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8449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学概论自考本科历年真题非选择题部分.doc

《政治学概论00312》自考本科历年真题200501—201301(非选择题部分)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行为主义政治学:

是20世纪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2.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由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根据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建立起来的国家。

3.新型专政:

是过去被剥削的广大劳动人民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

4.司法独立:

指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氏族制度的特点。

①内部禁止通婚;②决策组织是议事会;③成员有相互帮助、相互保护的义务;

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革命的类型和特征。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模式。

特征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和君主立宪制;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模式。

特征是打碎封建专制制度,消灭贵族,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③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模式。

特征是封建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压力下被迫进行资本主义改良,迫使国家出现转变。

3.马克思主义关于政体划分的标准。

①依据国体不同,分为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②最高国家权力的组成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④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利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

4.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和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其性质是执政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特征包括:

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②有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③不同政治团体的利益差别是建立在整体利益一致基础上的;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如何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①第一层次,是各种政治组织与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及运行制度;②第二层次,在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体现一个国家如何使用政治权力的权力结构问题。

第一种权力结构是行政权高于立法司法两权;第二种是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平行制衡的三权分立结构;第三种是立法权高于行政、司法权。

③第三层次,是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国家主权在国际政治中对于国家的意义。

①国家主权是国家获得参与国际政治生活能力的基础;②国家主权是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独立行为主体的必要条件;③国家主权是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具有与他国平等地位的重要保证;④国家主权是国家参与制定国际关系准则的前提;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1.政治学:

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32.主权:

国家的最高统治权,是指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33.国家形式:

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34.暴力强制:

暴力强制即暴力机关(如武装力量、警察、法院、监狱)对居民中那些危害国家安全、侵害人民生命财产,破坏公共事业的刑事犯罪分子依法予以打击、惩治;

35.多党制:

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各政党都可以依法单独或联合其它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36.国际政治:

是国际社会的组织体系和行为体系,是国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体系,是国际社会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37.暴力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①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暴力是国家产生的决定性因素;②评价:

是错误的,认为暴力起源于经济的发展过程;否认了国家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3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①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②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获得剩余价值;③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资本家以劳动者的市场价值购买劳动力,雇佣劳动者在交换过程中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而具有出卖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权利;④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

39.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和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联系:

①民族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②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区别:

①民族在阶级的含义不同;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范围不同;③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主要矛盾会由阶级矛盾转为民族矛盾;④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消失不同;

40.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文化的功能,是指政治文化中的各种因素对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影响和作用;①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②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影响;③影响政治过程;④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41.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①各国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主导性利益要求是其国内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的对外延伸;②各国的对外政策、对外活动是为其国内政治服务的;③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区别:

①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②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同;③政治行为主体不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42.论述美国两党制与英国两党制的区别。

①美国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总统竞选的获胜者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反对党;②英国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由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内阁,其成员也都是议会议员;③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④英国两党采取集中制;有严格的投票纪律,所有该党议员必须按本党的决定进行投票,在政党组织结构上,中央与地方组织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纽带,其活动;具有连续性;

43.结合实际,说明“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国家机构中的体现。

①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国家的一切权力雇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②保证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协调运作、依法进行权力制度;③保证立法和决定的民主化、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负责制;④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国家机构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联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1.政治:

政治就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32.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包括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33.君主制:

是以一名君主作为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

34.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指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

35.压力集团:

压力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不同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有组织参与影响政治决策形成过程的利益群体。

36.国际关系格局:

国际关系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国际社会舞台上的各种力量,特别是大国和国家集团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政治经济关系结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37.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资本主义本质特征:

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权组织,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与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

38.国家机构的阶级性。

①由国家的阶级本质所决定;②存在和活动具有鲜明阶级倾向和政治倾向;③集中体现在国家统治集团身上。

39.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②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任务是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③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按照民主集中制组成;④是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⑤具有独特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40.简述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

①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②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鲜明时代精神;③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④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帮助政治制度不断完善;⑤对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批判借鉴。

