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797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拉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乌拉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拉圭.docx

《乌拉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拉圭.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乌拉圭.docx

乌拉圭

乌拉圭全称: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英语:

TheOrientalRepublicofUruguay;西班牙语:

RepúblicaOrientaldelUruguay),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乌拉圭河与拉普拉塔河的东岸,北邻巴西,西接阿根廷,东南濒大西洋。

居民约90%是白人,其余有8%的印欧混血儿。

多信奉天主教。

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首都为蒙得维的亚。

1825年8月25日从巴西帝国的统治下独立。

境内大部分地势平坦,农牧业发达。

现为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

乌拉圭属温带气候,以优美自然风光和安定社会环境,获誉为“南美瑞士”;又因其形似宝石而又盛产紫晶石,获誉为“钻石之国”。

乌拉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人均生活水平、政府清廉度、政治稳定度也位於南美洲前茅,是一个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

[1] 

中文名称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OrientalRepublicofUruguay

简    称

乌拉圭

所属洲

南美洲

首    都

蒙得维的亚

主要城市

萨尔托等

国庆日

8月25日

国    歌

《乌拉圭国歌》

国家代码

URY

官方语言

西班牙语

货    币

乌拉圭比索

时    区

UTC-3(夏时制:

UTC-2)

政治体制

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何塞·穆希卡

人口数量

339万(2013年)[2] 

人口密度

18.65人/平方公里(2011年)

主要民族

白人、印欧混血种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国土面积

176200平方公里

GDP总计

494亿美元(2011年)

人均GDP

16609美元(2013年)

国际电话区号

+598

国际域名缩写

.uy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人类发展指数

0.792(高)

基尼系数

45.3(中)

国家格言

不自由毋宁死

历史沿革

早期

早期的乌拉圭河东岸地区居住着查鲁亚印第安人。

1516年初被西班牙探险队发现。

1680年后一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争夺的对象。

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蒙得维的亚,乌拉圭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776年西班牙将该地区并入拉普拉塔总督辖区。

1811年民族英雄何塞·阿蒂加斯领导人民进行独立战争,并于1815年控制了全境。

1816年葡萄牙再次入侵,并于1821年7月将乌并入巴西。

1825年8月25日,胡安·安东尼奥·拉瓦列哈等一批爱国者收复了蒙得维的亚城,宣告乌拉圭独立,并将8月25日定为国庆日。

1828年8月27日巴西和阿根廷签订蒙得维的亚和约,承认乌拉圭独立。

[3] 

独立后

20世纪上半叶,乌经济稳定、社会安宁。

1973年发生军事政变。

1984年7月,军政府决定还政于民。

由于它位于乌拉圭河的东岸,故国名定为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同年11月红党候选人胡利奥·玛丽亚·桑吉内蒂当选总统,乌拉圭恢复民主宪制。

1989年,白党的路易斯·拉卡列当选总统。

1994年,桑吉内蒂再次当选总统。

2000年3月,红党的豪尔赫·巴特列上台执政。

2004年10月,左翼政党联盟广泛阵线总统候选人巴斯克斯在大选中获胜。

[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乌拉圭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乌拉圭河鱼拉普拉塔河的东岸。

全境面积176200平方公里。

濒临南大西洋,与阿根廷和巴西接壤。

位于南美洲东南部,拉普拉塔河东岸,北同巴西接壤,西与阿根廷交界,东南濒临大西洋。

海岸线长约600公里。

[4] 

地形

境内地势大部分平坦,南部是起伏的平原;北部和东部有少数低山分布;西南部土地肥沃;东南部多斜坡草地。

大库奇利亚山脉由南向东北延伸至巴西边境,海拔450—600米。

乌拉圭河为乌与阿根廷的界河。

内格罗河发源于巴西高原,流经国境中部,注入乌拉圭河,全长800多公里。

位于内格罗河上的内罗格水库,是南美最大的人工湖之一(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5] 

气候

乌拉圭属温带气候,1月至3月为夏季,平均气温为17至28℃;7月至9月为冬季,平均气温6至14℃。

年降水量由南至北从950毫米递增到1250毫米,乌拉圭大部分地区终年都有降雨。

[4] 

自然资源

乌拉圭盛产大理石、紫水晶石、玛瑙、乳白石等。

已探明有铁、锰等矿藏。

林业和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黄玉、鱿鱼和鳕鱼。

[4] 

行政区划

区划

全国划分为19个省(departamento)。

[4] 

