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848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docx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参考配合比与生产配方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合比和生产配方

一配合比基础概念

1钙硅比

如前所述,加气混凝土之所以能够含有一定强度,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加气混凝土基础组成材料中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在蒸压养护条件下相互作用,氧化钙和二氧化硅之间进行水热合成反应产生新水化产物结果。

所以,为了取得必需水化产物(包含质量和数量),必需使原材料中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硅(SiO2)成份之间维持一定百分比,使其能够进行充足有效反应,从而达成使加气混凝土取得强度目标。

我们把加气混凝土原材料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硅之间这种百分比关系,称为加气混凝土钙硅比。

它是加气混凝土组成材料中CaO和SiO2总和摩尔数比,称为钙硅比,写成C/S。

加气混凝土不一样于水泥等其它硅酸盐材料,其强度还包含气孔形状和结构,而良好气孔和结构又有懒于料浆发气膨胀过程。

所以,对某一品种加气混凝土和一定材料,生产工艺来说,C/S有一个最好值和最好范围。

从中国关键三种加气混凝土品种来看,水泥-矿渣-砂加气混凝土C/S在0.54左右;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C/S在0.8左右;而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C/S约在0.7~0.8之间。

加气混凝土钙硅比不一样于溶液中摩尔比,更不等于水化硅酸钙碱度。

所以,不能机械地把钙硅比和水化产物组成和性能等同起来。

2水料比

水在加气混凝土生产中是很关键,它既是发气反应和水热合成反应参与组分,又是使各物料均匀混合和进行多种化学反应必需介质,水量多少直接关系到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好坏。

衡量配方中用水量多少,常见水料比这个概念。

水料比指料浆中总含水量和加气混凝土干物料总和之比。

水料比=总用水量/基础组成材料干重量

水料比不仅为了满足化学反应需要,更关键是为了满足浇注成型需要。

合适水料比能够使料浆含有适宜流动性。

为发气膨胀提供必需条件;合适水料比能够使料浆保持适宜极限剪切应力,使发气顺畅,料浆稠度适宜,从而使加气混凝土取得良好气孔结构,进而对加气混凝土性能产生有利影响。

不一样加气混凝土品种,原材料性能及产品体积密度,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全部有它最好水料比。

通常来说,体积密度500kg/m3水泥矿渣~砂加气混凝土最好水料比为0.55~0.65;500kg/m3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最好水料比为0.65~0.75;500kg/m3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最好水料比为0.60~0.75。

从加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和制品强度出发,通常期望水料比能够稳定在较小范围内,并保持较低数值,而当因材料波动需较大范围变动水料比时,将影响浇注稳定性、气孔结构和坯体稠化硬化速度,从而大大地影响到制品质量。

3设计体积密度

加气混凝土体积密度(原称容重)是加气混凝土制品一个关键物理性能指标。

体积密度和制品含水量相关。

通常,可分为出釜体积密度和绝干体积密度,在自然状态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制品含水因空气湿度相对稳定而达成相对平衡,此时称为自然状态体积密度(因气候条件而变)。

加气混凝土设计体积密度是进行配合比计算基础依据之一,代表所设计加气混凝土制品在完成蒸压养护后,单位体积理论干燥重量。

即包含各基础组成材料干物料总量和制品中非蒸发水总量(其中包含化学结合水和凝胶水)。

二加气混凝土配合比

加气混凝土和其它混凝土一样是由多个材料组成。

所以,就存在用哪多个材料,每种材料用多少问题.配料中所采取多种材料用量百分比就叫作配合比。

对加气混凝土而言,确定一个良好配合比,必需满足下列要求:

(1)制品含有良好使用性能,符合建筑要求。

在很多性能中,首先是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同时,也要考虑到制品耐久性等性能。

(2)制品或坯体含有良好工艺性能,和工厂生产条件相适应。

如浇注稳定性。

料浆流动性(稠度)、硬化时间和简捷工艺步骤等。

(3)所采取原材料品种少,起源广泛,价格低廉,无污染或低污染,并尽可能多利用工业废料。

加气混凝土配合比确实定和使用,通常要经过理论配合比研究试验,生产用基础配合比确实定,并考虑配合比经济性,最终计算确定配方。

1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配合比

(1)钙质材料选择

水泥和石灰全部能够单独作为钙质材料来生产加气混凝土,但全部存在部分缺点。

以水泥作单一钙质材料,其最适宜用量为40%。

不仅水泥用量大,产品成本高,而且制品强度较低;而采取石灰作单一钙质材料,粉煤灰即使能够用到75%以上,不过,因为石灰用量单一,其消化特征和硬化特点不能得到有效调整和补充。

