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84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5、泉水

教学目标

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名言: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爱默生

2、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划出生字。

2、卡片认读生字:

哦、股、缝、罐、塔、杜、鹃、脆

教学方式:

自读、齐读、指名读

注:

“哦”的音是“ò”,不是“wò”;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

3、自读课文。

要求:

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

(先自读再小组互读)

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

(板书:

山腰平地果园山谷)

(二)、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小组读课文,讨论:

泉水快乐吗?

为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

(1)泉水(高兴地)说:

“来吧,来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

“照吧,照吧!

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

“喝吧,喝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

“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注:

1、括号中的词语为教师所加,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提示,可让学生填空,也可自己引导。

2、说到第一句时,提问: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3、读好一句就可让学生通过分小组等形式读好其它几句。

“来吧,来吧”等类似的词要做重点指导

3、引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4、学生选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方式:

自读、挑战读

5、学生选背二、三、四、五自然段

6、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

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

7、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

方式:

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

问:

泉水要流到那里去?

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读一读

8、通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流进山谷

流过果园

流到平地

穿过小池

注:

本题旨在巩固流进、流过、流到、穿过这四个词的搭配,教师可依据自己实际出其它题型区别这四个词。

2、照样子写一写

例:

很多很多很多很清

很甜很美

四、小结

爱默生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2—3生背诵。

卡片认读生字词:

瓦罐、泉水、天然、结果、一股、清脆、水塔、杜鹃

这些词语中那些字是要我们学会的生字?

找出来之后再读。

二、学习生字

小组学习生字

注:

小组内的学生选取两个以上的生字自由记忆,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瓦:

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然:

左上角要和“夕”区分。

脆:

注意左下角的写法。

鹃:

“口”字上没有一横。

注:

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只对易错部分做精要讲解,其他的尊重学生想法。

3、指导书写

瓦:

最后一笔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

然:

四点底要写规范

股:

右上角没有钩。

教学方式:

(1)先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结、股、脆、塔

(2)同桌互查,教师巡视找易错典型范写

(3)自由写,小组互查、改写

三、巩固练习

1、加偏旁组字组词

吉——————土——————

2、照样子填空

火红的杜鹃花()身影

()大镜子()山谷

()歌声()果子

3、读一读“我会读”

四、小结

板书:

5、泉水

山腰姐姐

平地杜鹃花

山坡果园

山谷画眉鸟

教学后记:

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生字,学生也掌握得很好,课文理解学生也较容易理解到,特别是泉水说的四句话。

6、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冒、需、滴、洒的记法和写法

2、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雷锋叔叔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只活了22岁。

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同学上台介绍有关雷锋的资料。

3、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结

2、卡片认读生字:

锋、叔、曾、泞(为鼻音四声)、窝、迈、荆、棘、瓣、莹、觅、需

3、分小结读课文

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字读课文。

想一想雷锋都帮助了谁?

学习第二小结

齐读第二小结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

指导读好的句子: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蒙蒙”的意思

“冒着”换词:

顶着等

自由读、齐读、背诵第二小结

学习第四小结

注:

方法与第二小结差不多。

体会“荆棘”的意思。

雷锋这么爱帮助人,大家愿意去寻找他吗?

读一读

第一小结。

注意:

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

教师可范读,学生分多种形式读。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沿着小路也找到了雷锋,那雷锋到底在哪呢?

引读: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讨论:

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感情的通读全诗。

三、巩固练习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雷锋吗?

他在哪里?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

2、卡片认读生字词:

冒着雷锋需要年迈迷路足迹叔叔汗滴

洒下泥泞

二、新课教学

(一)背诵课文

背诵二、四小结

背诵一、三小结

背诵五小结

背诵全诗

方式:

自由背、小组背、齐背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

注意,冒:

上面是曰而不是日

滴:

右下角的里面是古

洒:

右面是西,而不是酉

3、全班汇报

注:

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4、指导书写

先写上下结构的字:

冒、雷、需

再写走之底的字:

迈、迷、迹

接着写三点水的字:

滴、洒、泥、泞

最后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叔、锋

注:

因为有12个生字,所以教师最好分开来指导。

如:

学生写完上下结构的字后,教师可让学生互查、改写,然后再写其它的。

三、巩固练习

1、组词

目()米()峰()低()酒()宁()

