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09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缺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缺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缺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H1C 12O16Na11Cl35.5K39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

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使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3.下列与各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

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7.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

B.明矾常作为净水剂,双氧水通常可用于作杀菌消毒

C.金属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使用水来灭火

D.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LCO2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

B.在过氧化钠中加入稀硫酸:

O22﹣+4H+═2H2O+O2↑

C.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

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

HI>HBr>HCl>HF

B.原子半径大小:

Na>S>O

C.碱性强弱:

KOH>NaOH>LiOH

D.还原性强弱:

F->Cl->I-

11.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B.将白醋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D.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K2SO4

12.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

Cl->As;③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M为OH-;⑤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

13.根据下列各图曲线表征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图1

表示常温下向体积为10mL0.1m

ol

·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CH3COOH溶液后溶液的pH变化曲线,则b点处有:

c(CH3COOH)+c(H+)=c(OH-)

B.图2表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其中Ⅰ表示醋酸,Ⅱ表示盐酸,且溶液导电性:

c>b>a

C.图3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D.由图4得出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溶液的pH至4左右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其中14-18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小题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15、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

A.8N,方向向右B.8N,方向向左

C.2N,方向向右D.2N,方向向左

16.如图所示,恒力F大小与物体重力相等,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恒力F的方向与水平成

角,那么物体与桌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17.如图所示,用轻绳将重球悬挂在竖直光滑的墙上,当悬挂绳变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对绳的拉力变小,对竖直墙的压力变大

B.球对绳的拉力变小,对竖直墙的压力变小

C.球对绳的拉力变大,对竖直墙的压力变大

D.球对绳的拉力变大,对竖直墙的压力变小

18.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m/sB.5

m/sC.lm/s   D.0.5m/s

19.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1=3N,F2=5N。

无论F1、F2的方向如何,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

A.1N  B.5N  C.8N  D.10N

20.甲、乙两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重是乙物重的两倍,甲距地面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

,下面说法正确的

是()

A.甲的加速度是乙的加速度的两倍

B.甲的落地速度是乙的落地速度的

C.甲物下落的时间是乙物下落时间的

D.甲、乙两物的初速度相等

0

2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1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在t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t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

离越来越大

D.在t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

离越来越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

必考题(共129分)

22.(每空2分,共6分)

(1)

在《验证共点力的合成定则》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________________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2)在做《验证共点力的合成定则》的实验时,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

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点,用两根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O,如图所示。

通过细绳用两个互成角度的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拉力F1和F2的方向与OA夹角分别为1500和1350,F1=2N,则F2=_______N,OA线上的拉力是________N.

23.(每空2分,共8分)

某学生做“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实验中使用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带着纸带向左运动),取O为起始计数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分别为A、B、C、D、E、F,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距离依次为S1=1.40cm、S2=1.90cm、S3=2.48cm、S4=2.88cm、S5=3.39cm、S6=3.87cm,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方向为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小车在D点的速度vD=_______m/s,小车在F点的速度为vF=_______m/s。

(结果均取两位有效数字)

24.(14分)

高处有一根竖直的、长为2.5m的棍,在距棍的下端5m处有点P,现在使棍自由落下,g取10m/s2,求:

(1)棍子刚刚到达P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2)棍子全长通过P点需多长时间。

25.(18分)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以16m/s的初速度,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乙以4m/s的初速度,大小为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求:

(1)两车再次相遇前二者间的最大距离。

(2)两车再次相遇所用的时间。

26.