省名

C2004.7.1

C1996.5.22

面积(km)

首府

CC2004

阿蒂加斯Artigas

78019

75059

11928

阿蒂加斯Artigas

 

卡内洛内斯Canelones

485240

443053

4536

卡内洛内斯Canelones

 

塞罗拉尔戈CerroLargo

86564

82510

13648

梅洛Melo

 

科洛尼亚Colonia

119266

120241

6106

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

ColoniadelSacramento

 

杜拉斯诺Durazno

58859

55716

11643

杜拉斯诺Durazno

 

弗洛雷斯Flores

25104

25030

5144

特立尼达Trinidad

 

佛罗里达Florida

68181

66503

10417

佛罗里达Florida

 

拉瓦耶哈Lavalleja

60925

61085

10016

米纳斯Minas

 

马尔多纳多Maldonado

140192

127502

4793

马尔多纳多Maldonado

 

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

1325968

1344839

530

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

1269552

派桑杜Paysandú

113244

111509

13922

派桑杜Paysandú

73272

内格罗河RíoNegro

53989

51713

9282

弗赖本托斯FrayBentos

 

里韦拉Rivera

104921

98472

9370

里韦拉Rivera

 

罗恰Rocha

69937

70292

10551

罗恰Rocha

 

萨尔托Salto

69937

117597

14163

萨尔托Salto

99072

圣何塞SanJosé

103104

96664

4992

圣何塞-德马约

SanJosédeMayo

 

索里亚诺Soriano

84563

81557

9008

梅塞德斯Mercedes

 

塔夸伦博Tacuarembó

90489

84919

15438

塔夸伦博Tacuarembó

 

三十三人TreintayTres

49318

49502

9529

三十三人TreintayTres

 

乌拉圭Uruguay

 

3163763

175016

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

 

  

首都

首都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国土南部,面积530平方公里,人口133.84万(2012年,乌拉圭国家统计局),年平均气温16℃。

[4] 蒙市是主要的工业、金融、交通和港口集散地,集中了全国60%的人口和80%的工业产值。

周围有屠宰冷藏联合企业、皮革厂等传统企业和石油化工、化学、橡胶和电机等现代企业,同时还有园艺、奶制品加工业、蔬菜栽植、畜牧业、养殖业。

沿海地区生产各类谷物和油料作物,种植甜菜、甘蔗和柑桔,有肉类加工和奶品畜牧业,工业主要有制糖、屠宰冷藏、纺织、皮革和柑桔加工等。

畜牧业地区主要分布于人口稀少的内地,当地居民主要经营肉类制品和皮革加工等,为国内市场和出口提供大部分活畜和羊毛。

[6] 

人口民族

人口乌拉圭全国总人口339万(2013年,乌拉圭21世纪委员会数据),其中131.91万人居住在蒙得维的亚和周边地区,其他人口密集城市分布在乌拉圭河沿的派桑杜和萨尔托,以及首都附近的石头城。

世界上14岁儿童和老年人比是14:

1,而乌拉圭是2:

1,照此下去,到2050年,乌拉圭将遇到更为严重的人口老年化问题。

截止2004年底,乌拉圭总人口为3240676人。

其中1-14岁占29.93%,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62.71%,余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3.36%。

  乌拉圭人口迅速老年化是由于出生率下降和大量移民造成的。

1996年出生率为16/1000,2004年降至15/1000;1997-2005年间,对外移民10.8万人,与此同时外国来乌移民仅为1.25万人,这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一半。

[7] 

民族

乌拉圭为移民国家,白人占90.8%,大多为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

印欧混血种人占5%,黑人占4%。

[4] 

国家象征

国名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英语:

TheOrientalRepublicofUruguay;西班牙语:

RepúblicaOrientaldelUruguay)简称乌拉圭。

[8] 

国旗

乌拉圭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

2。

由宽度相等的五道白色宽条和四道蓝色宽条相间相连构成,旗面左上角为白色正方形,内有一轮“五月的太阳”。

乌拉圭历史上曾同阿根廷组成一个国家,所以两国国旗都有蓝、白色和“五月的太阳”;九道宽条代表当时组成共和国的九个政治区域;太阳放射八道直线和八道波状光芒,它象征国家的独立。

[8] 

国徽

乌拉圭国徽呈椭圆形。

椭圆面上有四组图案;左上角为一副天平,象征正义;右上角为多岩石的要塞,象征首都蒙得维的亚;左下角为奔驰的骏马,象征自由;右下角为一头牛,象征财富和畜牧业。

椭圆形两侧以橄榄枝和月桂枝装饰,象征和平与胜利;上端是“五月的太阳”。

[5] 

国歌

《乌拉圭国歌》

歌词大意:

“不是祖国,就是坟墓;不自由就光荣地死!

