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836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docx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失真放大电路的研究

 

学院:

电信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马哲

学号:

12213046

任课教师:

刘颖

 

2014年5月30 日

 

 

1.实验要求 .........................2

2.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4

2.1 实验目的 ..............................4

2.2 知识点................................4

3.实验过程 .........................4

 

3.1 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4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17

3.3 分析研究实验数据..........................17

4.总结与体会 ......................18

 

5.参考文献 ........................19

 

1

 

1实验题目及要求

基本要求:

(1)输入一标准正弦波,频率 2kHz,幅度 50mV,输出正弦波频率 2kHz,幅

度 1V。

(2)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

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

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4)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真

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5)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真

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发挥部分

(1(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2) 任意选择一运算放大器,测出增益带宽积 fT。

并重新完成前面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

的工作。

(3) 将运放接成任意负反馈放大器,要求负载 2kΩ,放大倍数为 1,将振荡频率提高至 fT

的 95%,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失真,若将振荡器频率提高至 fT 的 110%,观察输出波形是

否失真。

(4)放大倍数保持 100,振荡频率提高至 fT 的 95%或更高一点,保持不失真放大,将纯阻

抗负载 2kΩ 替换为容抗负载 20μF,观察失真的输出波形。

(5) 设计电路,改善发挥部分(4)的输出波形失真。

附加部分:

(1)设计一频率范围在 20Hz~20kHz 语音放大器。

(2)将各种失真引入语音放大器, 观察、倾听语音输出。

失真研究:

(1)由单电源供电的运算放大器电路会出现哪种失真?

(2(负反馈可解决波形失真,解决的是哪类失真?

(3)测量增益带宽积 fT 有哪些方法?

(4)提高频率后若失真,属于哪类失真?

(5)电阻负载改成大容性负载会出现什么失真?

(6)有哪些方法可以克服电阻负载改成大容性负载出现的失真?

(7)用场效应管组成的放大电路或运算放大器同样会产生所研究的失真吗?

(8)当温度升高,晶体管组成的电路刚刚产生静态工作点漂移,使电路产生某种失真,此

时由场效应管组成的电路也同样失真吗?

为什么?

3

 

(9)归纳失真现象,并阐述解决失真的技术。

 

2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2.1 实验目的

( 1 )掌握失真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解决电路的失真问题——提高系统地构思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 2 ) 掌握消除放大电路各种失真技术——系统地归纳模拟电子技术中失真现象。

( 3 ) 具备通过现象分析电路结构特点——提高改善电路的能力。

2.2知识点

( 1 )输出波形失真可发生在基本放大、功率放大和负反馈放大等电路中,输出波形失真有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双向失真、交越失真,以及输出产生的谐波失真和不对称失真等。

 

(2) 射极偏置电路、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和 负反馈电路。

( 3 ) 克服各种失真的技术。

3实验过程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基本要求:

 输入一标准正弦波,频率 2kHz,幅度 50mV,输出正弦波频率 2kHz,幅度

1V。

经分析,我们可采用如图 1 所示的射级偏置电路:

 

4

 

图 1 射级偏置电路

分析知道,其增益为:

 

同时,对于基本要求中的

(2)、(3)、(4),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射级偏置电路,当静态工作点

太低时,导致输出波形失真,则为截止失真;

当静态工作点太高时,导致输出波形失真,则为饱和失真;当输入信号太大时,可能使被

放大的信号同时在饱和区与截止区,这就产生了双向失真。

于是,我们可以设计如图 2

所示电路满足题目要求。

 

图 2 射级偏置电路原理图

实验结果:

 

5

 

正常波形

 

截止失真

 

饱和失真

 

6

 

双向失真

对于基本要求中的(5),我们分析知道,此输出波形为交越失真。

我们可以采用乙类功率

放大器,改进时使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于是我们采用图 3 所示电路。

 

图 3 交越失真电路图

实验结果:

 

正常波形

 

7

 

交越失真

发挥部分:

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由波形图可知,此电路产生的是非对称失真,我们可以采用如图 4 所示电路。

 

图 4 非对称失真电路图

若要改善非对称失真,则只需在原电路图中引入负反馈失真。

 

8

 

实验结果:

 

非对称失真

 

改善后的波形

任意选择一运算放大器,测出增益带宽积 fT。

并重新完成前面基本要求和发挥部

分的工作。

 

图 5 测增益带宽 fT 运放的顶部底部双向失真电路原理图

 

9

 

实验结果:

测量增益带宽积 fT 时,我先记录下输入与输出波的峰值的比值,记做 Au,然后不断增大

输入波形的频率,使输出波形的峰值变为原来的 0.707 倍,记下此时的频率 f,则 fT =Au*f。

实验中我们测得 Au=2.4 f=279.6kHz ,可得 fT = Au*f=671.