(14分

焦亚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食品

抗氧化剂之一,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的产物为Na2SO4.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

装置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Na2SO3+SO2=Na2S2O5

 

(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

(2)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要从装置II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该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还需_______、_______。

(4)装置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5)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6)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27.(14分)

电子工业中,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印刷电路铜板蚀刻液。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氯化铁溶液

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调节溶液pH,可得红褐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为5,则c(Fe3+)为:

mol·L-1。

(己知:

Ksp[Fe(OH)3]=4.0×10-38)

(2)某探究小组设计如下线路处理废液和资源回收:

1用足量FeCl3溶液蚀刻铜板后的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2FeCl3蚀刻液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其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③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

④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4.7

7.0

1.9

沉淀完全时

6.7

9.0

3.2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调节pH的范围是:

⑤写出步骤②中生成CO2的离子方程式:

(已知Cu2(OH)2CO3难溶于水

28.(15分)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将利用煤制取的水煤气、焦炭、甲醚等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

 

(1)已知:

①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

3CO2(g)+H2(g)===CO(g)+H2O(g)ΔH=+41.3kJ·mol-1

则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有利于正向自发进行。

(2)有人利用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1℃时,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浓度(mol·L-1)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68

0.50

0.50

0.60

0.60

N2

0

0.16

0.25

0.25

0.30

0.30

CO2

0

0.16

0.25

0.25

0.30

0.30

110~20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2下列说法可以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NO的反应速率等于N2的生成速率

B.N2的物质的量不变

C.体系的温度不变

D.体系的压强不变

3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3)研究表明:

反应CO(g)+H2O(g)

H2(g)+CO2(g)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或“放热

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反应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若反应在500℃时进行

,设起始时CO和H2O的浓度均为0.020mol·L-1,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29.(10分)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吸收CO2的体积比为1:

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30.(9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晨静脉取血液测定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浓度。

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__和_。

(2)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

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

下降速率不同原因是_________。

(3)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该细胞的______和______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

31.(10分)

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a-淀粉酶。

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

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

32.(10分)

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

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

长翅棕眼:

小趐红眼:

小趐棕眼=3:

3:

1:

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

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

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那么,除了这两种

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物理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33、34、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略)

34.[物理——选修3-4](每小题8分,共16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

(1)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和nb,a、b在玻

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

A.na>nbB.na<vbC.va>nbD.va<vb

(2)如图所示,甲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动图像,乙是在

m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a、b是介质中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这列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2m/s

C.a、b两质点的振幅都是10cm

D.b比a先回到平衡位置

35.[物理——选修3-5](略)

化学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36、37、3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化学——化学与技术](15分)

36.下图是某企业设计的硫酸—磷肥—水泥联产、海水—淡水多用、盐—热—电联产的三大生态产业链流程图。

 

根据上述产业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程①、②、③、④、⑤为能量或物质的输送,请分别写出输送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或能量形式:

①      、②      、③      、④     、⑤        。

(2)沸腾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磷肥厂的主要产品是普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写出由磷矿石和硫酸反应制普钙得化学方程式             。

(3)用1吨硫铁矿(FeS2的质量分数为36%)接触法制硫酸,制硫酸的产率为65%,则最后能生产出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      吨。

(4)热电厂的冷却水是        ,该流程中浓缩盐水除提取盐以外还可提取的物质有     (写出一种即可)。

(5)根据现代化工厂设计理念请提出高炉炼铁厂废气、废渣及多余热能的利

用设想。

           ,         (写出两点即可)。

37.[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周期数等于其主族序数,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nnpn,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E原子M能层上有6个电子,F元素位

于周期表的ds区,其基态原子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

(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

(2)B、C、D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3)BD32-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杂化;CA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4)1molBC-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NA。

(5)D、E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填化学式)。

(6)F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7)C、F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顶点为C原子。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原子的配位数是。

若相邻C原子和F原子间的距离为a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g/cm3(用含a、NA的符号表示)。

38.[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塑化剂主要用作塑料的增塑剂,也可作为农药载体、驱虫

剂和化妆品等的原料。

添加塑化剂(D

BP)可改善白酒等饮料的口感,但超过规定的限量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其合成线路图如图I所示:

 

图I

图Ⅱ

已知以下信息:

1

2

R2

NaOH

R1CHO+R2CH2CHOR1CH=CCHO+H2O

(—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③C为含两个碳原子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其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II所示

(1)C的结构简式为     ,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和H2以物质的量比1︰1反应生成F:

   ;

②B和F以物质的量比1︰2合成DBP:

   ;反应类型为      。

(3)同时

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3遇FeC13溶液显紫色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

生物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9.[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_法或______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

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