”每颗心都这样庄严宣誓,决心去完成崇高的事。

自由,自由,这呼声使我们祖国得救。

我们热血涌上心头,雄赳赳投入战斗。

荣誉是应得的神圣礼物,让暴君吓得发抖!

高呼自由在战斗的时候,临死时还是要喊自由!

高呼自由在战斗的时候,自由,还是自由!

又一次自由!

政治

政体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结束军人独裁统治后,乌民主政体不断巩固。

2010年3月1日,穆希卡总统宣誓就职,成为乌拉圭历史上第二位左翼总统。

穆希卡总统上任后,政治上力促团结,主动加强同反对派合作;经济上强调严控财政支出,加强金融监管,优化债务结构;在社会领域,着力改善民生,重视优化财富分配、打击贩毒、整饬治安,提高教育和医疗覆盖面,优先帮扶妇幼及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

乌政局保持稳定。

[9] 

宪法

1830年7月18日颁布第一部宪法,后经多次修改。

1951年宪法废除了总统制,设立国务会议(最高行政权力机构)。

1966年修宪恢复总统制。

1973年军人政变后废除宪法。

1985年民选政府执政后恢复。

实施的是1996年修改并经全民公决通过的宪法。

宪法规定:

乌拉圭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

设总统和副总统各一名。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总统、副总统和各省省长均由公民直选产生,任期五年。

总统不能连任,可隔届再次参选。

[9] 

议会

两院制。

参、众两院分别由30名参议员和99名众议员组成,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

国会主席兼参议长由副总统兼任。

众议长由众议员选举产生,任期一年。

每年3月15日至12月15日为国会会期。

闭会期间,由参、众两院组成常设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

现任众议长为广泛阵线成员赫尔曼·卡多索·费雷拉(GermánCARDOSOFerreira),2013年3月就职。

本届国会于2010年2月15日组成。

[9] 

司法

最高法院由5名大法官组成,需经国会批准。

大法官任期十年,退休年限为70岁。

院长由5人轮流担任,任期一年。

现任最高法院院长为豪尔赫·鲁伊瓦尔·皮诺(JorgeRUIBALPino)。

[9]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10年3月1日成立,设13个部。

总统为政府首脑。

除总统、副总统外,内阁主要成员包括(截至2012年7月):

内政部长爱德华多·博诺米(EduardoBONOMI),外交部长路易斯·阿尔马格罗(LuisALMAGRO),经济和财政部长费尔南多·洛伦索(FernandoLORENZO),国防部长埃莱乌特里奥·费尔南德斯(EleuterioFERNANDEZ),社会发展部长达尼埃尔·奥赖斯科(DanielOLESKER),教育和文化部长里卡多·厄尔里奇(RicardoEHRLICH),交通和公共工程部长恩里克·平塔多(EnriquePINTADO),工业、能源和矿业部长罗伯托·克雷伊梅尔曼(RobertoKREIMERMAN),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爱德华多·布伦塔(EduardoBRENTA),旅游和体育部长莉莲·凯齐齐安(LiliamKECHICHIÁN,女),公共卫生部长玛利亚·苏珊娜·穆尼斯(MaríaSusanaMUÑIZ,女),牧农渔业部长塔瓦雷·阿格雷(TabaréAGUERRE),住房、土地规划和环境部长弗朗西斯科·贝尔特拉梅(FranciscoBELTRAME)。

[9] 

政党

(1)广泛阵线(FrenteAmplio):

左翼政党执政联盟,议会第一大政治力量。

成立于1971年,包括人民政府运动、社会党、基督教民主党、共产党等派别。

1973年被军政府取缔,1982年恢复合法地位。

1989年、1994年两度竞选首都市长成功。

1994年同其他左翼政党组成进步联盟—广泛阵线。

2004年,新多数派加入,改名为进步联盟—广泛阵线—新多数派。

2005年再次改名为广泛阵线。

1994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推举联盟主席巴斯克斯参加总统选举,前两次未获成功,第三次在大选首轮投票中胜出。

