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8118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doc

企业执行力的5个关键词

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往往是大同小异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大企业或是小企业都有一套属于自己原于实际而有非常理性的战略套路。

但为什么最后的功效似是而非,画皮难画骨呢?

其实是在执行环节上出了问题。

所以一家企业与对手的区别不在与高层战略,而在于他最后的执行能力。

执行力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那么如何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呢?

一、沟通是前提。

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2、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3、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4、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

5、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有好的理解力才会有好的执行力。

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沟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以在执行中分清战略的条条框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力达到使企业执行更顺畅。

二、协调是手段。

协调是内部资源。

好的执行力往往需要企业80%的资源投入而那些执行效率不高的企业资源投入甚至达不到20%,中间的60%就是差距,把资源协调调动在战略上,发挥集势效应,从上到下一个方向,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反馈是保障。

执行的好坏要经过反馈来得知。

反馈得来的效用可以用数据来展开,同时有从数据形成的曲线了解情况,以趋利弊害。

四、责任是关键。

企业的战略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而不仅仅只从单纯的道德上来约束,要从客观上形成一种奖惩制度,才能不会使执行作无用功。

在实施具体奖惩措施、奖金、工资调整、评选优秀、储备人才培养等,同时实行一定比率的淘汰制。

用大棒加胡萝卜来增强员工的敬业精神,来更好的管理执行力。

五、决心是基石。

狐疑犹豫,终必有悔;顾小失大,后必有害!

坚持这种人生信条同样也适合用于管理执行这个方面。

成功就是一扇门,如果战略这把钥匙已经找到,那么现在需要的只是钥匙插进去并朝正确的方向旋转就能把门打开。

论执行力的铸造

〔关键词〕执行力、团队精神、执行系统、激励。

西点军校建校202年,共培养1531位CEO,2012位总裁,5000余位副总裁,他所培养的工商界人士比哈佛还多,为什么?

同样,海尔、联想、华为、万科、三九等中国最著名的企业也存在一个巧合,那就是他们的老总们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王石、赵新先等都是军人出身。

为什么军人反而能在商界创造神话?

这个谜底就是执行力。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一、执行力及其现状

执行力是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体系、组织、文化或技术操作方法等把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

目前,“执行不力”是企业界的通病,他的表现形式有:

1、不知执行力为何物,把他曲解为权威或权力,仅凭老板或总裁说了算,没有合理的制度支撑,或者有一些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是个人凌驾于制度之上。

2、有相关的制度为执行做支撑,但长期是愿景一箩筐,议而不决,执而不行,流于“口头管理”,特别是出了问题反应慢,不能有效的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

3、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并重视执行,但缺乏合理的执行系统,执行阻力很大,以至于控制不力,效率低下。

这其实就是与没有合理的执行系统有关,导致执行不力和执行失真。

再好的东西不去执行,他就等于0。

二、执行力的误区分析

在企业成功的要素中,决策占30%,执行占60%,其他占10%。

故很多企业开始进行执行系统建设及加强对执行者的培训,但仍然有不少问题出现,现分析如下:

(一)、执行系统的6大误区

1、到处是重点。

只要存在3个以上重点要素就表示什么重点也没有,重点怎么可能有这么多?

重点常常是急需解决的2、3个核心问题。

如果把重点与非重点混在一起,下面的人无法合理的配置时间和精力,无法有针对性的去解决核心问题,这会挫伤企业的执行力。

2、不放弃任何机会。

  企业做大之后面临工种选择:

专业化或多元化。

一般而言,合理的多元化对品牌扩张和业务扩张有利,并能降低风险,但在扩张中,好多心浮气躁,任何机会都想抓在手中,使得管理制度朝令夕改,员工无所适从,最后真有好的战略或制度出台也得不到好的执行。

3、过分追求完美。

  过分追求完美是执行力低下的另一种表现,比如你要求原材料价值低、质量好、服务优、供货及时、押款时间长,那么采购员也许一辈子都买不到,因为他无法执行。

4、失灵的激励机制。

  主要表现为2种:

一是考核甲,奖励乙,即对甲进行考核,但把奖励给了实际没有真正被考核到的乙,这就是未能区别投机取巧的人所致。

通常投机取巧的善于表面工作,务实的人不擅长,结果一考核务实的不合格,奖励就这样被窃取。

二是只奖励成功者,不奖励失败者,这样会导致“只重视结果,不重视精神和思想”,对企业文化是一种挫伤,容易让成功者骄傲,失败者气馁。

5、忽视细节。

  差距从细节开始,1%的细节可以导致100%的失败,可以假设,一个饭店什么都好,就是端菜小姐手脏,那结果是什么?

