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924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9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docx

TC4切削力实验研究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钛及钛合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种类从最初的Ti-6AI-4V发展到数百种,我国列入国家标准的钛及钛合金牌号就达24种。

由于它强度小、耐热性好、抗腐蚀性优良,它在航空航天、军事、体育器械、医疗器械、照相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钛合金制造工艺复杂,所以如何改进钛合金的加工工艺,就成为钛合金应用的研究课题。

在钛金的切削加工方面,一些发达国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为此,研究钛合金的切削加工十分必要,对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钛合金的性能、切削特点和车削加工理论出发,分析了TC4车削加工时刀具选择、切削用量、刀具角度选择以及切削力,并从设计试验方案出发,利用切削力测试系统对TC4进行车削力测定,研究切削力曲线特征,建立TC4的切削力经验公式。

关键词:

钛合金;刀具选择;切削加工型;正交试验法;经验公式

 

Abstract

Sincethe1950s,thedevelopmentoftitaniumandtitaniumalloyalreadyexperiencemorethanhalfacenturyofcourse,titaniumalloytypesalreadyfromTi-6AI-4Vdevelopmenttohundredsofkinds,ourcountrylistedinthenationalstandardgradesoftitaniumandtitaniumalloyformule24.Becauseofitshighstrength,lowdensity,goodheatresistance,corrosionresistance,excellentinaerospaceandmilitary,sportsequipment,medicalequipment,photographicequipment,etcwidelyused.Althoughthebroadapplicationoftitaniumalloys,butthecomplexityofmanufacturingprocess,sohowtoimprovetheprocessingoftitaniumalloys,titaniumalloyshavebecometheapplicationofresearch.Machiningintitaniumalloys,thenumberofdevelopedcountrieshavebeenattheforefrontofworld.Tothisend,thestudyofmachiningtitaniumalloysisessentialtoourdevelopmentinthisareaisofgreatsignificance.

Inthispaper,theperformanceoftitaniumalloy,thecuttingcharacteristicsandturningtheory,andanalysistoolTC4choicewhenturning,cutting,cuttingtoolselectionandcuttingforceangle,andthedesignoforthogonalpilotprogram,theuseofcuttingforcetestingsystemtoTC4determinationofcuttingforcetostudythecharacteristicsofthecuttingforcecurve,theestablishmentofTC4empiricalformulaofforce.

Keywords:

Titaniumalloy;toolsselection;cuttingworkability;orthogonalexperiment;experienceformula

1钛合金概述

钛在地球蕴藏着的元素中含量排名第九,其蕴藏量占0.44%到0.57%,1795年德国化学家M.H.克拉普鲁斯发现了该元素并以希腊神Titans命名。

由于钛的熔点高并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纯钛较难制取;冶炼和钛锭的浇铸需要在真空中进行,制造工艺复杂。

尽管钛及钛合金具有特殊的优越性质,却长期不能作为结构材料用于工业生产。

随着科技的进步,钛工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才开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全世界约有30多个国家从事钛合金的研究开发,其中俄罗斯和美国走在了前列。

钛及钛合金已成为航空航天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同时也在兵器﹑船舶﹑轻工﹑电力﹑日常生活用具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钛合金分类及特性

1.1-1钛合金的分类

钛合金按不同方法有不同分类。

按亚稳定状态相组成可分为α﹑近α﹑(α+β)﹑近β﹑亚稳定β和β型钛合金;钛合金按退火后的组织特点分α﹑(α+β)和β型钛合金三大类(表1.1)

表1.1钛合金的分类及特点

分类

成分特点

显微组织特点

性能特点

典型合金

 

α型钛合金

全α合金

含有6%以下的铝和少量的中性元素

退火后,除杂质元素造成的少量β相外,几乎全是α相

密度小,热强性好,焊接性能好,低间隙元素含量有好的低温韧性

TA1~TA7

TA7ELI

近α合金

除铝和中性元素外,还有少量的β稳定元素

退火后,除有大量的α相外,还有少量的β相

可热处理强化,有很好的热强性和热稳定性,焊接性能好

Ti-75

TA12

分类

成分特点

显微组织特点

性能特点

典型合金

α型钛合金

α+化合物合金

在全α合金基础上添加少量的活性共析元素

退火后,除有大量的α相外,还有少量的β相及金属间化合物

有沉淀硬化性能良效应,提高了室温及高温抗拉强度和蠕变强度,焊接性能良好

TA8

 

