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776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管理2-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下).ppt

第二节风险价值,一、风险与收益的概念二、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三、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风险与报酬的概念风险: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财务管理中的风险:

指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理解:

风险是客观的;一定条件;一定时期;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区别。

风险可能给投资人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

财务上的风险主要是指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

风险是指“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而非实际的收益率。

收益(报酬):

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时期的增值。

资产的收益额:

期限内资产的现金净收入(利息、红利或股息收)期末资产的价值(或市场价格)相对于期初价值(价格)的升值。

即资本利得。

资产的收益率(报酬率):

资产增值量与期初资产价值(价格)的比值:

利息(股息)的收益率,资本利得的收益率。

不利于比较,常用,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资产价值(价格)的增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一年中资产的收益为:

0.25(1210)2.25(元)其中,股息收益为0.25元,资本利得为2元。

股票的收益率(0.251210)102.5%20%22.5%其中股息收益率为2.5%,资本利得收益率为20%。

【例】某股票一年前的价格为10元,一年中的税后股息为0.25元,现在的市价为12元。

那么,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一年内该股票的收益率是多少?

二、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

(一)资产收益率计算1、资产收益率分类实际收益率:

表示已经实现或者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表述为已实现或确定可以实现的利息(股息)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之和。

当然,当存在通货膨胀时,还应当扣除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才是真实的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

也称为期望收益率,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也称最低必要报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表示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2、预期资产收益率(期望报酬率)计算第一种方法:

首先描述影响收益率的各种可能情况,然后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在各种可能情况下收益率的大小,那么预期收益率就是各种情况下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权数是各种可能情况发生的概率。

计算公式为:

收益率的期望值,预期收益率30%60%40%20%30%(30%)17%。

【例】某企业投资某种股票,预计未来的收益与金融危机的未来演变情况有关,如果演变趋势呈现“V”字形态,收益率为60%,如果呈现“U”字形态,收益率为20%,如果呈现“L”形态,收益率为30%。

假设金融危机呈现三种形态的概率预计分别为30%、40%、30%。

要求计算预期收益率。

2、预期资产收益率(期望报酬率)计算第二种方法:

历史数据分组法第三种方法:

算术平均法,

(二)风险计算资产的风险是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衡量。

离散程度是指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与预期收益率的偏差。

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离散系数、变异系数)等。

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标准差越小,概率分布越集中,相应的风险越小。

标准离差率(离散、变异系数)越大,项目风险越大,【方案决策】决策规则1.单一方案在预期收益满意的前提下,考虑风险标准离差率设定的可接受的最高值,可行2.多方案风险最小,收益最高如果不存在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方案,则需要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并且还要视决策者的风险态度而定。

除以期望值,开方,期望报酬率,风险,偏差的平方好0.520%(20%12%)2中0.310%(10%12%)2差0.25%(5%12%)2期望值20%0.510%0.3(5%)0.212%方差(20%12%)20.5(10%12%)20.3(5%12%)20.2,A.方差B.净现值C.标准离差D.标准离差率,【例单选题】已知甲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乙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2%,两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

比较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应采用的指标是()。

【例单选题】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完整工业项目投资,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已知甲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000万元,标准离差为300万元;乙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200万元,标准离差为330万元。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B.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C.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D.无法评价甲乙方案的风险大小,风险对策,风险对策,A.多元化投资B.向保险公司投保C.租赁经营D.业务外包,【例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转移风险对策的有()。

风险偏好风险回避者:

当预期收益率相同时,选择低风险的资产;当风险相同时,选择高预期收益率的资产。

风险追求者:

当预期收益率相同时,选择风险大的。

风险中立者:

选择资产的唯一标准是预期收益率的大小,而不管风险状况如何。

一般的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都是风险回避者,因此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务方法都是针对风险回避者的,并不涉及风险追求者和中立者的行为。

(1)A1000.3600.4100.357B(200140)20.4(100140)20.62400C10.40.20.4D96.95/16060.59%

(2)由于期望值不同,应根据标准离差率来决策。

丙方案的标准离差率最小,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应优先选择丙方案。

三、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两个或两个以上资产所构成的集合,称为资产组合。

如果资产组合中的资产均为有价证券,则该资产组合也称为证券资产组合或证券组合。

(一)证券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指的是组成证券资产组合的各种资产收益率(单项证券期望报酬)的加权平均数,其权数为各种资产在组合中的价值比例。

