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90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学会宽容3部编版.docx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学会宽容3部编版

学会宽容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宽容对己对人带来的慰藉。

2.理解宽容的意义。

3.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宽容对己对人带来的慰藉。

2.理解宽容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

1.收集宽容他人的感人事例。

2.收集关于宽容的典型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宽容的故事,生阅读并交流:

古代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

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

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

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

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思考后交流:

这个古代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解决的?

追问:

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呢?

揭示课题:

那就是要学会宽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关于宽容他人的话题。

读故事,思考问题,交流归纳。

故事导入,引入正题。

讲授新课

环节一宽容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1.结合生活感悟,畅所欲言说说:

宽容是什么?

答案预设:

宽容就是原谅别人的错误;宽容就是为他人着想;宽容就是不跟别人计较……

教师提示:

宽容就是谅解别人、为他人着想。

2.读P12活动园事例:

“感谢他们的宽容”。

想一想,说一说:

(1)结合上述事例,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例中人物的宽容做法。

答案提示:

事例一:

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

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而是指责张南,甚至和张南的爸爸妈妈吵起来,就有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事例二:

谢谢邻居的宽容。

如果邻居不宽容,而是指责我偷他家橘子,继而大家都认定我是小偷,会给我造成终生的心理阴影。

事例三:

谢谢车主的宽容。

他的宽容让收废品的老人如释重负。

如果车主非要老人赔偿损失,会让老人本来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让老人走投无路,甚至可能失去生活的勇气。

(2)你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请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谈谈宽容对生活的意义。

[提示]交流关于宽容的事情或故事。

意义:

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3.小结: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认识宽容的意义,懂得在生活中对人要宽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做事做人要宽容。

环节二游览“宽容城”

1.许多名寺宝刹都有佛界的一幅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对联的?

答案预设:

宽容的人快乐多,健康多,朋友多,财富多,宽容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

2.依次欣赏教材P13“宽容城”三个特别的文化景点。

(1)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

答案预设:

静心、包容、礼让给“宽容城”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们生活健康、愉快。

(2)假如“宽容城”中没有了“宽容”,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答案预设:

人们烦恼多,开心少;敌人多,朋友少;孤独多,援助少;疾病多,健康少……

3.读教材P13“阅读角”《宽容——健康的“维生素”》,谈谈自己的感悟。

提示:

宽容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4.小结:

宽容使社会生活环境和谐、友善;使人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环节三宽容他人——我践行

1.学生小组内讲一讲关于宽容的典型故事,并交流体会。

提示:

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被人们称作礼貌待人的楷模。

有一次,周总理请一位姓朱的理发师给他刮脸,刚刮到一半,周总理忽然咳嗽了一声,朱师傅没提防,刮了个小口子,朱师傅心里一阵紧张,忙说:

“我工作没有做好,真对不起总理。

”周总理微笑着宽慰他说:

“怎么能怪你呢!

全怪我咳嗽没和你打招呼。

还幸亏你刀躲得快。

”事后,周总理还一再向朱师傅道谢,尽力消除朱师傅的顾虑。

答案预设:

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不仅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2.情景演示:

在班级里,两个学生因挤占桌椅而发生矛盾,互不相让的事。

(1)由当事人谈这件事发生后的心理感受。

(2)学生自由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建议。

提示: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1)难过、伤心、委屈……;

(2)宽容带来和谐、友善;不宽容影响友谊,影响健康,生活不愉快。

3.小组合作,我来帮帮你:

你曾和班上的哪位同学因为一些小事发生过矛盾,你准备怎样化解这种矛盾?

提示:

宽容同学,和睦相处,共同成长。

4.小结:

在班集体生活中,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理解与宽容的人。

懂得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从而化解矛盾。

1.结合生活感悟,畅所欲言说说:

宽容是什么?

 

2.读P12活动园事例:

“感谢他们的宽容”。

小组内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补充。

 

结合课前收集资料谈谈宽容对美好生活的意义。

 

交流对对联的理解。

依次欣赏教材P13“宽容城”三个特别的文化景点,理解、感悟宽容对美好生活的作用。

 

小组交流古今中外关于宽容的典型故事。

 

学生角色扮演,情景演示,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交流,帮助同学化解矛盾。

 

通过交流说说宽容的含义。

 

通过交流活动园事例中的宽容做法,明确宽容对美好生活的意义。

 

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认识到宽容对生活的意义。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景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一步认识宽容的作用,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内化为行动,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待人待事,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

 

通过情景演示,小组合作化解矛盾等对学生进行宽容心理的操练,使学生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课堂小结