将运放接成任意负反馈放大器,要求负载 2kΩ,放大倍数为 1,将振荡频率提高至

fT 的 95%,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失真,若将振荡器频率提高至 fT 的 110%,观察输出波形

是否失真。

 

图 6 负反馈放大电路

 

通过示波器测量,当振荡器频率提高至 fT/100 的 95%,观察输出波形没有失真,若将振

荡器频率提高至 fT/100 的 110%,观察输出波形失真。

放大倍数保持 100,振荡频率提高至 fT 的 95%或更高一点,保持不失真放大,将纯

阻抗负载 2kΩ 替换为容抗负载 20μF,观察失真的输出波形。

 

我们控制电位器 J2 是电路接入容性负载。

通过示波器测量,发现波形失真。

实验结果:

 

10

 

正常波形

 

容性负载失真

设计电路,改善发挥部分(4)的输出波形失真。

 

采用负反馈,通过开关 J1,使负反馈加大。

观察波形,得到:

实验结果:

 

11

 

改善后的波形

 

设计一频率范围在 20Hz~20kHz 语音放大器。

将各种失真引入语音放大器,观

察、倾听语音输出。

 

图 7 语音放大器电路图

失真研究:

(1).双向饱和截止失真的原理分析

①.截止失真原理分析

由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只有加到发射结上的电压高于 (开启电压,硅管为;锗

管为)时,发射结才有电流通过,而当发射结被加反向电压时(只要不超过其反向击穿电压),

只有很小的反向电流通过,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而在实际应用中,我

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信号需要放大,有较强的信号,有较弱的信号,也有反向的信号,根据

PN节的特性,当加到发射结上的信号为较弱的信号(小于开启电压),或者是反向信号时,发

12

 

射结是截止的,三极管不能起到放大的作用,输出的信号,也会出现严重的失真,此种失真

称为截止失真。

如图(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所示,此时,晶体三极管工作在三极管输出特

性曲线的截止区,呈现截止失真现象。

 

②.饱和失真原理分析

我们知道,当三极管的发射结被加正向电压且(开启电压)时,三极管的发射结有电

流通过。

发射区通过扩散运动向基区发射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其中一小部分与基区的空

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又由于集电极加反向电压,所以从发射极出来的大部分电子在集电

极电压作用下通过漂移运动到达集电极,形成集电极电流。

当集电极上加不同电压时,有以

下三种情况:

1).当集电结加反向电压时,集电结反偏。

此时,集电极有能力收集从发射极发射出的

电子,三极管处于稳定的放大状态。

此时,晶体三极管工作在输出特性曲线的放大区,能够

正常放大信号。

2).当集电极加正向电压,集电极正偏。

此时,发射极虽发射电子,但由于集电极收集电

子能力不足,即使基极电流增大,发射极发射电子电流增大,集电极电流也不会增大,

这种情况称为三极管的饱和导通。

饱和导通时,三极管对信号也失去了发放大作用,此

时三极管的失真称为饱和失真。

可见,饱和失真时晶体三极管工作在输出特性曲线的饱

和区,输出信号呈现饱和失真。

 

3).当集电结所加电压为零,即=0 时,三极管处于饱和放大的临界状态。

③.双向失真原理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三极管对信号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调整电路使三极管工作在合

 

13

 

适的静态工作点,即是放大信号在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放大区。

选取合适的输入信号可以

得到正常的放大波形,当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时,放大信号的幅度也成倍增加,此时放大信

号的幅度过大,导致放大信号的峰部超出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放大区,一部分在饱和区,

一部分在截止区,于是出现了双向失真。

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解释为放大信号同时出现了饱

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解决方法:

截止失真:

使静态工作点上移。

对于射极偏置电路,方法是增加基极的电压。

既是减

小 Rb1 或者增大 Rb2.