投资比重个别资产收益率,

(二)证券资产组合风险及其衡量1.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功能,【结论】组合风险的大小与两项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变动关系(相关性)有关。

反映资产收益率之间相关性的指标是相关系数。

【例判断题】(2007年)证券组合风险的大小,等于组合中各个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相关系数

(1)11,1代表完全负相关,1代表完全正相关。

(2)相关系数1,两项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

(3)相关系数1,两项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反。

(4)相关系数0,不相关。

两项证券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满足以下关系式:

【例题】已知:

A、B两种证券构成证券投资组合。

A证券的预期收益率10%,方差是0.0144,投资比重为80%;B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为18%,方差是0.04,投资比重为20%;A证券收益率与B证券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2。

要求:

该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A证券的标准差;B证券的标准差;该证券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思考:

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有没有影响?

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投资组合风险有什么样的影响?

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10%80%18%20%11.6%A证券的标准差,B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在实务中,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正相关和完全负相关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绝大多数资产两两之间都具有不完全的相关关系,即相关系数小于1大于1(大多数情况下大于零)。

因此,会有:

P(w11w22)一般来讲,随着证券资产组合中资产个数的增加,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会逐渐降低,当资产的个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将趋于平稳,这时组合风险的降低将非常缓慢直到不再降低。

在证券资产组合中,能够随着资产种类增加而降低直至消除的风险,被称为非系统性风险;不能随着资产种类增加而分散的风险,被称为系统性风险。

下面对这两类风险进行详细论述。

【例判断题】在风险分散过程中,随着资产组合中资产数目的增加,分散风险的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2.非系统性风险又称为公司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是可以通过证券资产组合而分散掉的风险。

它是指由于某种特定原因对某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经营风险是指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因举债而增加的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也叫筹资风险。

(当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使自有资金利润率提高。

但是,若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使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

)风险分散的过程中,不应过分夸大资产多样性和资产个数的作用。

不要指望通过资产多样化达到完全消除风险的目的,因为系统风险是不能够通过风险的分散来消除的。

3.系统风险及其衡量又称为市场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是影响所有资产的、不能通过风险分散而消除的风险。

这部分风险是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所引起的。

致险因素:

包括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税制改革、企业会计准则改革、世界能源状况、政治因素等等提示:

尽管绝大部分企业和资产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系统风险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系统风险对所有资产或所有企业有相同的影响。

(1)单项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系数)单项资产的系数是指可以反映单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它表示单项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受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动的影响程度。

换句话说,就是相对于市场组合的平均风险而言,单项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的大小。

资产(证券、股票)i的系统(市场)风险系数或系数的定义:

第i只股票的报酬与市场组合报酬的相关系数。

第i只股票的报酬的标准差市场组合报酬的的标准差,说明: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任一证券对市场组合的贡献与该证券的预期收益率有关;对市场组合风险的影响与该证券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有关,但通常不用协方差表示风险,而是采用相对协方差概念,即系数。

【提示】市场组合,是指由市场上所有资产组成的组合。

由于在市场组合中包含了所有资产,因此,市场组合中的非系统风险已经被消除,所以,市场组合的风险就是系统风险。

系数=1:

该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呈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

该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与市场组合的风险一致;系数小于1:

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小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小于市场组合的风险;系数大于1:

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大于市场组合风险。

绝大多数资产的系数是大于零的极个别的资产的系数是负数,表明这类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变化方向相反,

(2)证券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系数)证券资产组合的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资产在证券资产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例。

【例题】证券资产组合中有三只股票,相关的信息如表所示,要求计算证券资产组合的系数。

首先计算A、B、C三种股票所占的价值比例:

A股票比例:

(4200)(4200+2100+10100)100%=40%B股票比例:

(2100)(4200+2100+10100)100%=10%C股票比例:

(10100)(4200+2100+10100)100%=50%然后计算加权平均系数,即为证券资产组合的系数:

p=40%0.7+10%1.1+50%1.7=1.24,A.该组合中所有单项资产在组合中所占比重B.该组合中所有单项资产各自的系数C.市场投资组合的无风险收益率D.该组合的无风险收益率,【例多选题】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影响特定投资组合系数的有()。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Rp表示p资产(单项或组合)的必要收益率;p表示p资产(单项或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Rf表示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以短期国债的利率来近似替代;Rm表示市场组合收益率,通常用股票价格指数收益率的平均值或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来代替。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风险收益取决于证券组合的系数,系数越大,风险收益越大;反之亦然。