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宽容对己对人带来的慰藉,明确宽容的意义及重要性,学习宽容待人做事的方法,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培养自我反省的习惯和能力,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总结语中既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第二课学会宽容

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意义:

美好生活的基础

作用:

使社会生活环境——和谐、友善

使人们内心平和、安定,生活健康、愉快

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系统掌握知识,总结提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宽容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2.初步学会宽容他人的基本方法。

3.激发学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包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

1.懂得宽容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2.初步学会宽容他人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包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宽容或包容的故事和话语。

2.回顾自己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人的经历。

3.准备小纸盒、小纸条或爱心卡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

请两位学生上台做“二人三足”游戏,其他同学观看是否成功,然后全班交流成功或失败原因。

教师:

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成功;若配合不好,相互抱怨,则不能成功。

游戏导入,思考交流产生的问题,得出结论。

游戏导入,直奔主题。

讲授新课

环节一宽容的心

1.读P14活动园“公交车上拥挤”事例,交流:

如果是你,会怎么办?

说说你的想法和做法。

[答案预设]我会想:

别人也不是故意的。

我会做到:

小心不让别人踩到我的脚;必要时,提醒别人注意不踩到我的脚。

2.情景表演:

在班集体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磕磕绊绊。

这天,课间疾走时的丁丁就把把东东的铅笔盒碰掉了。

(1)小组内讨论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并上台演示出来。

[反馈预设]

A.两人怒目而视各自责怪对方。

B.东东责怪丁丁,丁丁连忙致歉。

C.丁丁责怪东东没把铅笔盒放好,东东微笑面对。

D.两人互说抱歉相处和谐。

(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答案预设:

A中的情况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B中的丁丁讲文明懂礼貌;C中的东东豁达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为人随和。

D中的两人彼此宽待,和谐美好。

3.在生活中,你有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人的经历吗?

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提示]有。

当时我想:

要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合理沟通,解释清楚就可以了。

4.小结:

通过交流使我们明白宽容能让我们心胸开阔,使我们更加懂得了宽容、善待别人的重要性。

环节二游览“计较城”

1.阅读教材P15活动园,小组内说一说:

丁丁和朋友在“计较城”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反馈预设:

情景一:

他们会看到后桌同学骂前桌同学,为了报复前桌同学,把前桌同学的文具盒摔到地下。

情景二:

楼下的人骂楼上的人,骂的特别凶,后来两家人互不来往。

情景三:

拥挤的市场里就会充斥着叫骂声,严重的还会出现打架伤人事件。

2.过渡:

那么,怎么解决“计较城”的问题呢?

3.看医生,治疗心“病”

(1)啄木鸟医生帮助大家找出了隐藏在心中的三条“虫子”。

(2)治病方法:

我们怎样才能消灭这些虫子,真正做到宽容他人呢?

答案预设:

①假如因为有第1条虫子,让我很愤怒而无法宽容他人,我会:

平息心中的愤怒,不计较他人的无心之失,放弃报复的想法,懂得原谅他人。

②假如因为有第2条虫子,让我想要报复他,我会这样想:

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法,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③假如因为有第3条虫子,让我不愿意原谅他人,我会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

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4.读教材P16名言,谈体会。

提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人之道。

5.小结:

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到同学们能比较好地运用宽容的方法解开他人的困惑,老师更希望每个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人,随时解开自己的心结。

环节三宽容的限度

1.生读教材P17案例,想一想:

(1)案例1中,班主任的做法是否过于严厉?

你认为冒犯他人人格和尊严的行为可以宽容吗?

答案预设:

班主任的做法很恰当。

冒犯他人人格和尊严的行为不可以宽容。

宽容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2)案例2中,如果董轩的家人不严格要求董轩,而是纵容他的玩火行为,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答案预设:

如果他继续玩火,可能会导致竹林着火,严重的会造成周围居民的财产损失。

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3)读教材P17相关链接,谈感悟。

2.拓展活动:

“写纸条倾诉困惑”。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有解不开的心结。

下面请同学们把日常交往中,曾经与同学产生的小矛盾小误会时的困惑倾诉在纸条上,然后将纸条放进小盒子里。

(2)读来信,悟方法:

教师从小纸盒任意抽取一张纸条,然后将这位同学的困惑讲给同学们,请同学们都来帮帮他或她。

3.小结:

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归纳。

 

各小组讨论并上台演示。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宽以待人的经历。

 

根据活动园情景展开想象,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学生看书P15~P16,思考交流解决办法。

 

读教材P16名言,谈体会。

 

学生分析案例,全班交流。

 

学生结合教材P17相关链接,谈感悟。

 

学生交流自己的建议或好点子。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宽容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会用宽容的心尊重和理解对方,解开彼此的心结。

 

通过交流让学生掌握宽容他人的方法,培养宽以待人的品质。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宽容的界限,懂得把握宽容的分寸,依法依规宽容他人,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

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的心中拥有宽容吧!