冒()迷()锋()滴()洒()狞()

2、读一读“我知道”

四、小结

板书:

冒着雷锋需要年迈迷路足迹叔叔汗滴洒下泥泞

教学后记:

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生字词语,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学生在交流中交流到自己学到了乐于助人的品质。

7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4加强词语积累运用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

1生字认读,课文的朗读。

2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三、学习难点。

从平实的对话中,感悟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积累词语的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可萨沙才五岁,他却自豪的说出“我不是最弱小的”。

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

指导“弱”的书写:

两个“弓”字的头短身长,注意点、提的穿插。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再读课文,读通课文,争取不添字不漏字。

3在课文中还藏着好多生字伙伴,你能找出来介绍给大家吗?

(孩子们教读生字,随着孩子的教读出示生字词卡片)

你还能向大家更仔细地介绍这位生字朋友吗?

(鼓励孩子为生字组词,解释字义、词义,提醒读音,记忆字形等等)

4在识字中穿插写字指导

(1)如孩子提出“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在正音时指导后鼻音“铃”的书写:

左窄右宽,撇穿插在金字旁第二横下,令不要少写一点。

(2)如孩子提出“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在识记后可指导书写“芬、芳”二字的书写:

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3)如果孩子八“末”“末”二字进行比较,也可由学生在此进行“末”字的书写指导

(以上的书写指导,不益每个字都进行,本课时只着重指导好几个,练习好几个)

5请几位勇敢的同学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们读得怎样。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打星评价。

2听读后思考回答:

为什么萨沙自豪地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3提出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第二课时

课时内容:

朗读体悟,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够给小伙伴们说一说?

二、体会课文,引导积累。

1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花)

这个故事中有一件联系所有角色的东西,是什么?

(雨衣)

2

雨衣是什么天气才用呢?

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读一读,你觉得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打雷、下雨得词句,或者描写其它天气的词句。

3下雨了,雨衣对每个人都需要,而这件雨衣却在怎样传递呢?

找到三自然段中写传雨衣的句子,读一读。

板书:

妈妈――托利亚――萨莎

4老师范读三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体会,你觉得妈妈、托利亚在传递雨衣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5当雨衣传给萨莎后,他和妈妈有一段对话(4-7自然段),你和同桌分角色,相互交换读一读。

指名几组读,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

相机指导问句的读法。

(第一个问句要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第二个问句语调先降后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6听了妈妈的话,萨莎怎么做的,读8、9自然段。

它把雨衣传给了谁,为什么?

板书:

蔷薇

你觉得萨莎在传递雨衣给蔷薇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7小结:

大雨中的野蔷薇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

正是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三、积累运用,指导书写。

1本文中除了刚才我们提过的好词佳句外还有不少,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评一评谁读得好。

(相机指导一、二自然段的朗读)

词语积累。

森林    景色    露珠    清新    盛开

应该    保护    娇嫩    弱小    勇敢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2咱们也像课后的学习伙伴那样,制作一些词语卡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吧。

在做卡片时指导上课时没有完成的生字书写指导。

3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四、实践活动

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板书:

7我不是最弱小的

雨衣

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

关爱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思考、回答、叙述。

学生的认识提高,他懂得了,关心、帮助弱小是自己的快乐,也是别人的快乐。

帮助了弱小的,我就是强大的,不要一味依赖别人的保护,我们自己也要努力,这样我们才可以骄傲地说:

“我不是最弱小的。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记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

3.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小朋友,你家养过小动物吗?

谁能来说一说自己家的小动物?

是呀,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你也想有一只属于自己小动物吗?

有个叫卡罗尔的小女孩也一直想有一只小猫,她和小猫之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识记生字:

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汇报识字情况,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1)字音:

“罗、洛”是边音;

“适、厨、绒”是翘舌音;“蹭”是平舌音;

“卡”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

“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2)猜谜识字:

不上不下——卡。

兔子差点不见了——免(无尾兔)

3)形近字比较认识:

热—垫、兔—免。

活(适).