41.在国际政治中,与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相比,政党、政治团体和个人所起到的作用。

①提供非政府性、非国际组织性的对话信息渠道,使国际交流具有更大广泛普遍性;②解决国家和国际组织不能够解决的国际事务,满足国际、国内社会的需要;③表达国际社会中各方面的意愿和意志,间接影响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决策。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学者对政治的理解。

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于伦理道德;②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把政治说成立法和执法的过程;③把政治视作争夺权力玩弄权术的活动;④将政治视作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⑤把政治看成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43.在当代中国,为什么政治改革只能是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基本政治制度的改革。

①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行使政治权力而设置的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运行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总格局及其权力结构;②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同。

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解决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及实现政治权力的基本形式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

政治体制由基本政治制度决定,是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和实现形式;③政治改革不能基本政治制度的改革,因为:

一方面,改变基本政治制度就是改变中共的领导,改变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质,是不允许的。

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的权力结构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改变它意味着改变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性质,改变国体,这是不允许的;④政治改革只能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是由政治进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所决定的。

政治体制本身不完善,通过改革,可以理顺各种关系,明确责权关系,加强政权组织和各种政治组织之间的配合,发挥整体功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1.氏族:

是有血缘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32.社会主义国家:

也叫做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它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在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

33.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4.政党:

政党是阶级组织,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35.政治团体:

是指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那些不同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决策形成过程的利益群体。

36.国家主权:

是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即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权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37.契约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①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②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们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

③契约论既说明国家起源的必要性,也说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

④虽在反封建专制中有进步意义,但是没有历史事实根据的非科学理论。

3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称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②人民民主专政反映了我国国家政权基础的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专政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形式。

④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39.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职权。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行使国家一切权力,在其闭会期间,职权由其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其职权有:

①立法权。

②决定权。

③任免权。

④监督权。

40.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

①它是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它的具体作用是:

(1)组织功能。

(2)参政功能。

(3)民主监督功能。

(4)教育功能。

41.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中,“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

①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传统国家政权来源于血缘关系和君权神授,现代社会国家政权来源于政党、议会、选举等。

②政治制度化水平。

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内聚性程度越高,制度化水平越高,反之,制度化水平就低。

③政治文化。

参与型文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④政治参与。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政治参与程度提高的过程。

⑤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体现为,专门的政治部门产生以及政党、利益集团和通讯工具等的兴起。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42.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①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②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工人阶级觉悟和带领其进行革命斗争。

③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集体。

④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⑤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原则和工作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43.国家的基本职能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分为两类:

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内部职能又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二者所行使的范围、深度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政治职能的弱化,社会职能的扩展是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1.《君主论》:

意大利近代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撰写的一部关于君主统治权术的著作。

32.国家结构形式:

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同地方权力机关。

整体同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

33.行政立法权:

行政立法权即根据宪法和法律,政府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以及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制定暂行规定和条例的权力。

34.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是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

35.国际政治格局:

在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

36.政治总格局:

指一个国家中代表各阶级、阶层以及其他群体的政治组织之间与国家政权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体制。

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政权的性质问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37.国家权力及其特点。

①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②特点:

①强制力的垄断性②普遍的约束力③主权性

38.生产社会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生产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有组织的、相互联系的大规模生产;其表现为:

①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者集中在少数资本家企业中进行生产;②由于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造成企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更加密切;③通过市场调节,使资本主义生产形成一个不可侵害的整体;

39.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立法参与权的内容。

立法参与权即政府有权参与立法程序,由此构成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的制衡主要分为两方面:

①立法创议权,适用于议会制国家;②法律否决权,其在公布法律的程序中体现,适用于总统制国家

40.简述政党的主要功能。

①争取群众和教育群众;②集中阶级意志;③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41.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①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②国际法在主权国家处理相互关系过程中形成,其法律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③国际法约束的基础是相关国家承担的相关国际义务,其执行主要依靠相关国家的自愿、自动和自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论述压力集团与政党的区别。