2009年,广泛阵线总统候选人穆希卡再次赢得大选。

该党以社会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民主应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内涵:

追求政治民主,反对集权统治;追求经济民主,反对贫困;追求社会民主,主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在对外交往中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捍卫自决,反对干涉、封锁、以大欺小。

现有20多个左派政党和派别,主要有“人民参与运动”(MovimientodeParticipaciónPopular)、“乌拉圭大会”(AsambleaUruguay)、“新空间”(NuevoEspacio)等。

现任主席莫尼卡·哈维尔(MónicaXAVIER,女)。

[9] 

(2)白党(PartidoBlanco):

又称民族党(PartidoNacional)。

在野党,议会第二大政治力量。

1836年成立。

代表农牧业主利益,在内地特别是农村影响较大。

政治上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公民自由和宪法,追求正义的民主社会。

主张改革经济、社会和国家体制。

奉行独立自主、多元化外交政策,在自决和不干涉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关系。

1973年被军政府取缔,1982年恢复合法地位,曾于1990~1995年执政。

2002年10月退出与红党的执政联盟。

党内有“埃雷拉派”(Herrerismo)、“实干派”(ManosalaObra)、“全国罗查运动”(MovimientoNacionaldeRocha)、“全国挑战派”(DesafíoNacional)等派系。

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领导委员会。

现任主席路易斯·阿尔韦托·埃韦尔(LuisAlbertoHEBER),2011年6月就任。

[9] 

(3)红党(PartidoColorado):

在野党,议会第三大政治力量。

1836年成立。

传统中右翼政党,代表工商资产阶级、社会民主主义者和自由职业者利益。

信奉民主、自由、参与、社会公正原则。

对内主张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公平分配收入。

对外强调民族自决和不干涉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参与和推动多边合作及拉美地区一体化。

历史上曾执政100多年,1973年被军政府取缔,1982年恢复合法地位,1984年、1994年和1999年三度在大选中获胜。

党内主要派别有“激进巴特列主义”(BatllismoRadical)、“巴特列论坛”(ForoBatllista)、“红色巴特列联盟”(UniónBatllistaColorada)和“九四运动”(Cruzada94)等。

全国执行委员会为该党领导机构,由15名委员按月轮值主席。

现任总书记玛尔塔·蒙塔内尔(MarthaMONTANER,女)。

[9] 

政要

总统何塞·阿尔韦托·穆希卡·科尔达诺。

1935年5月20日出生于蒙得维的亚。

青年时曾加入白党。

20世纪60年代成为左翼游击组织图帕马罗斯全国解放运动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曾被捕入狱。

1985年乌恢复民主后在大赦中获释。

1989年,穆参与创建“人民参与运动”,同年该党加入广泛阵线,后逐渐成为广泛阵线内最大派别。

1994年当选众议员,1999年、2004年两次当选参议员。

2005~2008年任牧农渔业部长。

2009年11月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胜出,并于次年3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五年。

已婚,夫人露西亚·托波兰斯基(LucíaTOPOLANSKY),2009年当选参议员。

无子女。

现任副总统为达尼洛·安赫尔·阿斯托里·萨拉戈萨(DaniloAngelASTORISaragosa),2010年3月1日就职。

[9] 

军事

国防

奉行“独立自主、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的国防政策,重视军队职业化建设。

实行志愿兵役制。

服役期1至2年,可延长。

军队

现总兵力25541人,占人口的0.76%。

其中陆军16234人,海军5403人,空军2984人,准军事部队(特警)920人。

军费

2008年军费预算为3.168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9%。

自1992年起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十大维和人员派遣国之一,目前有2595名乌拉圭士兵在海外执行任务,约占拉美国家参加维和行动人数的40%。

军队高级将领有:

陆军司令豪尔赫·华盛顿·罗萨莱斯·索萨上将(JorgeWashingtonROSALESSosa),海军司令胡安·埃韦尔·费尔南德斯·马吉奥上将(JuanHeberFERNANDEZMaggio),空军司令恩里克·博内利中(EnriqueBONELLI)。

[4]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不以政治制度或意识形态画线,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南南合作。

外交多元务实,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以南方共同市场为依托,支持南美及拉美一体化,注重发展同美国和欧盟国家的传统关系,重视扩大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合作。

同176个国家保持外交关系,在其中49个国家设有大使馆。

是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美国家联盟、拉美一体化协会、拉美经济体系、里约集团、七十七国集团、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和不结盟运动观察员。