4)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

苗—喵、曾—蹭;萝—罗、橱—厨;尸+世=屉

5)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三、积累运用,巩固识字

1.字词练习

(1)以字扩词。

涂料 涂改 糊涂;  舒适 适应 合适;  多余 其余 剩余;

卡车 卡片 卡尺;  免费 避免 难免

(2)开火车。

(3)读读说说。

丁冬 丁丁冬冬 滴答 滴滴答答 马虎 ____

冷清 冷冷清清 亲热 亲亲热热 __ ____

2.句子或段落积累。

(将生字放到句子里)

(1)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2)晚上,家里可不得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

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

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3)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

四、再读课文。

五、作业:

思考:

1、卡罗尔得到小猫了吗?

2、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发生了那些趣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默读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

2、指名读课文,回答:

卡罗尔得到小猫了吗?

二、默读感悟:

1.提出默读的要求与方法:

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2.学生自主默读课文。

3.学生自由谈谈初步默读课文后的感受。

可能有很多种感受,如,“广告的作用真大!

”“卡罗尔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

”“那一群小猫太有趣了!

”“伯洛是一只很可爱的小猫!

”教师对学生初读课文的感受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课后的问题:

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

4学生第二次默读课文,解决上述问题。

这次默读要有一定的跳跃性、选择性,与问题无关的地方一扫而过,与问题有关的地方就停下来,动笔做上记号,再想一下,体会它的有趣,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1)自己默读勾画出有趣的句子或词语。

(2)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情况。

(4)体会几个重点段落或句子。

1)晚上,家里可不得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

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

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2)不一会,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

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3)伯洛亲热地用身子蹭着卡罗尔的手,好象在说:

“我藏起来,是不愿给送掉,我想和你在一起。

4)两次广告的作用。

5、默读最后三段,启发思考,领悟文意:

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6、带着这样的体会,再读读课题,并朗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和友善。

三、课后实践:

1.阅读童话《内尔罗和爱犬》或老舍的《我们家的猫》。

2.试着写一两句广告词

教学反思:

我引导学生总结出课文的结构,即故事的起因——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故事的经过——登广告要猫,人们送来猫,登广告赠送猫,送走猫,故事的结果——卡罗尔终于有了她自己的小猫。

虽然初学写事的文章,但我在授课伊始就交给了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使学生对文章的思路有了清晰地认识。

语文园地二

我的发现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汉字的结构特点,并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

教学过程:

1、读学习伙伴的话。

你发现了吗?

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

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

但每组字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2、积累六个四字词语。

3、学习四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认认”

1、自读八组词语,发现他们的相同点。

2、汇报:

1)“议、站、钩、裤、塘、慌、抓、符”八个汉字都是形声字。

2)“义、占、勾、库、唐、荒、爪、付”八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识字办法。

3)这八个字的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

3、齐读——指名读

4、举几个这样的形声字:

二、“读读记记”

1、自读——指名读——齐读

2、感知一些词语内的两个词之间搭配的准确性,练习:

泉水(  )、琴声(  )、枝叶(  )、空气(  )。

三、“读读背背”

1、自读四句谚语,思考:

这四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读,教师只略述某个句子的大意。

(包含的思想体现了第二组课文的人文教育主题:

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3、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谚语。

展示台

教学目标:

1、留心身边的故事,学会关心他人。

2、巩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会:

1、活动前的准备:

学生查阅关于记述雷锋故事的书刊,或请爸爸妈妈讲述一些雷锋的故事;同时还要留心身边的同伴、家长、邻居和其他人乐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动的准备。

2、举办一个“故事会”。

(要求:

认真听别人的故事)

二、“查字典擂台”

1、全体学生可先按照“泡泡”里提示的查字法查“标”和“触”两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2、然后分小组举行查字典擂台赛,获胜者参加全班的擂台赛。

教师可给每个小组发一张题卡,每组将填好的题卡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评议,对优胜者给予表扬。

题卡设计如下:

要查的字   读音   部首   在字典正文哪一页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教学过程: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伸出双手,献上爱心,外地的陌生人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我们可以为他们指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我们可以上前搀扶……想一想。

你的周围或别的地方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想好后跟同学和老师说说。

提示:

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2、说一说。

那你为什么要帮助这些人,你打算怎样帮助他们,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

3、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

就帮助谁,怎样帮助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4、演一演。

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教学后记:

学生的口语能力进步了,总结识字方法也进步了,但词语的积累还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