(二)、执行者的5大误区

(1)、心态误区,有4种

1、自以为是。

  总认为上面的是合理的,在执行过程中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改动,结果是一级一级的改动下去,最后导致了执行的完全失真。

2、找借口和推卸责任。

出了问题就怪下属,怪条件等。

3、嘴巴尖,眼睛红。

  在同事面前说上司或其他同事的坏话,在外面说公司的坏话,看见同事比自己奖金高就眼红,攻击别人,从不检讨一下自己。

4、自命清高。

  以为自己是主管就了不起,摆架子,在客户面前死要尊严,决不愿意为客人提包倒水。

其实,在客人面前永远没有主管和经理。

这些心态误区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被别人效仿,激化内部矛盾,削弱执行效率。

(2)、能力误区

1、不学习不上进,能力倒退。

这些人不但成为不了企业进步的动力,反而是执行的阻力,因为他不吸收新思想,安于现状,反对改革。

2、把能力摆错了方向。

没有把能力和精力放在问题上。

3、纵容能力不够的人。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不想得罪人,当老好人;二是怕手下的人能力超过自己,启用比自己差的人,如此一来执行力就大打折扣了。

(3)、不授权

     把权利抓在手中,亲力亲为,结果下面的人没事做,自己却累得要死,而执行力效果不高,不能认为整天忙就是敬业,其实这是阻碍效率的提升。

(4)拉帮结派。

形成内部对立。

把“团队精神”和“团伙精神”混淆,搞权力投机。

(5)、过于维护自己的领导尊严。

     任何事情都是“同志们给我上”而不是“同志们跟我上”,不起带头表率作用,这如何去激励员工。

(6)、虎头蛇尾。

一旦这种习惯形成,后面的就无法执行下去了。

三、关于执行力提升的决策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执行不力的主要问题出在执行系统和执行者上,于是,就要求建立科学的执行系统和调整执行者的心态与行为。

(一)、规范战略制订,明晰业务流程,提炼核心内容。

    在制订战略时,必须保持严谨态度,不能朝令夕改,以便执行者能坚定的按照该方向执行下去,同时,找出主要内容,明晰内容的每个流程,把复杂的简单化,把简单的量化,用流程来推动执行者的工作,让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而不是事事靠领导来推动。

并在内容中提炼出几点核心内容,以便执行者能优先配置执行资源,而非到处是重点。

(二)、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重视团队精神建设。

     首先,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要想员工对公司忠诚,公司首先要对员工忠诚,要履行对员工的承诺,关心爱惜员工,不能开空头支票。

     其次,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

人不是天生就有奉献精神,公司可以用“你把工作超额完成了,公司会亏待你吗?

敢亏待你吗?

”等理念来教育员工。

同时,树立一些典型并予以一定的物资奖励,让奉献有回报,以此激励员工。

     再次,培养员工“坚决服从”的意识。

坚决服从不是被动的、抵制的服从,而是能动的善意的服从。

公司应在大小会议上灌输服从思想,允许大家在决策前提建议,一旦作出了决策,应坚决执行,对不服从者,一定严惩,否则,你也消极执行,他也消极执行,那谁来执行?

     另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团队精神建设:

1、树立美好的愿景,使员工了解本行业的魅力,本企业的前景和本人几年内会有什么样的位置与待遇,让大家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过滤员工不当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员工的团结。

2、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制订合理的奖惩制度。

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找准方向各司其职,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增进团结。

对于优秀的团队则给予崇高的荣誉和必要的物资奖励,而对于破坏团结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比如几年内不提供升职机会、扣除部分年终奖等。

3、加强教育,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育他们这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与自己的利益相关,并给员工算一算不团结会付出的代价和成本。

(三)、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

1、培训分级。

比如提供主管、经理等级别的培训,让每一个上进的员工都有培训机会,这也可以让员工明白自己将要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2、让培训完了的员工把内容讲给没有参加的同级别的员工听,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在培训的时候偷懒或培训后不复习。

3、对培训者进行考核。

  让其依据培训内容并结合公司情况拿出一些可行的方案,拿不出则记培训失误,免去其下次培训的机会。

4、每个主管以上的领导都要参与对内培训。

即让每个领导对自己的位置培养1-2个接班人,并讲明原因:

如你不培养候选人,公司即使想把你往更高的位置调也调不动了,因为你走了你的位置就没有人替代了。

同时,把这纳入业绩考核之中,凡培养不出的记为失职,扣除部分年终奖,培养出的则记功,给予特殊奖励。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执行者能力倒退或妒忌下属的事情发生,能提高整体的执行素质。

(四)、建立合理的极力机制

    激励是提高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果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有什么决策会执行不下去?

1、听觉激励。

  国人喜欢把爱藏在心里不说出来,这是爱的缺陷,如果你想赞誉下属,就一定要说出来,这是提高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视觉激励。

  把优秀员工的照片和事迹在公司光荣榜上贴出来,让大家都看到,以此激励这些获奖者及其他的员工。

3、奖励成功也要奖励失败。

  对成功者奖励是理所当然,但对失败者,只要是尽力了,精神可贵,就找出一些失败的典型事迹来进行奖励,以此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所创造的精神价值。

4、引入竞争机制。

  讲团队精神不是不讲竞争,但竞争又不同于斗争。

我们可以让员工给自己订任务,以达到激励双方的目的,又不伤和气。

5、予以批评。

端正批评的态度,批评不是不满的发泄,而是为了帮助对方。

用爱惜的心态批评下属,指出其错误并帮助他改正,这也是一种激励,并且是一种令人刻骨铭心的激励。

6、合理授权。

  合理授权是最高的激励方式之一,能帮助下属自我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