(α+β)型钛合金

含有一定量的铝和不同含量的β稳定元素及中性元素

退火后,有不同比例的α相及β相

可热处理强化,强度及淬透性随β稳定元素的增加而提高,可焊性较好,一般冷成形及冷加工能力差,TC4ELI合金有良好的超低温韧性,β加工的TC4ELI合金有良好损伤容限性能

TC3~TC12

TC4ELI

 

β型钛合金

热稳定β合金

含大量的β稳定元素,有时还有少量其他元素

退火后,全部为β相

室温强度较低,冷成形和冷加工能力强,在还原介质中耐腐蚀性好,热稳定性﹑可焊性好

TB7

亚稳定β合金

含有临界浓度以上的β稳定元素,少量的铝(一般不大于3%)和中性元素

从β相相区固溶处理后,几乎全部为亚稳定β相。

时效时,β相中析出α相,时效后为β相和α相

固溶处理后,室温强度低,冷成形和冷加工能力强,可焊性好;经时效后,室温强度高,在高屈服强度下具有高的断裂韧性,在350℃以上热稳定性差,此类合金淬透性好

 

TB1~TB5

TB8~TB9

 

近β合金

含有临界浓度左右的β稳定元素,和一定量的中性元素及铝

从β相相区固溶处理后有大量的亚稳定β相,还有少量的其他亚稳定相(α︑或ω相),时效后为β相和α相

除具有亚稳定β合金的特点外,β相区固溶处理后,屈服强度低,均匀伸长率高。

(α+β)相区固溶处理﹑WQ或AC,时效后在高强度状态下断裂韧性及塑性较高,而(α+β)相区固溶处理﹑FC后在中强度状态下,可获得较高的断裂韧性及塑性

 

TB6

TB10

1.1-2钛合金的编号

我国α型钛合金的编号为TA后跟一个代表序号的数字,如TA4﹑TA7等。

工业纯钛分为三种等级,编号为TA1﹑TA2和TA3。

(α+β)型钛合金的编号为TC后跟合金序号,如TC3﹑TC4等。

β型钛合金的编号为TB后跟合金序号,如TB1﹑TB2等。

1.1-3钛合金的特性

1)强度高,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4.51g/cm3左右,仅为钢的60%,纯钛的强度才接近普通钢的强度,一些高强度钛合金超过了许多合金结构钢的强度。

因此钛合金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远大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可制出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轻的零、部件。

目前飞机的发动机构件、骨架、蒙皮、紧固件及起落架等都使用钛合金。

2)热强度高,使用温度比铝合金高几XX,在中等温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强度,可在45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这两类钛合金在150℃~500℃范围内仍有很高的比强度,而铝合金在150℃时比强度明显下降。

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00℃,铝合金则在200℃以下。

3)抗蚀性好,钛合金在潮湿的大气和海水介质中工作,其抗蚀性远优于不锈钢;对点蚀、酸蚀、应力腐蚀的抵抗力特别强;对碱、氯化物、氯的有机物品、硝酸、硫酸等有优良的抗腐蚀能力。

但钛对具有还原性氧及铬盐介质的抗蚀性差。

4)低温性能好,钛合金在低温和超低温下,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

低温性能好,间隙元素极低的钛合金,如TA7,在-253℃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塑性。

因此,钛合金也是一种重要的低温结构材料。

5)化学活性大,钛的化学活性大,与大气中O、N、H、CO、CO2、水蒸气、氨气等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含碳量大于0.2%时,会在钛合金中形成硬质TiC;温度较高时,与N作用也会形成TiN硬质表层;在600℃以上时,钛吸收氧形成硬度很高的硬化层;氢含量上升,也会形成脆化层。

吸收气体而产生的硬脆表层深度可达0.1~0.15mm,硬化程度为20%~30%。

钛的化学亲和性也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粘附现象。

导热系数小、弹性模量小,钛的导热系数λ=15.24W/(m.K)约为镍的1/4,铁的1/5,铝的1/14,而各种钛合金的导热系数比钛的导热系数约下降50%。

6)钛合金的弹性模量约为钢的1/2,故其刚性差、易变形,不宜制作细长杆和薄壁件,切削时加工表面的回弹量很大,约为不锈钢的2~3倍,造成刀具后刀面的剧烈摩擦、粘附、粘结磨损。