[9]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88年2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乌拉圭建交。

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

两国保持各层次往来,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乌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2001年江泽民主席访乌,两国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

1993年两国建立外交部间政治磋商制度,迄今已举行7次磋商。

2006年乌拉圭议会成立乌中议员友好小组。

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成立中国—乌拉圭友好小组。

除互设大使馆外,乌方在上海设有总领事馆,在香港委派名誉领事。

中乌经济互补性强。

建交当年两国贸易额仅1.24亿美元,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中方对乌投资持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两国建有经贸混委会机制,迄今已举行16次会议。

2009年巴斯克斯总统访华期间,双方签署政府间贸易与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乌方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2年双边贸易额43.39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24.13亿美元,进口19.26亿美元。

2013年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7.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5.4亿美元,进口2.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4%、17.2%和64.1%。

中国是乌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羊毛最大进口国。

乌是我国进口大豆第四大来源国。

中方主要出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摩托车、DVD和空调器,主要进口羊毛、大豆、纸浆、皮革、肉及实用杂碎、冻鱼等。

1997年两国互设武官处。

两国军方领导人多次互访。

[9] 

同拉美国家的关系

优先发展同拉美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同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南共市成员国的关系。

2011年,继续以南共市为优先方向,以该组织轮值主席国身份积极倡议加强区域合作,应对金融市场震荡,维护地区经济稳定。

重点推进同巴西、阿根廷等邻国、大国关系,加强同委内瑞拉、墨西哥等其他地区重点国家合作。

积极参与拉美地区事务,致力于推动地区一体化,支持委内瑞拉加入南共市。

2009年洪都拉斯发生军事政变后,乌政府和其他南共市成员保持相同立场,支持遭驱逐的洪总统塞拉亚。

2012年,穆希卡总统先后访问智利、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巴西。

[9] 

同美国的关系

同美国自1830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传统友好关系。

2007年,美总统布什、财政部长保尔森、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副国务卿伯恩斯、助理国务卿香农分别访问乌拉圭,双方签署《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

2009年12月,美西半球事务助理国务卿巴伦苏埃拉访乌。

2010年3月,美国务卿希拉里出席乌总统权力交接仪式。

7月,美西半球事务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乌。

2011年3月,美国防部西半球事务部长助理莫拉访乌,举行美乌首次防务战略对话。

2012年,阿斯托里副总统兼国会主席访美。

[9] 

同欧盟的关系

重视保持同欧盟的传统关系,但反对欧盟农业保护主义政策,希通过谈判推动乌拉圭对欧盟出口产品多元化。

2009年10月,乌与欧盟解决了酒类产品贸易关税争端。

2009年8月,乌开始启动实施欧盟援助的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投资1680万美元,重点是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

2010年2月,乌同欧盟在蒙得维的亚召开第七次双边混委会。

2010年5月,副总统阿斯托里参加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六届欧盟—拉美和加勒比首脑会议,推动南共市同欧盟重启自由贸易谈判。

2010年11月,穆希卡总统对西班牙进行非正式访问。

乌先后同瑞士、西班牙、马耳他等国签署避免双重关税协定和引渡协定。

2011年3月,乌外长阿尔马格罗访问英国、爱尔兰。

10月,穆希卡总统访问瑞典、德国、比利时和布鲁塞尔欧盟总部。

2013年6月,穆希卡总统访问西班牙和梵蒂冈。

[9] 

在联合国地位

第70届联合国大会15日上午举行全体会议,选举2016-2017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出席会议并参加投票。

最终,日本、埃及、塞内加尔、乌拉圭和乌克兰五国顺利当选[10] 。

经济编辑

概况

乌拉圭经济主要是以出口农业为主,早在二十世纪初欧洲爆发战事时,乌拉圭便大量出口农产品到欧洲等各地,令乌拉圭一度成为南美洲富裕的国家。

现时乌拉圭经济虽然不能与二十纪初相比,乌拉圭仍然是靠出口农业带动。

2000年南美洲爆发经济危机,巴西和阿根廷率先为重灾区,乌拉圭因为有一半出口是输向巴西和阿根廷,结果也受到牵连,不但出口大跌,失业率还达到双位数字。

乌拉圭乃南美洲区中另一个经济萧条的国家,但2004年起,乌拉圭经济开始随着巴西、阿根廷复苏,在经济危机下,乌经济仍然增长,和旁边的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形成鲜明对比。

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