饱和失真:

使静态工作点下移。

对于射极偏置电路,方法是减小基极的电压。

既是增

大 Rb1 或者减小 Rb2.

双向失真:

减小输入信号或者换晶体管。

 

④.交越失真原理分析

失真的机理:

交越失真是乙类推挽放大器所特有的失真. 在推挽放大器中, 由 2 只晶体管分别在

输入信号的正、负半周导通, 对正、负半周信号进行放大. 而乙类放大器的特点是不给晶

体管建立静态偏置, 使其导通的时间恰好为信号的半个周期. 但是, 由于晶体管的输入

特性曲线在 VBE 较小时是弯曲的, 晶体管基本上不导通, 即存在死区电压 V r . 当输入

信号电压小于死区电压时, 2 只晶体管基本上都不导通. 这样,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

输出信号将不再是正弦波,即产生了失真..因此在正、负半周交替过零处会出现一些失真,

这个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解决方法:

消除交越失真的办法是给晶体管建立起始静态偏置, 使它的基极电压始终不小于死区

电压. 为了不使电路的效率明显降低, 起始静态偏置电流不应太大. 这样就把乙类推挽放大

器变成了经常使用的甲乙类推挽放大器.

14

 

在上述电路中,我们可以改变静态工作点,加大电阻阻值,产生 0.7V 压降的静态工作点

电压,使输入信号即使为 0 是,三极管也工作在线性区域。

既是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⑤.不对称失真

失真的机理:

如下图所示,不对称失真产生的原因是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中的线性区并非为完全线

性的,当输入 Ui 时,对应的 ib 上下并不完全对称,从而输出 Uo 也并非完全对称的。

 

解决方法:

采用负反馈,减小环内的非线性失真。

 

(1)由单电源供电的运算放大器电路会出现哪种失真?

单电源供电会出现一部分没有波形,是线性失真。

(2)负反馈可解决波形失真,解决的是哪类失真?

负反馈解决反馈环内的非线性失真,不能解决反馈环外的失真。

(3)测量增益带宽积 fT 有哪些方法?

a.可以首先测量带宽,然后测量增益,带宽乘以增益既是增益带宽积。

b.可以测量特征频率,即晶体管丧失电流放大能力的极限频率就是增益带宽积。

(4)提高频率后若失真,属于哪类失真?

提高频率后若失真,属于频率失真。

(5)电阻负载改成大容性负载会出现什么失真?

电阻负载改成大容性负载会出现相位失真。

(6)有哪些方法可以克服电阻负载改成大容性负载出现的失真?

可引入负反馈来克服电阻负载改成大容性负载出现的失真

(7)用场效应管组成的放大电路或运算放大器同样会产生所研究的失真吗?

 

15

 

会,因为场效应管也有不同的工作区,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静态工作点来产生不同的失真。

 

(8)当温度升高,晶体管组成的电路刚刚产生静态工作点漂移,使电路产生某种失真,

此时由场效应管组成的电路也同样失真吗?

为什么?

 

不会,因为场效应管只有多子参与导电,而三极管有多子和少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因少子浓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场效应管比三极管温度稳定性好。

所以温度升高时,场效

应管组成的电路不会产生同样失真。

 

(9)归纳失真现象,并阐述解决失真的技术。

失真现象: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双向失真,交越失真,不对称失真

放大电路是一种幅度的变化运算,对于理想的的放大电路,其输出信号应当如实的反映

输入信号,即他们尽管在幅度上不同,但波形应当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放大电路中,由于

种种原因,输出信号不可能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完全相同,产生了失真.