1.2钛合金切削形成过程

1.2-1切削时的塑性变形区

切削区可大致分为三个变形区域,如图1-1所示。

钛合金(TB型除外)切削时一般是剪切变形大而压缩变形小(钢和高温合金正好相反,压缩变形大而剪切变形小),此外它的切削变形过程也并不均匀,产生周期性的集中剪切变形。

(图)

第一变形区(Ⅰ)是切屑开始形成的区域。

塑性变形(剪切滑移)从OA线开始,到OM线塑性变形基本完成。

第一变形区的宽度约为0.02~0.2mm。

切屑沿前刀面排出时,切屑底层受到摩擦和挤压进一步产生变性的区域就是第二变形区(Ⅱ)。

这里晶粒纤维化的方向同前刀面几乎平行。

第三变形区(Ⅲ)是指已加工表面受到刀具刃口圆弧以及回弹造成的挤压、摩擦,从而引起塑性变形加工硬化的部分。

钛合金的回弹量大也是它的切削特点。

1.2-2切屑的形成特点

钛合金切削时的第一、二变形区均不如一般的钢明显,切屑呈节状,背面为锯齿形。

可以看见切屑单元之间的集中剪切滑移区,剪切角Φ较大,一般Φ=38°~44°。

钛合金切屑的形成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因受到前刀面的挤压,被切材料产生弹性变形,在切屑的前上方有时也可能出现微小的破裂面。

2)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挤压,于是在材料的前(上)方隆起一块材料。

3)这块隆起的材料在与切削速度成Φ角度的很窄区域内产生集中剪切变形,局部或完全断裂,形成节状切屑流出。

1.3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

1.3-1材料切除率和切削加工性

1)材料切除率

材料切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切除材料的体积。

影响材料切除率的因素有:

加工材料;所使用的刀具;切削速度、进给量及切削深度;切削液和冷却润滑条件;机床类型和尺寸;机床的功率。

总之,材料切除率受加工材料本身的切削加工性影响最大。

2)切削加工性

切削加工性(可切削性,机械加工性):

指金属材料被刀具切削加工后而成为合格工件的难易程度。

切削加工性好坏常用加工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允许的切削速度以及刀具的磨损程度来衡量。

它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导热性及加工硬化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通常用硬度和韧性作切削加工性好坏的大致判断。

一般讲,金属材料的硬度愈高愈难切削,硬度虽不高,但韧性大,切削也较困难。

一般非铁金属(有色金属)比铁金属切削加工性好,铸铁比钢好

在相同切削条件下加工不同材料时,刀具使用寿命较长,或在保证相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切削这种工件材料所允许的切削速度νT

,νT较高的的材料,其加工性较好。

刀具的使用寿命较短或νT较小的材料,加工性较差。

νT的含义是:

当刀具耐用度为T(min或s)时,切削该种工件材料所允许的切削速度值。

一般情况下可取T=60min;对于一些难加工材料,可以取T=15min。

对于机夹可转位刀具,T可取得更小一些。

如果取T=60min,则νT可写作ν60。

生产中通常采用相对加工性来衡量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即以强度σb=0.637Gpa的处于正火状态下45钢的ν60为基准,写作(ν60)j,其他被切削的工件材料的ν60与之相比的数值,记作Kν,这个比值Kν称为相对加工性,即

Kν=ν60/(ν60)j

Kν>1的材料,比45钢容易切削;Kν<1的材料,比45钢难切削。

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耐用度下所允许的切削速度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目前常用的工件材料,按相对加工性Kν可分为8级,见表1.2。

由表1.2可知:

Kν越大切削加工性越好;Kν越小,切削加工性差。

表1.2工件材料的相对切削加工性等级

加工等级

名称及种类

相对加工性

代表性工件材料

1

很容易切削材料

一般有色金属

>3.0

5-5-5铜铅合金,9-4铝铜合金,镁铝合金

2

 

容易切削材料

易切削钢

2.5~3.0

自动机钢σb=0.392~0.490Gpa

3

较易切削钢

1.6~2.5

正火30钢σb=0.441~0.549Gpa

4

 

普通材料

一般钢及铸铁

1.0~1.6

45钢,灰铸铁,结构钢

5

稍难切削材料

0.65~1.0

85钢轧制σb=0.8829Gpa

6

 

难切削材料

较难切削材料

0.5~0.65

45Cr调质σb=1.03Gpa

7

难切削材料

0.15~0.5

50Cr调质,1Cr18Ni9Ti未淬火,α相钛合金

8

很难切削材料

<0.15

β相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

1.3-2钛合金切削加工性

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较差。

在航空难加工材料中,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劣于奥氏体不锈钢而优于高温合金。

车削这三种材料的实验结果见图1-2,车刀材料为YG6。

(图1-2)