调整各种证券在证券组合中的比重,可以改变证券组合的风险、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收益额;,【注意】:

市场风险溢酬=(RmRf)市场整体对风险越是厌恶和回避,要求的补偿就越高,因此,市场风险溢酬的数值就越大。

风险收益率=(RmRf)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是投资者因承担不可分散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

证劵市场线(SML)如果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式中的看作自变量,必要收益率R作为因变量,无风险利率(Rf)和市场风险溢酬(RmRf)作为已知系数,那么这个关系式在数学上就是一个直线方程,叫做证劵市场线。

证券市场线与市场均衡:

假设市场均衡(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则:

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例.判断】证券市场线的斜率是系数()。

SML,低风险股票的风险收益率,市场股票的风险收益率,高风险股票的风险收益率,0,必要收益率,风险:

系数,增加的通货膨胀的贴水,增加的风险收益率,=1,=0.5,=2,【例题】某公司持有由甲、乙、丙三种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三种股票的系数分别是2.0、1.3和0.7,它们的投资额分别是6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

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5%。

假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

要求:

(1)确定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2)若公司为了降低风险,出售部分甲股票,购入丙股票使得甲、乙、丙三种股票在证券组合中的投资额分别变为10万元、30万元和60万元,其余条件不变。

试计算此时的风险收益率和必要收益率。

(1)首先计算A、B、C三种股票所占的价值比例:

A60%;B30%;C10%计算证券组合的系数=2.060%+1.330%+0.710%=1.66计算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66(10%-5%)=8.3%计算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5%+8.3%=13.3%,

(2)首先计算A、B、C三种股票所占的价值比例:

A10%;B30%;C60%计算证券组合的系数=2.010%+1.330%+0.760%=1.01计算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01(10%-5%)=5.05%计算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5%+5.05%=10.05%,【例题】某公司拟在现有的甲证券的基础上,从乙、丙两种证券中选择一种风险小的证券与甲证券组成一个证券组合,资金比例为6:

4。

(1)乙的标准离差率=11.35%/11%=1.03丙的标准离差差=2.69%/10.6%=0.25由于丙证券的标准离差率小于乙证券的标准离差率,所以应该选择丙证券。

(2)甲的预期收益率=0.515%0.310%0.25%=11.5%组合的预期收益率=0.611.5%0.410.6%=11.14%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1.14%=5%(12%-5%)解得:

=0.88,求:

(1)应该选择哪一种证券?

(2)假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如果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12%,无风险利率是5%,计算所选择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系数分别是多少?

【例题】某公司现有两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

(1)甲项目的标准离差率=13.42%/10%=1.34;乙项目的标准离差率=7.35%/11%=0.67由于丙证券的标准离差率小于乙证券的标准离差率,所以应该选择丙证券。

(2)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知:

甲项目的预期收益率=10%=4%+甲8%因此,甲=0.75,同理乙=0.875。

(3)由系数的定义式可知:

甲,m=0.34;乙,m=0.71,求:

(1)计算甲乙两项目的预期收益率、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

(2)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2%,政府短期债券收益率为4%,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为6%,分为计算两项目的系数以及它们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

债券的特征及估值股票的特征及估值,证券估值,债券:

是由公司、金融机构或政府发行的,表明发行人对其承担还本付息义务的一种债务性证券。

1、债券的特征及估值,特征:

票面价值:

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固定利率;浮动利率;零息到期日,Rd:

债券的市场利率(现金流现值的折现率)n:

债券的到期期限I:

每年的利息额(票面利率面值)M:

债券面值,【例题】某公司1996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0%,该债券在2000年12月31日到期。

(1)1998年1月1日投资者准备购买,市场利率12%,价格为1180元,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

(2)其他条件同上,分期付息,每年年末付息一次。

要求:

针对以上两种付息方式,分别考虑如何计算1998年1月1日该债券的价值,进而判断购买价格是否对投资者有利?