因为有了你的宽容,会化解一段矛盾、消除一场误会、打开彼此的心结。

让这棵心愿树扎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快乐做人!

快乐生活!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首宽容的小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心理之旅。

在多媒体展示,学生深情朗读:

宽容

宽容是帆载你在惊涛骇浪中奋勇搏击

宽容是海包容你所有的忧伤与烦恼

宽容是桥沟通你与他人心灵的交流

宽容是花在多雨季节送你青山白云

总结语中既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第二课学会宽容

拥有一颗宽容心

宽容的心

不宽容的危害

宽容的限度

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系统掌握知识,总结提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的差异性,知道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2.学会用宽容之心,与同学、朋友及他人和谐相处。

3.培养宽容意识。

【教学重点】

1.懂得世界的差异性,知道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2.学会用宽容之心,与同学、朋友及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

如何学会换位思考、集思广益,培养宽容意识。

【教学准备】

1.收集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的好点子。

2.收集关于宽以待人的格言警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归纳: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君子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和谐融洽地相处,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必附和别人,人云亦云。

读名言,交流自己的理解。

通过交流名言,理解和而不同的含义,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

讲授新课

环节一“不和谐音符”——提出问题

1.读P18活动园事例,找出六

(2)班的“不和谐音符”。

(1)六

(2)班的“战火”因为什么而烧起来?

这对班级的和谐有什么影响。

答案预设:

因为少数同学对于玩游戏是否有利于学习产生歧义,互不相让、互相贬损而烧起了“战火”。

这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甚至会影响学习。

(2)你在班集体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请举例说说。

当别人的看法或观点与自己的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是否定它的存在还是尊重他人的做法?

提示:

有。

例如打扫卫生、办黑板报、参加学校运动会时都遇到过于他人看法或观点不一致的情况。

当别人的看法或观点与自己的不一致时,我们应该做到尊重他人,耐心听取他人的看法或观点,交流沟通,协商解决。

2.小结:

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环节二主题班会——分析问题

1.读教材P19活动园,参与六

(2)班“营建和谐宽容的班级生活”的主题班会,思考分析问题,参与讨论。

(1)六

(2)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和谐现象呢?

提示: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

因此,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缺乏相互宽容的合作精神,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缺乏和谐相处、宽容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2)在班集体中,你的宽容心如何?

我们来做一个测试。

是的在()里打√,不是的在()里打×。

打“√”得3分,打“×”得1分。

①你能原谅对你态度很坏的人吗?

()

②你认为有必要对伤害你的人进行报复吗?

()

③你喜欢对别人百般挑剔不顾他人情绪的人吗?

()

④当你辛辛苦苦做完一件事情却得不到认可和赞赏,你是否会大发雷霆?

()

(3)在班集体生活中,你是怎么做到与同学和睦相处的?

提示:

做到和而不同,宽容他人。

2.小结:

我们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观点看法,我们要学会和而不同,与同学和谐相处。

环节二和而不同——解决问题

1.在上面的学习环节中,我们分析了六

(2)班出现不和谐现象的原因。

那么,对于那些不宽容的观点,我们该怎么说服他们呢?

提示:

①别人与自己不同,自己也与别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人人相同。

②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

③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之分。

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种看法存在。

④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综合大家的意见,才能更加全面。

2.交流你知道的关于宽以待人的格言警句。

反馈预设:

(1)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4)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越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

(5)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6)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3.通过学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提示:

宽容就是宽厚、容忍。

通俗的讲,“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要理解、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

4.小结:

和谐、友善的班集体是充满活力的,同学之间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愿同学们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学生读P18活动园事例,找出六

(2)班的“不和谐音符”。

 

小组交流,全班归纳做法。

 

各小组交流,谈体会。

 

学生结合教材P19活动园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学生完成测试题,然后说说自己如何做到和而不同,宽容他人。

 

全班交流,讨论说服办法。

 

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宽以待人的格言警句。

体会其深刻内涵。

 

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对宽容的理解。

通过交流找出班集体中存在的“不和谐音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

 

通过交流分析班集体中存在“不和谐音符”的原因,培养学生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宽容他人。

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通过交流找到解决班集体中“不和谐音符”的办法,感悟宽容的深层内涵,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课堂小结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豁达大度,广阔胸怀的人吧!

总结语中既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第二课学会宽容

和而不同

提出问题:

“不和谐音符”

分析问题:

个体差异,家庭教育

解决问题:

和而不同

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系统掌握知识,总结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