一般来说,钛合金中以β型的切削加工性最差,(α+β)型次之,α型的切削加工性最好。

钛合金切削加工性差主要原因有:

1)导热、导温系数小,切削温度高

钛合金的导热系数平均是工业纯钛的一半,小于不锈钢和高温合金的导热系数。

钛合金的导温系数(热扩散率)也很小,分别是铝的1/4和1/6,这是造成切削温度高的主要因素。

2)切削与前刀面接触面积小,刀尖应力大

钛合金的切削力虽然只有45钢的2/3~3/4,可是钛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面积却更小,只有45钢的1/2~2/3,所以切削刃承受的的应力反而更大,是碳钢的1.3~1.5倍。

刀尖附近应力集中,刀尖或切削刃容易磨损甚至损伤。

3)化学活性高,与金属形成合金的倾向大

钛钛合金高温时化学活性很高,能与空气中的氢(水汽)、痒和氮起化合作用。

这些元素与前刀面的接触长度减小,促进刀具磨损。

钛合金也很容易与刀具材料起化学作用,或造成刀具材料的扩散,使刀具磨损严重。

因为钛的化学活泼性加上强的亲和力很容易与它接触的杂质化合,钛能与大气中的氧起作用,但在600℃以下实际上不和钛发生作用,超过600℃时,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强,在出现氧化皮的同时,氧还向钛中扩散,在同素异构转变温度(883℃)以上,氧在钛中扩散特别强烈,以至形成脆化层,其厚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即产生所谓“组织α化层”,这是钛被氧沾污而引起的额外硬化,钛中含氧量愈多,硬化愈甚。

氢在钛中,随温度的增加而出现的氢化能力,其扩散极其强烈,并形成间隙固溶体,产生氢脆性。

氮在室温下对钛没有影响,高温时氮对钛强烈化合,形成脆而硬的氮化钛,促进刀具磨损。

4)摩擦系数大,前刀面摩擦速度高

钛合金与刀具材料间的摩擦系数大于与碳钢间的摩擦系数。

切屑沿前刀面流出的速度为Vc=v/ζ,而钛合金切屑变形系数远小于其他金属材料,因而钛合金切屑沿前刀面的摩擦速度更高。

结果是摩擦功大,摩擦界面温度高,刀具易于磨损。

5)弹性模量小,屈强比大

弹性模量小就意味着在切削加工时钛合金零件产生较大的

变形,弹性模量小和屈强比大又会使已加工表面产生较大的回弹。

从而一方面容易引起加工零件的尺寸超差,另一方面回弹使切削时刀具实际后角减小,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增加。

6)切屑呈挤裂状,加工表面易生成硬脆变质层

由于钛的化学活性大,在高温下钛易于与大气中的氧、氮、

氢等发生强烈化学反应,生成TiO2、TiN、TiH、等硬脆层。

这样,一方面使得切屑呈挤裂屑(且不随切削条件而改变),挤裂屑的形成阶段如图1-3所示;另一方面使得加工表面层产生局部应力集中,降低疲劳强度,也加剧了刀具磨损。

资料介绍,这种硬脆变质层仅有0.1~0.15mm,但硬度提高了50﹪,疲劳强度降低了10﹪左右。

(图)

7)粘刀现象严重

由于钛的亲和力大,加之高温高压作用,切削时易产生严重粘刀现象。

7)刀具易磨损

毛坯经过冲压、锻造、热轧等方法加工后,形成硬而脆的

不均匀外皮,极易造成崩刃现象,使得切除硬皮成为钛合金加工中最困难的的工序。

另外,由于钛合金对刀具材料的化学亲和性强,在切削温度高和单位面积上切削力大的条件下,刀具很容易产生粘结磨损。

车削钛合金时,有时前刀面的磨损甚至比后刀面更为严重;进给量ƒ<0.1mm/r时,磨损主要发生在后刀面上;当ƒ>0.2mm/r时,前刀面将出现磨损;用硬质合金刀具精车和半精车时,后刀面的磨损以VBmax<0.4mm较合适。

此外,在微进给切削时还产生燃烧现象,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1.4TC4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Ti-6Al-4V(TC4)是(α+β)型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组织稳定性好,有良好的韧性、塑性和高温变形性能,能较好地进行热压力加工,能进行淬火、时效使合金强化。