债券价值=1000(1+510%)(PV/FV,12%,3)=15000.712=1068元购买价格1180高于债券价值,不应购买。

债券价值=1000(PV/FV,12%,3)+100(PV/A,12%,3)=10000.712+1002.402=952.2元购买价格1180高于债券价值,不应购买。

股票的构成要素股票价值股票的价值是指股票期望提供的所有未来收益的现值,即“股票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是指股票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

股市上的价格分为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等,投资人在进行股票估值时主要使用收盘价。

股票的价格会随着经济形势和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升降。

股利是股利和红利的总称。

是公司以现金形式从净利润中分配给股东的投资报酬。

2、股票的特征及估值,股票的类别:

普通股;优先股优先股的估值V=DPVIFAR,n+PPVIFR,nV=DPVIFA(R/4),4n+PPVIF(R/4),4n多数优先股永远不会到期,因此可用看为永续年金估值V=D/R普通股的估值,按季度支付股利,2、股票的特征及估值,普通股的估值,2、股票的特征及估值,股利稳定不变,股利固定增长,某投资者准备投资购买某种股票,目前股票市场上有三种股票可选:

甲股票目前的市价为9元,该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政策,每股股利为1.2元;乙股票目前的市价为8元,该公司刚刚支付的股利为每股0.8元,预计第一年的股利为每股1元,第二年的每股股利为1.02元,以后各年股利的固定增长率为3%。

丙股票每年支付固定股利1.2元,目前的每股市价为13元。

已知无风险收益率为8%,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3%,甲股票的系数为1.4,乙股票的系数为1.2,丙股票的系数为0.8。

求:

(1)分别计算甲、乙、丙三种股票的必要报酬率;

(2)如果投资者按照目前的市价,同时投资购买甲、乙两种股票各200股,计算该投资组合的系数和必要报酬率。

(3)为该投资者做出应该购买何种股票的决策;,

(1)甲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1.4(13%8%)15%乙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1.2(13%8%)14%丙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0.8(13%8%)12%

(2)投资组合的系数=50%1.4+50%1.2=1.3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8%+1.3(13%-8%)=14.5%(3)甲丙两种股票为固定股利,所以:

甲股票价值1.2/15%8(元)因为甲股票目前的市价为9元高于股票价值,所以投资者不应投资购买;丙股票价值1.2/12%10(元)丙股票目前的市价为13元高于股票的价值,所以投资者不应该购买丙股票。

乙股票价值1(PVIF14%,1)1.02(PVIF14%,2)1.02(13%)/(14%3%)(PVIF14%,2)=10.877+1.020.769+1.021.03/0.110.769=9.01(元)乙股票目前的市价为8元低于股票价值,所以投资者应购买乙股票;,第三节成本性态一、固定成本二、变动成本三、混合成本四、总成本模型,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对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在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关系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成本性态分析对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预算编制、业绩考评,以及成本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成本性态,通常可以把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一、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如固定折旧费用(直线法)、房屋租金等。

特性:

1.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2.单位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方向变动。

一、固定成本分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

又称“经营能力成本”。

【提示】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基本途径:

合理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酌量性固定成本:

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研究开发费等。

酌量性成本并非可有可无,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

【提示】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途径:

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编制出积极可行的费用预算并严格执行,防止浪费和过度投资等。

A.采用工作量法计提的折旧B.不动产财产保险费C.直接材料费D.写字楼租金,【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成本项目的有()。

A.厂房折旧B.厂房租金支出C.高管人员基本工资D.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例单选题】约束性固定成本不受管理当局短期经营决策行动的影响。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C.半固定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例单选题】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

A.变动成本B.混合成本C.约束性固定成本D.酌量性固定成本,【例单选题】企业为维持一定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是()。

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等。

特性:

1.总额会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分类:

技术变动成本:

是指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

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如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等。

三、混合成本“混合”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

特性:

一方面,它们要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变化又不能与业务量的变化保持着纯粹的正比例关系。

分类:

半变动成本:

在有一定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有一个初始的固定基数,在此基数范围内与业务量的变化无关,类似于固定成本;在此基数之上的其余部分,则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

半固定成本:

又称阶梯式变动成本。

这类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是固定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跳跃。

延期变动成本:

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

曲线成本:

通常有一个不变的初始量,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渐变化,但它与业务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可以分为递增曲线成本、递减曲线成本。

混合成本分解高低点法:

选取业务量最高点和业务量最低点回归分析法:

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业务量与混合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账户分析法:

会计分析法,它是根椐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哪一类成本技术测定法:

工业工程法,只适用于投入成本与产出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合同确认法:

合同确认法要配合账户分析法使用,【例计算分析题】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712月份的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分解;

(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混合成本分解。

(1)b(105008800)/(5040)170元a10500170502000将a、b值代入ya+bx中,则成本性态模型为:

y2000+170x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17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

(2)将上表中的有关数据代入公式计算、b170.65(元)a1951.09(元)则成本性态模型为:

y1951.09+170.65x,四、总成本模型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