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847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docx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范文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响应党的“科技兴国”的思想,活动期间将通过丰富多彩的编程科技课堂和科学实验课堂,激发广大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推进学校科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促进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本次科技进校园活动以“创意和科学”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课堂,孩子动手秀“中国梦”,成就学生们的科学梦。

  二、活动主题:

  睿智乐学创优高能

  三、活动口号:

  动手编程,成就未来

  四、承办单位:

  睿创机器人科技中心

  五、合作单位:

  长东小学

  六、活动目标及具体安排

  1、活动目标:

为了促进学校创建“科技校园”的工作,推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全面展开,通过动手探究科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工作精神,通过各种科技艺术教育形式,增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思维开发;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陶冶情操,优化学生个性化发展,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体现“动手秀科学”与“科技兴国”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2、具体安排①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搭建充分体验科技的魅力②让孩子们可以做一幅关于未来科技的`手抄报。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2

  一、活动主题:

  创新、体验、成长,通过参与活动充分理解并弘扬雷锋精神。

  二、活动目标:

  通过校园科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和审美观。

在学雷锋的大环境下,激励学生充分发扬雷锋刻苦钻研、勤俭节约、不畏困难等精神,做文明、创新少年。

  三、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

  3月20日――4月20日

  五、组织机构:

  组委会主任:

孙培文副主任:

汤正和、汪国义、何迎杰、向赞勋、李清江、易鹏、徐庆华委员:

黄生林、黄河明、陶妙如、孙毅文、张修明、王赛艳、薛建荣、谷金瑛、

  李璐丹、刘辉、彭超、陈卫华、滕宇宙、易红霞、邓林海、徐科、朱美香、王娟

  总协调:

朱美香工作人员安排:

  1、总裁判长:

汪国义

  2、副总裁判长:

朱美香

  3、安全组长:

汪传坤

  组员:

黄生林、彭超、陈卫华、刘辉、滕宇宙、易红霞

  4、宣传负责:

胡汉华

  5、后勤负责:

孙毅文

  6、各项目负责人员见附件《科技节项目及裁判员安排》

  六、具体安排:

  

(一)活动内容:

  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主题活动和14项竞赛活动(静态展示+现场比赛)。

  

(二)、活动项目说明及日程安排:

  a、宣传活动:

  1、科技节期间,通过电子屏幕、校园电视台、国旗下演讲、广播、黑板报、宣传画廊、展板等形式宣传本届科技节的主题。

  协助部门:

校办、学生处、各部德育办

  2、开幕式暂定4月20日举行。

(开幕式程序附后)

  b、主题活动:

  1、听科普电视讲座负责:

朱美香(拟定机器人知识讲座)

  2、观看科普影片负责:

德育办、各班主任

  3、阅读科普书籍负责:

德育办、各班主任

  4、科技大篷车进校园。

与好小子机器人学校联合,利用实物演示和科普展板,全方位地向师生展示机器人科技原理,宣传科学知识。

(4/20)负责:

朱美香

  c、竞赛活动:

  1、环保仿生机器人创意制作竞赛。

(4/13上交,4/17展示)负责:

科技组(徐科)

  要求模仿生物形态、结构、力学性质等,如模仿人类的躯体和四肢的组织结构,实现双足步行机器人的行走和跑跳等。

原则上不限定参赛使用的器材,但不得选用污染环境、有害健康的器材。

可以利用机器人器材套件开展设计和搭建,提倡在参赛作品中一定程度采用自制器材。

根据作品的新颖性、科学性、外观设计、制作工艺等评分。

要求注明作品名称、作者。

(每班不低于2件。

  2、建筑模型竞赛。

(4/13上交,4/17展示)负责:

科技组(朱美香)

  要求利用指定套材进行设计制作,设计构思的书面阐述随模型一同提交。

根据创意(50分)建造(30分)、印象(10分)、设计构思书面阐述(10分)等方面进行评比。

  3、科幻画。

(4/13上交,4/17展示)负责:

各部美术老师(刘趣)

  主题“随风飞行”。

作品纸张尺寸为a3规格:

420mm×297mm,不符合此规格的作品一律无效。

(注:

一定要画飞行器,画面要出现“fai”字样。

)凡参赛的作品都要在作品右下角面贴上标签,写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指导老师,作品背面需要用简短的文字写出作品所表现的主题。

(每班不超过5件)设辅导奖3名

  4、科普征文竞赛。

(4/13上交,4/17展示)负责:

各部语文组

  3年级以上学生参与,内容要求:

a、观看科普影片或阅读科普书籍后的有关内容。

如:

想象作文、读后感、创新金点子、美化环境方案设计、节约能源方法设计等。

b、科技节活动方案设计。

各班先预选,交3份。

设辅导奖6名。

  5、小发明竞赛。

(4/13上交,4/17展示)负责:

科技组

  以实物为主的各类小发明创造、小手工设计制作类作品。

作品要附带文字或图片说明,简要介绍创新点及设计思路。

按规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集体上报,上报时须填写作品名称、班级、姓名、辅导老师。

设辅导奖6名。

(优秀作品不限定数量)

  6、教师教具设计制作竞赛。

(4/13上交,4/17展示)负责:

各部教务办(聘请教务处专家进行评选)

  参赛对象:

各部在岗专/兼职教师。

各参赛者必须亲手制作挂图、教学模型等形式的教具,不包括课件,买来的成品或仿制品不能参加比赛;制作的教具要适合我校相应层次的学生使用,能充分体现实用性和科学性;每一件教具都要书面注明教具名称、适用学科和使用说明等。

制作教具所用材料由个人准备。

各部不少于2件作品,优秀作品不设上限。

  7、“奇思妙想闯七关”方案设计竞赛。

(4/13上交,4/17展示)负责:

科技组

  3年级以上学生参加,以班级为单位,每2―4人一组。

主题:

1、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2、雷锋精神。

参赛者根据主题设计方案,要求包含七个不同的环节,利用七种不同的传动方式表达主题。

方案要求附简图。

设辅导奖6名

  8、电脑制作竞赛。

负责:

各部计算机教师

  全体学生参与,具体内容要求参照《同升湖实验学校第十二届校园科技节电脑制作比赛细则》。

设辅导奖3名。

  9、纸桥承重竞赛。

(4/17)负责:

小学部科技辅导员

  小学1―6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每4人一组。

要求只使用10张a4纸和剪刀、胶水等材料设计制作,桥墩高度为8cm,跨度15cm,桥面有5cm×5cm平台承放重物。

根据桥体承重量和美观程度评奖。

  10、遥控直升飞机任务赛。

(4/20)负责:

待定

  要求参赛选手操纵模型依次完成各飞行科目。

允许参赛选手跟随模型操纵。

每轮模型依次完成各飞行科目所得分之和为该轮比赛成绩。

以得分多少排列名次。

  11、橡筋动力飞机留空竞时赛。

(4/20)负责:

待定

  小学1―6年级。

由大会现场发放一套指定的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套材,要求参赛选手在30分内完成一架飞机的创意制作与调试。

参赛选手完成制作后进行飞行比赛。

以留空时间记录比赛成绩。

每位选手有两轮比赛,取其中最好一轮成绩为最终成绩。

  12、“嘉年华”豪华游电动模型制作竞赛。

(4/20)负责:

待定

  3年级以上学生参加。

要求参赛运动员使用自带工具将竞赛组委会提供的模型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模型组装。

以模型完成的效果排列名次。

  13、“嘉年华”豪华游电动模型航向赛。

(4/20)负责:

待定

  要求运动员使用自行组装的竞赛规定模型,依靠模型自身动力在规定的水域,完成航向任务。

以航向成绩及有效航行时间的长短排列名次。

  14、四驱车现场拼装竞赛。

(4/20)负责:

待定

  小学一二年级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

指定模型,采用预决赛方式,按编号分小组进行比赛。

完成拼装后,即进行审验。

以拼装时间的长短排列名次。

  15、遥控车安全行车积分赛。

(4/20)负责:

待定

  本项目是模拟遵守交通安全规定的前提下,完成任务的比赛。

参赛选手需现场制作模型,并遥控赛车完成规定行驶任务,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行车任务加分,违反交通规则扣分。

每轮完成各项任务得分之和减去扣分为该轮比赛成绩。

以积分高低排列名次。

每位运动员有两次比赛机会,取其中最好成绩为该运动员的最终成绩。

  七、奖励办法:

  1、个人项目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发放奖状及奖品;集体项目根据规则设奖。

  2、个别项目设优秀辅导奖,发放奖状及奖品。

  3、设优秀裁判员奖3名。

  4、设班级组织奖和团体总分奖(个人项目一、二、三等奖分别以5分、3分、1分计入班级团体总分,团体项目得分×2)。

小学部团体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中学部(含高中、国际部)团体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

  5、综合学生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各学部设科技活动全能奖3名,给予奖励。

  6、总校根据各学部宣传组织、学生参与、竞赛成绩等综合情况,设学部组织奖,一、二等奖各1个。

  科技进入校园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学习家乡名人王诤将军的科学创新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平台,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科技魅力,在探索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突出科技创新亮点,特举办戴溪小学第十二届校园科技节活动。

  二、活动主题

  将军引领成长科技点燃梦想

  三、活动口号

  我实践我体验我创造我快乐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戚伯萍

  副组长:

端敏明、吴宏伟

  组员:

陆敏雅、徐玲、黄彩凤、邵建峰、祝铭、时珍、吴志成、顾靖溢、顾红樱、庄轶婷、吴彩凤、俞小吉

  五、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14日―2019年10月28日

  六、活动内容

  

(一)科普宣传

  1.科技节开幕式(10月14日上午大课间)

  

(1)国旗下讲话,进行宣传启动工作(公布主题、口号及活动安排简介)

  

(2)学生代表发言(科学就在身边及自己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体会)

  (3)校长讲话,宣布第十二届校园科技节开幕。

  (4)观摩火箭升空。

  2.参观王诤科普馆,了解王诤,学习王诤,体验科技,畅想科技。

(10月18日)(低年级)

  负责人:

各班主任

  总负责:

顾红樱、庄轶婷(包括组织、摄影、简讯)

  3。

开展一节以“学习王诤”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课(10月18日)。

(一――六年级)

  观看《王诤纪录片》,学习王诤将军在电子科技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创新运用的科学经历。

  负责人:

各班主任

  总负责:

德育办(包括组织、摄影、简讯)

  4。

出一期科普板报:

充分体现本届科技节的活动宗旨,努力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十月份)(各年级)

  负责人:

各班主任

  总负责:

德育办

  5。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时间待定)

  联合常州市晨宇科普培训有限公司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各年级)

  

(二)科技竞赛

  1。

水果标牌创作比赛(一二年级)

  

(1)要求:

观察水果形状,创作水果标牌,写明水果的名称,用1―2句话描述其功效。

  每件作品背后必须附有:

班级、姓名、辅导老师。

每班选送参赛作品2件。

  

(2)负责人:

综合实践老师。

  总负责:

庄轶婷(包括组织、摄影、评奖、简讯)

  (3)评委:

黄琴芬、庄轶婷、顾红樱

  各年级分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4)上交:

10月24日前交到二年级办公室。

  (5)展出:

校园橱窗(庄轶婷老师负责)。

  2.植物名片创作比赛(三四年级)

  

(1)要求:

以各类植物为观察对象,进行植物名片设计制作,形式不限,写明植物的名称,习性、花语、相关诗词等。

  每件作品背后必须附有:

班级、姓名、辅导老师。

每班选送参赛作品2件。

  

(2)负责人:

综合实践老师。

  总负责:

吴彩凤(包括组织、摄影、评奖、简讯)

  (3)评委:

黄琴芬、吴彩凤、史丽英

  各年级分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4)上交:

10月24日前交到四年级办公室。

  (5)展出:

校园橱窗(吴彩凤老师负责)。

  3.小盆栽创意比赛(五六年级)

  

(1)要求:

以着重学习种花养花的知识、亲身体验花卉种植,观察花卉生长为主题,选择自己喜欢的个性花种和花盆,亲自动手种植盆栽,通过种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盆栽必须是自己种植的作品。

参加比赛时每盆作品必须同时上交1―2张成长过程照片(两张照片打印在一页A4),彩色、黑白皆可。

  每盆作品底部须附:

班级、姓名、辅导老师。

(写在标签上)每班选送参赛作品2盆。

  