非线性失真是放大器件的工作点进入了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区,使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

不再保持线性关系而产生的失真.常见非线性失真有五种: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双向失真、

交越失真和不对称失真。

当静态工作点太低时,导致输出波形失真,则为截止失真;当静态工

作点太高时,导致输出波形失真,则为饱和失真。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是由于静态工作点选

择不合适造成的,而双向失真是由于输入信号太大造成的。

它的改进方法:

饱和失真:

使静态

工作点下移。

对于射极偏置电路,方法是增加基极的电压。

截止失真:

使静态工作点上移。

于射极偏置电路,方法是减小基极的电压。

双向失真:

减小输入信号或者换晶体管。

交越失真是在乙类功率放大器中,当输入信号变化时,不足以克服三极管的死区电压,三极

管不导通电。

在正、负半周交替过零处会出现一些失真。

它的改进方法:

去除失真的原理:

们可以改变静态工作点,加大电阻阻值或者加两个二极管,产生 0.7V 压降的静态工作点电

压,使没有输入信号,三极管也工作在线性区域。

既是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不对称失真,就是由于工艺等因素,导致电路不对称使输出信号的正负半周信号幅度、

波形,与输入信号不一致。

它的改进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负反馈,减小反馈环内产生的非线性

失真。

线性失真是放大器的频率特性不好,对输入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的增益不同或延时不

同而产生的失真.线性失真是由于放大电路中有隔直流电容、射极旁路电容、结电容和各种

寄生电容,使得它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所产生的增益及相移是不同的.常见的线性失真是

相位失真。

 

16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1)在不对称电路中,刚开始电路输出端没有加电容隔直流,造成输出很高。

之后添加隔直电

容,之后输出较为正常。

 

(2)在语言放大器电路的设计中,一开始选用了 LM324,但是效果一直不太好,后来查阅资

料选用了专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LM386,并增加了电容,发现效果较好。

 

3.3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饱和截止双向电路参数:

R1:

3k

R2:

24k

2 个变阻器:

500k

C1,C2:

10uF

三极管:

2N4401

测量数据:

输入 50mv,输出 1V

交越电路参数:

R1,R2,R3,R4:

1k

R5:

10k

 

17

 

三极管;2N4401,2N4403

二极管两个

开关 1 个

输入 2v,频率 500Hz

不对称电路参数;

R1,R2,R3,R4,R5:

10k

R6,R7:

1k

C1:

10uF

三极管三个:

2N4401

开关一个

增益带宽积参数:

R1,R2:

10k

R3:

5k

运放;LM324N

容性负载电路参数:

R1,R2,R3,R4:

1k

R5:

100k

R6:

2k

C1:

22uF

运放:

LM324

语音放大电路参数:

变阻器 R1:

10k

R2:

10k

C1,C2:

0.1uF

C3:

100uF

运放:

LM386N

 

4总结与体会

4.1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有那些创新

点。

 

研究放大电路信号失真的原理与掌握克服失真的方法对实际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

此次实验,我对模电中关于放大电路频率响应中的相关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

别是对失真及其克服方法这一块,我查阅了几本不同的教材,每一本教材的写法都有自己的

特色,因此极大地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深刻理解了放大电路中的各种失真及其产生

原理。

使用模拟电子技术中放大电路,把某一输入模拟信号经过一个电路,进行在幅度上放

18

 

大,然后输出。

对于理想的的放大电路,其输出信号应当如实的反映输入信号,即他们的频

谱成分应该相同,仅仅是幅度不同(看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幅度不同)。

但是,在实际放大电

路中,由于种种原因,输出信号不可能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完全相同,这就是电路产生了失真

的缘故。

失真分为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是放大器件的工作点进入了特性曲线

的非线性区,使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不再保持线性关系而产生的失真。

常见非线性失真有五

种: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双向失真、交越失真和不对称失真。

同时,为了找到关于放大电路失真方面的相关资料,我积极利用网上图书馆中的数据库,

大量搜索,进步一锻炼了我利用网络工具查找文献的能力。

在焊接电路板的时候,我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焊接语音放

大器电路时,我用废弃的 USB 线做了一个接线,配合移动电源可以为做为 5V 的电压源,同

时,我也用废弃的耳机线做了音频线,这样,我可以将电脑手机上的音乐引入电路中,通过

扬声器播放出来,效果还不错,这也极大的激发了我的创新热情。

4.2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希望在模电课的学习中,我们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我们就能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极大激发我们的创新潜能。

5参考文献

[1]路勇. 模拟集成电路基础[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2.

[2]童诗白, 华成英.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杨欣, Len, D, M, Nokes, 王玉凤.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第 2 版) [M]. 北京:

清华大

学出版社, 2010.

[4]张巍.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非线形失真及其解决办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009,(21):

264.DOI:

10.3969/j.issn.1673-1069.2009.21.243.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