①政党具有政治纲领,以掌握政权为主要目标,压力集团无系统的政治纲领,无直接掌权的要求;②政党有自己的候选人参加选举,压力集团无自己的侯选人;③政党代表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压力集团只代表某一集团的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只强调特殊集团的特殊利益;④政党在某种意义上是间接地、隐蔽地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在形式上,它是以全民利益的代表者身份出现;压力集团则明确直接地表达并采取各种手段去实现集团的利益;

43.论述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

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的原则;②时代精神原则,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要有时代特征;③有利于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原则,促进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政治制度的完善相配套;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原则,为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与社会主义新型政治、社会生活相适应;⑤兼收并蓄、批判借鉴原则,弘扬民族传统政治文明,吸收世界优秀政治文化成果,在批判借鉴基础上兼收并蓄,为构建中国新型政治文化服务;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1.家长制家庭:

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特点:

一是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二是父权

32.法西斯国家:

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动摇的产物,是特定资本主义国家为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一种制度选择

33.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神速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34.大国沙文主义:

大国沙文主义,是指大国在对待小国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反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35.两党制:

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36.国际法:

又称国际公法。

一般认为,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来规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和活动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37.《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①国家是阶级组织;②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③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④消灭私有制,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⑤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38.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政治革命是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方式,它与革命有本质区别;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都是通过社会变革更替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被更替,而是自行消亡的;

39.资产阶级民族同化的实质。

①这里的民族同化是指强制性的民族同化,是指统治民族强制推行同化政策,迫使社会上其他民族全体或部分改变其民族特点,使其成为另一个民族;②其实质是反动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压迫的表现;是资产阶级民族优劣观的必然结果;③资产阶级民族同化与发展比较慢的民族受发展比较先进的民族影响,形成与先进民族共同的特点根据不同;

40.压力集团影响政治过程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①参与选举,影响竞选;②游说议员,影响政治决策过程;③影响政府决策;④对司法机关施加影响;⑤掌控媒体,影响舆论;

41.在进行社会改革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政治改革一般采取自上而下的渐进和平方式,因此改革中要注意改革速度的控制,不应过急;其次,要注意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一般以经济改革为先导,再着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再次,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注意改革措施与环境的协调;注意各项措施之间的密切配合,确保政治改革在稳定条件下进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具有如下特征:

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③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④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其思想特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43.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即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依据有三:

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即对世界上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作用的总的观点和看法;②人类社会发展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③基本原则反映了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根本利益;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1.国家权力:

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32.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即政体,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需要对国家政权结构的设计,是最高政权机关内部权力分配关系的形式。

33.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34.政治社会化:

指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35.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中形成并通过政治社会化确定的,持久影响一定阶级、民族、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的政治政治思想意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评价的总和。

36.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物质力量、制度力量、精神力量的有机总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37.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①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②公共权力的设立,也就是国家强制机关的出现;

38.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①民族问题的核心是民族平等和团结问题,阶级问题的核心是通过阶级斗争获得权利问题;②民族问题涉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内部问题不属于民族问题;③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更为广泛和复杂;

39.资产阶级政党有哪些主要特点?

①标榜”超阶级性”;②政党活动以议会为中心;③组织特征是两极分化;④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⑤坚持”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原则;

40.革命的作用及其表现。

革命是实现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实现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改变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

首先,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冲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其次,革命是改变政治环境,更新政治体系,促进整体政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再次,革命是改变旧的传统道德规范、旧的风俗习惯、旧的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

41.国际政治基本政治力量的特点。

①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政治活动中具有强大的主导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是世界范围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基本力量;②是特定时期世界主要矛盾关系的承担者;③既可以是由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构成的,也可以是由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集合体(联盟、同盟)构成的;④以经济力为基础的,但也是多种力量综合构成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42.论述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特征。

①它是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②它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③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④它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⑤具有独特的思想原则和工作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43.结合实际,说明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纵向上看,政治发展的性质是依社会发展的性质而转移的;从横向上看,政治要素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与其他社会要素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