通常来说,坯体往往在早期硬化速度较快(快于发气速度),以后期硬化速度又较慢,坯体强度低,静停时间长,难以适应机械切割;又因为石灰质量波动较大,作为单一钙质材料时,增加了控制难度。

所以,现在中国加气混凝土厂全部趋向于使用水泥-石灰(以石灰为主)混合钙质材料。

这么,既能够降低水泥用量,又能够愈加好地控制生产。

需要说明是,也有少数工厂现在采取石灰单一钙质材料进行生产,这和所使用硅质材料粉煤灰质量及工厂生产控制水平亲密相关。

(2)水泥和石灰用量

当配方C/S比确定后,仅是确定了粉煤灰和石灰加水泥百分比,确定石灰和水泥各占多少,也是一个相当复杂过程,期间,要考虑到形成水化产物,也要考虑到生产中工艺参数控制,以形成良好气孔结构;还要考虑到生产周期长短。

通常说来,在钙质材料中,起关键作用是石灰,这是因为石灰是CaO关键提供材料,也是料浆中热量关键提供者,对制品性能起着关键作用,更对料浆稠化过程及坯体早期强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水泥也是CaO提供者,但其遇水后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水化硅酸钙凝胶,料浆粘度快速增加;坯体形成后,水泥初凝促进了坯体强度提升,从而有利于切割,这对加气混凝土生产来说意义巨大,也就是说,水泥作用关键是确保浇注稳定性并加速坯体硬化。

通常,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配比中,石灰用量约为18%~25%:

水泥用量则是6%~15%,石灰和水泥总量占30%~35%对应地粉煤灰为65%~70%。

(3)石膏用量

石膏在加气混凝土生产中作用也含有双重性,在蒸压粉煤灰制品中,因为石膏参与形成水化产物,掺加石膏能够显著提升强度,降低收缩,碳系数也有很大提升。

同时,在浇注过程中,对石灰消解有着显著延缓作用,从而减慢了料浆稠化速度。

所以,石膏掺入量,既要考虑提升制品性能,也要考虑控制工艺参数。

如料浆水料比、石灰质量及用量等,通常石膏掺人量控制在5%以内。

(4)铝粉用量

铝粉用量取决于加气混凝土体积密度。

在使用相同质量铝粉时,制品体积密度越大,则铝粉用量越小。

理论上,我们能够依据制品体积密度正确计算出铝粉用量:

依据铝粉在碱性条件下,置换水中氢反应式:

2Al+3Ca(OH)2+6H2O3CaO·Al2O3·6H2O+3H2  ↑

可知,2克分子纯金属铝,可产生3克分子氢气,而在标准状态下,l克分子气体体积是22.4l,铝原子量是27,所以,铝粉产气量为:

V0=22.4×[3/(2×27)]=1.24l/g

依据上式,能够用气态方程(V1/T1)=(V2/T2)求出任何温度下铝粉产气量:

加气混凝土体积能够简化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基础组成材料绝对体积,另一部分是铝粉发气后形成气孔体积。

依据气孔体积,能够计算铝粉用量:

m铝=V孔/(V2·K)

式中:

m铝——单位制品铝粉用量(g/m3);

V2——浇注温度时铝理论产气量(l/g);

K——活性铝含量

气孔体积等于制品体积减去各原材料及水所占体积(经过材料用量和各自比重求得)。

不过,在生产过程中,发气量受到随时改变温度、料浆稠度等很多原因影响,经过理论计算来确定铝粉用量既不可能,也无必需。

工厂全部是在实践基础上经验选择,并随时调整。

通常,采取铝粉膏时,生产600kg/m3加气混凝土以干物料8/万百分比加铝粉膏。

(5)废料浆

使用废料浆,不仅能够降低二次污染,而且能够大大改善料浆性能,提升浇注稳定性,而且提升制品性能。

因为(新鲜)废料浆中,含有大量Ca(OH)2及水化硅酸钙凝胶,提升了料浆粘度,改善了浆体性能。

通常,废料浆加入以5%为宜。

2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

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是历史最悠久品种。

但各国配合比因各地材料及经济原因也各不相同。

(1)钙质材料在配料中和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有相同情形,通常来说,单独使用水泥,不仅水泥用量大(多达35~40%),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坯体硬化慢,强度低;单独采取石灰,也不便于对质量控制。

