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81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docx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学校

用文化引领建幸福校园

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正确的、健康的文化,也能够对人的成长起着促进作用。

学校,做为一个育人的场所,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几年来,我校一直秉承着“幸福教育”的理念,着力打造一个能够让师生享受幸福的校园。

为此,我校实施了“用文化引领,建幸福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让师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传递幸福。

幸福“乐学”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

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是课堂的重要养分。

离开了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

一所学校的文化只有在课堂里面才是开放的,才能够称得上是广泛的开放。

针对课堂的学习性和传承性,我校开展了幸福“乐学”课堂文化建设。

我们的宗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寻找高效愉悦的因素,让课堂“有趣”“有效”“愉悦”“高效”

孟万金说:

幸福课堂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为“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这也是幸福教育的真谛和精髓。

课堂,应该像肖川博士所说的那样: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当这样的课堂实现的时候,才是真正幸福的课堂。

为了实现这样的梦想,我校做出了以下的努力。

具体措施:

1、品鉴优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组织教师到全国知名且改革卓有成效的学校参观学习。

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凤城六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二、品读教育专家的理论书籍,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

激励教师主动阅读与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管理有关的图书,引导教师学习先进育理念和教育专家的实践经验,从中汲取无限的理论滋养。

3、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通过读书激励的方式,发散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促使教师主动学习,主动实践;通过读书品鉴的活动,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教师团队协作,经验共享。

4、建设“乐学”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做学习的主人

(一)在课堂上引入“分组联动”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组与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将成绩纳入学生星级评价体系,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在本年度,我校“分组联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让课堂组合最优化、分工最优化、规则最优化、评价最优化,让课堂真正地成为高效课堂。

(二)我校开展了全员性质的“生本课堂”教学大赛,落实了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五、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有特长的学生感受到上课的幸福

六、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以保障特长生和后进生的学习也有所提高,感受学习的快乐。

七、进行学科教室的建设。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资源与环境互动的舞台,让学习资源方便地进入课堂学习环节,我们必须增加课堂的高度、宽度和厚度。

为此,在建设学科教室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准备一些学科必备的工具书;

(二)在语文课堂摆放一些文学名著;

(三)随着学习进程,灵活置办一些动态书籍;

(四)班级适当订阅一些学生喜欢阅读的报刊。

幸福“创新”德育文化

学校德育文化概括地说就是由全校成员共同创造、长期累积发展出来的价值信念、生活规范、做事的方法与态度,所形成的一切有形及无形的学校特质,是在德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德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总和。

德育文化建设,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为此,为了使德育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达成幸福教育的理念。

我校以关爱工程为引领,创新德育模式,创建阳光绿色的导引激励型德育模式。

根据我校地域特点,针对农村学生学情,以活动为载体,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主题德育教育,坚持做学生第一的教育,以生为本,相信学生,信任学生,激扬学生的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希望能让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关爱与肯定之中。

具体措施:

1、创新理念

“以人为本,教育引领,注重体验”是我们在教育中坚持的理念。

2、创新内容

(一)养成教育——送给学生相伴一生的好习惯是教育最大的功能。

(二)励志教育——向学生传递一种精神,为学生建设一所精神母校。

要让学生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奋斗的人生最美。

(三)阳光自信心态培养——走出自卑,健康成长。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

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4)特色教育——德育三字歌、阳光体育、活动育人。

●学校注重载体的有效运用,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创作“25中德育三字歌”,形成有序的德育,给我校校园文化和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带来深刻的变化。

●开展阳光大课间,学校通过合理设计,强化队列训练,提高广播操质量,提高常态化群体性体育锻炼质量,开展兵乓球、花式跳绳、毽球等体育运动的训练及比赛,营造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校园氛围。

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特色教育,每班一主题,使每班都有自己的特色教育。

如:

礼仪教育。

通过组织“学习礼仪规范”、“礼仪行为培训”、“学唱礼仪歌”、“学做礼仪操”。

(五)实施关爱工程——构建和谐校园

1、成立扶贫助学基金,号召全校师生献爱心;同时开展“党员干部一帮一”、“师生手拉手”活动,帮助因贫困而濒临辍学的孩子,使他们的求学之路不再那么艰难。

2、密切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方式转变。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新的教育形式面前,家校合作更加重要。

我们要优化教育资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让学校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当中去。

三、创新模式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把“导引激励型”德育模式分解为四个阶段:

导引——激励——体验——内化,并配以四个活动进程:

调动——带动——活动——行动,促使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4、创新形式

(一)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要落实以生为本的原则。

(二)创造真实的德育环境,让学生自我体会。

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三)把德育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德育在教学中贯彻。

(四)每一个主题教育不是孤立存在,单独运行的,而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五、创新评价

(一)用“优势”肯定学生,落实激励导向的评价。

(二)建立反思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反思班会,采用自我反思及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成长。

(三)建立学生评价手册,采用周总结、月评比的考核制度,实施过程评价。

六、在2014——2015年度,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德育队伍建设:

1、德育队伍不能只是使用,要充电

2、尝试现场会培训制度(卫生管理,星级评价,班级年段各有特色)

3、试行德育项目负责制。

4、领导干部包保制

(二)让学生管理自己,让学生服务他人

1、继续开发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岗位

2、加强指导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做学生干部导师

3、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总结与评价

(三)教育引领,活动育人,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

创新主题教育活动

(四)重新定义早恋

1、正向引导正面教育:

开设戏剧课,角色体验,让男女生正常交往

2、推荐书籍。

(五)加强家校合作

1老师是榜样,学生是桥梁,培训是手段

一流做榜样,二流做教练,三流做保姆

2请学生管理家长,着装规范礼仪沟通

3家长调解员尝试

4家校合作,老话题,新方法,

5尝试家长考核评价制度

6落实家访工作

幸福“务实”科研文化

科研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充分认识科研文化,打造先进的科研文化,对促进学校建设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能对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

而科研是要结合学校实际的,我校的实际就是建设幸福校园。

为此,我校提出了幸福“务实”科研文化。

具体措施:

一、小课题带动,形成科研氛围

二、启动“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子课题

三、搭建宣传平台,建立学校网站开展网络科研。

我校在网站建设上加大精力和物力上的投入,做好各方面的宣传工作。

为此,我校将研究一整套网站建设方案,将学校的各种信息发布到网站上,组织各科教师进行网络教研,并把自己设计的教学视频放到我校网站上,实现资源共享,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

幸福“和谐”人际文化

人际关系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与人产生的交往关系。

从学生层面来说,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学校教育中,构建一种和谐的人及文化对学生正确的人际关系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校我校努力打造一种幸福“和谐”人际文化。

具体措施:

一、开展角色互换活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学生与老师间的角色互换;学生与家长间的角色互换;学生与社会人之间的角色互换。

让学生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设想,将心比心,并且用温暖、尊重、了解的方式去沟通。

二、让学生学会倾听:

以一颗开放的心灵倾听,千万不要立即下价值判断,当一位好听众,用我们的心灵去听听对方的想法与感受,而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然后要坦诚地告诉对方,我们听到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

三、让学生学会赞美他人:

不断地找他人的优点赞美他。

四、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加强对自己的了解,知道自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幸福“发展”教师文化

一直以来,我校都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心态阳光,学习主动,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学习型、成长型的教师团队,从而打造具有农村教育特点的专家型教师作为教师培养的目标。

通过发展教师,让教师在工作中成长,从而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具体措施:

1、学习引领,读书促进,搭建成长平台

1、了解李镇西、魏书生等教育家的成长史,让教师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2、聆听窗外声音,请专家名师开讲座,使教师更好地接收外界新思想。

3、通过读书分享,读书交流等活动,促使教师汲取书中营养。

倾听他人的智慧,表达自己的思想。

4、善于反思,思考一些教育教学中的习惯、尴尬与精彩,在反思中总结经验。

5、发挥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做年轻人的榜样,教学上的导师。

通过教育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加速教师的成长。

二、搭建教师展示平台,创造教师实践机会,复制教师成功经验。

让教师在实践中成长

1、开展教学开放活动,优化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成长。

2、引导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在总结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把每节课、每名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研究,尝试撰写教育教学论著发展教师。

4、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

强化基本功训练,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培训和实践。

三、竞赛推动,典型打造,带动团队前进

1、在教学比赛中推出我校一批在全区具有影响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逐渐培养骨干教师的名师效应,形成学校名师工作室。

2、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培养我校的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

3、通过各种形式激励教师总结教育教学成果,形成论文、书籍及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教师寻求展示和推广的平台。

4、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

针对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点的差异,设立各种奖励,如论文奖、课题奖、优质课奖、课件奖、教学设计奖、教案奖、校本课优秀教师奖、研究性学习指导奖、优秀班主任奖、优秀备课组奖、优秀教研组奖等,努力促进每一类型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校本研修

(一)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素质:

1说课标说教材大赛

2教师基本功练功比赛

3中考试题总结比赛

(2)开发课堂观察评教体系:

建立学科课堂教学范式、学生评教、同行互导、教师赛课、学科导师制

(3)开展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沙龙

5、建立“教师教育幸福联盟”

(一)传帮带:

领导带骨干,老教师带青年教,青年教师带学生团队。

(二)校内教师经验交流

1、老教师座谈会,传经送宝

2、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分享

3、新教师培养依托青年教师社团和理想教育协会互动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主动发展,使青年教师张扬个性,激情工作。

幸福“引领”宣传文化

一所学校要想尽快发展,要想打造区域品牌学校,宣传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宣传,学校要让外界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现状、师资水平、教学成绩和学校特色等方面的内容,而如何开展宣传文化,我校也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具体措施:

1、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利用学校墙体,推介我校的幸福主题文化,让浓浓的文化氛围萦绕校园,建设幸福主题文化,凸显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2、增加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

三、举办各种类型的报告会、集合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学校形成的活动特色和教学特色。

四、创办二十五中学校报、校刊,以纸质媒介的形式发布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在办学中所取得的成绩。

从而,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形象。

五、建立长春市二十五中学网站。

现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我校在创建了二十五中学校网站后,密切了我校和外界的联系。

六、《幸福之音》广播站,要成为宣传二十五中主流文化的阵地,要传递阳光,播撒快乐。

幸福是人人所追求的,而在二十五中学校园,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在以追求幸福的方式来展开的。

我校会至始至终地坚持“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营造幸福文化,现在,我校正在幸福文化的濡养下,走在幸福教育的道路上,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