(2)负责人:

综合实践老师

  总负责:

俞小吉(包括组织、摄影、评奖、简讯)

  (3)评委:

黄琴芬、俞小吉、邹含嫣

  各年级分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4)上交:

10月24日前交到六年级办公室。

  (5)展出:

闭幕式、操场(俞小吉老师负责)。

  4.科幻画比赛(各年级)

  

(1)要求:

  着眼于新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绘出未来科学的美丽画卷。

参赛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等绘画技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

每件作品要求整洁。

  参赛用纸由美术组统一发放。

每件作品背后必须附有:

班级、姓名、辅导老师、作品名称。

(写在标签上)每班选送参赛作品2份。

  

(2)负责人:

各美术老师。

  总负责:

时珍(包括组织、摄影、评奖、简讯)

  (3)评委:

时珍、邵建峰、吴小菊。

  各年级分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4)上交:

10月24日将作品交时珍老师处。

  各年级分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5)展出:

校园橱窗(时珍老师负责)。

  5.科学小发明、小制作比赛(三、四、五、六年级)

  

(1)要求:

  活动说明:

用身边的旧电器、旧玩具等废旧物品或玩具,运用“声、光、电、磁、机械”等科学原理创新制作科技玩具、模型、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比赛作品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并与学生课余生活密切联系,提倡以废旧物品为材料进行科技制作。

必要时可由家长或科技辅导员协助完成。

  每件作品须附:

班级、姓名、辅导老师、作品名称。

(写在标签上)每班选送参赛作品2份。

  

(2)负责人:

科学老师。

  总负责:

邵建峰(包括组织、摄影、评奖、简讯)

  (3)评委:

邵建峰、祝铭、陆敏雅。

  各年级分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4)上交:

10月24日将小发明(可以是创意)、小制作交邵建峰老师处。

  各年级分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5)展出:

闭幕式、操场(邵建峰老师负责)

  6.九连环比赛

  

(1)要求:

  学校提供比赛用九连环。

每轮比赛前九连环由选手拆完,并再将九连环恢复好,时间短者优胜。

三――六年级九连环社团选手均可报名参赛。

  

(2)负责人:

顾靖溢(包括组织、摄影、评奖、简讯)

  (3)比赛时间:

10月x日下午大课间。

  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4)展出:

闭幕式、操场(顾靖溢老师负责)

  7.数棋比赛

  

(1)要求:

  学校提供比赛用数棋。

采用“移、邻、单跨、连跨”等行棋规则下棋,积分多者胜出,相同积分,先归位者胜出。

各年级数棋社团选手均可报名参赛。

  

(2)负责人:

吴志成、王沁芳、孙雷云(包括组织、摄影、评奖)

  总负责:

吴志成(包括简讯)

  (3)比赛时间:

10月x日下午大课间。

  各年级分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8.魔方

  

(1)要求:

  学校提供比赛用魔方。

每轮比赛前魔方由裁判员背对参赛选手打乱,打乱步骤30步,参赛选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六面还原。

魔方社团选手均可报名参赛。

  

(2)负责人:

陆敏雅(包括组织、摄影、评奖、简讯)

  (3)比赛时间:

10月x日下午大课间。

  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4)展出:

闭幕式、操场(陆敏雅老师负责)

  9.汽车模型比赛

  

(1)内容:

  F1空气动力车竞速赛和四驱车拼装赛。

车模社团选手均可报名参赛。

  

(2)负责人:

祝铭(包括组织、摄影、评奖、简讯)

  (3)比赛时间:

10月x日下午大课间。

  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

  (三)活动表彰

  利用闭幕式(10月28日大课间)进行第十二届校园科技节表彰大会。

  科技之星:

学生按获奖计分(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合算累计总分,低年级各设科技之星1――2名,中高年级各设科技之星3――5名,允许并列名次。

  优秀科技辅导员:

按不同类别的辅导老师分开进行,每个年级设优秀科技辅导员1名,允许有并列名次。

  优胜班级:

各班学生各项活动的成绩合计分为班级总得分,每个年级设优胜班级1个,允许有并列名次。

  友情提醒:

如果有部分单项活动没有参加,则取消“优秀科技辅导员”“优胜班级”的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