采取混合钙质材料,不管料浆浇注性能和制品性能,全部发明了一个便于调整控制条件,有利于生产高质量产品。

通常在加气混凝土配比中,石灰用量约占20~30%,水泥约占10~20%,石灰和水泥总量占40%,对应地,砂约占60%。

(2)石膏用量

石膏在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中和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中作用不尽相同,在此,其作用关键为对石灰消解抑制,能够使料浆稠化时间延长,使料浆温度上升平缓,有利于形成良好气孔结构。

所以对制品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有好处,但当用量过多时,易造成料浆稠化过慢而引发冒泡和下沉,甚至塌模。

通常,石膏用量控制在3%以内。

3水泥-矿渣-砂加气混凝土

水泥-矿渣-砂加气混凝土是在水泥-砂加气混凝土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

其特点是采取水泥为钙质材料,并尽可能多地以矿渣替换水泥,以降低水泥用量。

因为现在高炉矿渣应用前景宽广,矿渣已不再是无用工业废料而供给渐趋担心。

很多原以矿渣为原料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逐步改用水泥-石灰-砂工艺。

表5-1  各类加气混凝土配比范围

名    称

单  位

水泥-石灰-砂

水泥-石灰-粉煤灰

水泥-矿渣-砂

水泥*

10~20

6~15

18~20

石灰

20~30

18~25

矿渣

30~32

55~65

48~52

粉煤灰

65~70

石膏

≤3

3~5

纯碱,硼砂

kg/m3

4,0.4

铝粉膏**

l/万

8

8

8

水料比

 

0.65~0.75

0.60~0.65

0.55~0.65

浇注温度

35~38

36~40

40~45℃

铝粉搅拌时间

s

30~40

30~40

15~25

注:

*采取425普硅水泥;**铝粉膏用量按600kg/m3规格计算。

水泥在水泥-矿渣-砂加气混凝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浇注稳

定性、坯体硬化速度和制品强度,综合效果来看,使用425普硅水泥比较适宜,其用量约为20%左右,对应地用矿渣量约为30%,二者之和约50%,若采取325矿渣水泥,则水泥用量将大大增加,矿渣用量则可降低。

三加气混凝土配方计算

1单位体积制品干物料用量

在生产绝干体积密度为500kg/m3产品时,实际干物料投料量不足500kg。

因为制品绝干体积密度是将单位体积制品在105℃下干燥至恒重重量。

此时,制品含有化学结合水,在计算干物料时,这部分水并没计入配料重量。

所以,计算于物料量时,应减去化学结合水重量,制品中化学结合水量,视使用钙质材料多少而异。

依据经验,生石灰中1克分子有效氧化钙化学结合水为1克分子;水泥中取0.8克分子氧化钙所化合化学结合水为1克分子,则不难算出单位体积产品中结合水量,求出单位体积制品干物料用量:

m=r0 -B

式中:

m——单位体积制品干物料用量(kg/m3);

r0——设计体积密度(kg/m3);

B——制品中结合水量(kg/m3).

例:

绝干体积密度为500kg/m3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配比为水泥:

石灰:

粉煤灰:

石膏=13:

17:

67:

3;水泥中氧化钙含量60%,石灰有效氧化钙含量75%,CaO分子量56,H2O分子量18,求单位体积干物料用量?

