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49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docx

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

附件1:

江门市建设工程结构实体检验方案备案表

本单位已按要求组织编制完成江门市殡仪馆金埕寄存楼及配套设施工程结构实体检验方案,现报上,请予审核和备案。

附:

江门市殡仪馆金埕寄存楼及配套设施工程结构实体检验方案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章)

监理单位

意见

同意按方案实施检验。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章)

建设单位

意见

(必要时)

同意按方案实施检验。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章)

质监机构

备案意见

同意备案。

监督组:

分管站长:

年月日(章)

注:

本表及方案一式三(四)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监站各1份。

 

附件2:

 

江门市殡仪馆金埕寄存楼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

 

结构实体检验方案

 

编制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谭锦斌

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巫朝强

审批人:

(企业技术负责人)谢锐锋

编制单位:

(施工单位)江门市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年月日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1编制依据

(1)江门市殡仪馆金埕寄存楼及配套设施工程的施工图纸、承包合同等;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

(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6)《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江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下发的“江建质监[2015]6号文件”。

1.2编制说明

为确保工程质量,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结构实体检测工作,特编写此方案。

(1)方案应分别列出工程项目混凝土各强度等级及对应的混凝土配合比数,墙、柱、梁、板的数量,建筑物层数,化学植筋的连接钢筋的数量,项目有多个单位工程时,应列出各单位工程的构件数。

其中:

1)梁数量的确定:

以框架柱与框架柱、柱与剪力墙、剪力墙与剪力墙之间的梁计算一根非悬挑梁。

2)剪力墙数量的确定:

按全部自然间的数量(住宅及宿舍)或块数(除住宅及宿舍外的其他建筑)计算墙的间数或块数。

3)楼板数量的确定:

分别计算自然间数(与剪力墙数量的计算方法相同,用于确定板厚检测数量)和板块数量(用于确定楼板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数量),其中板块数量以主梁之间的板计算一块非悬挑板。

4)填充墙砌体化学植筋的数量包括与剪力墙、柱、梁的连接钢筋的数量之和。

(2)有悬挑梁、悬挑板时,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应分别计算并按规定比例抽检。

(3)各检验项目的检验构件应按比例均匀分布于各单位工程的各楼层中(或相近间隔的楼层中)。

方案应按比例列出项目中各单位工程各检测项目的检测数量、检测的具体部位、检测方式是自检还是委托检测,各项目开始检测的时间。

(4)自检时还应在方案中明确实施检测的人员及其情况,检测设备的名称、型号、校准/检定情况(对需要校准/检定的设备)。

2工程概况

2.1总概况

工程名称:

江门市殡仪馆金埕寄存楼及配套设施工程

工程地点:

江门市蓬江区江门市殡仪馆内

建设单位:

江门市殡仪馆

设计单位:

江门市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江门市建设监理顾问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江门市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

金埕寄存楼、1、2#工具房、墓带、挡土墙、道路、土方挖运、绿化等配套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377㎡;其中:

寄存楼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为16.5米(各楼层高度为4.0米),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基础、主体结构采用C25混凝土;钢筋采用HPB300、HRB335、HRB400E;砌体采用MU7.5页岩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容重为13.5KN/m³。

2.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对应的混凝土配合比数

部位

基础

梁板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25

C25

C25

混凝土配合比数

水泥:

水:

砂:

石子配合比为0.44:

1:

1.42:

3.17

2.3楼板厚度、剪力墙厚度、主梁高、柱截面尺寸、层高设计参数

2.3.1楼板厚度

寄存楼部位

二层

三层

四层

屋面层

梯屋层

设计厚度(mm)

100

110

120

110

120

110

120

120

120

板块数量(块)

3

25

33

24

31

12

40

29

4

1#工具房部位

屋面层

设计厚度(mm)

120

板块数量(块)

8

2#工具房及延伸平台部位

首层

屋面层

设计厚度(mm)

110

120

150

180

200

120

板块数量(块)

1

39

41

4

2

31

2.3.2剪力墙厚度

本工程无剪力墙

2.3.3主梁高度

寄存楼部位

二层

三层

四层

屋面层

设计高度(m)

0.8

0.8

0.8

0.7

非悬挑梁数量(条)

37

36

32

20

悬挑梁数量(条)

21

19

19

7

1#工具房部位

屋面层

设计高度(m)

0.6

非悬挑梁数量(条)

8

悬挑梁数量(条)

5

2#工具房及延伸平台部位

首层

屋面层

设计高度(m)

0.8

0.7

非悬挑梁数量(条)

56

14

悬挑梁数量(条)

22

9

2.3.4柱截面尺寸

寄存楼柱截面尺寸数量如下表:

序号

柱截面尺寸

构件数量

1

350×400

5

2

350×450

7

3

400×500

27

4

450×500

75

5

450×550

9

6

500×500

12

7

500×550

1

8

400×750

4

9

500×600

1

10

550×550

3

1#工具房柱截面尺寸数量如下表:

序号

柱截面尺寸

构件数量

1

400×400

10

2#工具房及延伸平台柱截面尺寸数量如下表:

序号

柱截面尺寸

构件数量

1

400×500

18

2

700×700

3

3

800×800

28

4

850×850

16

2.3.5层高设计参数

寄存楼部位

首层~四层

梯屋层

设计高度(m)

4.0

3.0

1#工具房部位

首层

设计高度(m)

3.5

2#工具房及延伸平台部位

首层

设计高度(m)

4.5

2.4钢筋保护层设计厚度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少厚度

2.5填充墙砌体拉结筋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3结构实体检验方案

为了确保本工程混凝土的结构安全,必须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结构实体检测应在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各项实体检测工作。

3.1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能检验试块的留置与检验

(1)当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少于一次;

(2)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100m³取一次,取样不少于一次;

(3)每次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指导模板拆除的同条件养护条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1.1本工程试块留置

本工程根据规范留置试件并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在监理的见证下共同送到江门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

3.2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留置与检验

为了确保结构混凝土能达到和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同条件养护试块,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从而确保主体结构的安全。

同条件养护试块放置在混凝土试块制作时混凝土浇筑的实际位置,并且采用相同的养护方法,使其具有代表性。

3.2.1同条件养护取样与留置

(1)同条件养护试块所对应的结构构建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小于3组。

(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5)结构层和屋面等重要部位必须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2.2本工程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留置取样计划

(1)寄存楼

承台、基础梁、底板:

C25留置1组;

柱:

每层C25留置1组;

梁板:

每层C25留置1组。

(2)1#工具房

承台、基础梁、底板:

C25留置1组;

柱:

C25留置1组;

梁板:

C25留置1组。

(3)2#工具房及延伸平台

承台、基础梁、底板:

C25留置1组;

柱:

每层C25留置1组;

梁板:

每层C25留置1组。

3.2.3本工程试块检测

本工程根据规范留置试件并在同条件养护平均温度累加值达到600℃时,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见证下共同送江门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

3.3混凝土拌合物(或结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

无氯离子含量检测项目

3.4墙、柱、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强度回弹检测

施工单位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进行自检,检测方法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的有关规定进行,每个单位工程每二层抽检一层,每层的柱、梁各抽检5个构件,每个构件可测上、中、下或左、中、右共3个测区,其中上、下或左、右测区离构件端部的距离宜控制在0.5m左右,测区的面积宜为20*20cm,并明显标示在构件上,回弹构件的抽取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墙、柱、梁、板,抽取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并应均匀分布:

构件总数

最小抽样数量

20以下

20~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全数

20

26

40

64

100

(2)不宜抽取截面高度小于300mm的梁和边长小于300mm的柱。

根据现场同强度达到28天后进行回弹检测,可以对同强度及混凝土的养护情况进行了解,回弹法既方便快捷、全面、直观地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情况。

3.4.1回弹值的测量

(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上,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3)同一测区16个回弹值中的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应直接剔除,计算余下的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

(4)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的有关规定对回弹平均值进行修正,以修正后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回弹值的代表值。

3.4.2碳化深度值测量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2)碳化深度值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粉末和碎屑应清除干净,并不得用水擦洗。

同时,应采用浓度为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未碳化混凝土交接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

3.4.3回弹值计算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的回弹平均值,利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中的附表,结合现场测得的碳化深度值,查表得出该结构的混凝土强度。

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3.4.4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

施工单位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进行自检,并按有关规范规定抽取构件数量进行检测,检验位置遵循随机抽样和均匀分布的原则,做好每一项数据记录。

3.5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3.5.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非悬挑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

(3)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

(4)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个时,应全数检验。

3.5.2构件钢筋抽样数量和测量点的规定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1米范围且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测量3点取平均值。

3.5.3检验评定和方法

1、检验方法

(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取非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验误差不应大于1mm;

2、允许偏差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3、验收评定规定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3.5.4抽样检测计划数量

3.5.5本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本工程队钢筋保护层厚度采取委托检测,将委托江门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进行检测。

3.6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

3.6.1柱截面尺寸、垂直度检验

柱截面尺寸的检测,选取柱的一边测量柱中部、下部及其他部位,取3点平均值。

柱垂直度的检测,沿两个方向分别测量,取较大值。

 

寄存楼柱截面尺寸数量如下表:

序号

柱构件尺寸

构件数量

构件检测数量

1

350×400

5

5

2

350×450

7

5

3

400×500

27

5

4

450×500

75

10

5

450×550

9

5

6

500×500

12

5

7

500×550

1

1

8

400×750

4

4

9

500×600

1

1

10

550×550

3

3

1#工具房柱截面尺寸数量如下表:

序号

柱构件尺寸

构件数量

构件检测数量

1

400×400

10

5

2#工具房及延伸平台柱截面尺寸数量如下表:

序号

柱构件尺寸

构件数量

构件检测数量

1

400×500

18

5

2

700×700

3

3

3

800×800

28

5

4

850×850

16

5

3.6.2梁高检验

测量一侧跨中及两个距离支座0.1m处,共3点取平均值;测量时可取腹板高度加上此楼板的测量厚度,采用自检的方式,各为构件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下,施工单位自行检测。

