省二等奖

《看日历》

课例

李颖儿

A

2007.12

江门市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市一等奖

网络教学组织——减轻师生教与学的负担

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小组语文

A

2008.5

广东省“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第二期活动启动仪式

2834

家校协同教育(数学)

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小组数学

A

2008.5

2500

“同步课堂”是师生之间智慧交流的平台

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小组英语

A

2008.5

1802

虚拟学习社区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

刘小兵

A

2007.7

2295

备注:

提交形式包括:

A。

上传到网上B邮寄C网络传输

中期评估检查自评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自评分

课题研究进程(30分)

实施方案(5分)

4

实施与条件保障(5分)

5

材料收集与整理(10分)

10

总结交流(10分)

9

课题成果(70分)

阶段性课题成果(35分)

33

成果水平(15分)

5

成果数量(10分)

10

成果创新(10分)

9

自我评价

根据中期评估检查的各项指标,我校自评为85分。

在成果水平上,由于自参与课题以来,我校获市一、二等奖论文多篇,但省级及以上论文发表或获奖篇数仅为一篇,故该项扣10分。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中期检查活动简况:

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评估结果等

 

 

子项目评估小组核查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省教育技术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意见

 

盖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