热处理后的强度约比退火状态提高50%~100%;高温强度高,可在40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其热稳定性次于α钛合金。

这一系列优点,使其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造船、汽车,医药等部门都得到成功的应用。

表1.3钛合金Ti-6AI-4V的化学成分

元素

Al

V

Fe

O

Si

C

N

H

其他

Ti

成分

5.5-6.8

3.5-4.5

0.3

0.2

0.15

0.1

0.05

0.01

0.5

余量

 

表1.4TC4的力学性能

2钛合金的车削加工理论

钛合金车削的主要问题是:

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比较严重;弹性模量小切削回弹大,工件容易受力变形。

此外,再加上热变形。

这些对加工精度都有较大影响。

本章主要介绍车削钛合金机床设备、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分析刀具的磨损和耐用度、切削力。

最终对车削加工用量的选择和优化切削参数。

2.1车削钛合金的机床设备

使用系统刚性好、精度高的机床,可以使得零件获得较好的几何形状,而具有充分冷却系统的机床,对切削刀具、零件的冷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机床主轴的振动与否,则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振动,从而影响加工质量。

本次试验选用的是CA6161A型普通车床。

2.2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正确选择受以下因素影响:

(1)机床的状态

(2)工艺系统的刚性

(3)加工零件的形状

(4)钛合金的牌号及其表面状态

(5)切削用量或切除率

(6)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

凡是能使用硬质合金刀具的场合应尽量使用硬质合金刀具,这样可以提高切削加工的生产率。

当系统的刚性不良时,可考虑使用高速钢刀具。

加工钛合金一般要求刀具质量高,特别是要求刀具表面光洁,刃口锋利,无毛刺、缺口。

对多刃刀具应控制切削刃的跳动量,以保证每刃(齿)的切削量都相等。

此外,切削过程中对刀具应适时进行刃磨或更换。

2.2-1刀具材料的选择

(1)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使用刀具切削金属时,刀具直接完成切除余量和形成已加工表面的任务。

其性能的优劣取决于构成切削部分的材料、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刀具结构的合理设计。

刀具的使用寿命、金属切削的加工质量、生产率、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刀具材料的开发和研制。

切削时,刀具除了要承受高温、高压和强烈的摩擦外,还要承受很大的切削力、冲击和振动。

因此,刀具材料必须满足一下要求:

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即比工件材料硬和抗磨损能力。

常温硬度一般必须在62HRC以上。

耐磨性不仅与硬度有关,还往往与强度、韧度和金相组织结构等因素有关,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

一般而言,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马氏体中合金元素越多,金属碳化物的数量越多,晶粒越细,分布越均匀,耐磨性就越好。

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用以承受切削中的冲击和振动,避免崩刃和折断。

一般强度用抗弯强度σbb表示,韧性用冲击韧度αk表示。

一般而言,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其σbb值和αk值越低。

3)较高的耐热性(红硬性)和传热性。

刀具材料应在高温下保持高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和韧性,并具有良好的抗扩散、抗氧化的能力。

一般用保持其常温下切削性能所能承受的温度来表示耐热性。

刀具材料的导热(热导率)越大,则由刀具传出的热量越多,有利于降低切削温度和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4)较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为了便于刀具制造和刃磨,要求刀具材料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如锻造、热轧、焊接、切削加工、可磨削性、热处理性能等。

例如,材料的高温塑性对热轧刀具十分重要;对于焊接刀具和涂层刀具,还应考虑刀片与刀杆材料、涂层与基体材料线膨胀系数的匹配等.

刀具材料的选择,还应考虑经济性。

那些立足于本国资源、性能良好的刀具材料,可以降低成本,价格低廉,有利于推广使用。

应当指出,上述几项性能之间可能相互矛盾(如硬度高的刀具材料,其强度和韧性较低。

没有一种刀具材料能具备所有性能的最佳指标,而是各有所长。

所以在选择刀具材料时应合理选用。

刀具材料的分类

根据刀具材料的发展历程,现有的刀具材料可分为工具钢(包括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和超硬材料(包括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五大类。

(1)工具钢

工具钢可分为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是含碳量为0.65%~1.3%的优质碳素钢,常用钢号有TA7、T8A、T10A、T12A等。

这类钢工艺性能良好,经适当热处理,硬度可达60HRC~64HRC,有较高的耐磨性,价格低廉。

最大的缺点是热硬性差,在200℃~300℃时硬度开始降低,故允许的切削速度较低(5mm/min~10mm/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