3.6.3墙厚检验

本工程无剪力墙。

3.6.4板厚检验

采用无损检测。

楼板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见证,施工单位自行检测。

在拟定需进行板厚度检测楼层的梁板模板拆除后,进行板厚检测,悬挑板取距离支座0.1m处,宽度方向取包括中心位置在内的随机3点取平均值,其他楼板,在同一对角线上测量中间及距离两端各0.1m处,取3点平均值。

3.6.5层高检验

与板厚测点相同,测量板顶至三层楼板板底净高,层高测量值为净高与板厚之和,取3点平均值,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见证下,施工单位自行检测。

对选定的构件,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轴线位置

墙、柱、梁

8

金属直尺检查

垂直度

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金属直尺检查

>5m

10

全高(H)

H/1000且≤30

经纬仪、金属直尺检查

标高

标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金属直尺检查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5

金属直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3.7填充墙砌体化学植筋锚固力检测

3.7.1现场检测

(1)检验批划分

每2层为1个检验批,共计4个检验批。

(2)抽检

每个检验批,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人员抽取一个楼层进行现场非破坏性检测,并书面记录每一项数据,本工程抽检数量如下表:

施工单位填充墙砌体植筋抽检数量表:

检验批数量

抽检数量

检验批数量

抽检数量

<25

3

281-500

14-20

26-90

4-5

501-1200

21-32

91-150

6-8

1201-3200

33-50

151-280

9-13

3201-10000

51-80

4自检主要检测设备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检定情况

回弹仪

JGT-A型

1

合格

锚杆拉拔仪

ZP-Q1T

1

合格

5检测人员配置

本次检测项目组由项目经理巫朝强担任组长,检测人员名单如下: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1

巫朝强

项目经理

项目负责

2

谭锦斌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结构现场检测

3

胡业多

质检员

结构现场检测/数据分析

4

梁健辉

施工员

结构现场检测

5

何培坚

资料员

现场检测/数据记录

6

现场辅助人员若干

5.1结构实体检测保证措施

(1)结构实体检测施工现场应成立专门的检测小组,以确保工程质量;

(2)制作的混凝土试件要保证结构实体的养护条件相同,设专人记录每天的温度并进行累计;

(3)钢筋保护层要在现场实测实量,不得弄虚作假,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完成后进行核实,最后做出评定结果,结构实体检测的工作均应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进行;

(4)操作规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以便更准确地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5)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侧墙回弹较高位置检测的时候,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

(6)及时上报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如出现较大误差或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应及时制定相应方案及措施进行结构处理,避免出现重大事故。

附件3-1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记录表(自检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盖章)

单位工程名称:

结构层数:

构件数量:

检验数量:

检验项目:

□柱尺寸□柱垂直度□梁高□墙厚□板厚□层高

检验日期:

检验方法:

□非破损法 □破损法

序号

检测

部位

部位

属性

柱高

(层高)

(m)

构件设计尺寸

(mm)

测点

位置

a/b(m)

单个测点实测值(mm)

平均值

(结果值)

(mm)

结论

合格数:

合格率:

%

超过允许偏差1.5倍数:

结果判定: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

(盖章)

年月日

备注

1、检验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检验内容和要求:

2.1柱截面尺寸检验:

选取柱的较大一边量测柱中部、下部及其他部位(中部)共3点取平均值;2.2柱垂直度检验:

沿柱的两个方面分别量测,取较大值;2.3梁高检验:

量测一侧跨中及及两个距离支座0.1m处,共3点取平均值;量测时可取腹板高度加上此处楼板的量测厚度;2.4板厚检验:

悬挑板取距离支座0.1m处,沿宽度方向取包括中心位置在内的随机3点取平均值,其他楼板,在同一对角线上量测中间及距离两端各0.1m处,取3点平均值;2.5墙厚检验:

墙身中部量测3点,取平均值,测点间距不应小于1m;2.6层高检验:

与板厚测点相同,量测板顶至上层楼板板底净高,层高量测值为净高与板厚之和,取3点平均值;

3、部位属性(只对板):

A-悬挑板,B-非悬挑板,对不同检验项目应分记录在不同的记录表上;

4、检验设备:

编号:

测区示意图

复核:

检测:

记录:

第页共页

附件3-2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检查、强度回弹检测记录表(自检用)

工程名称

第页共页

单位工程名称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检测设备

率定值

检测面

侧面

测试角度

水平

构件外观

质量情况

□墙外观质量情况:

回弹数量:

□柱外观质量情况:

回弹数量:

□梁外观质量情况:

回弹数量:

编号

单个回弹值

平均值

碳化

mm

强度MPa

龄期

d

等级

c

强度代表值MPa

浇筑方式及

天气

构件

测点/

测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上/左

□泵送

□人工

 

下/右

上/左

□泵送

□人工

 

下/右

上/左

□泵送

□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