设:

每m3制品化学结合水为Bkg,B1为水泥所需结合水量;B2为石灰结合水量。

则:

每m3制品干物量为500-B

B1={[13%×(500一B)×60%]/(56×0.8)}×18

B2={[17%×(500一B)×75%]/56}×18

B=Bl  +B2 =34kg/m3

即:

干物料重量为:

m=500-34=466kg/m3

2配方计算

配方可依据配比用:

mx=mPx

式中:

mx——单位制品中某原材料用量(kg/m3);

Px——该种原材料基础配合比(%)。

进行计算(当加入废料浆时,加入量抵硅质材料用量)。

废料浆加入方法有两种,一个是将切除面包头、边料等直接加入料浆罐;另一个则制成一定比重废料浆于配料时投入。

前者能够测定含水量后经验加入(通常面包头含水率波动不是很大),而一个则可依据多种材料比重及配比计算废浆干物料量。

用于配料废料浆通常控制比重是:

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

1.2~1.25(kg/l)

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

1.25~1.35(kg/l)

水泥-矿渣-砂加气混凝土:

1.2~1.3(kg/l)

例:

已知加气混凝土配比是水泥:

石灰:

砂:

石膏=10:

25:

65:

2,水泥比重为3.1,氧化钙60%,石灰比重取3.1,有效氧化钙75%,砂子比重2.65,石膏比重2.3,废浆比重1.25,水料比0.65,浇注温度45℃。

求废浆中固体物料含量及500kg/m3制品中各物料配方。

设:

单位体积废料浆中固体物料为x(kg/l)、含水量为y(kg/l)。

则,单位体积废料浆中各组分绝对体积之和应为1,即:

 (0.1x/3.1)+(0.25x/3.1)+(0.63x/2.65)+(0.02x/2.3)十(y/l)=l

各组分重量之和应等于废料比重1.25,即:

x+y=1.25

得:

y=1.25-x代入前式得

 (0.1x/3.1)+(0.25x/3.1)+(0.63x/2.65)+(0.02x/2.3)+(1.25-x)=l

整理得:

x=0.39(kg/l);

y=1.25-0.39=0.86(kg/l)。

这时,废浆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1.2%。

各物料配方依据

m=r0-B    mx=mPx计算。

水泥结合水:

B1={[10%(500-B)×60%]/56×0.8}×18

石灰结合水:

B2={[25%(500-B)×75%]/56}×18

B=B1十B2=38.74kg/m3

干物料:

m=r0-B=500-38.74=461.26kg/m3;

水泥:

m水泥=mP水泥=461.26×10%=46.1kg/m3;

石灰:

m石灰=mP石灰=461.26×25%=115.3kg/m3;

砂:

m砂=m(P砂一P废)=461.26×(63%-5%)=267.5kg/m3;

石膏:

m石膏=mP石膏=461.26×2%=9.2kg/m3;

废料浆:

m’废=mP废=461.26×5%=23kg/m3;

(m’废为废料浆干物料重,m废为废浆体重)。

折算成比重为1.25废浆体积(单位用量)

V废=23/0.39=59(l/m3)

(折算成重量废料浆为:

=74kg)

用水量:

W=W0-W废=461.26×0.65-59×0.86=410.52(kg/m3)

铝粉量:

已知标准状态下,1g铝粉理论产气量为1.24l/g

则当浇注温度为45℃,1g铝粉理论产气量为:

V45=V1×(T2/T1)=1.24×[(273+45)/273]=1.44(l/g)

设lm3加气混凝土总体积V=1000l,基础材料绝对体积为V基。

则V基=(m水泥/d水泥)+(m石灰/d石灰)+(m’废/d废)+(m石膏/d石膏)+W0(m’废:

为简化计算,把废料浆干料看作砂,砂用量不除去于废料量,W为总用水量)。

V基=(46.1/3.1)+(115.3/3.1)+[(461.26×63%)/2.65]+(9.2/2.3)+461.26×0.65

  =469.02(l)

  铝粉发气气孔体积:

    V孔=V-V基=1000-469.02=530.98(l)

依据m铝=V孔/(V2×K)

铝粉量为:

m铝=530.98/(1.44×0.90)=409.78

(依据产品说明,铝粉活性铝含量为90%)。

至此,加气混凝土配方全部计算得出。

需要尤其提出是,以上计算是理论上用量,并没考虑搅拌机余料及面包头余料。

实际上,生产中石灰等原材料波动相当大,使生产中料浆稠度、浇注温度随之波动,造成配方频繁更改,而往往更改配方落后于生产。

所以,部分企业在积累了相当生产经验以后,均以一套简单近似计算来确定配方,并在生产中随时调整各原材料用量,以适应工艺参数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现仍以上题为例。

为简化计算,单位体积用料量可看作和体积密度相等,考虑到搅拌机余料,面包头水等原因,单位体积用料量按体积密度干物料量加5%余量计算。

即:

干物料总量:

m=r0(1+5%)=500×1.05=525(kg/m3)

废料浆:

依据经验数据,5%用量约为25(kg/m3);

即比重1.25时,体积取V废=60(l/m3);

其中含水:

W废=50(kg/m3)

配料用水:

W=W0-W废=525×0.65-50=291.25(kg/m3);

水泥:

m水泥=mP水泥=525×10%=52.5(kg/m3);

石灰:

m石灰=mP石灰=525×25%=131.25(kg/m3);

砂:

m砂=mP砂-25=525×63%-5=305.75(kg/m3);

石膏:

m石膏=mP石膏=525×2%=10.5(kg/m3)

铝粉:

500kg/m3加气混凝土,铝粉膏用量取9/万:

m铝粉=525×0.9%=0.473(kg/m3)。

依据以上结果,以生产实际采取模具规格(有时模具较小时,以2模为一搅拌单位)计算体积,就可求得实际投料量。

在生产中,配合比常因工艺控制参数、生产成本等作合适调整,调整依据之一,就是保持已知配合比C/S,对相关原材料进行调整。

配料搅拌及浇注

加气混凝土配料工艺通常全部是将多种物料计量设备部署在同一楼层同一房间内,其上层是供料多种料罐及料仓,下层是进行搅拌和浇注搅拌浇注机。

配料采取分别

控制或集中控制措施进行操作,方便统一管理,方便工作;各设备操作方法能够是由操作者眼观手动,也能够经过电动式实现自动控制。

在国外,已经有不少企业以微机进行自动控制;浇注工艺方法关键有移动浇注和定点浇注两种。

移动浇注是用行走式搅拌机,将物料配好下到搅拌机内,一边搅拌一边行走,抵达模位后将搅拌好料浆浇注人模。

定点浇注是搅拌机固定,而模具移动到搅拌浇注机傍或下方接收浇注后再移开。

一配料和搅拌浇注设备及其工艺特点

供配料使用原材料从物理形态分有三种:

即液体物料、浆状物料和粉状物料,另外还有铝粉或铝粉膏。

1液体物料计量

液体物料常见体积计量罐计量。

其结构为一定体积圆筒(下部为锥形),进出料管装有电磁阀,简体上接有液位指示控制器。

2浆状物料计量

浆状物料采取料浆计量罐计量,分体积计量式和重量计量式两种。

体积计量式料浆计量罐以玻璃液面计观察面进行控制。

其结构比较简单,计量精度不高,不便于自动控制;重量式料浆计量罐通常以传感器为计量元件,计量精度高,便于自动控制,但结构较复杂。

3粉状物料计量

粉状物料计量均以重量计量进行,使用比较多是杠杆式粉料计量秤和电子传感式粉料计量秤两种。

杠杆式计量秤结构比较简单,但计量精度不高,物料进出料不直观,易造成误操作,且大多只能计量一个物料,使配料系统部署复杂化;电子传感式计量秤计量精度高,能实现自动统计及全程序控制,并可进行多物料计量。

计量进出料指示明确,不至形成误操作,但对设备维护保养要求较高。

4铝粉计量

铝粉和铝粉膏用量较少,通常采取人工计量,但卫生条件较差,国外采取先将铝粉配制成铝粉悬浮液后,再将铝粉悬浮液按配料量进行计量,通常适适用于规模较大企业;中国中小型企业也有采取将铝粉膏集中在一个料仓中,经过给料机送入计量秤,计量后再送入铝粉搅拌机进行搅拌,但因铝粉用量较少,对发气影响较大,计量略有误差,就轻易造成质量事故,所以中国大多数工厂现在仍使用人工计量,以确保计量正确。

5物料搅拌

物料搅拌和料浆浇注由搅拌机完成,搅拌机必需使多种物料在短时间内搅拌均匀,并能进行加热以调整温度。

在更短时间(1min以内)内将铝粉悬浮液等快速分散到料浆中,最终进行浇注。

搅拌机是全部工艺设备中比较关键装备。

搅拌机由简体、搅拌器、传动机构及放料机构组成。

影响搅拌机效率和搅拌效果关键原因是:

搅拌器型式、简体结构、搅拌器和简体尺寸关系、电机功率和搅拌器转速。

现在,在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中,实际采取搅拌机关键有五种,即涡轮式搅拌机、螺旋式搅拌机、旋桨式搅拌机、桨叶式搅拌机和涡轮和旋桨复合式搅拌机。

除以上五种形式,搅拌机还可分移动式(又称浇注车)和固定式,底部下料和侧底部下料,下料管和布料槽等多个形式。

(1)蜗轮式搅拌机(西波列克斯专利)

蜗轮式搅拌机搅拌器是一个圆型底板和六个顺时针斜向部署弧型叶片组成圆盘(图5-1)。

简体为钢质平底圆筒,筒壁四面均匀部署四只长条形挡料板。

搅拌器悬挂安装在筒体中轴线上,通常全部将驱动电机附着在筒体外壁经过皮带传动使搅拌器转动。

当搅拌器以高速(通常为350~400r/min)转动时,加气混凝土料浆被圆盘上叶片推进旋转并被推压抛向筒体内壁。

所以,料浆中全部物料均以高速沿圆盘旋转抛物线方向运动,因为筒体内壁挡料板阻挡,料浆中便形成沿筒壁和挡板向上翻涌湍流,这几股上涌料浆达成筒体上部后又沿着简体轴心下落在高速旋转圆盘上方,重新加入旋流之中。

加气混凝土料浆在这种复杂猛烈运动中,各物料之间、物料和简体内壁、挡料板和圆盘之间发生强烈磨擦、碰撞、冲击,实现不停翻滚混合,从而达成搅拌均匀目标。

这种搅拌机结构比较简单,制作维修和清理全部比较方便,所以使用厂家较多。

不过,因为其对料浆作用关键是推进料浆高速旋转,在挡料板反挡作用下,形成上行湍流抵达顶

端后关键靠料浆重力下落和下沉。

所以,当物料粘度较大时(尤其是搅拌粉煤灰系列料浆),料浆上下各层次之间就有可能不易混合均匀,短期内不能达成预期效果。

(2)螺旋式搅拌机(乌尼泊尔专利)

这种搅拌机简体为一含有锅状底和封顶圆筒,搅拌器是螺旋状,在搅拌器外面套有支撑在筒底和筒壁导流简(图5-2)。

物料由上面进入,搅拌好料浆由筒底中部卸料口排出。

在搅拌器转动时,料浆受离心力作用沿筒底弧面向上翻腾,抵达简体顶部后向中心部抛落并由旋转螺旋叶片形成吸力强制地往下拉,经过导流筒,推压到筒体底板上,在底板阻挡下又重新上升。

这种搅拌机内壁周围没有任何阻挡,所以使料浆形成更高速旋转运动状态,同时,在搅拌器吸拉和推送作用下,料浆快速地上下翻滚。

所以,使料浆各部分全部能受到更有力推压和牵拉,这对于粘度较大料浆搅拌是比较有利。

(3)旋桨式搅拌机(海波尔专利)

旋桨式搅拌机由带固定桨叶简体和带旋转桨叶搅拌器两部分组成。

固定桨叶分层部署在简体内壁上,桨叶用钢质板条作成,旋转桨叶和固定桨叶倾斜方向相反而又相互交叉.其传动方法又分上传动和下传动两种(见图5-3和图5-4))。

这种搅拌器以较高速度旋转.料浆在各个层次均受到旋转桨叶推进而旋转流动,同时又受到和旋转桨叶角度相反固定桨叶阻挡.从而被迫改变流动方向。

所以,在这种搅拌机内,加气混凝土料浆能够形成更为复杂多变、相互交叉湍流,这对料浆混合、剪切作用将更为强烈,存在于物料中团块就能愈加好地被打坏分散。

(4)桨叶式搅拌机(司梯玛技术)

这种搅拌机采取较深简体,简体周围可部署二对挡板。

采取螺旋桨式搅拌器,并在搅拌器主轴上半部加装一对或二对倾角向下桨叶(见图5-5)。

当搅拌器旋转时,料浆在桨叶旋转推进下,首先在简体底部螺旋桨叶作用下,沿旋转切线方向向简体内壁抛出并旋转流动,其次,还在被迫沿桨叶平面法线方向向上翻滚。

当料浆达成简体上部时,又立即被上面搅拌叶强制下压,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